经典小说网 www.jdxs.cc,我本三国一路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孙策死了!?”
陆信来信的开头就让陆仁愣了老半天才回过神来,心说孙策怎么还是没能逃过这一劫?因为如果是按照原有的进程,孙策根本就没有到徐州来,然后就因为自恃武勇、疏而无备,一个人去打猎的时候被许贡的门客所暗算。
可是现在的情况是孙策来了一趟徐州,最后还被自己用断箭火枪给打伤了,回江东之后就该好好的在府里养伤,不怎么出来玩才对。这样一来从大致的时间上来算,刚好是把孙策原本孤身行猎的那个时间给顶替掉了,也就是说孙策没能再去孤身行猎而遭人暗算,可怎么还是死了?
想到这里陆仁赶紧的往下看,心说你孙策该不会是死在了我那两枪的伤口之下吧?真要是那样的话,孙氏和陆氏恐怕就成了不死不休的死敌。说起来孙权今年才十七、八岁,会有点什么样的举动还不太好说,可周瑜却肯定会一门心思的为孙策报仇,那陆逊那头不就完了蛋了?
再往下一看,陆仁却又觉得有些哭笑不得。其实自己的那两枪断箭,一枪是打在左肩,一枪是打在右肋,虽然有个寸许深的伤口,但都不是什么致命的伤。而且孙策是属于骁勇型的战将,仗从来就没少打,受些类似的伤也是常有的事,陆仁给孙策弄出来的这点伤对孙策来说其实很平常。孙策当时如果不是考虑到他是属于孤军深入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而选择了马上撤退,那么与陆仁之间的这场仗还有得打。
不管怎么说,孙策是选择了开溜之后回江东养伤,也的确是如陆仁最初所设想的那样没能去孤身行猎。但陆仁在某些方面却低诂了许贡门客的能量,他们既然是想暗杀孙策,就肯定会是千方百计。孙策原有的孤身行猎,不过是被他们找到了一个机会而已,孙策不孤身行猎。难道他们就不会想别的办法?
再按陆信来信中的说法,据说是孙策在某个别院养伤的时候,别院被人放火引发骚乱,孙策出来指挥灭火的时候被人用冷箭射中,之后便因伤重而亡。而当时所杀的刺客,据说足有四、五十号人。如果不是有孙策的卫士拼死挡住,孙策被冷箭射中之后,当场就被刺客们乱刃分尸的可能性都有。
看到这里陆仁也忍不住摇头叹息。孙坚和孙策这对父子吧,绝对是汉末三国这段历史中令人感到可惜的人物之一。而相比起徐庶,这对父子作为一方诸候。其所能造成的影响力更大,绝对有着能够改写时局的能力和机会。
不过这时陆仁却又想起了郭嘉说过的“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后来有人曾评价说郭嘉这刚好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但陆仁在有了自己参与的这些经历之后,却认为孙策之死或许有着其必然性吧?
又摇了摇头。陆仁再接着往下看,想看看陆逊那边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千万别被孙氏家族的人给记恨上才好。现在自己这头的人正在往夷州跑,陆逊的吴郡那头要是出了什么事。虽说不会受到什么致命性的影响,可是少了吴郡这么个中转补给站实在是很不方便。
这封信上当然有写陆逊那头是什么反应。事实上,这封信原本是陆逊写给陆仁的,因为陆逊在陆仁击退孙策之后就回了吴郡。而由于当时的交通信息不畅的原故,陆逊在写这封信的时候还不知道陆仁已经被调回了许昌,所以这封信是落在了陆信的手里。陆信则是在整合了一下相关的信息之后。再写了这封信给陆仁。
这么说吧,孙策死后由孙权继位,而这时的孙氏集团在江东地头上本身根基未稳,孙策突然遇刺身亡的事更是使孙氏集团有如碰上了大地震。为求稳固下来,孙权对江东地区的那些豪族世家仍只能采用怀柔政策。而在这种情况之下,孙权根本就不敢对吴郡陆氏有点什么动作,不但不敢有什么动作,还马上派人去与陆逊、陆绩讲和……这样一来大体上到是和原有的进程没多大的分别。而陆逊与陆绩见了这样的情形,也自然不愿和孙氏去拼个鱼死网破。用陆仁的话来形容,就是当时人们的乡土情节太浓重,既然可以保全自家宗族的乡土祖业,也不想再节外生枝。
陆仁对此只能是连连摇头,心说陆逊和陆绩也称得上是典型的善为他人谋而不善为己谋,等孙权觉得你没利用价值了,可以对你动手了,陆逊和陆绩绝讨不了好。不过这种事也只能是在心里面想想,再说孙权在江东想成事就不得不倚靠江东各族,怎么说也得利用上个二、三十年,吴郡陆氏有一大段的好日子可过,又哪里愿去拼?而陆逊也许就是看中了这二、三十年呢?
“算了不管他了,反正他能帮我保证一下吴郡这个中转补给点就... -->>
“孙策死了!?”
陆信来信的开头就让陆仁愣了老半天才回过神来,心说孙策怎么还是没能逃过这一劫?因为如果是按照原有的进程,孙策根本就没有到徐州来,然后就因为自恃武勇、疏而无备,一个人去打猎的时候被许贡的门客所暗算。
可是现在的情况是孙策来了一趟徐州,最后还被自己用断箭火枪给打伤了,回江东之后就该好好的在府里养伤,不怎么出来玩才对。这样一来从大致的时间上来算,刚好是把孙策原本孤身行猎的那个时间给顶替掉了,也就是说孙策没能再去孤身行猎而遭人暗算,可怎么还是死了?
想到这里陆仁赶紧的往下看,心说你孙策该不会是死在了我那两枪的伤口之下吧?真要是那样的话,孙氏和陆氏恐怕就成了不死不休的死敌。说起来孙权今年才十七、八岁,会有点什么样的举动还不太好说,可周瑜却肯定会一门心思的为孙策报仇,那陆逊那头不就完了蛋了?
再往下一看,陆仁却又觉得有些哭笑不得。其实自己的那两枪断箭,一枪是打在左肩,一枪是打在右肋,虽然有个寸许深的伤口,但都不是什么致命的伤。而且孙策是属于骁勇型的战将,仗从来就没少打,受些类似的伤也是常有的事,陆仁给孙策弄出来的这点伤对孙策来说其实很平常。孙策当时如果不是考虑到他是属于孤军深入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而选择了马上撤退,那么与陆仁之间的这场仗还有得打。
不管怎么说,孙策是选择了开溜之后回江东养伤,也的确是如陆仁最初所设想的那样没能去孤身行猎。但陆仁在某些方面却低诂了许贡门客的能量,他们既然是想暗杀孙策,就肯定会是千方百计。孙策原有的孤身行猎,不过是被他们找到了一个机会而已,孙策不孤身行猎。难道他们就不会想别的办法?
再按陆信来信中的说法,据说是孙策在某个别院养伤的时候,别院被人放火引发骚乱,孙策出来指挥灭火的时候被人用冷箭射中,之后便因伤重而亡。而当时所杀的刺客,据说足有四、五十号人。如果不是有孙策的卫士拼死挡住,孙策被冷箭射中之后,当场就被刺客们乱刃分尸的可能性都有。
看到这里陆仁也忍不住摇头叹息。孙坚和孙策这对父子吧,绝对是汉末三国这段历史中令人感到可惜的人物之一。而相比起徐庶,这对父子作为一方诸候。其所能造成的影响力更大,绝对有着能够改写时局的能力和机会。
不过这时陆仁却又想起了郭嘉说过的“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后来有人曾评价说郭嘉这刚好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但陆仁在有了自己参与的这些经历之后,却认为孙策之死或许有着其必然性吧?
又摇了摇头。陆仁再接着往下看,想看看陆逊那边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千万别被孙氏家族的人给记恨上才好。现在自己这头的人正在往夷州跑,陆逊的吴郡那头要是出了什么事。虽说不会受到什么致命性的影响,可是少了吴郡这么个中转补给站实在是很不方便。
这封信上当然有写陆逊那头是什么反应。事实上,这封信原本是陆逊写给陆仁的,因为陆逊在陆仁击退孙策之后就回了吴郡。而由于当时的交通信息不畅的原故,陆逊在写这封信的时候还不知道陆仁已经被调回了许昌,所以这封信是落在了陆信的手里。陆信则是在整合了一下相关的信息之后。再写了这封信给陆仁。
这么说吧,孙策死后由孙权继位,而这时的孙氏集团在江东地头上本身根基未稳,孙策突然遇刺身亡的事更是使孙氏集团有如碰上了大地震。为求稳固下来,孙权对江东地区的那些豪族世家仍只能采用怀柔政策。而在这种情况之下,孙权根本就不敢对吴郡陆氏有点什么动作,不但不敢有什么动作,还马上派人去与陆逊、陆绩讲和……这样一来大体上到是和原有的进程没多大的分别。而陆逊与陆绩见了这样的情形,也自然不愿和孙氏去拼个鱼死网破。用陆仁的话来形容,就是当时人们的乡土情节太浓重,既然可以保全自家宗族的乡土祖业,也不想再节外生枝。
陆仁对此只能是连连摇头,心说陆逊和陆绩也称得上是典型的善为他人谋而不善为己谋,等孙权觉得你没利用价值了,可以对你动手了,陆逊和陆绩绝讨不了好。不过这种事也只能是在心里面想想,再说孙权在江东想成事就不得不倚靠江东各族,怎么说也得利用上个二、三十年,吴郡陆氏有一大段的好日子可过,又哪里愿去拼?而陆逊也许就是看中了这二、三十年呢?
“算了不管他了,反正他能帮我保证一下吴郡这个中转补给点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