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www.jdxs.cc,退役宫女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sp; 就是母后祭日那一次,朕亲口让他把女儿接到晋阳,可是他没有,他只说女儿体弱又因生母早亡极为畏生,只能留在郡伯府,没有听从朕的命令。
也就是从那时起,朕开始恨他,觉得他给自己留了后路,对朕并不是完全忠心,后面的事你也知道了。”
李世民一口气把这么长时间压在心头的郁闷全部吐了出来,长吁一口气,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下来,更加感激自己有一人贤良忠心的妻子,让自己可以放心地把什么都告诉她。
长孙皇后早就把宫人全打发了出去,轻轻地给他捏着肩膀,等丈夫心情平息一些,方才委婉道来。
“明澈从跟着皇上的那天起,就几乎把身家性命都压在了皇上身上,为皇上付出的实在太多了,他如何不知你让他把女儿接走是怀疑他的忠心?是逼他与朝廷作对?
臣妾倒觉得,明澈不是谁的一条狗,他是英雄,更一直把你视为兄长和大哥,你却怀疑他,用他最疼爱的女儿来逼迫他,不但怀疑他的忠心,根本就没把他当兄弟,他能不寒心,能不气愤吗?向来英雄多棱角,他一气之下偏不遵守也有可能!
而且他嫡妻病故后,他最为疼惜的就是女儿,晋阳山高路远苦寒荒凉,物产和吃食都与京中不同,特别是冬天,严寒难耐风沙又大,几乎吃不到菜蔬果子,臣妾以前在晋阳每年都要生几场大病,如今身虚体弱何曾不是那几年落下的病根?
还有承乾幼时在晋阳,每到冬天连屋门都不敢出,还有一年冬天一场风寒差点送了他的病,这些皇上肯定都记的。
明澈的女儿自幼长于京畿繁华之地,听说体弱多病又特别怕生,说不定一场长途跋涉就要了她的命,更不说晋阳的气候呢。他不愿接女儿可能真的是心疼她年幼体弱,并不一定就是对皇上不忠。
而且皇上不但提出要他把女儿接到晋阳,还打算如果他不同意,就把他的女儿接到秦王府由臣妾照顾,这不是明着以他最心疼的女儿为质吗?要不是臣妾当时再三劝着,说不定你就真这么做了!
如果一个你忠心耿耿真心敬重的人,却无故怀疑你,对你使手段,甚至要以我们的承乾为质,您能不气愤?不心痛吗?”
李世民深深地垂下头去,叹息了一声:“朕比谁都深知这种痛苦,父皇当年不就是这么对朕的吗?他是朕的亲生父亲,是我最敬重最信任最亲的人,朕为了打下大唐江山全身伤痕累累多少次九死一生,他最终却放弃了朕,生生把朕往死里逼!
世上还有什么比被亲生父母如此对待更让人痛苦绝望的事吗?正因为对亲情失望透顶,朕才在对着建成放箭时半点愧疚也没有,才一怒之下血洗了太子府和齐王府。其实朕也很难过,不知道百年之后有什么脸见母后......”
长孙皇后连连抚着他的背:“皇上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却偏偏被逼做出这种事,所以你才如此难过心痛。不如这样吧,看在母后的面上,给建成和元吉一些死后哀荣吧。
等明年忌日的时候,把他们两家人以宗亲的身份附葬皇陵,再请高僧颂经超度,以后和宗亲同享香火祭祀,也算对得起他们了,想必母后的心情也能好受些。”
李世民的眉头一下子舒展开了:“皇后说的很有道理,他们总是朕一母同胞的兄弟,他们不念朕是兄弟,朕却要念他们是兄弟,就当是为了将来见了母后好交待。
明早早朝,朕就令人议定封号,然后开始为他们修建陵墓。”
长孙皇后掩口一笑:“正主都赦免了,那些追随着还治什么罪?以臣妾看就不如从明澈开始吧。
就算他真的当初在太子和皇上之间动摇过,却并未做什么对不住皇上的事,他也并非想要背叛皇上,只是怜惜女儿而已。
臣妾倒觉得,如果一个人为了所谓的前途和忠义,连嫡亲骨肉都不顾惜了,才真正的可怕。
就算他真有那个心思,也是功远远大于过,且不说少年相随,他十几年如一日驻守晋阳,还不是为了皇上?否则他的妻室也不至于早亡,更不至于现在只有一个女儿,皇上都儿女成群了。
朝廷规矩戍边大将的家眷都要留京为质,如果他那时答应带女儿入晋阳,不是公开与朝廷做对吗?不是逼着父皇对他出手吗?明澈还能抗旨不遵吗?否则就是谋逆,那时候我们自身难保,又拿什么护他?到时才是真正的半分退路也无了。
臣妾觉得他如此镇定自律,反而安了父皇和建成他们的心,以为他不敢背叛正统,真正忠的是坐在龙椅上的人,明澈反而可以为皇上守住晋阳这个大后方,臣妾对朝政和军事不懂,却也懂的这些道理,皇上不如再细想想。”
李世民哈哈大笑,高兴过后却沉思起来,仍是很烦恼的样子,满朝都知道明澈是他的死党,他继位后第一件事就是治他的罪,赦免了他还是借着淮安王的名义,如果再重新起用他,不是告诉世人他这个皇上昧了良心做错了事吗?”
长孙皇后当然深知他的心思,给他续了热茶,温婉地说:“臣妾倒有个想法,说不定能为皇上解难。
明澈的事情如果皇上暂时不好出手就慢慢来,皇叔不是求您明年把他调回京城附近吗?皇上不如把他升一升再调回来,上次他不是封了个七品校慰,这次不如提成从六品的。
他是难得的忠臣良将,弃之不用太可惜,大唐初定,边境未稳,皇上还想开疆拓土,对他来说就是建功立业的机会,到那时皇上怎么赦免封赏他都说得过去,如何?
不如等安阳将来生下嫡子,又调他去西北戍边,借机再升职,安阳如果舍不得夫君,就跟着一起去,就让他们夫妻俩为皇上守住西北门户。
以前朝廷为戍边大将家眷留京的规矩,臣妾倒觉得这个规矩没有半点用处,真正有反意的根本不在乎这个,反倒显得皇家不尽人情,何况明澈的女儿不是还在宫里做伴读吗?也好堵住朝臣的口!”(未完待续。)
bsp; 就是母后祭日那一次,朕亲口让他把女儿接到晋阳,可是他没有,他只说女儿体弱又因生母早亡极为畏生,只能留在郡伯府,没有听从朕的命令。
也就是从那时起,朕开始恨他,觉得他给自己留了后路,对朕并不是完全忠心,后面的事你也知道了。”
李世民一口气把这么长时间压在心头的郁闷全部吐了出来,长吁一口气,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下来,更加感激自己有一人贤良忠心的妻子,让自己可以放心地把什么都告诉她。
长孙皇后早就把宫人全打发了出去,轻轻地给他捏着肩膀,等丈夫心情平息一些,方才委婉道来。
“明澈从跟着皇上的那天起,就几乎把身家性命都压在了皇上身上,为皇上付出的实在太多了,他如何不知你让他把女儿接走是怀疑他的忠心?是逼他与朝廷作对?
臣妾倒觉得,明澈不是谁的一条狗,他是英雄,更一直把你视为兄长和大哥,你却怀疑他,用他最疼爱的女儿来逼迫他,不但怀疑他的忠心,根本就没把他当兄弟,他能不寒心,能不气愤吗?向来英雄多棱角,他一气之下偏不遵守也有可能!
而且他嫡妻病故后,他最为疼惜的就是女儿,晋阳山高路远苦寒荒凉,物产和吃食都与京中不同,特别是冬天,严寒难耐风沙又大,几乎吃不到菜蔬果子,臣妾以前在晋阳每年都要生几场大病,如今身虚体弱何曾不是那几年落下的病根?
还有承乾幼时在晋阳,每到冬天连屋门都不敢出,还有一年冬天一场风寒差点送了他的病,这些皇上肯定都记的。
明澈的女儿自幼长于京畿繁华之地,听说体弱多病又特别怕生,说不定一场长途跋涉就要了她的命,更不说晋阳的气候呢。他不愿接女儿可能真的是心疼她年幼体弱,并不一定就是对皇上不忠。
而且皇上不但提出要他把女儿接到晋阳,还打算如果他不同意,就把他的女儿接到秦王府由臣妾照顾,这不是明着以他最心疼的女儿为质吗?要不是臣妾当时再三劝着,说不定你就真这么做了!
如果一个你忠心耿耿真心敬重的人,却无故怀疑你,对你使手段,甚至要以我们的承乾为质,您能不气愤?不心痛吗?”
李世民深深地垂下头去,叹息了一声:“朕比谁都深知这种痛苦,父皇当年不就是这么对朕的吗?他是朕的亲生父亲,是我最敬重最信任最亲的人,朕为了打下大唐江山全身伤痕累累多少次九死一生,他最终却放弃了朕,生生把朕往死里逼!
世上还有什么比被亲生父母如此对待更让人痛苦绝望的事吗?正因为对亲情失望透顶,朕才在对着建成放箭时半点愧疚也没有,才一怒之下血洗了太子府和齐王府。其实朕也很难过,不知道百年之后有什么脸见母后......”
长孙皇后连连抚着他的背:“皇上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却偏偏被逼做出这种事,所以你才如此难过心痛。不如这样吧,看在母后的面上,给建成和元吉一些死后哀荣吧。
等明年忌日的时候,把他们两家人以宗亲的身份附葬皇陵,再请高僧颂经超度,以后和宗亲同享香火祭祀,也算对得起他们了,想必母后的心情也能好受些。”
李世民的眉头一下子舒展开了:“皇后说的很有道理,他们总是朕一母同胞的兄弟,他们不念朕是兄弟,朕却要念他们是兄弟,就当是为了将来见了母后好交待。
明早早朝,朕就令人议定封号,然后开始为他们修建陵墓。”
长孙皇后掩口一笑:“正主都赦免了,那些追随着还治什么罪?以臣妾看就不如从明澈开始吧。
就算他真的当初在太子和皇上之间动摇过,却并未做什么对不住皇上的事,他也并非想要背叛皇上,只是怜惜女儿而已。
臣妾倒觉得,如果一个人为了所谓的前途和忠义,连嫡亲骨肉都不顾惜了,才真正的可怕。
就算他真有那个心思,也是功远远大于过,且不说少年相随,他十几年如一日驻守晋阳,还不是为了皇上?否则他的妻室也不至于早亡,更不至于现在只有一个女儿,皇上都儿女成群了。
朝廷规矩戍边大将的家眷都要留京为质,如果他那时答应带女儿入晋阳,不是公开与朝廷做对吗?不是逼着父皇对他出手吗?明澈还能抗旨不遵吗?否则就是谋逆,那时候我们自身难保,又拿什么护他?到时才是真正的半分退路也无了。
臣妾觉得他如此镇定自律,反而安了父皇和建成他们的心,以为他不敢背叛正统,真正忠的是坐在龙椅上的人,明澈反而可以为皇上守住晋阳这个大后方,臣妾对朝政和军事不懂,却也懂的这些道理,皇上不如再细想想。”
李世民哈哈大笑,高兴过后却沉思起来,仍是很烦恼的样子,满朝都知道明澈是他的死党,他继位后第一件事就是治他的罪,赦免了他还是借着淮安王的名义,如果再重新起用他,不是告诉世人他这个皇上昧了良心做错了事吗?”
长孙皇后当然深知他的心思,给他续了热茶,温婉地说:“臣妾倒有个想法,说不定能为皇上解难。
明澈的事情如果皇上暂时不好出手就慢慢来,皇叔不是求您明年把他调回京城附近吗?皇上不如把他升一升再调回来,上次他不是封了个七品校慰,这次不如提成从六品的。
他是难得的忠臣良将,弃之不用太可惜,大唐初定,边境未稳,皇上还想开疆拓土,对他来说就是建功立业的机会,到那时皇上怎么赦免封赏他都说得过去,如何?
不如等安阳将来生下嫡子,又调他去西北戍边,借机再升职,安阳如果舍不得夫君,就跟着一起去,就让他们夫妻俩为皇上守住西北门户。
以前朝廷为戍边大将家眷留京的规矩,臣妾倒觉得这个规矩没有半点用处,真正有反意的根本不在乎这个,反倒显得皇家不尽人情,何况明澈的女儿不是还在宫里做伴读吗?也好堵住朝臣的口!”(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