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www.jdxs.cc,死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敌后孤军——发掘抗战烈士遗骨后续报道,总编拿起刚打印出来的清样,仔仔细细地看了半个小时,然后摘下老花眼镜,抬起头,疑惑地看着我:“小于,这是你采写的后续报道?”
“朱总,有什么不妥了?”站在采编桌对面的我,有几分紧张地问道。在报社这么多年,这还是第一次,就一篇报道,直接面对这位在新闻界威名赫赫的报业集团总编的质询。“有什么意见您提出来,我马上修改。”
“小于,坐下坐下,我们好好聊聊。”朱总看出了我的紧张,宽厚地笑笑,示意我在对面沙发上坐下,“老张,你也坐下,我们一起谈谈。”
朱总口中的老张,就是我的顶头上司,《夷陵日报》“社会纪实”版的责任编辑。
按照报社的工作流程,作为采访记者的稿件,只要责编审核通过就可以,是不需要总编直接审稿的。
今天早上,当我两眼通红,将两天两夜连轴转赶出的报道交到老张手中时,老张匆匆看过,顿时将嘴巴一瞥,用两个金鱼泡似的凸眼看着我:“于记者,你这到底是虚构小说,还是新闻纪实?”
“当然是新闻纪实!“我答道,“这篇纪实,就是试图回答,留下那些忠骨的部队,是一支怎样的队伍。”
老张瞟了瞟我,又低下头仔仔细细地审读这稿子,还是摇了摇头:“文稿里面的情节过于具体和生动,虚构成分和想象空间太大,于记者,我建议你还是向文学杂志,或者报社的文艺副刊投稿,这篇文稿发表在党报社会纪实版,恐怕不太合适。“
“可是,这些都是有真实事件支撑的,如果放在文艺版,那对这篇报道效果会大大折扣。”我争辩道。
作为两头两夜的心血成果,我当然不希望,这篇饱含着激情和嘱托的报道,会被读者误认为是一部无关轻重的小说。
“有史料支撑?”老张哂笑了一下,“整个文稿通篇看下来,没有看到有什么引用史料出处,也没看到有引用证人证言。当然,于记者是军转干部,不是新闻专业科班毕业,可能对纪实文学内涵了解得不够。纪实,一定要用充分的事实根据,所有的细节,都要根植在事实基础之上。”
平日里,老张自诩为报社理论权威,当然不肯放过这展示才华的机会,“不过,于记者,我不得不佩服你的想象力,能将这个故事编的如此完美荡气回肠。要不,我亲自转给文艺版的老李,让她给你留一个月版面,全文连载?”
“张总,我真的有事实依据,这些材料来自于……”我差点脱口而出,说出我与那位神秘老者的茶馆私下会面。
“来自于哪里?”老张赶紧追问。
我嘴角噏动了几下,但还是将快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
“这篇文稿中一些细节违反常理,所以我认为真实性值得推敲。”老张抬了抬眼镜看着我,厚厚的眼镜片后面闪过一丝难以琢磨的光:“这样好不好?我们一起去见总编朱总,让他看完稿子再定夺好不好!”
“听张总说,你这篇稿子有足够的材料支撑?”朱总起身,亲手给我倒了一杯水,“主人公傅正范,我倒听说过,是个真实人物。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湖南通电宣布起义的三十七名将领中,就有他的名字,后来,还担任过解放军高级将领,和人民政府的高级干部。但他还有个妻妹,这就不知道了。还有,对国民党高级将领之间矛盾揭示,也基本符合事实和个性特征。能将细节描写得如此生动,应该有详实的材料支撑。小于,能说说你是在哪里得到这些宝贵史料的吗?”朱总眼睛中充满希翼。
“是…一个老人家提供的。”我支支吾吾说道。
&nb... -->>
“敌后孤军——发掘抗战烈士遗骨后续报道,总编拿起刚打印出来的清样,仔仔细细地看了半个小时,然后摘下老花眼镜,抬起头,疑惑地看着我:“小于,这是你采写的后续报道?”
“朱总,有什么不妥了?”站在采编桌对面的我,有几分紧张地问道。在报社这么多年,这还是第一次,就一篇报道,直接面对这位在新闻界威名赫赫的报业集团总编的质询。“有什么意见您提出来,我马上修改。”
“小于,坐下坐下,我们好好聊聊。”朱总看出了我的紧张,宽厚地笑笑,示意我在对面沙发上坐下,“老张,你也坐下,我们一起谈谈。”
朱总口中的老张,就是我的顶头上司,《夷陵日报》“社会纪实”版的责任编辑。
按照报社的工作流程,作为采访记者的稿件,只要责编审核通过就可以,是不需要总编直接审稿的。
今天早上,当我两眼通红,将两天两夜连轴转赶出的报道交到老张手中时,老张匆匆看过,顿时将嘴巴一瞥,用两个金鱼泡似的凸眼看着我:“于记者,你这到底是虚构小说,还是新闻纪实?”
“当然是新闻纪实!“我答道,“这篇纪实,就是试图回答,留下那些忠骨的部队,是一支怎样的队伍。”
老张瞟了瞟我,又低下头仔仔细细地审读这稿子,还是摇了摇头:“文稿里面的情节过于具体和生动,虚构成分和想象空间太大,于记者,我建议你还是向文学杂志,或者报社的文艺副刊投稿,这篇文稿发表在党报社会纪实版,恐怕不太合适。“
“可是,这些都是有真实事件支撑的,如果放在文艺版,那对这篇报道效果会大大折扣。”我争辩道。
作为两头两夜的心血成果,我当然不希望,这篇饱含着激情和嘱托的报道,会被读者误认为是一部无关轻重的小说。
“有史料支撑?”老张哂笑了一下,“整个文稿通篇看下来,没有看到有什么引用史料出处,也没看到有引用证人证言。当然,于记者是军转干部,不是新闻专业科班毕业,可能对纪实文学内涵了解得不够。纪实,一定要用充分的事实根据,所有的细节,都要根植在事实基础之上。”
平日里,老张自诩为报社理论权威,当然不肯放过这展示才华的机会,“不过,于记者,我不得不佩服你的想象力,能将这个故事编的如此完美荡气回肠。要不,我亲自转给文艺版的老李,让她给你留一个月版面,全文连载?”
“张总,我真的有事实依据,这些材料来自于……”我差点脱口而出,说出我与那位神秘老者的茶馆私下会面。
“来自于哪里?”老张赶紧追问。
我嘴角噏动了几下,但还是将快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
“这篇文稿中一些细节违反常理,所以我认为真实性值得推敲。”老张抬了抬眼镜看着我,厚厚的眼镜片后面闪过一丝难以琢磨的光:“这样好不好?我们一起去见总编朱总,让他看完稿子再定夺好不好!”
“听张总说,你这篇稿子有足够的材料支撑?”朱总起身,亲手给我倒了一杯水,“主人公傅正范,我倒听说过,是个真实人物。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湖南通电宣布起义的三十七名将领中,就有他的名字,后来,还担任过解放军高级将领,和人民政府的高级干部。但他还有个妻妹,这就不知道了。还有,对国民党高级将领之间矛盾揭示,也基本符合事实和个性特征。能将细节描写得如此生动,应该有详实的材料支撑。小于,能说说你是在哪里得到这些宝贵史料的吗?”朱总眼睛中充满希翼。
“是…一个老人家提供的。”我支支吾吾说道。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