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www.jdxs.cc,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夏朝初建时,面对云南土司隐隐自立的威胁,参照前朝后期有识之士提出的“改土归流”之法,朝廷做了大量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最终成功把土司制改为流官制。
现在云南的官员大部分都是朝廷派去的,少数任职的当地人也几乎是对朝廷没有敌意的土司,所以如今的云南没有几十年前那么危险,反而容易出成绩。
只是即使因为战乱、逃荒,有中原地区的汉族百姓迁移到云南去居住,还带去了其他地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如今的云南仍然比不上其他省,每年交的赋税不是在倒数第一就是倒数第二。
顾青云看过资料,还做过相关的统计,自然知道这个情况。在其位谋其政,在皇家藏书楼借阅了许多资料,再结合他后世学到的知识,他专门就云南发展的问题及策略写了个奏章,因为是公事,就写题本,还盖上印章。
官员本来就有给皇帝上书陈事的权力,只是有时候自己的奏章不一定能到达皇帝面前。因为在给皇帝看前,内阁大学士就已经票拟过,而皇帝一天要看的奏章非常多,有些时候不一定能看到你写的。
顾青云自认为自己写的奏章还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于是在写完后就先给阮郎中看了,再由阮郎中呈给户部左侍郎,最终到达户部尚书的手里。
如果封尚书觉得好的话,由他递给皇帝,更能引起皇帝的重视。再加上顾青云本人是户部的官员,这种公事总要自己部门内部同意才好上呈,而里面写的策论如果能实行的话,还要户部的人配合。
至于其中的功劳被分薄之事,这是题中应有之意,是应该的。
相反,如果是告状之类的奏章,顾青云肯定不会通过公开的途径上呈,直接递到通政司那里才是最好的办法。
当然,顾青云现在这么做是有一定风险的,万一有上官冒领功劳或者是不屑于你写的东西,那就得想另外的办法,还会得罪上官。只是以顾青云如今的名气,基本上是不可能发生这种事。
为何?因为名气。
是的,名气,不管是因为他写出的算学书还是因为一系列的话本,顾青云都在朝中和民间拥有一定的名气,虽说称不上人尽皆知,但起码不是无名小卒。他写出来的奏章,即使不是字字珠玑、惊天动地,他的上官看到后也会分出一点耐心来看,不会随手搁置在一边,丢到垃圾桶,不见天日。
也就是说,顾青云写出来的东西,已经有让人重视的资格。
而这才是他一直追求的。无论是努力写算学书,还是为了挣钱写出的话本,归根结底,顾青云最想要的还是名气,也就是影响力。
对他而言,有名气才有安全感,有名气才有被人重视的资格。他私心觉得,只要他以后不作死,就凭他现在努力出来的成果,以后万一卷进什么官场风波,别人最多是把他贬官或是解除官职,不会赶尽杀绝。
还有一点很重要,他的成名是在进入体制后的事,不是在进入体制前。
比如李白,他所在的时期是凭诗赋取士的年代,以他的诗才考中进士似乎是轻而易举的。只是历史上,李白不知是因为何种原因没有去应考,那任凭他有惊天的才华,还是很难进入体制,不说其他官员对他的排斥——一个人太过于优秀总会让其他人产生威胁感,即使他进入体制,还是会觉得格格不入,归根结底,不说性格等其他方面,顾青云相信,因为他太过于有名也是其中一个因素。
像李白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科考前名气大如天,偏偏最后名落孙山的有大把。
这个问题顾青云和方仁霄曾经探讨过,两人一致认为这得看当时主考官的性格,遇到一个爱才的就有很大可能录取,遇到一个内心阴暗的,直接把你黜落,还有理有据。
顾青云一路从科考走过来,期间遇到过那些名气吹过头的,只能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如果是体制内成名就是另外一种待遇了,大家都算是同类。比如他,会感觉很多时候做事比其他人方便一些。
所以此时他写的奏章能被封尚书点名表扬,说明事情已经成功了一半,现在就看皇帝和朝中大臣怎么做了。
晚上回去和方仁霄说起此事时,顾青云稍有得意,道:“老师,如果朝廷真根据我写的策论来做,那云南的赋税每年都能轻易完成目标,不用我们东拼西凑了。”今年的考核,云南还是排在倒数,收到的赋税很少,为此云南司又被封尚书点头批评一顿,只是大概是习惯了,大家都面无表情。
只有他脸皮稍薄,有些不自在。
这次方仁霄没有再取笑他,毕竟当初顾青云写完后,他是看过的。对于弟子建议朝廷引入内地先进的工具和高产的农作物,他是极为赞同的。
民以食为天,只要当地的百姓能吃饱饭,对朝廷的忠心自然上升。
至于如何开发盐矿,奏章上更是写得清清楚... -->>
夏朝初建时,面对云南土司隐隐自立的威胁,参照前朝后期有识之士提出的“改土归流”之法,朝廷做了大量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最终成功把土司制改为流官制。
现在云南的官员大部分都是朝廷派去的,少数任职的当地人也几乎是对朝廷没有敌意的土司,所以如今的云南没有几十年前那么危险,反而容易出成绩。
只是即使因为战乱、逃荒,有中原地区的汉族百姓迁移到云南去居住,还带去了其他地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如今的云南仍然比不上其他省,每年交的赋税不是在倒数第一就是倒数第二。
顾青云看过资料,还做过相关的统计,自然知道这个情况。在其位谋其政,在皇家藏书楼借阅了许多资料,再结合他后世学到的知识,他专门就云南发展的问题及策略写了个奏章,因为是公事,就写题本,还盖上印章。
官员本来就有给皇帝上书陈事的权力,只是有时候自己的奏章不一定能到达皇帝面前。因为在给皇帝看前,内阁大学士就已经票拟过,而皇帝一天要看的奏章非常多,有些时候不一定能看到你写的。
顾青云自认为自己写的奏章还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于是在写完后就先给阮郎中看了,再由阮郎中呈给户部左侍郎,最终到达户部尚书的手里。
如果封尚书觉得好的话,由他递给皇帝,更能引起皇帝的重视。再加上顾青云本人是户部的官员,这种公事总要自己部门内部同意才好上呈,而里面写的策论如果能实行的话,还要户部的人配合。
至于其中的功劳被分薄之事,这是题中应有之意,是应该的。
相反,如果是告状之类的奏章,顾青云肯定不会通过公开的途径上呈,直接递到通政司那里才是最好的办法。
当然,顾青云现在这么做是有一定风险的,万一有上官冒领功劳或者是不屑于你写的东西,那就得想另外的办法,还会得罪上官。只是以顾青云如今的名气,基本上是不可能发生这种事。
为何?因为名气。
是的,名气,不管是因为他写出的算学书还是因为一系列的话本,顾青云都在朝中和民间拥有一定的名气,虽说称不上人尽皆知,但起码不是无名小卒。他写出来的奏章,即使不是字字珠玑、惊天动地,他的上官看到后也会分出一点耐心来看,不会随手搁置在一边,丢到垃圾桶,不见天日。
也就是说,顾青云写出来的东西,已经有让人重视的资格。
而这才是他一直追求的。无论是努力写算学书,还是为了挣钱写出的话本,归根结底,顾青云最想要的还是名气,也就是影响力。
对他而言,有名气才有安全感,有名气才有被人重视的资格。他私心觉得,只要他以后不作死,就凭他现在努力出来的成果,以后万一卷进什么官场风波,别人最多是把他贬官或是解除官职,不会赶尽杀绝。
还有一点很重要,他的成名是在进入体制后的事,不是在进入体制前。
比如李白,他所在的时期是凭诗赋取士的年代,以他的诗才考中进士似乎是轻而易举的。只是历史上,李白不知是因为何种原因没有去应考,那任凭他有惊天的才华,还是很难进入体制,不说其他官员对他的排斥——一个人太过于优秀总会让其他人产生威胁感,即使他进入体制,还是会觉得格格不入,归根结底,不说性格等其他方面,顾青云相信,因为他太过于有名也是其中一个因素。
像李白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科考前名气大如天,偏偏最后名落孙山的有大把。
这个问题顾青云和方仁霄曾经探讨过,两人一致认为这得看当时主考官的性格,遇到一个爱才的就有很大可能录取,遇到一个内心阴暗的,直接把你黜落,还有理有据。
顾青云一路从科考走过来,期间遇到过那些名气吹过头的,只能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如果是体制内成名就是另外一种待遇了,大家都算是同类。比如他,会感觉很多时候做事比其他人方便一些。
所以此时他写的奏章能被封尚书点名表扬,说明事情已经成功了一半,现在就看皇帝和朝中大臣怎么做了。
晚上回去和方仁霄说起此事时,顾青云稍有得意,道:“老师,如果朝廷真根据我写的策论来做,那云南的赋税每年都能轻易完成目标,不用我们东拼西凑了。”今年的考核,云南还是排在倒数,收到的赋税很少,为此云南司又被封尚书点头批评一顿,只是大概是习惯了,大家都面无表情。
只有他脸皮稍薄,有些不自在。
这次方仁霄没有再取笑他,毕竟当初顾青云写完后,他是看过的。对于弟子建议朝廷引入内地先进的工具和高产的农作物,他是极为赞同的。
民以食为天,只要当地的百姓能吃饱饭,对朝廷的忠心自然上升。
至于如何开发盐矿,奏章上更是写得清清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