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www.jdxs.cc,七零年代女厂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051
王书记初来乍到, 又是第一次担任基层一把手,不熟悉状况, 上任后主要的工作在于了解摸索红云公社的情况, 他时不时地找干部了解情况,下大队,体验民生疾苦, 非常亲民。
两个月下来, 倒是在公社中积攒了不错的口碑,大家提起他印象都觉得不错。
余思雅目前也觉得他人还不错, 每次去汇报养殖场的工作, 王书记都是多听少说, 工作起来还算愉快。
进入夏季, 天气炎热, 虽然有冷库, 但食物的保质周期仍旧缩短了不少,养殖场也没什么大动作,生意算是进入了一年中的淡季, 生产和运输量都比前两个月有所减少。
于是余思雅作主给大家放了一个星期的高温假, 养殖场的职工分为几个组, 每个组轮着休息带薪放假一周, 既不耽误工作, 又能让大家轻松轻松。
这个年代提倡的是劳动光荣,过年能有一两天假就不错了, 现在竟然平白无故地多出一个星期的假, 工人们都很开心。就连干部们听说了这待遇, 也都是羡慕不已。
这个消息传到了王书记耳朵里。等余思雅去公社,两人碰头的时候, 他随口问道:“余厂长,听说你们养殖场要放高温假?”
摸不清楚他是不是来兴师问罪的,余思雅笑着说:“是啊,最近单子有所减少,养殖场咱们不需要那么多工人,与其让大家在工厂里磨洋工,还不如轮流放假,回家干活,挣点工分,改善改善家用。”
这理由真是无懈可击。
王书记算是再一次领会到了余思雅这张嘴的厉害。他笑道:“还是余厂长你想得周到,你们养殖场有你这样的厂长,可真是有福了。”
“哪里,王书记过誉了,我只是不希望浪费资源而已,一个人能干完的活,为什么要两个人,一天能做完,为什么要拖两天三天?”余思雅淡淡地笑着说,“王书记,没事我就先去学校了,听说中考成绩出来了,我去看看。”
王书记知道她弟弟妹妹在念初二,遂笑道:“好,不耽搁你了。”
等余思雅走后,他在嘴里默默念了念“一个人能干完的活为什么要两个人”,念完之后他自己就笑了:“不愧是从无到有把养殖场建起来的同志,这说法就是新鲜。”
今天余思雅来学校,主要是了解三个孩子的成绩。沈红英、沈建东和余香香三个人今年都初二毕业了,这会儿实行小学初中高中九年教学,他们三个人都即将升到高中,就是不知道考上没有。
余思雅去了找了老师,拿到了他们的成绩。
两个女孩子成绩不错,都考上了县里面的高中,沈建东落榜了,距高中还差好几十分。
这个结果余思雅一点都不意外。
只是她有点头痛,如今时间已经进入了七八月,很快十月就会到了,届时高考的消息就会传来。如果她考上了大学,过完年就会去城里念书,到时候家里就只剩沈建东一个半大的孩子了。
十四五岁的年纪,没有长辈在身边引导照顾,他胆子又大,现在经济还未完全开放,投机倒把罪得九十年代才能消除,他万一走错了路,惹出麻烦把自己搭进去怎么办?
要是他能考上高中,跟沈红英一起去县里面住校,每个月就放一次假,那还让她放心些。
可他没考上,怎么安置他就成了一个大问题。沈大江和沈宝安这两家都是靠不住的,别说照顾沈建东了,他们不把沈建东带坏都是好的,余思雅可不希望将好好的孩子丢给他们。
算了,还有好几个月,她有的是时间慢慢想办法。
余思雅拿着录取通知书回了家。
到家里,沈红英已经开始在做饭了。余思雅环顾了一周问道:“建东呢?就你一个人在家吗?”
“建东去卖冰棍了。”沈红英从灶房里探出个头说道。
余思雅狐疑地皱着眉:“他的冰棍还没卖完吗?最近天气热,我记得他生意不错的啊。”
进入伏天,最近每天的气温都是在三十度以上,坐在屋子里人都能出一身的汗。在没有冰箱、空调、风扇的乡下,能有根冰冰凉凉的冰棍无疑是种很大的享受。
红云公社这两年当工人的越来越多,不少人家手里都宽裕了一些,因而也舍得给孩子买根冰棍尝尝。所以沈建东的生意还不错,每天出去都能将箱子里的冰棍卖光。
沈红英从灶房里出来,擦了一把脸说:“他今天下午已经卖完一箱子了,这是第二箱子。”
一箱子好几十根雪糕,上午卖一箱子,下午卖一箱子,他还不知足,竟然又跑出去卖了。
余思雅实在是佩服沈建东的干劲儿,这么热的天,大家都恨不得窝在家里面,就他每天走街串巷,满公社的奔走叫卖,从早忙到晚,不亦乐乎。
其实家里不缺他卖冰棍的这些钱,余思雅今年做了厂长,工资又往上提了提,已经六十块钱一个月了,年底还有两个月的奖金。两个孩子每年各自还有两百多斤的基本口粮,光这些就足够他们三个人用了。
沈跃的抚恤金,除了刚工作那段时间,没钱,余思雅花了一部分,现在还剩三百多没动,她打算以后把这笔钱分给他们姐弟俩。别人用命换来的钱,她还不屑于去占用。她借了烈属这个身份用,也帮沈跃把弟妹带大,就两不相欠了。
至于沈建东现在有多少钱,余思雅也不清楚。他经常捣鼓一些小玩意儿卖,挣了多少,余思雅都不过问,让他自己保管。他偶尔碰到卖鱼卖肉的,不用票的时候也会买些回家,有时候还会给她和沈红英买点小东西。
明明什么都不缺,但不知道这孩子怎么回事,就像掉进钱眼里去了。眼看天都要黑了,他人还没回来,余思雅有点坐不住了,问沈红英:“建东有说他去哪里卖了吗?我去找他。”
沈红英摇头:“嫂子,你不用去了,他一会儿就回来,先吃饭吧,这么晚了,你肯定饿了,咱们把他的饭留在灶上。”
话音刚落,一个背着箱子的人就跑了进来,兴奋地喊道:“嫂子,红英,我回来了。”
余思雅扭头,看到他一脸的汗,人也瘦了许多,身上的皮肤更是黝黑黝黑的,简直晒成了一个小黑炭。这大夏天的,整天在外面跑,不晒黑才怪了。
“煮好饭了吗?我饿死了。”沈建东放下箱子,在井边打了一桶水起来,先把头埋下去咕噜咕噜喝了好几口,然后捧起水洗了洗脸,最后将剩下的水泼在脚上,清凉清凉。
余思雅看了不由摇头:“好了,赶紧把脸擦干来吃饭吧。”
说完,她进灶房端饭去了。
三个人开了灯,坐在桌子上,边吃饭边聊天,余思雅问:“你下午第二趟都卖完了吗?”
提起生意,沈建东就满是兴奋:“卖完了,可好卖了,就是我这腿跑得太慢了,不然我还能多卖一点。”
余思雅听到这话,心里一动,放下筷子说:“要不咱们买辆自行车吧。”
“买自行车干什么?嫂子,你们厂子里不是给你配了一辆自行车吗?”沈建东一边扒饭,一边含糊地问道。
她现在骑的那辆是厂子里买的,要是让沈建东骑着去卖冰棍,那是假公济私,余思雅不会做这种授人以柄的事,就连沈建东去冰库冻冰棍都是给了租金的。
既然沈建东这么喜欢干买卖,有一辆自行车对他来说会方便很多。
余思雅笑道:“给你骑啊,你背着几十斤的冰棍,用两只脚走着去卖冰棍太累太辛苦了。有了自行车,一次可以带两箱冰棍,轻松很多,效率也会提高不少。”
沈建东本来想说不用的,但他被一次可以带两箱冰棍给打动了。是啊,用脚走路,他怕冰棍融化了,一次也不敢带太多,去哪里都急匆匆的,要是有了自行车这问题就解决了。而且以后他的销售范围也能扩大,他完全可以骑自行车去东风公社卖嘛。
“可是,嫂子,我现在还没那么多钱。”沈建东有点不好意思。
余思雅笑了:“我先帮你垫上,算我借你的,等你以后有钱了再还我。”
他有这种干劲,不怕辛苦,愿意去奋斗,余思雅是很支持的。
沈建东感激地看着余思雅:“谢谢嫂子,你放心我一定尽快挣到钱还你。”
余思雅重新拿起筷子:“不着急,我现在有钱用,你卖冰棍我没意见,但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别累坏了,你才十几岁,还是长身体的时候。”
沈建东满心沉浸在能有自行车,又能卖更多冰棍,挣更多钱的喜悦中,根本没把余思雅的这话放在心里,扒了一口饭,点点脑袋:“知道了。”
说完了买卖的事,该说念书的事了。
余思雅高兴地说:“咱们家今天出了个喜事,红英考上高中了。”
她把录取通知书拿了出来。
沈红英看到自己被录取了,开心极了,高兴之余,她瞅向弟弟:“建东呢,嫂子,他的成绩出来了吗?”
沈建东有自知之明:“我肯定没考上,你不用问嫂子了。”
余思雅给了他一栗子:“没考上你倒是很光荣啊。红英要去念高中了,你好好想想你以后干什么,要不要再去念一年初中,争取明年考上高中?”想来想去,这么大的孩子还是丢到学校让人放心些。
沈建东头摇得像拨浪鼓:“不要,嫂子,算了吧,我不想浪费那个钱。我不喜欢读书,你就让红英念吧。”
他还这么小,余思雅其实不想他这么早就走进社会,接受社会的毒打和磋磨。但看他大夏天的整日在外面卖冰棍,没人监督,也没人催促,都不喊一声累,大冬天别人看电影,他吹着冷风窝在后面卖瓜子也从没退缩过,余思雅便熄了勉强他的念头。
人各有志,他既然喜欢做买卖,又肯吃苦,那就好好干吧,接下来二三十年是黄金时期,但凡肯努力,愿意去闯的人日子都不会过得太差。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她尊重他的选择。
“那你好好想想,等九月开学了,天气凉了下来,买冰棍的人就少了,你该做什么。”余思雅淡淡地提醒他。
沈建东一听就明白了她的意思,乐坏了:“嫂子,你对我真好,你放心,我肯定能想到新的赚钱的法子。”
沈红英比余思雅更了解自己的弟弟,见他实在不愿意念书,叹了口气,到底没说什么,只是有点伤感:“那九月我就要跟你们分开了,嫂子,建东,我真舍不得你们。”
“舍不得什么?每个月都要放假回家的,我去县城也会去看你的。”沈建东没伤感的情绪,笑嘻嘻地说。
余思雅没插话,等吃过饭,她把余香香的通知书也拿了出来,递给沈红英:“我明天要上班,辛苦你跑一趟,把这个给香香拿过去,然后你们俩约个时间,开学那天我送你们去学校。”
她得去给两个孩子交学费,还要安顿好,看看她们缺什么,也好一起补上。两个女孩子心思都比较敏感柔软,怕给她添麻烦,平时从来不诉苦要东西,她不主动给,她们就忍着,只能她多费点心思了。不然等她去上大学了,更没功夫管她们。
沈红英看到余香香的名字,非常高兴:“香香也考上了啊,那我们可以做个伴了。”
“嗯,以后你们在学校要相互照顾,遇到什么事给我打电话,写信。”余思雅认真地叮嘱道。
说了给沈建东买自行车,余思雅第二天就去了县里,找人换了工业券,然后买了一辆崭新的凤凰牌自行车回去。
得了新车子,沈建东那个兴奋,更有干劲儿,而且主动要做余思雅的司机,每天吃过早饭就刻意等着余思雅:“嫂子,走,我送你,正好我也要去养殖场拿冰棍。”
早上天气相对比较凉快,冰棍没那么好卖。余思雅劝他:“不用了,又不远,我走着去就行了,你再休息一会儿,等晚点再过去吧。”
“嫂子,我现在就去,我先去东风公社卖一卖,我现在去养殖场拿上冰棍,去东风公社正好差不多。他们那边还没卖过,第一次看到卖冰棍的,肯定不少人买。”沈建东早有计划。
余思雅便由着他去。
叔嫂二人骑着自行车出门,悠扬的铃声传得老远,引得早起的孩子羡慕不已。一路上,沈建东逢人就咧着嘴巴笑:“我嫂子给我买的自行车,对,我嫂子对我真好!”
余思雅耳朵都快听出茧子来了,到了养殖场,跳下车子,她提醒他:“不是我给你买的,是借的,等你18岁的时候,记得还我钱。”
“不用18岁,嫂子,我今年就能还你的钱。”沈建东得瑟地说。
余思雅懒得理他,索性由他去。半大的孩子,手里的钱还是别太多的好。
有了自行车,沈建东的事业版图果然进一步扩大,从红云公社扩展到临近的三个公社。也由以前的一天两三箱变成了现在的四五箱,而且每天收工的时间还早了许多。
虽然很辛苦,但他的眼睛每天都蹭亮蹭亮的,眉飞色舞,整个人干劲儿十足,余思雅见了,便由着他去了。
转眼到了九月,余思雅亲自把两个女孩子送去县里的高中。
这些年教育受挫,县城的高中也很落魄,而且班级非常少,两个年级总共就六个班,一个年级三个班,差不多两百个人。住的集体宿舍也是那种几十个人一间屋的宿舍,上下床,床挨着床,地面都是凹凸不平的土泥,环境非常不好。
但是余思雅也不可能给两个女孩子在外面单独租房子。她不在,没有大人,两个女孩子在外面租房子住,不安全,学校住宿环境是差了点,但好歹安全,反正就两年,熬一熬就过去了。
余思雅领着她们放下了行李,然后去逛供销社,给她们一人买了一床蚊帐,这样好歹有点遮挡,保持一点私人空间。另外还给她们各买了脸盆、毛巾、牙膏牙刷、洗衣粉等等之类日用物品。
将两个女孩子安顿好,余思雅给了她们伙食费和粮票就回乡下去了。
进入九月,天气渐渐转凉,养殖场的工... -->>
051
王书记初来乍到, 又是第一次担任基层一把手,不熟悉状况, 上任后主要的工作在于了解摸索红云公社的情况, 他时不时地找干部了解情况,下大队,体验民生疾苦, 非常亲民。
两个月下来, 倒是在公社中积攒了不错的口碑,大家提起他印象都觉得不错。
余思雅目前也觉得他人还不错, 每次去汇报养殖场的工作, 王书记都是多听少说, 工作起来还算愉快。
进入夏季, 天气炎热, 虽然有冷库, 但食物的保质周期仍旧缩短了不少,养殖场也没什么大动作,生意算是进入了一年中的淡季, 生产和运输量都比前两个月有所减少。
于是余思雅作主给大家放了一个星期的高温假, 养殖场的职工分为几个组, 每个组轮着休息带薪放假一周, 既不耽误工作, 又能让大家轻松轻松。
这个年代提倡的是劳动光荣,过年能有一两天假就不错了, 现在竟然平白无故地多出一个星期的假, 工人们都很开心。就连干部们听说了这待遇, 也都是羡慕不已。
这个消息传到了王书记耳朵里。等余思雅去公社,两人碰头的时候, 他随口问道:“余厂长,听说你们养殖场要放高温假?”
摸不清楚他是不是来兴师问罪的,余思雅笑着说:“是啊,最近单子有所减少,养殖场咱们不需要那么多工人,与其让大家在工厂里磨洋工,还不如轮流放假,回家干活,挣点工分,改善改善家用。”
这理由真是无懈可击。
王书记算是再一次领会到了余思雅这张嘴的厉害。他笑道:“还是余厂长你想得周到,你们养殖场有你这样的厂长,可真是有福了。”
“哪里,王书记过誉了,我只是不希望浪费资源而已,一个人能干完的活,为什么要两个人,一天能做完,为什么要拖两天三天?”余思雅淡淡地笑着说,“王书记,没事我就先去学校了,听说中考成绩出来了,我去看看。”
王书记知道她弟弟妹妹在念初二,遂笑道:“好,不耽搁你了。”
等余思雅走后,他在嘴里默默念了念“一个人能干完的活为什么要两个人”,念完之后他自己就笑了:“不愧是从无到有把养殖场建起来的同志,这说法就是新鲜。”
今天余思雅来学校,主要是了解三个孩子的成绩。沈红英、沈建东和余香香三个人今年都初二毕业了,这会儿实行小学初中高中九年教学,他们三个人都即将升到高中,就是不知道考上没有。
余思雅去了找了老师,拿到了他们的成绩。
两个女孩子成绩不错,都考上了县里面的高中,沈建东落榜了,距高中还差好几十分。
这个结果余思雅一点都不意外。
只是她有点头痛,如今时间已经进入了七八月,很快十月就会到了,届时高考的消息就会传来。如果她考上了大学,过完年就会去城里念书,到时候家里就只剩沈建东一个半大的孩子了。
十四五岁的年纪,没有长辈在身边引导照顾,他胆子又大,现在经济还未完全开放,投机倒把罪得九十年代才能消除,他万一走错了路,惹出麻烦把自己搭进去怎么办?
要是他能考上高中,跟沈红英一起去县里面住校,每个月就放一次假,那还让她放心些。
可他没考上,怎么安置他就成了一个大问题。沈大江和沈宝安这两家都是靠不住的,别说照顾沈建东了,他们不把沈建东带坏都是好的,余思雅可不希望将好好的孩子丢给他们。
算了,还有好几个月,她有的是时间慢慢想办法。
余思雅拿着录取通知书回了家。
到家里,沈红英已经开始在做饭了。余思雅环顾了一周问道:“建东呢?就你一个人在家吗?”
“建东去卖冰棍了。”沈红英从灶房里探出个头说道。
余思雅狐疑地皱着眉:“他的冰棍还没卖完吗?最近天气热,我记得他生意不错的啊。”
进入伏天,最近每天的气温都是在三十度以上,坐在屋子里人都能出一身的汗。在没有冰箱、空调、风扇的乡下,能有根冰冰凉凉的冰棍无疑是种很大的享受。
红云公社这两年当工人的越来越多,不少人家手里都宽裕了一些,因而也舍得给孩子买根冰棍尝尝。所以沈建东的生意还不错,每天出去都能将箱子里的冰棍卖光。
沈红英从灶房里出来,擦了一把脸说:“他今天下午已经卖完一箱子了,这是第二箱子。”
一箱子好几十根雪糕,上午卖一箱子,下午卖一箱子,他还不知足,竟然又跑出去卖了。
余思雅实在是佩服沈建东的干劲儿,这么热的天,大家都恨不得窝在家里面,就他每天走街串巷,满公社的奔走叫卖,从早忙到晚,不亦乐乎。
其实家里不缺他卖冰棍的这些钱,余思雅今年做了厂长,工资又往上提了提,已经六十块钱一个月了,年底还有两个月的奖金。两个孩子每年各自还有两百多斤的基本口粮,光这些就足够他们三个人用了。
沈跃的抚恤金,除了刚工作那段时间,没钱,余思雅花了一部分,现在还剩三百多没动,她打算以后把这笔钱分给他们姐弟俩。别人用命换来的钱,她还不屑于去占用。她借了烈属这个身份用,也帮沈跃把弟妹带大,就两不相欠了。
至于沈建东现在有多少钱,余思雅也不清楚。他经常捣鼓一些小玩意儿卖,挣了多少,余思雅都不过问,让他自己保管。他偶尔碰到卖鱼卖肉的,不用票的时候也会买些回家,有时候还会给她和沈红英买点小东西。
明明什么都不缺,但不知道这孩子怎么回事,就像掉进钱眼里去了。眼看天都要黑了,他人还没回来,余思雅有点坐不住了,问沈红英:“建东有说他去哪里卖了吗?我去找他。”
沈红英摇头:“嫂子,你不用去了,他一会儿就回来,先吃饭吧,这么晚了,你肯定饿了,咱们把他的饭留在灶上。”
话音刚落,一个背着箱子的人就跑了进来,兴奋地喊道:“嫂子,红英,我回来了。”
余思雅扭头,看到他一脸的汗,人也瘦了许多,身上的皮肤更是黝黑黝黑的,简直晒成了一个小黑炭。这大夏天的,整天在外面跑,不晒黑才怪了。
“煮好饭了吗?我饿死了。”沈建东放下箱子,在井边打了一桶水起来,先把头埋下去咕噜咕噜喝了好几口,然后捧起水洗了洗脸,最后将剩下的水泼在脚上,清凉清凉。
余思雅看了不由摇头:“好了,赶紧把脸擦干来吃饭吧。”
说完,她进灶房端饭去了。
三个人开了灯,坐在桌子上,边吃饭边聊天,余思雅问:“你下午第二趟都卖完了吗?”
提起生意,沈建东就满是兴奋:“卖完了,可好卖了,就是我这腿跑得太慢了,不然我还能多卖一点。”
余思雅听到这话,心里一动,放下筷子说:“要不咱们买辆自行车吧。”
“买自行车干什么?嫂子,你们厂子里不是给你配了一辆自行车吗?”沈建东一边扒饭,一边含糊地问道。
她现在骑的那辆是厂子里买的,要是让沈建东骑着去卖冰棍,那是假公济私,余思雅不会做这种授人以柄的事,就连沈建东去冰库冻冰棍都是给了租金的。
既然沈建东这么喜欢干买卖,有一辆自行车对他来说会方便很多。
余思雅笑道:“给你骑啊,你背着几十斤的冰棍,用两只脚走着去卖冰棍太累太辛苦了。有了自行车,一次可以带两箱冰棍,轻松很多,效率也会提高不少。”
沈建东本来想说不用的,但他被一次可以带两箱冰棍给打动了。是啊,用脚走路,他怕冰棍融化了,一次也不敢带太多,去哪里都急匆匆的,要是有了自行车这问题就解决了。而且以后他的销售范围也能扩大,他完全可以骑自行车去东风公社卖嘛。
“可是,嫂子,我现在还没那么多钱。”沈建东有点不好意思。
余思雅笑了:“我先帮你垫上,算我借你的,等你以后有钱了再还我。”
他有这种干劲,不怕辛苦,愿意去奋斗,余思雅是很支持的。
沈建东感激地看着余思雅:“谢谢嫂子,你放心我一定尽快挣到钱还你。”
余思雅重新拿起筷子:“不着急,我现在有钱用,你卖冰棍我没意见,但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别累坏了,你才十几岁,还是长身体的时候。”
沈建东满心沉浸在能有自行车,又能卖更多冰棍,挣更多钱的喜悦中,根本没把余思雅的这话放在心里,扒了一口饭,点点脑袋:“知道了。”
说完了买卖的事,该说念书的事了。
余思雅高兴地说:“咱们家今天出了个喜事,红英考上高中了。”
她把录取通知书拿了出来。
沈红英看到自己被录取了,开心极了,高兴之余,她瞅向弟弟:“建东呢,嫂子,他的成绩出来了吗?”
沈建东有自知之明:“我肯定没考上,你不用问嫂子了。”
余思雅给了他一栗子:“没考上你倒是很光荣啊。红英要去念高中了,你好好想想你以后干什么,要不要再去念一年初中,争取明年考上高中?”想来想去,这么大的孩子还是丢到学校让人放心些。
沈建东头摇得像拨浪鼓:“不要,嫂子,算了吧,我不想浪费那个钱。我不喜欢读书,你就让红英念吧。”
他还这么小,余思雅其实不想他这么早就走进社会,接受社会的毒打和磋磨。但看他大夏天的整日在外面卖冰棍,没人监督,也没人催促,都不喊一声累,大冬天别人看电影,他吹着冷风窝在后面卖瓜子也从没退缩过,余思雅便熄了勉强他的念头。
人各有志,他既然喜欢做买卖,又肯吃苦,那就好好干吧,接下来二三十年是黄金时期,但凡肯努力,愿意去闯的人日子都不会过得太差。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她尊重他的选择。
“那你好好想想,等九月开学了,天气凉了下来,买冰棍的人就少了,你该做什么。”余思雅淡淡地提醒他。
沈建东一听就明白了她的意思,乐坏了:“嫂子,你对我真好,你放心,我肯定能想到新的赚钱的法子。”
沈红英比余思雅更了解自己的弟弟,见他实在不愿意念书,叹了口气,到底没说什么,只是有点伤感:“那九月我就要跟你们分开了,嫂子,建东,我真舍不得你们。”
“舍不得什么?每个月都要放假回家的,我去县城也会去看你的。”沈建东没伤感的情绪,笑嘻嘻地说。
余思雅没插话,等吃过饭,她把余香香的通知书也拿了出来,递给沈红英:“我明天要上班,辛苦你跑一趟,把这个给香香拿过去,然后你们俩约个时间,开学那天我送你们去学校。”
她得去给两个孩子交学费,还要安顿好,看看她们缺什么,也好一起补上。两个女孩子心思都比较敏感柔软,怕给她添麻烦,平时从来不诉苦要东西,她不主动给,她们就忍着,只能她多费点心思了。不然等她去上大学了,更没功夫管她们。
沈红英看到余香香的名字,非常高兴:“香香也考上了啊,那我们可以做个伴了。”
“嗯,以后你们在学校要相互照顾,遇到什么事给我打电话,写信。”余思雅认真地叮嘱道。
说了给沈建东买自行车,余思雅第二天就去了县里,找人换了工业券,然后买了一辆崭新的凤凰牌自行车回去。
得了新车子,沈建东那个兴奋,更有干劲儿,而且主动要做余思雅的司机,每天吃过早饭就刻意等着余思雅:“嫂子,走,我送你,正好我也要去养殖场拿冰棍。”
早上天气相对比较凉快,冰棍没那么好卖。余思雅劝他:“不用了,又不远,我走着去就行了,你再休息一会儿,等晚点再过去吧。”
“嫂子,我现在就去,我先去东风公社卖一卖,我现在去养殖场拿上冰棍,去东风公社正好差不多。他们那边还没卖过,第一次看到卖冰棍的,肯定不少人买。”沈建东早有计划。
余思雅便由着他去。
叔嫂二人骑着自行车出门,悠扬的铃声传得老远,引得早起的孩子羡慕不已。一路上,沈建东逢人就咧着嘴巴笑:“我嫂子给我买的自行车,对,我嫂子对我真好!”
余思雅耳朵都快听出茧子来了,到了养殖场,跳下车子,她提醒他:“不是我给你买的,是借的,等你18岁的时候,记得还我钱。”
“不用18岁,嫂子,我今年就能还你的钱。”沈建东得瑟地说。
余思雅懒得理他,索性由他去。半大的孩子,手里的钱还是别太多的好。
有了自行车,沈建东的事业版图果然进一步扩大,从红云公社扩展到临近的三个公社。也由以前的一天两三箱变成了现在的四五箱,而且每天收工的时间还早了许多。
虽然很辛苦,但他的眼睛每天都蹭亮蹭亮的,眉飞色舞,整个人干劲儿十足,余思雅见了,便由着他去了。
转眼到了九月,余思雅亲自把两个女孩子送去县里的高中。
这些年教育受挫,县城的高中也很落魄,而且班级非常少,两个年级总共就六个班,一个年级三个班,差不多两百个人。住的集体宿舍也是那种几十个人一间屋的宿舍,上下床,床挨着床,地面都是凹凸不平的土泥,环境非常不好。
但是余思雅也不可能给两个女孩子在外面单独租房子。她不在,没有大人,两个女孩子在外面租房子住,不安全,学校住宿环境是差了点,但好歹安全,反正就两年,熬一熬就过去了。
余思雅领着她们放下了行李,然后去逛供销社,给她们一人买了一床蚊帐,这样好歹有点遮挡,保持一点私人空间。另外还给她们各买了脸盆、毛巾、牙膏牙刷、洗衣粉等等之类日用物品。
将两个女孩子安顿好,余思雅给了她们伙食费和粮票就回乡下去了。
进入九月,天气渐渐转凉,养殖场的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