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www.jdxs.cc,行者玄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牲来祭祀,实是为祖先修福之举,若先生还不满意,定要改用真的,何其忍心?”
“既然梁皇如此仁慈,为何还遭致亡国?”李仲卿重又回到这个老话题上。
玄奘道,“国家之治与乱,朝代的更迭,皆由无始以来众生所受共业所感,它既不是上天的意志,更非哪一个君主所能左右。经云:共业的力量,能敌须弥,能障圣道。何况一个皇帝?”
“是啊,”下面有人小声议论道,“若是皇帝念经便能改变全国的命运,那别人都不用念了,就君王一个人念佛,天下就太平了。”
“我也觉得,梁之亡国,不见得就是武帝崇佛所致吧?”
“嗐!那本来就是个大乱世,北边的魏晋,南边的宋齐梁陈,哪个政权长久了?相比之下,梁武帝那四十多年文昌国盛,算不错了!”
“可惜世间并无‘如果’二字,我们看不到如果梁皇不学佛修行是什么样子。”
……
李仲卿并不理会底下的议论,他看着玄奘道:“那么小师父方才说,梁皇崇佛走偏,又是什么意思?”
玄奘道:“《金刚经》云: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梁皇造寺供僧,却抱了一颗求取功德的心。孰不知,以有为之心所做功德并非实有,越是执著于回报,就越是没有回报。”
底下的议论声小了,大家都在认真地听,就连高祖李渊也听得津津有味。
玄奘接着说:“善心便如同一粒种子,只要将其种下,经过土地、阳光、水等因缘聚合,它就会萌芽、长大、开花、结果。但这是需要时间的。若是急功近利,今日播种,明日就想着有收成,甚至总想着用铲子去挖挖看,只怕会连芽带根一起挖掉。贫僧说他修行走偏,此其一也。”
众人都笑了起来,纷纷说道:“这小师父譬喻得真好啊,那个梁皇总想着数数自己的功德,就像拿铲子挖地一样,天下还有比这更蠢的事吗?”
玄奘又道:“梁武帝三次舍身同泰寺,劳民伤财,致使财政窘迫、国力衰退。须知皇帝不是比丘,若真想出家修行,也应先把皇帝的本份做好,方可出离。如果他传位后修行,便不再有世俗的债务,或可得到较好的果报,只可惜他从来不肯真正出离,所谓出家每次都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说严重点这是大妄语,非唯没有功德,只怕罪业不小。贫僧说他修行走偏,此其二也。”
听了这话,很多人更是心悦诚服,连连点头。
玄奘又道:“梁皇虽然崇佛,在很多方面表现得仁慈,但一旦涉及自身福报,就显得不仁了。他晚年急功近利,贸然北伐,杀六贵,灌寿阳城,致使生灵涂炭,这是他的不仁之处,由此导致亡国身死也就不足为奇了。须知帝王是人间福报的顶点,处于这个位置特别容易造业,善与恶,常常是一念之间的事情。倒是那些处于最底层的人,反而难有机会造恶,即使造了恶业也比帝王轻得多。贫僧说他修行走偏,此其三也。”
听到这里,坐在龙椅上的李渊不禁连连点头——从隋朝走过来的他,对此显然深有同感。
看看玄奘已经讲完,皇帝又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位小师父,梁武帝在位期间,吃斋念佛,造寺写经,供养僧众不遗余力,真的就一点功德都没有吗?”这话说得颇为不甘。
“回陛下,”玄奘合掌道,“这些事情确实是有福报的,事实上梁皇也得到了福报:他治国四十九年,活到八十六岁,是有名的长寿皇帝。北伐之前,整个国家被他治理得极为强盛。南北朝乱世之中,说到国家富足,也就数梁皇时期了。如若他不是贪图功利贸然北伐,当不至于亡国。但国虽亡,其后代子孙却多有在前朝及本朝为官的,其中萧瑀萧大人位列尚书左仆射一职,这难道不算福报吗?”
说到这里,他看了萧瑀一眼,而萧瑀也愉快地冲他一笑。
玄奘接着说道:“由于他敬信佛法,写史之人便故意隐没他的长处,任意加以毁谤,这实在不可取。至于说到功德二字——”
他略略停顿一下,话锋一转,讲了个故事:“当年达摩祖师振锡西来,曾被梁皇请至宫中。问他:‘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记,有何功德?’祖师答曰:‘无有功德。’梁皇又问:‘何以无功德?’祖师答:‘此乃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梁皇大怒,当即将达摩祖师赶了出去。”
李渊喟叹道:“连达摩祖师这样的大菩萨都不识,光想着造寺度僧修功德,确实是走偏了。”
玄奘道:“圣上所言极是。事实上,达摩祖师的回答,并非完全否定了造寺、写经、供僧的价值,而是用遮断的手法,打破对方对功德的执著,使其了解这些有为的功德,实是世间小小的果报,如果自以为是什么了不起的成就,反而变成了欲望之因。如若梁皇当时能够觉悟到这些,便可在修行的路上更进一步。奈何梁皇终究只是一介凡夫,他造寺、写经、供僧,名义上为了佛教,实际上却都是为他自己而做的。”
李渊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下面一个胆子大的突然喊了一声道:“如此说来,这佛家功德也太难做了!像梁皇这样的都没功德,那普通老百姓岂不更难做功德了吗?”
“居士此言差矣,”玄奘朗声道,“若以世俗功利心来做须弥山般大的佛事,并不比以菩提心做微尘般的佛事所获得的功德更大。故梁皇善行虽大,可如果我们普通人能够发菩提心,至心念一句‘南无观世音菩萨’,所获得的功德未必就比梁皇小了,《观无量寿经》中说,单是念佛一句,便可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闻听此言,很多人的脸上立时露出欢喜的神色。
玄奘又道:“真正的功德决不是由花钱多少、作事多寡等事相上来评断的。贫僧先来讲一个故事,或许你们就明白了。”
众人听说又要讲故事,俱都欢声叫好。
过去久远劫以前,有一位毗婆尸佛,他入灭之后,弟子们将他的舍利以七宝塔恭敬礼供起来,整座宝塔由内而外都非常庄严。
可是有一天,宝塔内毗婆尸佛的金身,因脱落而缺了一小块。一位贫女发心要将佛像补好,她沿途行乞,得到了一颗金珠,非常高兴,于是就去找一位有名的锻金师,请他为佛像的金身修补。
锻金师看到这颗金珠,又听到贫女的发心之后,非常感动,他怀着恭敬之心将佛像补好,又娶了那位贫女为妻,两人共同发愿道:“愿生生世世结为夫妻,并且与佛法结缘,全身真金色,恒受无上殊胜的妙乐!”
由于这样的因缘,两人在往后九十一劫当中,都在人中、天上受生,快乐无比,并且每一世身上都散发出金色的光芒,一直到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都是如此。
玄奘道:“锻金师便是佛陀的弟子摩诃迦叶,而那个贫女便是迦叶出家前的妻子。在灵山法会上,摩诃迦叶受佛陀正法眼藏之付嘱,传佛心印,成为禅宗初祖。尊者身上常放金光,能盖过世间任何光芒,使之隐蔽不现,人称‘饮光’。并于这一世彻悟成就。”
讲到这里,他又感慨地说道:“诸位请看,同样是布施做佛事,梁武帝花费那么多金钱去做,反被达摩祖师评为无功德;而迦叶尊者与贫女只用一小颗金珠去做,却能得到如此大的果报,其中的不同就在于一个‘发心’!梁皇虽然作了很多佛事,但却经常计较、在意功德的多少,所谓‘有心为善,其善不扬’;而迦叶尊者夫妇,却是基于一片恭敬之心,想要把破损的佛像补好,因此‘舍一得万报’,而得到了极大的功德!”
见大家都听得入神,玄奘又道:“学佛之人,学习的是佛的智慧和言行,梁皇学佛在出世与入世上无法融合,那是他于实践上的不圆满而已。说到底,无论是功德还是福报,都是虚幻,都不是究竟的佛法。”
“那依你说,什么才是究竟的佛法呢?”李仲卿冷冷地问。
玄奘答道:“凡有声有色,一切有为之法,皆非佛法。立寺起塔,非是佛法;祈福造像,非是佛法;刺血写经,非是佛法;燃指供佛,非是佛法;延寿消灾,非是佛法;转经拜忏,非是佛法……凡有所着,即非佛法。欲求无上正等正觉者,应离一切相而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
听了这话,李渊再次叹道:“法师所言固然不错,只是自古以来,皇帝信佛,有几个是为了脱生死的?”
闻听此言,道士们面含喜色,一起点头:“陛下所言甚是。”
道士叶静能上前说道:“道家之教,妙在修丹炼药,肉身得圣,不死成仙,乃是求生之术;而佛教却要人们离生而入涅槃,乃是学死之术。诸位是想学死还是求生呢?”
这话听得李渊直点头,无论道家的丹药之术灵验与否,总归是有可能求得长生的。佛家讲修来世,了生脱死,这对李渊实在没什么吸引力,眼前的富贵就受用不尽,还去了脱什么?了脱了生死又能怎样?那个所谓的涅槃境界,是不是真的比当皇帝更快活呢?
总之,这些未来的好处,李渊是不信的,他觉得还是练丹修道,求得长生不死更实际些。来世再怎么好,能比做皇帝更好么?
而玄奘的回答却是:“佛法与道教的分别绝非求生和求死的分别,而是练神与练形的分别。佛法练神,道教练形。人的肉身终究是四大和合而成,有生必有灭,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只有神识才是无穷的,不灭的,真正属于生命终级的东西。没有智慧的人即使再迷恋这个肉身,但是最终还是会死亡。”
这话说的让很多人都点头称是,因为自秦皇以来,无数帝王渴求长生,希望永享富贵,术士们也争先恐后地为他们的皇帝炼制不死金丹,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也没听说有谁真的长生不死。
李渊的脸色黯淡下来,他知道玄奘说得有理,却无论如何都不愿承认。他一生坎坷,经历了无数血雨腥风才打下这个江山,正坐得自在,可一想到自己已过花甲之年,气血日衰,这辛苦打下的江山早晚也要抛给儿孙,心中便觉不甘。更何况那几个儿子为争储君之位,整日明争暗斗,让他头痛不已。
可以说,近几年来,他做梦都想求得长生,彻底摆脱死亡的阴影。如今希望破灭,心中的失望之情着实难以言说。
刘进喜在一旁听了半天,感觉己方势挫,心中正急,这会儿见皇帝面含怒色,当即大声喊道:“陛下不必听这小秃……小和尚胡说八道,蛮夷之人就喜欢故弄玄虚。还是当年明王有道,使番僧入贡!”
玄奘毫不客气地回应道:“日碑生于塞外,仍忠于汉朝;道陵长于蜀中,却作米贼于魏。”
下面又有人笑起来,刘进喜顿时为之气结。
原来曹魏时张道陵创五斗米教,凡入他教者,需交五斗米,道士们称为张天师,世人则称之为五斗米贼。
听到台下众人议论的声音越来越大,傅奕有些坐不住了,对刘道士说:“得嘲急解,何事踟蹰?”
可惜他声音太小,又压在众人的议论声中,刘进喜没有听见,只是茫然地看着他。
站在下面的孝达却听见了,大声喊道:“这位道长,傅大人是让你快接话啊!磨磨叽叽地干什么?”
众人哄然大笑。
刘进喜一本正经地解释道:“即得玄旨,所以杜口。”
此言一出,下面顿时热闹起来,有人说:“这可真是头一回听说,被人噎得说不出话来,却说是因为得了什么玄旨而杜口。嘿嘿,那还辩论什么?”
人群中爆出一阵大笑。
这时,却听到玄奘淡淡说道:“鱼目不类明珠,结舌何关杜口?”
哄!众人笑得更加厉害了。
刘进喜恼差成怒,大声骂道:“我乃道门英秀,你是何物小僧,竟敢相轻!”
见他脸红脖子粗的样子,与玄奘的气定神闲形成鲜明的对比,孝达开心极了,高声喊道:“刘道长,既乏雄情爽气,何劳嗔目厉声?”
此时周围看热闹的人已笑成一团,有的人笑得捂着肚子滚在地上。
玄奘微笑道:“嗔恨伤身无益,还是让贫僧再给大家讲个故事吧。”
众人哄然说好,于是玄奘开始讲述:
佛陀在竹林精舍讲经布道的时候,有一天,一个愤怒的婆罗门冲进精舍,恶言恶语地攻击佛陀。只因他同族的人,都出家到佛陀这里来,故而他大发嗔火。
佛陀安详地听着他的无理怒骂,等他稍为安静时,才开口向他说道:“婆罗门,你太过激动,以至于无人能听清你在说些什么。我且问你,你家中偶尔也有访客吧?”
“当然有,瞿昙何意问此?”
“你会款待你的客人吗?”
“当然,只要有访客来,我都会设食款待。”
“那么婆罗门,假如那个时候,访客不接受你的款待,那些菜肴应该归谁呢?”
“如果他不吃的话,那些菜肴当然再归于我!”
佛陀以慈目悲悯地看了他一会儿,然后说道:“婆罗门,虽然你激动时语言太快太急,无人听清,但我知道,你是在发出恶言。婆罗门呀,如果我也对你恶语相向的话,就如主人同客人一起用餐一般。现在我没有这么做,因为我不接受你这份菜肴,所以不管你说的是什么,它最终还是归于你自己的。你懂了吗?”
这个婆罗门,后来就在佛陀门下出家,并证得阿罗汉果。
众人听了这个故事,都若有所思。有的人性子急,大声说道:“法师说得极是,我从前也喜欢恶口,从今往后,当遵从佛陀教诲,不再恶言相向了。”
“其实发恶言的人,有时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呢。”
也有的人说:“傅大人和道长们无礼胡骂,法师不接受,那他们便是在骂自己了。”
……
傅奕再也听不下去,直欲起身拂袖而去,却又不敢,毕竟皇帝还在身边。而此时的李渊已经完全被场上那位才华横溢的青年法师所折服,他细细品味着方才听到的那个故事,根本就没有注意到他的太史令已经如坐针毡了……
这次辩论使年轻的玄奘名声大震,京城佛教界总算得到了几个月的清净。
玄奘心中依然挂念着西行取经之事,他见上次上表石沉大海,不知是哪道环节出了差错,便再次上表奏请。
这一次,在表文中,他加上了圆朗等同伴的名字。
然而,几个月过去了,眼看着天气渐渐从严冬走向盛夏,朝廷那边却依然一点儿消息都没有!
萧瑀经常到大觉寺来,与诸位法师谈玄论佛,他见玄奘仍执著于西行之事,便劝说道:“法师不必再想出关之事了,大唐建国不足十载,玉门关外常有突厥人进犯,当此多事之际,陛下是不可能准法师出关的。况且,当今圣上对我佛门总是戒心不除,如何肯让法师西行求法,光大佛门?上次辩论,法师虽然大胜,却还不足以改变朝廷对佛教的态度啊。”
玄奘听萧瑀这么一说,不禁轻叹了一口气。
仿佛是为了印证萧瑀这番话,没过几天,李渊突然带了几个贴身侍卫专程到大觉寺来敬香。这一举动令寺中僧侣居士们兴奋不已,以为当今皇帝终于又开始奉佛了。其实,皇帝只不过是对玄奘有了点兴趣罢了。
敬香之后,李渊命人将玄奘请入了禅房。
“记得上次佛道辩论之时,法师曾经说过,世间并无长生之道,朕对此不大相信,”李渊开门见山地说道,“法师乃当世奇才,说话必有深意,或者是在辩论中使用的方便说法也未可知。朕今日专程至此,就是想问问法师,佛门中真的没有长生之道吗?”
玄奘望着皇帝,这个对佛道二教的兴衰起重要作用的人物此时也正看着他,那双原本有些浑浊的眼睛变得极为明亮,显然是渴求到了极点。
玄奘第一次感觉到,原来皇帝也有无助的时候,拥有权利的人并不是什么都能得到的。
死亡,是刻在每个人心底深处最深的绝望,即使是坐拥天下的帝王,也无从躲避。
沉默了一会儿,玄奘才轻轻说道:“陛下,贫僧并非方便说法,佛门之中确无长生之道。”
这个回答实在是太过直接和明确了,完全出乎李渊的意料,他原本以为,这个小和尚哪怕是撒谎,也总该说几句好听的。
“朕听说,佛门经典众多,汗牛充栋,法师年纪轻轻,莫非已将所有的经书都读完了?”说这话时,李渊已是强压怒气。
“不敢,”玄奘合掌道,“佛门经典如大海水,玄奘所读的不过是其中一掬罢了,怎敢妄言都读完了?”
“哦?”李渊冷笑道,“只得一掬便有如此才华,佛门果然了得啊!只是,法师既然没将经典读完,何以一口咬定佛门之中没有长生之道呢?”
“圣典虽多,义理却是一样的,”玄奘道,“天地万物,皆由四大合和而成,存世的时间虽有长短,最终却都是尘归尘,土归土。就连佛法也有寂灭的那一天,区区肉身,又怎么可能永恒?”
听了这话,李渊当场变色,遽然起身道:“那朕敬你们释门所为何来?你们解决不了我死的问题,却还要冲淡我生的乐趣,真是岂有此理!”
玄奘忙起身合掌,面对这个只想永久地享受今生的皇帝,他实在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了。
他心里也明白,顺从皇帝的意愿可以为自己,为佛门争得很多好处。本来呢,为弘扬佛法,也为了沙门的安全,在皇帝面前说些方便的话是可以的,但事关佛门宗旨,他又怎能打妄语?
好在李渊毕竟不是秦始皇,知道为此事发火是不智的,只是冷冷说道:“你们释门虽无长生之道,却不代表别的教门没有,虽然比嘴皮子他们可能不如你们。”
玄奘心中暗叹,圣上终究是不肯死心啊,又把希望寄托在为自己炼长生丹的道家身上了。
问题是,宇宙万物自有其规律,万事万物总不离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又岂是某一神明的力量所能左右的?纵观历史,哪有所谓千秋万世的朝代?又哪里听说过长生不老的帝王?
不过,玄奘心里虽这么想,却也没发疯到把这番话直接说出来的地步。更何况此刻皇帝正在气头上,若再妄议炼丹法门,只怕会给佛门带来无妄之灾。
“回陛下,”他只能答道,“佛道两家,各擅其宗,贫僧对道家所知不深,前次也只是奉陛下之命参与辩论而已。”
李渊目光直直地盯住玄奘,却见这位青年法师只是垂目不语,面色恭敬坦荡,仪容庄严,竟无丝毫惧怕之色,忍不住“哼”了一声,拂袖而去。
看着皇帝远去的背影,玄奘突然想到,自己原本还想问问西行表文的事,竟没来得及问……
这年五月,天子以京城寺观不甚清静为由,突然下了一道《沙汰佛道诏》,理由冠冕堂皇:由于部分佛教徒道德败坏,寺院藏污纳垢,因此要“正本清源”、“兴隆佛法”。
法令要求:“京城留寺三所,观二所。天下诸州各留一所,余皆废。”
僧人们做梦也没有想到,皇帝竟会用同归于尽的方式来削弱佛教!
这道诏令表面上看起来佛道一视同仁,甚至对佛教还略有优待。但由于此前佛寺的数量要远远多于道观,因此实际上还是佛教吃了大亏,真是有苦说不出。
其实,对李渊来说,这么做已经是考虑到天子的“金口玉言”了,毕竟以辩论分胜负是他亲口降旨的,那场辩论在长安城已是尽人皆知,成为街谈话议的热门话题。身为皇帝,若在这个时候沙汰佛教,岂非自食其言?现在把道教连坐,佛道二教一起沙汰,且又以“正本清源”、“兴隆佛法”为由头,听起来总归要好听一些。
但皇帝还是觉得此举有些亏负道教,因此在朝堂之上再次重申道先佛后的秩序,为防僧人抗议,又降旨道:
“语诸僧等,明诏既下,如也不伏,国有严科。”
高压之下,大多数僧人采取了“饮气吞声”的作法,不敢多说什么。
只有智实法师拒不奉诏,慨然道:“吾固知势不可为,所以争者,欲后世知大唐有僧耳!”
结果,皇帝当场翻脸,并赐下八十廷杖。
智实被抬到大觉寺时已是奄奄一息,从颈下到小腿,一片血肉模糊。弟子们想给他清洗伤口,包裹一下,却发觉这根本难以做到。
天气闷热,智实法师脸色腊黄,嘴唇焦干,浑身汗透。玄奘束手无策地坐在一旁,只能替他轻轻擦去额上的汗水,又将清水一点点喂到他的口中。
许久,智实才终于睁开眼睛,看着眼前还略带几分稚气的年轻法师,轻轻问道:“玄奘……你……还想……去天竺……取真经吗?”
面对生命垂危的大师,玄奘没有说话。
“佛弟子……不打妄语……你……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是的。”玄奘轻声答道。
智实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他艰难地说道:“玄奘……你……你是……对的……只有将……真正的佛法……带到……中原……才能解除……佛门……之灾厄……”
说到这里,他重重地喘了几口气:“只可……惜……老衲……年事已高……否则……便与奘师……同去……也好过……留在长安……徒逞……匹夫之勇……终究……终究难以……改变……”
他的声音越来越微弱,生命之火似已燃到了尽头。
玄奘含泪道:“大师什么都不要想了,一切自有缘法。大师现在专心念佛,玄奘为你助念。”
智实闭上眼睛:“好……念佛……念佛是……不会……有错的……阿弥……陀……佛……”
玄奘与其他众僧团团围坐在智实身边,为他助念。在众多僧人庄严而又整齐的佛号声中,智实终于安详地舍报离世。
佛号声中,玄奘轻抬衣袖,擦去眼中涌出的泪水。
虽然他知道,在修道人的眼中,生与死之间是没有多少界限的,但还是难以抑制心中的悲伤。
“玄奘,不必难过,”道岳法师的眼睛看着智实,轻轻说道,“恩怨既了,牵挂再无,他也可以安心去了!生与死本就是定数,又有几人能够看透?阿弥陀佛!”
说罢,法师双手合十,双目微闭,默颂佛经。
牲来祭祀,实是为祖先修福之举,若先生还不满意,定要改用真的,何其忍心?”
“既然梁皇如此仁慈,为何还遭致亡国?”李仲卿重又回到这个老话题上。
玄奘道,“国家之治与乱,朝代的更迭,皆由无始以来众生所受共业所感,它既不是上天的意志,更非哪一个君主所能左右。经云:共业的力量,能敌须弥,能障圣道。何况一个皇帝?”
“是啊,”下面有人小声议论道,“若是皇帝念经便能改变全国的命运,那别人都不用念了,就君王一个人念佛,天下就太平了。”
“我也觉得,梁之亡国,不见得就是武帝崇佛所致吧?”
“嗐!那本来就是个大乱世,北边的魏晋,南边的宋齐梁陈,哪个政权长久了?相比之下,梁武帝那四十多年文昌国盛,算不错了!”
“可惜世间并无‘如果’二字,我们看不到如果梁皇不学佛修行是什么样子。”
……
李仲卿并不理会底下的议论,他看着玄奘道:“那么小师父方才说,梁皇崇佛走偏,又是什么意思?”
玄奘道:“《金刚经》云: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梁皇造寺供僧,却抱了一颗求取功德的心。孰不知,以有为之心所做功德并非实有,越是执著于回报,就越是没有回报。”
底下的议论声小了,大家都在认真地听,就连高祖李渊也听得津津有味。
玄奘接着说:“善心便如同一粒种子,只要将其种下,经过土地、阳光、水等因缘聚合,它就会萌芽、长大、开花、结果。但这是需要时间的。若是急功近利,今日播种,明日就想着有收成,甚至总想着用铲子去挖挖看,只怕会连芽带根一起挖掉。贫僧说他修行走偏,此其一也。”
众人都笑了起来,纷纷说道:“这小师父譬喻得真好啊,那个梁皇总想着数数自己的功德,就像拿铲子挖地一样,天下还有比这更蠢的事吗?”
玄奘又道:“梁武帝三次舍身同泰寺,劳民伤财,致使财政窘迫、国力衰退。须知皇帝不是比丘,若真想出家修行,也应先把皇帝的本份做好,方可出离。如果他传位后修行,便不再有世俗的债务,或可得到较好的果报,只可惜他从来不肯真正出离,所谓出家每次都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说严重点这是大妄语,非唯没有功德,只怕罪业不小。贫僧说他修行走偏,此其二也。”
听了这话,很多人更是心悦诚服,连连点头。
玄奘又道:“梁皇虽然崇佛,在很多方面表现得仁慈,但一旦涉及自身福报,就显得不仁了。他晚年急功近利,贸然北伐,杀六贵,灌寿阳城,致使生灵涂炭,这是他的不仁之处,由此导致亡国身死也就不足为奇了。须知帝王是人间福报的顶点,处于这个位置特别容易造业,善与恶,常常是一念之间的事情。倒是那些处于最底层的人,反而难有机会造恶,即使造了恶业也比帝王轻得多。贫僧说他修行走偏,此其三也。”
听到这里,坐在龙椅上的李渊不禁连连点头——从隋朝走过来的他,对此显然深有同感。
看看玄奘已经讲完,皇帝又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位小师父,梁武帝在位期间,吃斋念佛,造寺写经,供养僧众不遗余力,真的就一点功德都没有吗?”这话说得颇为不甘。
“回陛下,”玄奘合掌道,“这些事情确实是有福报的,事实上梁皇也得到了福报:他治国四十九年,活到八十六岁,是有名的长寿皇帝。北伐之前,整个国家被他治理得极为强盛。南北朝乱世之中,说到国家富足,也就数梁皇时期了。如若他不是贪图功利贸然北伐,当不至于亡国。但国虽亡,其后代子孙却多有在前朝及本朝为官的,其中萧瑀萧大人位列尚书左仆射一职,这难道不算福报吗?”
说到这里,他看了萧瑀一眼,而萧瑀也愉快地冲他一笑。
玄奘接着说道:“由于他敬信佛法,写史之人便故意隐没他的长处,任意加以毁谤,这实在不可取。至于说到功德二字——”
他略略停顿一下,话锋一转,讲了个故事:“当年达摩祖师振锡西来,曾被梁皇请至宫中。问他:‘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记,有何功德?’祖师答曰:‘无有功德。’梁皇又问:‘何以无功德?’祖师答:‘此乃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梁皇大怒,当即将达摩祖师赶了出去。”
李渊喟叹道:“连达摩祖师这样的大菩萨都不识,光想着造寺度僧修功德,确实是走偏了。”
玄奘道:“圣上所言极是。事实上,达摩祖师的回答,并非完全否定了造寺、写经、供僧的价值,而是用遮断的手法,打破对方对功德的执著,使其了解这些有为的功德,实是世间小小的果报,如果自以为是什么了不起的成就,反而变成了欲望之因。如若梁皇当时能够觉悟到这些,便可在修行的路上更进一步。奈何梁皇终究只是一介凡夫,他造寺、写经、供僧,名义上为了佛教,实际上却都是为他自己而做的。”
李渊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下面一个胆子大的突然喊了一声道:“如此说来,这佛家功德也太难做了!像梁皇这样的都没功德,那普通老百姓岂不更难做功德了吗?”
“居士此言差矣,”玄奘朗声道,“若以世俗功利心来做须弥山般大的佛事,并不比以菩提心做微尘般的佛事所获得的功德更大。故梁皇善行虽大,可如果我们普通人能够发菩提心,至心念一句‘南无观世音菩萨’,所获得的功德未必就比梁皇小了,《观无量寿经》中说,单是念佛一句,便可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闻听此言,很多人的脸上立时露出欢喜的神色。
玄奘又道:“真正的功德决不是由花钱多少、作事多寡等事相上来评断的。贫僧先来讲一个故事,或许你们就明白了。”
众人听说又要讲故事,俱都欢声叫好。
过去久远劫以前,有一位毗婆尸佛,他入灭之后,弟子们将他的舍利以七宝塔恭敬礼供起来,整座宝塔由内而外都非常庄严。
可是有一天,宝塔内毗婆尸佛的金身,因脱落而缺了一小块。一位贫女发心要将佛像补好,她沿途行乞,得到了一颗金珠,非常高兴,于是就去找一位有名的锻金师,请他为佛像的金身修补。
锻金师看到这颗金珠,又听到贫女的发心之后,非常感动,他怀着恭敬之心将佛像补好,又娶了那位贫女为妻,两人共同发愿道:“愿生生世世结为夫妻,并且与佛法结缘,全身真金色,恒受无上殊胜的妙乐!”
由于这样的因缘,两人在往后九十一劫当中,都在人中、天上受生,快乐无比,并且每一世身上都散发出金色的光芒,一直到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都是如此。
玄奘道:“锻金师便是佛陀的弟子摩诃迦叶,而那个贫女便是迦叶出家前的妻子。在灵山法会上,摩诃迦叶受佛陀正法眼藏之付嘱,传佛心印,成为禅宗初祖。尊者身上常放金光,能盖过世间任何光芒,使之隐蔽不现,人称‘饮光’。并于这一世彻悟成就。”
讲到这里,他又感慨地说道:“诸位请看,同样是布施做佛事,梁武帝花费那么多金钱去做,反被达摩祖师评为无功德;而迦叶尊者与贫女只用一小颗金珠去做,却能得到如此大的果报,其中的不同就在于一个‘发心’!梁皇虽然作了很多佛事,但却经常计较、在意功德的多少,所谓‘有心为善,其善不扬’;而迦叶尊者夫妇,却是基于一片恭敬之心,想要把破损的佛像补好,因此‘舍一得万报’,而得到了极大的功德!”
见大家都听得入神,玄奘又道:“学佛之人,学习的是佛的智慧和言行,梁皇学佛在出世与入世上无法融合,那是他于实践上的不圆满而已。说到底,无论是功德还是福报,都是虚幻,都不是究竟的佛法。”
“那依你说,什么才是究竟的佛法呢?”李仲卿冷冷地问。
玄奘答道:“凡有声有色,一切有为之法,皆非佛法。立寺起塔,非是佛法;祈福造像,非是佛法;刺血写经,非是佛法;燃指供佛,非是佛法;延寿消灾,非是佛法;转经拜忏,非是佛法……凡有所着,即非佛法。欲求无上正等正觉者,应离一切相而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
听了这话,李渊再次叹道:“法师所言固然不错,只是自古以来,皇帝信佛,有几个是为了脱生死的?”
闻听此言,道士们面含喜色,一起点头:“陛下所言甚是。”
道士叶静能上前说道:“道家之教,妙在修丹炼药,肉身得圣,不死成仙,乃是求生之术;而佛教却要人们离生而入涅槃,乃是学死之术。诸位是想学死还是求生呢?”
这话听得李渊直点头,无论道家的丹药之术灵验与否,总归是有可能求得长生的。佛家讲修来世,了生脱死,这对李渊实在没什么吸引力,眼前的富贵就受用不尽,还去了脱什么?了脱了生死又能怎样?那个所谓的涅槃境界,是不是真的比当皇帝更快活呢?
总之,这些未来的好处,李渊是不信的,他觉得还是练丹修道,求得长生不死更实际些。来世再怎么好,能比做皇帝更好么?
而玄奘的回答却是:“佛法与道教的分别绝非求生和求死的分别,而是练神与练形的分别。佛法练神,道教练形。人的肉身终究是四大和合而成,有生必有灭,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只有神识才是无穷的,不灭的,真正属于生命终级的东西。没有智慧的人即使再迷恋这个肉身,但是最终还是会死亡。”
这话说的让很多人都点头称是,因为自秦皇以来,无数帝王渴求长生,希望永享富贵,术士们也争先恐后地为他们的皇帝炼制不死金丹,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也没听说有谁真的长生不死。
李渊的脸色黯淡下来,他知道玄奘说得有理,却无论如何都不愿承认。他一生坎坷,经历了无数血雨腥风才打下这个江山,正坐得自在,可一想到自己已过花甲之年,气血日衰,这辛苦打下的江山早晚也要抛给儿孙,心中便觉不甘。更何况那几个儿子为争储君之位,整日明争暗斗,让他头痛不已。
可以说,近几年来,他做梦都想求得长生,彻底摆脱死亡的阴影。如今希望破灭,心中的失望之情着实难以言说。
刘进喜在一旁听了半天,感觉己方势挫,心中正急,这会儿见皇帝面含怒色,当即大声喊道:“陛下不必听这小秃……小和尚胡说八道,蛮夷之人就喜欢故弄玄虚。还是当年明王有道,使番僧入贡!”
玄奘毫不客气地回应道:“日碑生于塞外,仍忠于汉朝;道陵长于蜀中,却作米贼于魏。”
下面又有人笑起来,刘进喜顿时为之气结。
原来曹魏时张道陵创五斗米教,凡入他教者,需交五斗米,道士们称为张天师,世人则称之为五斗米贼。
听到台下众人议论的声音越来越大,傅奕有些坐不住了,对刘道士说:“得嘲急解,何事踟蹰?”
可惜他声音太小,又压在众人的议论声中,刘进喜没有听见,只是茫然地看着他。
站在下面的孝达却听见了,大声喊道:“这位道长,傅大人是让你快接话啊!磨磨叽叽地干什么?”
众人哄然大笑。
刘进喜一本正经地解释道:“即得玄旨,所以杜口。”
此言一出,下面顿时热闹起来,有人说:“这可真是头一回听说,被人噎得说不出话来,却说是因为得了什么玄旨而杜口。嘿嘿,那还辩论什么?”
人群中爆出一阵大笑。
这时,却听到玄奘淡淡说道:“鱼目不类明珠,结舌何关杜口?”
哄!众人笑得更加厉害了。
刘进喜恼差成怒,大声骂道:“我乃道门英秀,你是何物小僧,竟敢相轻!”
见他脸红脖子粗的样子,与玄奘的气定神闲形成鲜明的对比,孝达开心极了,高声喊道:“刘道长,既乏雄情爽气,何劳嗔目厉声?”
此时周围看热闹的人已笑成一团,有的人笑得捂着肚子滚在地上。
玄奘微笑道:“嗔恨伤身无益,还是让贫僧再给大家讲个故事吧。”
众人哄然说好,于是玄奘开始讲述:
佛陀在竹林精舍讲经布道的时候,有一天,一个愤怒的婆罗门冲进精舍,恶言恶语地攻击佛陀。只因他同族的人,都出家到佛陀这里来,故而他大发嗔火。
佛陀安详地听着他的无理怒骂,等他稍为安静时,才开口向他说道:“婆罗门,你太过激动,以至于无人能听清你在说些什么。我且问你,你家中偶尔也有访客吧?”
“当然有,瞿昙何意问此?”
“你会款待你的客人吗?”
“当然,只要有访客来,我都会设食款待。”
“那么婆罗门,假如那个时候,访客不接受你的款待,那些菜肴应该归谁呢?”
“如果他不吃的话,那些菜肴当然再归于我!”
佛陀以慈目悲悯地看了他一会儿,然后说道:“婆罗门,虽然你激动时语言太快太急,无人听清,但我知道,你是在发出恶言。婆罗门呀,如果我也对你恶语相向的话,就如主人同客人一起用餐一般。现在我没有这么做,因为我不接受你这份菜肴,所以不管你说的是什么,它最终还是归于你自己的。你懂了吗?”
这个婆罗门,后来就在佛陀门下出家,并证得阿罗汉果。
众人听了这个故事,都若有所思。有的人性子急,大声说道:“法师说得极是,我从前也喜欢恶口,从今往后,当遵从佛陀教诲,不再恶言相向了。”
“其实发恶言的人,有时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呢。”
也有的人说:“傅大人和道长们无礼胡骂,法师不接受,那他们便是在骂自己了。”
……
傅奕再也听不下去,直欲起身拂袖而去,却又不敢,毕竟皇帝还在身边。而此时的李渊已经完全被场上那位才华横溢的青年法师所折服,他细细品味着方才听到的那个故事,根本就没有注意到他的太史令已经如坐针毡了……
这次辩论使年轻的玄奘名声大震,京城佛教界总算得到了几个月的清净。
玄奘心中依然挂念着西行取经之事,他见上次上表石沉大海,不知是哪道环节出了差错,便再次上表奏请。
这一次,在表文中,他加上了圆朗等同伴的名字。
然而,几个月过去了,眼看着天气渐渐从严冬走向盛夏,朝廷那边却依然一点儿消息都没有!
萧瑀经常到大觉寺来,与诸位法师谈玄论佛,他见玄奘仍执著于西行之事,便劝说道:“法师不必再想出关之事了,大唐建国不足十载,玉门关外常有突厥人进犯,当此多事之际,陛下是不可能准法师出关的。况且,当今圣上对我佛门总是戒心不除,如何肯让法师西行求法,光大佛门?上次辩论,法师虽然大胜,却还不足以改变朝廷对佛教的态度啊。”
玄奘听萧瑀这么一说,不禁轻叹了一口气。
仿佛是为了印证萧瑀这番话,没过几天,李渊突然带了几个贴身侍卫专程到大觉寺来敬香。这一举动令寺中僧侣居士们兴奋不已,以为当今皇帝终于又开始奉佛了。其实,皇帝只不过是对玄奘有了点兴趣罢了。
敬香之后,李渊命人将玄奘请入了禅房。
“记得上次佛道辩论之时,法师曾经说过,世间并无长生之道,朕对此不大相信,”李渊开门见山地说道,“法师乃当世奇才,说话必有深意,或者是在辩论中使用的方便说法也未可知。朕今日专程至此,就是想问问法师,佛门中真的没有长生之道吗?”
玄奘望着皇帝,这个对佛道二教的兴衰起重要作用的人物此时也正看着他,那双原本有些浑浊的眼睛变得极为明亮,显然是渴求到了极点。
玄奘第一次感觉到,原来皇帝也有无助的时候,拥有权利的人并不是什么都能得到的。
死亡,是刻在每个人心底深处最深的绝望,即使是坐拥天下的帝王,也无从躲避。
沉默了一会儿,玄奘才轻轻说道:“陛下,贫僧并非方便说法,佛门之中确无长生之道。”
这个回答实在是太过直接和明确了,完全出乎李渊的意料,他原本以为,这个小和尚哪怕是撒谎,也总该说几句好听的。
“朕听说,佛门经典众多,汗牛充栋,法师年纪轻轻,莫非已将所有的经书都读完了?”说这话时,李渊已是强压怒气。
“不敢,”玄奘合掌道,“佛门经典如大海水,玄奘所读的不过是其中一掬罢了,怎敢妄言都读完了?”
“哦?”李渊冷笑道,“只得一掬便有如此才华,佛门果然了得啊!只是,法师既然没将经典读完,何以一口咬定佛门之中没有长生之道呢?”
“圣典虽多,义理却是一样的,”玄奘道,“天地万物,皆由四大合和而成,存世的时间虽有长短,最终却都是尘归尘,土归土。就连佛法也有寂灭的那一天,区区肉身,又怎么可能永恒?”
听了这话,李渊当场变色,遽然起身道:“那朕敬你们释门所为何来?你们解决不了我死的问题,却还要冲淡我生的乐趣,真是岂有此理!”
玄奘忙起身合掌,面对这个只想永久地享受今生的皇帝,他实在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了。
他心里也明白,顺从皇帝的意愿可以为自己,为佛门争得很多好处。本来呢,为弘扬佛法,也为了沙门的安全,在皇帝面前说些方便的话是可以的,但事关佛门宗旨,他又怎能打妄语?
好在李渊毕竟不是秦始皇,知道为此事发火是不智的,只是冷冷说道:“你们释门虽无长生之道,却不代表别的教门没有,虽然比嘴皮子他们可能不如你们。”
玄奘心中暗叹,圣上终究是不肯死心啊,又把希望寄托在为自己炼长生丹的道家身上了。
问题是,宇宙万物自有其规律,万事万物总不离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又岂是某一神明的力量所能左右的?纵观历史,哪有所谓千秋万世的朝代?又哪里听说过长生不老的帝王?
不过,玄奘心里虽这么想,却也没发疯到把这番话直接说出来的地步。更何况此刻皇帝正在气头上,若再妄议炼丹法门,只怕会给佛门带来无妄之灾。
“回陛下,”他只能答道,“佛道两家,各擅其宗,贫僧对道家所知不深,前次也只是奉陛下之命参与辩论而已。”
李渊目光直直地盯住玄奘,却见这位青年法师只是垂目不语,面色恭敬坦荡,仪容庄严,竟无丝毫惧怕之色,忍不住“哼”了一声,拂袖而去。
看着皇帝远去的背影,玄奘突然想到,自己原本还想问问西行表文的事,竟没来得及问……
这年五月,天子以京城寺观不甚清静为由,突然下了一道《沙汰佛道诏》,理由冠冕堂皇:由于部分佛教徒道德败坏,寺院藏污纳垢,因此要“正本清源”、“兴隆佛法”。
法令要求:“京城留寺三所,观二所。天下诸州各留一所,余皆废。”
僧人们做梦也没有想到,皇帝竟会用同归于尽的方式来削弱佛教!
这道诏令表面上看起来佛道一视同仁,甚至对佛教还略有优待。但由于此前佛寺的数量要远远多于道观,因此实际上还是佛教吃了大亏,真是有苦说不出。
其实,对李渊来说,这么做已经是考虑到天子的“金口玉言”了,毕竟以辩论分胜负是他亲口降旨的,那场辩论在长安城已是尽人皆知,成为街谈话议的热门话题。身为皇帝,若在这个时候沙汰佛教,岂非自食其言?现在把道教连坐,佛道二教一起沙汰,且又以“正本清源”、“兴隆佛法”为由头,听起来总归要好听一些。
但皇帝还是觉得此举有些亏负道教,因此在朝堂之上再次重申道先佛后的秩序,为防僧人抗议,又降旨道:
“语诸僧等,明诏既下,如也不伏,国有严科。”
高压之下,大多数僧人采取了“饮气吞声”的作法,不敢多说什么。
只有智实法师拒不奉诏,慨然道:“吾固知势不可为,所以争者,欲后世知大唐有僧耳!”
结果,皇帝当场翻脸,并赐下八十廷杖。
智实被抬到大觉寺时已是奄奄一息,从颈下到小腿,一片血肉模糊。弟子们想给他清洗伤口,包裹一下,却发觉这根本难以做到。
天气闷热,智实法师脸色腊黄,嘴唇焦干,浑身汗透。玄奘束手无策地坐在一旁,只能替他轻轻擦去额上的汗水,又将清水一点点喂到他的口中。
许久,智实才终于睁开眼睛,看着眼前还略带几分稚气的年轻法师,轻轻问道:“玄奘……你……还想……去天竺……取真经吗?”
面对生命垂危的大师,玄奘没有说话。
“佛弟子……不打妄语……你……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是的。”玄奘轻声答道。
智实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他艰难地说道:“玄奘……你……你是……对的……只有将……真正的佛法……带到……中原……才能解除……佛门……之灾厄……”
说到这里,他重重地喘了几口气:“只可……惜……老衲……年事已高……否则……便与奘师……同去……也好过……留在长安……徒逞……匹夫之勇……终究……终究难以……改变……”
他的声音越来越微弱,生命之火似已燃到了尽头。
玄奘含泪道:“大师什么都不要想了,一切自有缘法。大师现在专心念佛,玄奘为你助念。”
智实闭上眼睛:“好……念佛……念佛是……不会……有错的……阿弥……陀……佛……”
玄奘与其他众僧团团围坐在智实身边,为他助念。在众多僧人庄严而又整齐的佛号声中,智实终于安详地舍报离世。
佛号声中,玄奘轻抬衣袖,擦去眼中涌出的泪水。
虽然他知道,在修道人的眼中,生与死之间是没有多少界限的,但还是难以抑制心中的悲伤。
“玄奘,不必难过,”道岳法师的眼睛看着智实,轻轻说道,“恩怨既了,牵挂再无,他也可以安心去了!生与死本就是定数,又有几人能够看透?阿弥陀佛!”
说罢,法师双手合十,双目微闭,默颂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