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www.jdxs.cc,东厂督公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既然江河帮效忠朝廷,那为何王承恩又说江河帮的操控者李大梁是崇祯亲笔圈定的钦犯?
王承恩对崇祯忠心耿耿,这点无须怀疑,江河帮又对崇祯如此重要,他应该没有理由去搞江河帮的。
这么说,王承恩要对付的,纯粹就是李大梁这个人了。
这个李大梁究竟是何方神圣?他身上究竟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不论如何,这又是一场内斗!王承恩自认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崇祯好,却不知道他才是崇祯实现伟大抱负的最大绊脚石!李大梁若是被王承恩搞死了,可想而知刚刚崛起的江河帮会遭遇多大的打击。大明朝正是有太多这样自以为是的人,才最终国破君亡的!
秦书淮不由地冷笑一声,心中连连叫好!斗吧,你们不斗得天昏地暗,我怎么能有趁虚而入的机会?
但是不管谁当家,江河帮都不能倒!这是朝廷制衡武林的唯一筹码,这个筹码你王承恩不珍惜,我秦书淮珍惜!
待两人走远后,秦书淮见院子里到处都是守卫,便又在洞中呆了一会。直到这两人出了院子,园中的大部分守卫才撤去,只留下几个夜间巡逻的人。
小心翼翼地绕过巡逻的帮众,他这才出了院子。
肚子饿得紧,赶紧便来到街上,找了家不错的饭馆,想好好犒劳下自己的肚子。
虽是晚上,但饭馆里还是食客盈门,大概是这里靠近运河,有的是深夜下船来打尖吃饭的客商。
秦书淮点了三四个菜,就着米饭大吃起来,这一顿足足吃下了三大碗米饭,才感觉恢复了点体力,可见修炼易筋经对身体的消耗。
见菜还有多,便又要了壶酒,优哉游哉地喝了起来。
就在这时,忽然听到隔壁桌三位书生模样的人在大谈国事。
一个白衣书生说道,“两位兄台,今秋乡试可有把握?”
另一个青衣书生笑道,“寒窗十载,四书五经自不在话下。不过近年之策论,却是颇为头疼。不知今年策论以何为题?论辽东?论抚民?还是论吏治朝纲?”
秦书淮心里一笑,这几个考生倒有点像当年高考时押题的自己,不知道明朝的科举会考些什么?不由来了兴趣,便侧耳倾听。
白衣书生又道,“要说论辽东,如今辽东有袁督师坐镇,以坚壁固垒,避锐击惰,相机堵剿为策,辽东一线固若金汤,贼夷必不可犯中原。因此,今年若策论辽东,当以抚夷、剿夷为重点,而非辽东防务为重点了。”
青衣书生表示认可,“如今圣主在位,大明中兴,军力日强。而后金贼首自努尔哈赤死后,诸王争位,实力大损,已是强弩之末。所谓此消彼长,料想剿灭贼夷也不过是迟早的事情。若是考此策论,可以袁督师宁锦大捷入题。”
饭馆之中,听到三位书生畅论国事,不少人都津津有味地听了起来。在文官治国的明朝,书生论国往往是很受人尊敬和崇拜的事情。
门口进来一个身穿锦袍的老者,老者铁面剑眉、须髯戟张,长相十分英伟。他的身边是两个高大结识的汉子,双目都透着精光,一看就是练家子好手。
听到书生论国,老者便在墙角边找了个位置坐下,饶有兴致地听了起来。
不过没过多久,老者就眉头微皱。
除了老者,秦书淮也是眉头一皱。
看来这几个书生都和在朝的文官一样迂腐,袁崇焕只不过取得了一次宁锦大捷就把他捧上了天,就连擅杀毛文龙也被他们说成了“计除奸贼”,以为辽东局势已定,也是可笑... -->>
既然江河帮效忠朝廷,那为何王承恩又说江河帮的操控者李大梁是崇祯亲笔圈定的钦犯?
王承恩对崇祯忠心耿耿,这点无须怀疑,江河帮又对崇祯如此重要,他应该没有理由去搞江河帮的。
这么说,王承恩要对付的,纯粹就是李大梁这个人了。
这个李大梁究竟是何方神圣?他身上究竟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不论如何,这又是一场内斗!王承恩自认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崇祯好,却不知道他才是崇祯实现伟大抱负的最大绊脚石!李大梁若是被王承恩搞死了,可想而知刚刚崛起的江河帮会遭遇多大的打击。大明朝正是有太多这样自以为是的人,才最终国破君亡的!
秦书淮不由地冷笑一声,心中连连叫好!斗吧,你们不斗得天昏地暗,我怎么能有趁虚而入的机会?
但是不管谁当家,江河帮都不能倒!这是朝廷制衡武林的唯一筹码,这个筹码你王承恩不珍惜,我秦书淮珍惜!
待两人走远后,秦书淮见院子里到处都是守卫,便又在洞中呆了一会。直到这两人出了院子,园中的大部分守卫才撤去,只留下几个夜间巡逻的人。
小心翼翼地绕过巡逻的帮众,他这才出了院子。
肚子饿得紧,赶紧便来到街上,找了家不错的饭馆,想好好犒劳下自己的肚子。
虽是晚上,但饭馆里还是食客盈门,大概是这里靠近运河,有的是深夜下船来打尖吃饭的客商。
秦书淮点了三四个菜,就着米饭大吃起来,这一顿足足吃下了三大碗米饭,才感觉恢复了点体力,可见修炼易筋经对身体的消耗。
见菜还有多,便又要了壶酒,优哉游哉地喝了起来。
就在这时,忽然听到隔壁桌三位书生模样的人在大谈国事。
一个白衣书生说道,“两位兄台,今秋乡试可有把握?”
另一个青衣书生笑道,“寒窗十载,四书五经自不在话下。不过近年之策论,却是颇为头疼。不知今年策论以何为题?论辽东?论抚民?还是论吏治朝纲?”
秦书淮心里一笑,这几个考生倒有点像当年高考时押题的自己,不知道明朝的科举会考些什么?不由来了兴趣,便侧耳倾听。
白衣书生又道,“要说论辽东,如今辽东有袁督师坐镇,以坚壁固垒,避锐击惰,相机堵剿为策,辽东一线固若金汤,贼夷必不可犯中原。因此,今年若策论辽东,当以抚夷、剿夷为重点,而非辽东防务为重点了。”
青衣书生表示认可,“如今圣主在位,大明中兴,军力日强。而后金贼首自努尔哈赤死后,诸王争位,实力大损,已是强弩之末。所谓此消彼长,料想剿灭贼夷也不过是迟早的事情。若是考此策论,可以袁督师宁锦大捷入题。”
饭馆之中,听到三位书生畅论国事,不少人都津津有味地听了起来。在文官治国的明朝,书生论国往往是很受人尊敬和崇拜的事情。
门口进来一个身穿锦袍的老者,老者铁面剑眉、须髯戟张,长相十分英伟。他的身边是两个高大结识的汉子,双目都透着精光,一看就是练家子好手。
听到书生论国,老者便在墙角边找了个位置坐下,饶有兴致地听了起来。
不过没过多久,老者就眉头微皱。
除了老者,秦书淮也是眉头一皱。
看来这几个书生都和在朝的文官一样迂腐,袁崇焕只不过取得了一次宁锦大捷就把他捧上了天,就连擅杀毛文龙也被他们说成了“计除奸贼”,以为辽东局势已定,也是可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