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www.jdxs.cc,三国好孩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小心翼翼又战战兢兢的养胎十月,结果却生了一个女儿,母以子贵的希望落空,饱受重男轻女思想荼毒的曹灵小丫头难免哭得死去活来,陶应虽然再三安慰,说什么自己更喜欢女儿还表示一定再给曹灵机会生下儿子,可是曹灵却始终闷闷不乐,因为颇有政治头脑的曹灵小丫头非常清楚,自己错过了这个抢先生下长子的唯一机会,再过两三个月袁芳嫁进陶府,再让身为正妻的袁芳生下长子,自己这个自作自受的侧室也就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了。
失望也没用,曹灵再怎么的盼子心切,也不可能把女儿变成儿子,饱受男女平等思想洗脑的陶应再怎么无其所谓,也抽不出太多的时间来陪伴和安慰曹灵小丫头了,因为在短时间内,还有三件复杂而又重要的大事等着陶应去办,一是准备婚礼正式迎娶袁绍的女儿袁芳——虽然陶应到现在都不知道袁芳到底长什么模样生什么脾气,也不知道她到底是袁绍的第几个女儿;二是联手一直以来的死对头曹老大迎驾,在营救献帝这个行动中捞一些政治分;第三就是着手准备发起南征战事,收拾小袁三公和抢他最精华的地盘。
三件事中,迎娶袁绍之女虽然是陶应自己的个人私事,但是徐州文武官员们却大都十分拥护陶应的这个配偶决定,认为只要徐州抱上了大袁三公的粗大腿,富庶但又弱小的徐州五郡就有了大靠山,周边诸侯轻易也不敢随便打徐州五郡的主意。所以即便是陶应的个人私事,仍然有许多的徐州官员争着抢着替陶应操办婚事,替陶应分担最讨厌的繁文缛节,陶应也因此减轻了不少负担。
联手曹老大迎驾这件事也好说,不用陶应开口解释为什么要和死对头曹老大联手,麾下就跳出了无数的名士清流,争先恐后的请求挑起迎驾重担。冒着丢命的危险到曹老大的队伍中去,与曹老大的军队一起西征,救天子于为难。扶汉室与将倒——顺便扬个人美名于天下。然而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陶应放着徐方、郑玄和陈群等名满天下的名士大儒不用,却偏偏选择了徐州刺史府中声名最狼藉的杨宏杨长史担任迎驾使者。去执行这个注定要名扬天下的美差。
更让徐州名士们跌破眼镜的还在后面,迎驾救驾在他们眼里虽然是可遇不可求的美差,可是在现实主义者杨宏杨长史的眼里,却是苦得不能再苦的苦差,觉得带队去迎驾不仅有掉脑袋的危险,还没有半点油水可捞,远比不上替陶应操办婚事那么油水丰厚,更赶不上陪同陶应南征那么威风和方便捞钱,所以杨长史坚决推辞这个差使,借口自己熟悉淮南民地理。要先替陶应操办婚事,然后陪着陶应南征袁术——顺便替陶应管理南征袁术的钱粮。
陶应当然不敢把钱粮交给杨长史管——那么徐州南征大军的后勤供应肯定就要悬乎了,同时考虑到杨长史在淮南的狼藉名声,把杨长史又带到淮南去显然不利于徐州军队争取民心,再加上迎驾期间有几个任务也只有杨宏最适合去办。所以陶应说什么都要杨长史率队迎驾。好说歹说,最后陶应干脆许诺只要杨长史办好迎驾一事,迎驾结束后就可以马上赶赴淮南接手清点战利品和查抄袁术党羽的差使,最绝对的现实主义者杨长史这才勉强挑起了这个重担,同时也接过了陶应暗中交代的秘密任务。
最难办的是第三件事南征小袁三公,这倒不是徐州的钱粮辎重不允许陶应发起南征。也不是徐州军队惧怕小袁三公士气不振——恰恰相反,上次的竹邑大战已经给足了徐州军队对阵小袁三公的信心,徐州军队的重将许褚、臧霸、陈到、高顺、曹性、侯成和徐盛等人也没有一个对小袁三公有半点畏惧,曹性和宋宪新加入徐州军队的将领还争先恐后的到陶应面前请战,要求担任先锋去为大军打第一战,上上下下的士气都十分高昂。
反对南征的主要是陶谦留给陶应的徐州老人,陶谦几次打出徐州都遭到惨败,心理阴影一直在笼罩在这些徐州老人的心头,袁术四世三公的威名与淮南的兵多粮足也是这些徐州老人担心的重点,所以陶谦留下的曹豹、许耽、陈群和徐方等徐州文武都坚决反对陶应贸然南征,甚至就连徐州老狐狸陈珪也忧心忡忡,担心陶应贸然南征以弱攻强胜算不大,不肯支持陶应征讨小袁三公。
还好,陶应身边除了一大帮急于求战的军队将领外,还有鲁肃和陈登两个足智多谋的少年新锐,在讨论会议上,面对徐州老人们的一片反对浪潮,鲁肃和陈登站了出来力挽狂澜,坚决支持陶应的南征行动。鲁肃还当众指出了徐州军队与袁术军的优劣之势,点明徐州军队有四胜,袁术军有四败,认定徐州军队此战必胜,袁术军此战必败!
“袁术法无纲纪,任用惟亲,内失军心,横征暴敛,穷兵黩武,外失民心,此乃袁术第一败!我徐州法令分明,用人惟贤,轻徭薄赋,爱惜民生,此乃我徐州第一胜!”
“袁术虽出身四世三公,却骄狂自大,狂愚而逞,滥用武力,欺凌弱小,对内无一恩德施于百姓,对外开罪天下群雄,至亲如袁本初亦与之互为仇怨,失道寡助,此为袁术第二败!我等主公陶使君年龄虽少,但谦和宽厚与急公好义之名早已名满天下,曹军阵前以命救徐州万民,昌邑城外舍地换徐州旧友,百姓拥戴,诸侯爱慕,得道多助,此为我徐州第二胜!”
“袁术士卒虽众,但精兵稀缺,滥竽充数者十占九成。兵虽多却难堪大用,此袁术第三败!我军士卒虽寡,但精兵强将不计其数,以一当十者比比皆是,兵虽少却皆争致死,此我徐州第三胜!”
“袁术勇而无断,多疑无谋。色厉内荏,遇变而乱,遇险而惧。兵粮再多也不知用,此袁术第四败!而我主勇谋兼备,用兵有方。用计如神,即便号称天下奸雄的曹孟德尚且畏惧三分,何况袁术愚夫?且我主外柔内刚,遇变不乱,遇险不惧,身处惊涛骇浪犹如弄潮,泰山崩于前仍应变有方,此乃我徐州第四胜!我主我军有此四胜,袁术袁军有此四败,何愁淮南不破。袁术不灭?!”
虽然鲁肃的马屁把脸皮奇厚的陶副主任都拍得有点不好意思,但是反对南征的徐州老人们还是出现了动摇,觉得鲁肃的分析颇为有理,之前老陶谦打不过小袁三公,并不代表现在陶应就暴不了小袁三公的菊花。南征袁术未必不可一试。然后,终于在陶应麾下得到重用的陈登也站了出来,指出徐州乃四战之地如果一味守成,迟早会被层出不穷的敌人活活拖垮耗死,惟有主动出击,以攻代守。这样才能既收到守成之效,又可为徐州军队争取到更多的生存空间。二人联手之下,这才终于说服了徐州老人们支持南征,徐州军队也终于开始了全面的扩张侵略准备。
五月中旬,陶应送走了杨宏率领的五十人迎驾使团后,派去与小袁三公联系的徐州使者也回到了徐州——准确说是使者的人头回到了徐州,这个与糜竺暗中有勾搭嫌疑又没有主动到陈珪坦白罪行的倒霉徐州官员抵达了淮南后,刚向脑袋长在头顶上的小袁三公呈上了索要传国玉玺的书信,想当皇帝都快想疯了的小袁三公马上就暴跳如雷,一边大骂着亲哥哥大袁三公和侄女婿陶副主任,一边毫不犹豫的砍下了侄女婿使者的脑袋,又主动送给了侄女婿一个理由充分的开战借口。
紧接着,陶应派去与刘繇和大袁三公联系的徐州使者,也先后回到了陶应的面前,听说徐州军队准备出手干死小袁三公,三天两头被小袁三公欺负调教、东汉朝廷唯一承认的扬州刺史刘繇,不仅马上高举双手双脚加第五肢赞成,表示理解和支持陶应的军事行动,还一边答应出兵配合夹击小袁三公,一边派来了长子刘基为使,既为了恭祝陶副主任新婚快乐,也为了加强与徐州军队的联系,确认徐州军队是否真的打算对小袁三公采取军事行动和军事行动的力度——当然了,陶副主任其实更希望刘繇派来的使者... -->>
小心翼翼又战战兢兢的养胎十月,结果却生了一个女儿,母以子贵的希望落空,饱受重男轻女思想荼毒的曹灵小丫头难免哭得死去活来,陶应虽然再三安慰,说什么自己更喜欢女儿还表示一定再给曹灵机会生下儿子,可是曹灵却始终闷闷不乐,因为颇有政治头脑的曹灵小丫头非常清楚,自己错过了这个抢先生下长子的唯一机会,再过两三个月袁芳嫁进陶府,再让身为正妻的袁芳生下长子,自己这个自作自受的侧室也就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了。
失望也没用,曹灵再怎么的盼子心切,也不可能把女儿变成儿子,饱受男女平等思想洗脑的陶应再怎么无其所谓,也抽不出太多的时间来陪伴和安慰曹灵小丫头了,因为在短时间内,还有三件复杂而又重要的大事等着陶应去办,一是准备婚礼正式迎娶袁绍的女儿袁芳——虽然陶应到现在都不知道袁芳到底长什么模样生什么脾气,也不知道她到底是袁绍的第几个女儿;二是联手一直以来的死对头曹老大迎驾,在营救献帝这个行动中捞一些政治分;第三就是着手准备发起南征战事,收拾小袁三公和抢他最精华的地盘。
三件事中,迎娶袁绍之女虽然是陶应自己的个人私事,但是徐州文武官员们却大都十分拥护陶应的这个配偶决定,认为只要徐州抱上了大袁三公的粗大腿,富庶但又弱小的徐州五郡就有了大靠山,周边诸侯轻易也不敢随便打徐州五郡的主意。所以即便是陶应的个人私事,仍然有许多的徐州官员争着抢着替陶应操办婚事,替陶应分担最讨厌的繁文缛节,陶应也因此减轻了不少负担。
联手曹老大迎驾这件事也好说,不用陶应开口解释为什么要和死对头曹老大联手,麾下就跳出了无数的名士清流,争先恐后的请求挑起迎驾重担。冒着丢命的危险到曹老大的队伍中去,与曹老大的军队一起西征,救天子于为难。扶汉室与将倒——顺便扬个人美名于天下。然而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陶应放着徐方、郑玄和陈群等名满天下的名士大儒不用,却偏偏选择了徐州刺史府中声名最狼藉的杨宏杨长史担任迎驾使者。去执行这个注定要名扬天下的美差。
更让徐州名士们跌破眼镜的还在后面,迎驾救驾在他们眼里虽然是可遇不可求的美差,可是在现实主义者杨宏杨长史的眼里,却是苦得不能再苦的苦差,觉得带队去迎驾不仅有掉脑袋的危险,还没有半点油水可捞,远比不上替陶应操办婚事那么油水丰厚,更赶不上陪同陶应南征那么威风和方便捞钱,所以杨长史坚决推辞这个差使,借口自己熟悉淮南民地理。要先替陶应操办婚事,然后陪着陶应南征袁术——顺便替陶应管理南征袁术的钱粮。
陶应当然不敢把钱粮交给杨长史管——那么徐州南征大军的后勤供应肯定就要悬乎了,同时考虑到杨长史在淮南的狼藉名声,把杨长史又带到淮南去显然不利于徐州军队争取民心,再加上迎驾期间有几个任务也只有杨宏最适合去办。所以陶应说什么都要杨长史率队迎驾。好说歹说,最后陶应干脆许诺只要杨长史办好迎驾一事,迎驾结束后就可以马上赶赴淮南接手清点战利品和查抄袁术党羽的差使,最绝对的现实主义者杨长史这才勉强挑起了这个重担,同时也接过了陶应暗中交代的秘密任务。
最难办的是第三件事南征小袁三公,这倒不是徐州的钱粮辎重不允许陶应发起南征。也不是徐州军队惧怕小袁三公士气不振——恰恰相反,上次的竹邑大战已经给足了徐州军队对阵小袁三公的信心,徐州军队的重将许褚、臧霸、陈到、高顺、曹性、侯成和徐盛等人也没有一个对小袁三公有半点畏惧,曹性和宋宪新加入徐州军队的将领还争先恐后的到陶应面前请战,要求担任先锋去为大军打第一战,上上下下的士气都十分高昂。
反对南征的主要是陶谦留给陶应的徐州老人,陶谦几次打出徐州都遭到惨败,心理阴影一直在笼罩在这些徐州老人的心头,袁术四世三公的威名与淮南的兵多粮足也是这些徐州老人担心的重点,所以陶谦留下的曹豹、许耽、陈群和徐方等徐州文武都坚决反对陶应贸然南征,甚至就连徐州老狐狸陈珪也忧心忡忡,担心陶应贸然南征以弱攻强胜算不大,不肯支持陶应征讨小袁三公。
还好,陶应身边除了一大帮急于求战的军队将领外,还有鲁肃和陈登两个足智多谋的少年新锐,在讨论会议上,面对徐州老人们的一片反对浪潮,鲁肃和陈登站了出来力挽狂澜,坚决支持陶应的南征行动。鲁肃还当众指出了徐州军队与袁术军的优劣之势,点明徐州军队有四胜,袁术军有四败,认定徐州军队此战必胜,袁术军此战必败!
“袁术法无纲纪,任用惟亲,内失军心,横征暴敛,穷兵黩武,外失民心,此乃袁术第一败!我徐州法令分明,用人惟贤,轻徭薄赋,爱惜民生,此乃我徐州第一胜!”
“袁术虽出身四世三公,却骄狂自大,狂愚而逞,滥用武力,欺凌弱小,对内无一恩德施于百姓,对外开罪天下群雄,至亲如袁本初亦与之互为仇怨,失道寡助,此为袁术第二败!我等主公陶使君年龄虽少,但谦和宽厚与急公好义之名早已名满天下,曹军阵前以命救徐州万民,昌邑城外舍地换徐州旧友,百姓拥戴,诸侯爱慕,得道多助,此为我徐州第二胜!”
“袁术士卒虽众,但精兵稀缺,滥竽充数者十占九成。兵虽多却难堪大用,此袁术第三败!我军士卒虽寡,但精兵强将不计其数,以一当十者比比皆是,兵虽少却皆争致死,此我徐州第三胜!”
“袁术勇而无断,多疑无谋。色厉内荏,遇变而乱,遇险而惧。兵粮再多也不知用,此袁术第四败!而我主勇谋兼备,用兵有方。用计如神,即便号称天下奸雄的曹孟德尚且畏惧三分,何况袁术愚夫?且我主外柔内刚,遇变不乱,遇险不惧,身处惊涛骇浪犹如弄潮,泰山崩于前仍应变有方,此乃我徐州第四胜!我主我军有此四胜,袁术袁军有此四败,何愁淮南不破。袁术不灭?!”
虽然鲁肃的马屁把脸皮奇厚的陶副主任都拍得有点不好意思,但是反对南征的徐州老人们还是出现了动摇,觉得鲁肃的分析颇为有理,之前老陶谦打不过小袁三公,并不代表现在陶应就暴不了小袁三公的菊花。南征袁术未必不可一试。然后,终于在陶应麾下得到重用的陈登也站了出来,指出徐州乃四战之地如果一味守成,迟早会被层出不穷的敌人活活拖垮耗死,惟有主动出击,以攻代守。这样才能既收到守成之效,又可为徐州军队争取到更多的生存空间。二人联手之下,这才终于说服了徐州老人们支持南征,徐州军队也终于开始了全面的扩张侵略准备。
五月中旬,陶应送走了杨宏率领的五十人迎驾使团后,派去与小袁三公联系的徐州使者也回到了徐州——准确说是使者的人头回到了徐州,这个与糜竺暗中有勾搭嫌疑又没有主动到陈珪坦白罪行的倒霉徐州官员抵达了淮南后,刚向脑袋长在头顶上的小袁三公呈上了索要传国玉玺的书信,想当皇帝都快想疯了的小袁三公马上就暴跳如雷,一边大骂着亲哥哥大袁三公和侄女婿陶副主任,一边毫不犹豫的砍下了侄女婿使者的脑袋,又主动送给了侄女婿一个理由充分的开战借口。
紧接着,陶应派去与刘繇和大袁三公联系的徐州使者,也先后回到了陶应的面前,听说徐州军队准备出手干死小袁三公,三天两头被小袁三公欺负调教、东汉朝廷唯一承认的扬州刺史刘繇,不仅马上高举双手双脚加第五肢赞成,表示理解和支持陶应的军事行动,还一边答应出兵配合夹击小袁三公,一边派来了长子刘基为使,既为了恭祝陶副主任新婚快乐,也为了加强与徐州军队的联系,确认徐州军队是否真的打算对小袁三公采取军事行动和军事行动的力度——当然了,陶副主任其实更希望刘繇派来的使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