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www.jdxs.cc,我意三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但引起这个话头的赵云却是不明白——他与李晟的交往并不深。
“识人即为辨识人才、擢耀人才。不以人者出身为考虑,而以人的能力为标准,无论是儒者、武者、辩者、农者、工者、甚至于商人,只要有一技之长皆可量才录用受以管职;用人则有两点。一为,君主者须做到对臣子的最基本的信任,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二为,将能力各异的臣子用到最适合他们的地方,让他们将自身的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这一点是最为关键,若只是单纯的识别人才,提拔人才为官,却不能将之放到最适合他的岗位上,此为误人,轻者可以让人才郁郁而终,重者可以令人众叛亲离。至于爱民,则为是否能取得天下的最大关键之一。天下万物,唯有民众是最重要的。民心之向背,有道无道的区分皆从这爱民与否而来。所以便有了这么一句:‘民之若水,君之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李晟一口气说了许多,或是口有些干了,当下便暂停下来,从主位上取下茶杯,一口气,也不待人劝说的便将其中那冰凉冰凉的水给喝光了。
终于,喉咙得到了滋润。那冰凉冰凉的感觉下去之后,李晟心满意足的舔了舔自己的嘴角,用自己的目光环视了屋内的众人一圈。他从他们那专注的神色上得到满足,也从他们那丝毫不曾放松的目光中感受到了他们无言的催促。
“真是麻烦的一群。”对于这样的催促,李晟在心底无可奈何的叹息过了之后,不得不抬起头来,继续解释下去:“有远识,有志向,大体可以作为主君往明君的方向提高的两点。有远识者,目光远大。凡能忽视一时之小失,而专注长久的大利,能抵御一时小利之惑,而避开灭亡之灾,能在战略的方向上坚定的沿着正确的方向走下去者,即为之;有志向者,心意坚定。能与挫折之时不气馁,能于富贵之时不自傲,能于大成之时不忘旧日之志,既能与诸臣共患难,又能与诸臣共太平者,即为之。”
李晟说完了,却是长长的松了一口气。这一段话,他不知怎地竟用类似于官文的词句说了来,古古怪怪的让他自己也颇觉得难受万分。他偷偷的看了看,厅内的众人一眼,发现他们都用十分异样的眼睛看着自己,不停的往自己身上脸上打量,仿佛是第一次与自己相见一般,让他感受到了那似乎要把人赤裸裸拨衣干净的恐怖。“这究竟是怎么了?”李晟战栗的想着,略有些害怕的看着这群沉默的手下。
良久之后,才听得他们“啊……”的一声反应了过来。
“你……能做得到这些?”听明白李晟所说的之后,赵云的脸上便挂着这似笑非笑的神色,他望着李晟淡淡的问道:“按你所说的,从古至今除了三皇五帝之外无一人能做到。有其是待臣下有始有终这一点,即便是高祖也做不到的。”
“也许罢。但总要有一个目标,虽然达成到那一点很困难,但我会尽力的。至于待臣下有始有终这一点,我肯定能做到。因为在功成之后,我会制定一部法令,只要你们和你们的后代不触犯法令,那自然就可以享受相应的权利和富贵。到时,我要建一个大堂、一个大碑,我要把你们的姓名都刻在上面,以求千秋万代的供奉。”李晟微笑的说道。关于以后的种种,他似乎在心里早已有了打算。
“那不知主公对于功成之后,可有什么大体的构想吗?”罗照配合的问道。他知道李晟想收服赵云,也明白赵云在经历了这一连串的事情之后已经有些动摇原本的心意,于是他便想让李晟说出更多的东西来。毕竟,知道的东西越多,就另一方而言,就越不能离开。这既是用来打动赵云,也是为了牵绊着赵云。为了让主公的阵营更加扩大一些,他便用这样的权谋。
“构想?”李晟闻言一愣,随即便看出了罗照这么问的原因。他抬头看了赵云一眼,见他也是颇有兴趣的望着自己,脸上不由得微微一笑,却是开口解释起来:“我的构想,便是让天下之民富裕,让中华之国强盛。”
“如何做?”罗照又问。
“以法为规矩,以教化为基石,以农为根本,以工为博兴,以商为富道,以兵甲而骋四方,令天下之民,人皆有食,温饱不饥而知礼仪,令四方之夷,唯我中华是命,赤旗所至无有不从。”李晟从容的答道。
“主公是要以法治国,并重工商,起大兵而征讨四方了?”罗照闻言霍然一惊,他看出了李晟那话中的意思,心中在为李晟那野心而惊讶的同时,也有些疑惑李晟的观点:“以法治国,主公难道不怕重蹈秦二世而灭的覆辙么?并工商,古之未闻;且任意征讨,似乎有穷兵孰武的可能;四夷之地,未闻有和特产,任意攻打只是陡费钱粮啊。”罗照反对道,这些观点他也是第一次听李晟说起。虽然觉得其中有令人热血沸腾的地方,但他觉得这似乎和古之圣人所教有所违背,好像是那取乱之道。
“你怎么就这么死脑筋呢?”看提出反对意见的人居然是自己的情报官,李晟不由得叹息了。他原本用那古文来解释一切,本身就是想将这些说得玄一点,好好的在赵云面前糊弄过去就是了。在他看来,赵云虽然聪明,但在这涉及到国家方针的问题上他也不怎么懂,因此也不需要怎么解释的。哪想现在赵云是没说什么,可自己的手下却十分尖锐的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又是违古制,又是违圣人之言的。这些从读书人的脑子怎么这么死?”李晟狠狠的瞪了罗照一眼,心怀偏见的想道。从现代过来的他,满脑子听得可都是有关儒家如何如何的死板的话。虽然他在来到这个时代之后,也为了适应这个时代的种种,去研习了儒家的典籍,但他那也只是对比着看了看而已,在他心中占主要地位的思想依旧是原来的那一套。
心中尽管叹息不已,可表面上的回答却还是要做的。在改变别人之前,必须先统一自己人的思想,李晟从来也不认为凭借自己一个人的能力就可以改变整个世界。对他来说,改革是长期的,眼下这个时代,不必后世的南宋、明末其工商的基础还是极弱,自己现在所要做的是为工商的发展做一点点的加快而不是一下子就把后世的种种生搬硬套过来。毕竟后世适合的,未必就适合此刻。
“秦二世而亡是因为法吗?我看不是,民不患法重,不患税高,而患不公。在同样的一群人中,大家都干一样的活计,却有人能少干而多得,有人多干而少得的时候,这便是不公。但不公利益扩大,以致权贵能凭着手中的权力日进斗金,而小民日夜奔波而饥不裹腹的时候,这天下也就要乱了。民之如水,却是不争。只要给百姓哪怕是一点活路,那百姓决计不会去造反。他们需要的是安稳,需要的是能在辛苦的劳作之后,填饱自己的肚子,而不是其他。”李晟平静的解说道。
“那么这法……?”罗照迟疑了一下。
“我想把法提到一个更高的位置,让全天下人,包括皇帝、包括贵族、包括官僚都不能违背这个法。朝廷有制定法律的权力,有终止,改变法律的权力,但在法律发布下去之后,一切的人都必须遵守他。比如收税,我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你一年必须上缴你收入的十分之一,那么你一年就必须交纳这个分量,无论你是皇帝也好、官僚也罢,你都必须上缴,没有一人可以例外。这就使法,真正的法,是必须让所有人在法的面前都一样的。”李晟十分严肃的说着。
“这也太……不合古制了吧!”罗照喃喃自语。人对已经习惯的东西都是有一定依恋的,虽然罗照也认为这样的法是有助于国家百姓的,但他依旧对其有些反感。他一下子无法接受这样的法。
“古制是什么?”李晟笑着问他。
“圣人之言,天地之理。”罗照回答的十分肯定。
“圣人之言?那或许是有的,但天地之理嘛?那倒也未必。”李晟轻轻的摇了摇头:“其实无论是‘圣人之言’还是‘天地之理’都是某一个时候人们为了管理自己,管理整个天下,为了适应和发展那个时代所制定的种种。这些制度之类的东西,一旦适合现实情况的,那么便有利于发展,如果不是,那反而会束缚发展。就好比一个人,但他还是小鬼的时候,你自然可以让他穿小鬼的衣服,而以后他长大了,你还能让他继续穿小鬼的衣服么?那还不是会把他勒死?”
“哦!“罗照点点头,算是认可了李晟对于法的看重。“那么工商呢?工者不过是微末之技,商者更是利益之徒,如何能与农者相提并论?”罗照对这一点依旧不能理解。
“昔汉武帝远征匈奴,一举消除大汉百年边患靠的是什么?”关于罗照对工商的疑惑,李晟并不作正面的回答,而是另外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
“那自然是依靠武帝时大将们的努力和大量的骑兵了。”对于这事,周力以前仿佛听李晟说过,便迅速的回答上来。
“大量的骑兵,那也是需要钱的,而且匈奴和中土士兵的战力,尤其是马术方面的差距可也是非常的大哦。”李晟点点头,却是有些不置可否的说道。
“那么……”众人都望着李晟,似乎有些明白他接下来要说的东西了。
“汉兵较之匈奴兵的优势在于铁制武器、在于马镫、在于弓弩,而这些东西都是由工匠生产的。如果这些工匠,那么我们的军队就不可能有铠甲,不可能有锋利的武器,到那时,我们消灭敌人,就算心中有千百条智计,要实现它也需要消耗更多的人力、物力。假设我们有一样事情原本需要三个人来完成,而我们使用工具之后一个人就可以完成,那么我们就相当于真加了两倍的人力。这就使工的强大之处。”李晟说着看了众人一眼,见他们听得专心,便兴致勃勃地继续说了下去:“如果说工,是令我们强大的基础,那么商则是我们富裕的基础。当今之世不比过往,人们对东西的需求更多了,而同一个地方生产出来的东西却不可能面面俱到,这时我们便需要商人对我们需要的东西进行流通。无可否认商人都是重利的,无可否认商人挣钱的速度确实比工农来的快,那么我们要收取税金,是在钱更多的商人身上收得多呢,还是在钱少的农民身上收的多?这我想是任何一个人都知道的事情。”
“可是,如果看重商人的话,会不会让所有的百姓都不种田而去经商呢?那样会不会动摇整个国家根本呢?”罗照承认李晟的正确,但心中的怀疑依旧没有消除。
“人都是趋利而避祸的。当人们发现经商挣得钱比种田多的时候,他们自然会去经商。那么国家的粮食就少了,粮价高了,这时他们又会发现种田似乎更有利,那么他们又会回头去种田。事实上,无论他们是经商还是种田,都必须在朝廷一定的监控下进行,只要朝廷能把握一个大度的话,那自然可以存在一种三者皆赢的局面。而这样的局面则是我们所必须达到的。”李晟如是说道。
“真的很有道理啊。”众人沉默的思考了一会不由得点头承认,“如此一来,我大汉还不能更加强大起来。”
“那是自然。不过,这还需我们所有人的努力才行啊。”李晟微笑着望着他们,眼中的光芒是热切的:“不知各位是否愿意为了实现这些而与我一同努力啊?”
“故所愿,不敢辞耳。”众人一齐拱手对李晟说道,这其中自然有赵云的身影。
“呵呵!”见自己所需要的大将终于入手,李晟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起来。
但引起这个话头的赵云却是不明白——他与李晟的交往并不深。
“识人即为辨识人才、擢耀人才。不以人者出身为考虑,而以人的能力为标准,无论是儒者、武者、辩者、农者、工者、甚至于商人,只要有一技之长皆可量才录用受以管职;用人则有两点。一为,君主者须做到对臣子的最基本的信任,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二为,将能力各异的臣子用到最适合他们的地方,让他们将自身的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这一点是最为关键,若只是单纯的识别人才,提拔人才为官,却不能将之放到最适合他的岗位上,此为误人,轻者可以让人才郁郁而终,重者可以令人众叛亲离。至于爱民,则为是否能取得天下的最大关键之一。天下万物,唯有民众是最重要的。民心之向背,有道无道的区分皆从这爱民与否而来。所以便有了这么一句:‘民之若水,君之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李晟一口气说了许多,或是口有些干了,当下便暂停下来,从主位上取下茶杯,一口气,也不待人劝说的便将其中那冰凉冰凉的水给喝光了。
终于,喉咙得到了滋润。那冰凉冰凉的感觉下去之后,李晟心满意足的舔了舔自己的嘴角,用自己的目光环视了屋内的众人一圈。他从他们那专注的神色上得到满足,也从他们那丝毫不曾放松的目光中感受到了他们无言的催促。
“真是麻烦的一群。”对于这样的催促,李晟在心底无可奈何的叹息过了之后,不得不抬起头来,继续解释下去:“有远识,有志向,大体可以作为主君往明君的方向提高的两点。有远识者,目光远大。凡能忽视一时之小失,而专注长久的大利,能抵御一时小利之惑,而避开灭亡之灾,能在战略的方向上坚定的沿着正确的方向走下去者,即为之;有志向者,心意坚定。能与挫折之时不气馁,能于富贵之时不自傲,能于大成之时不忘旧日之志,既能与诸臣共患难,又能与诸臣共太平者,即为之。”
李晟说完了,却是长长的松了一口气。这一段话,他不知怎地竟用类似于官文的词句说了来,古古怪怪的让他自己也颇觉得难受万分。他偷偷的看了看,厅内的众人一眼,发现他们都用十分异样的眼睛看着自己,不停的往自己身上脸上打量,仿佛是第一次与自己相见一般,让他感受到了那似乎要把人赤裸裸拨衣干净的恐怖。“这究竟是怎么了?”李晟战栗的想着,略有些害怕的看着这群沉默的手下。
良久之后,才听得他们“啊……”的一声反应了过来。
“你……能做得到这些?”听明白李晟所说的之后,赵云的脸上便挂着这似笑非笑的神色,他望着李晟淡淡的问道:“按你所说的,从古至今除了三皇五帝之外无一人能做到。有其是待臣下有始有终这一点,即便是高祖也做不到的。”
“也许罢。但总要有一个目标,虽然达成到那一点很困难,但我会尽力的。至于待臣下有始有终这一点,我肯定能做到。因为在功成之后,我会制定一部法令,只要你们和你们的后代不触犯法令,那自然就可以享受相应的权利和富贵。到时,我要建一个大堂、一个大碑,我要把你们的姓名都刻在上面,以求千秋万代的供奉。”李晟微笑的说道。关于以后的种种,他似乎在心里早已有了打算。
“那不知主公对于功成之后,可有什么大体的构想吗?”罗照配合的问道。他知道李晟想收服赵云,也明白赵云在经历了这一连串的事情之后已经有些动摇原本的心意,于是他便想让李晟说出更多的东西来。毕竟,知道的东西越多,就另一方而言,就越不能离开。这既是用来打动赵云,也是为了牵绊着赵云。为了让主公的阵营更加扩大一些,他便用这样的权谋。
“构想?”李晟闻言一愣,随即便看出了罗照这么问的原因。他抬头看了赵云一眼,见他也是颇有兴趣的望着自己,脸上不由得微微一笑,却是开口解释起来:“我的构想,便是让天下之民富裕,让中华之国强盛。”
“如何做?”罗照又问。
“以法为规矩,以教化为基石,以农为根本,以工为博兴,以商为富道,以兵甲而骋四方,令天下之民,人皆有食,温饱不饥而知礼仪,令四方之夷,唯我中华是命,赤旗所至无有不从。”李晟从容的答道。
“主公是要以法治国,并重工商,起大兵而征讨四方了?”罗照闻言霍然一惊,他看出了李晟那话中的意思,心中在为李晟那野心而惊讶的同时,也有些疑惑李晟的观点:“以法治国,主公难道不怕重蹈秦二世而灭的覆辙么?并工商,古之未闻;且任意征讨,似乎有穷兵孰武的可能;四夷之地,未闻有和特产,任意攻打只是陡费钱粮啊。”罗照反对道,这些观点他也是第一次听李晟说起。虽然觉得其中有令人热血沸腾的地方,但他觉得这似乎和古之圣人所教有所违背,好像是那取乱之道。
“你怎么就这么死脑筋呢?”看提出反对意见的人居然是自己的情报官,李晟不由得叹息了。他原本用那古文来解释一切,本身就是想将这些说得玄一点,好好的在赵云面前糊弄过去就是了。在他看来,赵云虽然聪明,但在这涉及到国家方针的问题上他也不怎么懂,因此也不需要怎么解释的。哪想现在赵云是没说什么,可自己的手下却十分尖锐的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又是违古制,又是违圣人之言的。这些从读书人的脑子怎么这么死?”李晟狠狠的瞪了罗照一眼,心怀偏见的想道。从现代过来的他,满脑子听得可都是有关儒家如何如何的死板的话。虽然他在来到这个时代之后,也为了适应这个时代的种种,去研习了儒家的典籍,但他那也只是对比着看了看而已,在他心中占主要地位的思想依旧是原来的那一套。
心中尽管叹息不已,可表面上的回答却还是要做的。在改变别人之前,必须先统一自己人的思想,李晟从来也不认为凭借自己一个人的能力就可以改变整个世界。对他来说,改革是长期的,眼下这个时代,不必后世的南宋、明末其工商的基础还是极弱,自己现在所要做的是为工商的发展做一点点的加快而不是一下子就把后世的种种生搬硬套过来。毕竟后世适合的,未必就适合此刻。
“秦二世而亡是因为法吗?我看不是,民不患法重,不患税高,而患不公。在同样的一群人中,大家都干一样的活计,却有人能少干而多得,有人多干而少得的时候,这便是不公。但不公利益扩大,以致权贵能凭着手中的权力日进斗金,而小民日夜奔波而饥不裹腹的时候,这天下也就要乱了。民之如水,却是不争。只要给百姓哪怕是一点活路,那百姓决计不会去造反。他们需要的是安稳,需要的是能在辛苦的劳作之后,填饱自己的肚子,而不是其他。”李晟平静的解说道。
“那么这法……?”罗照迟疑了一下。
“我想把法提到一个更高的位置,让全天下人,包括皇帝、包括贵族、包括官僚都不能违背这个法。朝廷有制定法律的权力,有终止,改变法律的权力,但在法律发布下去之后,一切的人都必须遵守他。比如收税,我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你一年必须上缴你收入的十分之一,那么你一年就必须交纳这个分量,无论你是皇帝也好、官僚也罢,你都必须上缴,没有一人可以例外。这就使法,真正的法,是必须让所有人在法的面前都一样的。”李晟十分严肃的说着。
“这也太……不合古制了吧!”罗照喃喃自语。人对已经习惯的东西都是有一定依恋的,虽然罗照也认为这样的法是有助于国家百姓的,但他依旧对其有些反感。他一下子无法接受这样的法。
“古制是什么?”李晟笑着问他。
“圣人之言,天地之理。”罗照回答的十分肯定。
“圣人之言?那或许是有的,但天地之理嘛?那倒也未必。”李晟轻轻的摇了摇头:“其实无论是‘圣人之言’还是‘天地之理’都是某一个时候人们为了管理自己,管理整个天下,为了适应和发展那个时代所制定的种种。这些制度之类的东西,一旦适合现实情况的,那么便有利于发展,如果不是,那反而会束缚发展。就好比一个人,但他还是小鬼的时候,你自然可以让他穿小鬼的衣服,而以后他长大了,你还能让他继续穿小鬼的衣服么?那还不是会把他勒死?”
“哦!“罗照点点头,算是认可了李晟对于法的看重。“那么工商呢?工者不过是微末之技,商者更是利益之徒,如何能与农者相提并论?”罗照对这一点依旧不能理解。
“昔汉武帝远征匈奴,一举消除大汉百年边患靠的是什么?”关于罗照对工商的疑惑,李晟并不作正面的回答,而是另外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
“那自然是依靠武帝时大将们的努力和大量的骑兵了。”对于这事,周力以前仿佛听李晟说过,便迅速的回答上来。
“大量的骑兵,那也是需要钱的,而且匈奴和中土士兵的战力,尤其是马术方面的差距可也是非常的大哦。”李晟点点头,却是有些不置可否的说道。
“那么……”众人都望着李晟,似乎有些明白他接下来要说的东西了。
“汉兵较之匈奴兵的优势在于铁制武器、在于马镫、在于弓弩,而这些东西都是由工匠生产的。如果这些工匠,那么我们的军队就不可能有铠甲,不可能有锋利的武器,到那时,我们消灭敌人,就算心中有千百条智计,要实现它也需要消耗更多的人力、物力。假设我们有一样事情原本需要三个人来完成,而我们使用工具之后一个人就可以完成,那么我们就相当于真加了两倍的人力。这就使工的强大之处。”李晟说着看了众人一眼,见他们听得专心,便兴致勃勃地继续说了下去:“如果说工,是令我们强大的基础,那么商则是我们富裕的基础。当今之世不比过往,人们对东西的需求更多了,而同一个地方生产出来的东西却不可能面面俱到,这时我们便需要商人对我们需要的东西进行流通。无可否认商人都是重利的,无可否认商人挣钱的速度确实比工农来的快,那么我们要收取税金,是在钱更多的商人身上收得多呢,还是在钱少的农民身上收的多?这我想是任何一个人都知道的事情。”
“可是,如果看重商人的话,会不会让所有的百姓都不种田而去经商呢?那样会不会动摇整个国家根本呢?”罗照承认李晟的正确,但心中的怀疑依旧没有消除。
“人都是趋利而避祸的。当人们发现经商挣得钱比种田多的时候,他们自然会去经商。那么国家的粮食就少了,粮价高了,这时他们又会发现种田似乎更有利,那么他们又会回头去种田。事实上,无论他们是经商还是种田,都必须在朝廷一定的监控下进行,只要朝廷能把握一个大度的话,那自然可以存在一种三者皆赢的局面。而这样的局面则是我们所必须达到的。”李晟如是说道。
“真的很有道理啊。”众人沉默的思考了一会不由得点头承认,“如此一来,我大汉还不能更加强大起来。”
“那是自然。不过,这还需我们所有人的努力才行啊。”李晟微笑着望着他们,眼中的光芒是热切的:“不知各位是否愿意为了实现这些而与我一同努力啊?”
“故所愿,不敢辞耳。”众人一齐拱手对李晟说道,这其中自然有赵云的身影。
“呵呵!”见自己所需要的大将终于入手,李晟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