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www.jdxs.cc,庄子的故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正如前面所述,庄子内篇最后一篇《应帝王》果然是写“帝王之治”的。
不过!并不仅仅讲帝王之治,还讲了人民自治。
把帝王之治与人民自治两个部分综合起来,就成为“天下之治”了。这也是庄子这篇《应帝王》的主旨:天下治才是大治。
帝王如何治国呢?
应该说!道家认为帝王如何治国呢?
看了好多解读的文章,大多数解读者的结果是:无为而治。
其实并不然!道家或者说庄子并不仅仅是讲无为而治的。认为无为而治,是因为解读者没有读懂道家的道、庄子的道。一知半解,知表不知里。
无为而治只是解读者根据文字的表述而认为的,却并没有读懂表述文字背后所要表达的意思。
正如《应帝王》篇里列子的师父说列子的那样:“吾与汝既其文,未既其实。而固得道与?众雌而无雄,而又奚卵焉!”。我教你了,可你并没有听懂。就跟“众雌而无雄,而又奚卵焉”一样。有雌无雄,我(雌)教你再多你(无雄)却没有理解,有再多地雌也是无用的,哪里有“卵”焉!
还是那句话,没有读懂道家的道、庄子的道,你就无法读懂老庄。
在《应帝王》篇里,庄子还是循环渐进地讲的,一步一步来讲的。可能还是考虑到了某些理解能力差的人,和那些成见太深的人,才这样不厌其烦,重复地讲。
在《应帝王》篇的第一个故事里,庄子就举了两个事例,方便我们理解。
“有虞氏不及泰氏”,为什么这么说呢?
有虞氏是指舜,泰氏是指伏羲氏。两人都是古代帝王,为什么舜比不上伏羲氏呢?
注意了!这个解读在前面已经解读过多少次了。但是!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庄子还是重复再讲一遍。
为什么舜比不上伏羲氏呢?
因为!两人的境界不同,一个是站在人与社会这个范畴、高度上来看待、处理人间世事的。虽然也能够把社会治理得很好,可毕竟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并不能彻底根治。
要想解决人类社会的问题,就必须根治,就必须找到人类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
如何根治呢?
那就要采取伏羲氏的方法,站在道的高度上来治理社会。
舜是站在人与社会这个范畴、高度上的,而伏羲氏是站在道的高度上的,两者境界差距大了。
站在人与社会的范畴、高度上,人的境界就低,就只能看到人与社会的关系。
而站在道的高度上,人不只是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人还是天地间的一分子。人与万物一样,都来源于道。人与万物是兄弟姐妹,天地是我们的父母。
站在人与社会关系这个角度上,我们的境界就低,我们就会争名夺利,争生存,争一切,什么都放不下,结果是糊涂人生。不仅仅是糊涂人生,还造成了社会的混乱。
而我们站在道的高度上来看问题,我们的境界就高了。我们就会淡泊名利,不再追求身外之外。因为!人与万物都来源于天地,人与万物是兄弟姐妹,天地是我们的父母。人生只是一次生命的过程,我们会很理智地生活,不折腾。
说白了,人是要死的,你争那么多有什么用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白驹过隙,生命过客。
如果还不理解的话,这么说吧!人类历史记住了几人?人类历史上有多少人来过?到底记住了几人?你说你?你争什么呢?不会过五代,你的后代就把你忘得一干二净了。
要是还不理解的话?这样说吧!你家五代以上的祖坟你都可能不知道在哪里了,更别说他们曾经对你有过什么恩德了。你说?你争什么?你的后代一样会把你忘记,更别说别人了。别人可能在你死后十年,就彻底地把你忘记了。甚至!在你还活着的时候,就不曾记得有你这么一号人物。
因此!道家的“帝王之治”就出来了。
那么!道家的“帝王之治”是如何治世的呢?
其实!不用说了,已经说出来了。可是!就是有人理解能力差、有人成见太深,让你不得不更直白的说出来。
道家的“帝王之治”就是:教导世人站在道的高度上来看待人生、看待社会、看待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天地的关系。
也就是要让世人重新建立人生观、世界观和宇宙观。
... -->>
正如前面所述,庄子内篇最后一篇《应帝王》果然是写“帝王之治”的。
不过!并不仅仅讲帝王之治,还讲了人民自治。
把帝王之治与人民自治两个部分综合起来,就成为“天下之治”了。这也是庄子这篇《应帝王》的主旨:天下治才是大治。
帝王如何治国呢?
应该说!道家认为帝王如何治国呢?
看了好多解读的文章,大多数解读者的结果是:无为而治。
其实并不然!道家或者说庄子并不仅仅是讲无为而治的。认为无为而治,是因为解读者没有读懂道家的道、庄子的道。一知半解,知表不知里。
无为而治只是解读者根据文字的表述而认为的,却并没有读懂表述文字背后所要表达的意思。
正如《应帝王》篇里列子的师父说列子的那样:“吾与汝既其文,未既其实。而固得道与?众雌而无雄,而又奚卵焉!”。我教你了,可你并没有听懂。就跟“众雌而无雄,而又奚卵焉”一样。有雌无雄,我(雌)教你再多你(无雄)却没有理解,有再多地雌也是无用的,哪里有“卵”焉!
还是那句话,没有读懂道家的道、庄子的道,你就无法读懂老庄。
在《应帝王》篇里,庄子还是循环渐进地讲的,一步一步来讲的。可能还是考虑到了某些理解能力差的人,和那些成见太深的人,才这样不厌其烦,重复地讲。
在《应帝王》篇的第一个故事里,庄子就举了两个事例,方便我们理解。
“有虞氏不及泰氏”,为什么这么说呢?
有虞氏是指舜,泰氏是指伏羲氏。两人都是古代帝王,为什么舜比不上伏羲氏呢?
注意了!这个解读在前面已经解读过多少次了。但是!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庄子还是重复再讲一遍。
为什么舜比不上伏羲氏呢?
因为!两人的境界不同,一个是站在人与社会这个范畴、高度上来看待、处理人间世事的。虽然也能够把社会治理得很好,可毕竟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并不能彻底根治。
要想解决人类社会的问题,就必须根治,就必须找到人类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
如何根治呢?
那就要采取伏羲氏的方法,站在道的高度上来治理社会。
舜是站在人与社会这个范畴、高度上的,而伏羲氏是站在道的高度上的,两者境界差距大了。
站在人与社会的范畴、高度上,人的境界就低,就只能看到人与社会的关系。
而站在道的高度上,人不只是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人还是天地间的一分子。人与万物一样,都来源于道。人与万物是兄弟姐妹,天地是我们的父母。
站在人与社会关系这个角度上,我们的境界就低,我们就会争名夺利,争生存,争一切,什么都放不下,结果是糊涂人生。不仅仅是糊涂人生,还造成了社会的混乱。
而我们站在道的高度上来看问题,我们的境界就高了。我们就会淡泊名利,不再追求身外之外。因为!人与万物都来源于天地,人与万物是兄弟姐妹,天地是我们的父母。人生只是一次生命的过程,我们会很理智地生活,不折腾。
说白了,人是要死的,你争那么多有什么用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白驹过隙,生命过客。
如果还不理解的话,这么说吧!人类历史记住了几人?人类历史上有多少人来过?到底记住了几人?你说你?你争什么呢?不会过五代,你的后代就把你忘得一干二净了。
要是还不理解的话?这样说吧!你家五代以上的祖坟你都可能不知道在哪里了,更别说他们曾经对你有过什么恩德了。你说?你争什么?你的后代一样会把你忘记,更别说别人了。别人可能在你死后十年,就彻底地把你忘记了。甚至!在你还活着的时候,就不曾记得有你这么一号人物。
因此!道家的“帝王之治”就出来了。
那么!道家的“帝王之治”是如何治世的呢?
其实!不用说了,已经说出来了。可是!就是有人理解能力差、有人成见太深,让你不得不更直白的说出来。
道家的“帝王之治”就是:教导世人站在道的高度上来看待人生、看待社会、看待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天地的关系。
也就是要让世人重新建立人生观、世界观和宇宙观。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