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www.jdxs.cc,长乐夜未央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有汉一百二十年,皇后之家极尽权贵者,唯有卫氏。”
看着上官桀怔忡的模样,鄂邑长公主十分好心地将自己的话重复了一遍。
——大汉自高皇帝传自今上,历经七世。
——椒房殿之主易位远不止七次,然而,皇后之族何曾有极尽权贵之势?
汉兴,因秦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適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之号焉。至武帝制婕妤、濩娥、傛华、充依,各有爵位。
——婕妤视上卿,比列侯。濩娥视中二千石,比关内侯。傛华视真二千石,比大上造。美人视二千石,比少上造。八子视千石,比中更。充依视千石,比左更。七子视八百石,比右庶长。良人视八百石,比左庶长。长使视六百石,比五大夫。少使视四百石,比公乘。五官视三百石。顺常视二百石。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皆视百石。上家人子、中家人子视有秩斗食云。
虽然適妾之分如同云泥,但是,无论如何,皇后也只是依附皇帝才得到显赫的母仪之位的。从某种意义说,皇后与那些各有爵位的嫔御又有多少区别?
——她们的荣辱都来自那位至尊的宠幸……她们的家族……同样依赖于那位至尊的关照!
——汉兴,高皇帝得吕氏之助不可谓不多,可是,高皇帝时,吕氏封侯者不过三人,吕后的两位兄长更是凭着战功而搏回的列侯之赏。
——惠帝的皇后乃是其甥女,张氏与吕氏纵然不敢称一体,却也是骨肉至亲、休戚相关。
——文帝的皇后窦氏出身寒微,其父母早亡,追封之赏不过是安慰……胞弟又与之失散,千辛万苦寻回胞弟,可是,连舅家都不留情的文帝虽然厚赐了妻弟,为之在长安安家,却未曾封侯,更未曾委以重任。
——景帝前后两位皇后……
——薄皇后是景帝祖母家族的女儿……薄氏自薄太后之弟因罪被文帝相逼自杀之后,虽有万户侯封,却是权势不在……若非如此,薄后岂会任由景帝或留或废?
——王皇后于景帝前七年被立为皇后,其兄封后却是景帝中五年……相隔五年之久……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其兄王信调解了景帝与梁王的矛盾,缓和了景帝与窦太后的母子关系,而且,当时,坚持汉制的周亚夫已死,朝无强臣,景帝才得以封王信为侯。而王皇后的家族……王信虽是列侯,却未曾任职,其同母异父的弟弟田蚡在景帝时,最高的官职不过是秩比千石的太中大夫。
——孝武皇帝的第一任皇后是其表姊,其母乃景帝的同母之姊,大汉长公主,邑在馆陶,因为窦太后只有这一个女儿,这位长公主在景帝朝深得尊荣,但是,这种尊荣并没有惠乃其夫家……堂邑侯陈氏……《太史公书》若无表,后人只怕连堂邑侯的存在都不清楚……
其实,堂邑侯也是高皇帝的元勋功臣——陈婴初封于高皇帝六年十二月甲申。高后二年,诏丞陈平尽差列侯之功,录弟下竟,堂邑侯位在八十六。不过……这个元勋……还是看看陈婴的经历吧……
——秦末,陈婴自定东阳为將,随即投靠楚之项梁,成为楚柱國。四岁之后,项羽死,陈婴立即转投于汉,随即率兵定豫章、浙江,都漸以及自立为王的壮息,因此,以军功得侯,六百戶。后来相楚元王十一年,益封至一千八百户。
——太史公云:“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戶。”
——所以,《太史公书》不记这位堂邑侯真的是情有可宥啊……
——当然,堂邑侯陈家没有记载的另一个原因是,自陈婴这位谥为安侯的始祖之后,陈家竟连个像样出仕的人都没有……完全无事可记……
——当然,若不是这样,估计这个千户侯也没有办法在吕后称制那会儿安然传承。
——文帝与景帝都是明君……连对母族的照顾都有限得很,怎么可能让这个女婿、姊夫有多少特殊待遇?再者,当时正是诸侯势强的时候,文帝、景帝削弱诸侯还来不及……若非如此,长公主也不至于要让这么一个默默无名的堂邑侯来尚……
——当然,景帝对长姊还是照顾的,封皇后兄长为盖侯之后的第四天,便将长姊不能嗣侯的儿子陈蟜封了隆虑侯,很爽快地给了四千一百二十六户的侯封,还把王皇后的厶女许给了这个外甥。
——却也仅此而已了……
——连与那位长公主更亲近的文帝、景帝都这般了……孝武皇帝能对姑母与其夫家如何?
——更别说,那位陈皇后比孝武皇帝年长了将近十岁……纵然是结发夫妻……这般情况……又能有多少深情厚谊?
——当然,王皇后能入主椒房殿,长公主是出了力的,不过,一时的功劳又能让人感恩多久?
——总而言之,... -->>
“有汉一百二十年,皇后之家极尽权贵者,唯有卫氏。”
看着上官桀怔忡的模样,鄂邑长公主十分好心地将自己的话重复了一遍。
——大汉自高皇帝传自今上,历经七世。
——椒房殿之主易位远不止七次,然而,皇后之族何曾有极尽权贵之势?
汉兴,因秦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適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之号焉。至武帝制婕妤、濩娥、傛华、充依,各有爵位。
——婕妤视上卿,比列侯。濩娥视中二千石,比关内侯。傛华视真二千石,比大上造。美人视二千石,比少上造。八子视千石,比中更。充依视千石,比左更。七子视八百石,比右庶长。良人视八百石,比左庶长。长使视六百石,比五大夫。少使视四百石,比公乘。五官视三百石。顺常视二百石。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皆视百石。上家人子、中家人子视有秩斗食云。
虽然適妾之分如同云泥,但是,无论如何,皇后也只是依附皇帝才得到显赫的母仪之位的。从某种意义说,皇后与那些各有爵位的嫔御又有多少区别?
——她们的荣辱都来自那位至尊的宠幸……她们的家族……同样依赖于那位至尊的关照!
——汉兴,高皇帝得吕氏之助不可谓不多,可是,高皇帝时,吕氏封侯者不过三人,吕后的两位兄长更是凭着战功而搏回的列侯之赏。
——惠帝的皇后乃是其甥女,张氏与吕氏纵然不敢称一体,却也是骨肉至亲、休戚相关。
——文帝的皇后窦氏出身寒微,其父母早亡,追封之赏不过是安慰……胞弟又与之失散,千辛万苦寻回胞弟,可是,连舅家都不留情的文帝虽然厚赐了妻弟,为之在长安安家,却未曾封侯,更未曾委以重任。
——景帝前后两位皇后……
——薄皇后是景帝祖母家族的女儿……薄氏自薄太后之弟因罪被文帝相逼自杀之后,虽有万户侯封,却是权势不在……若非如此,薄后岂会任由景帝或留或废?
——王皇后于景帝前七年被立为皇后,其兄封后却是景帝中五年……相隔五年之久……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其兄王信调解了景帝与梁王的矛盾,缓和了景帝与窦太后的母子关系,而且,当时,坚持汉制的周亚夫已死,朝无强臣,景帝才得以封王信为侯。而王皇后的家族……王信虽是列侯,却未曾任职,其同母异父的弟弟田蚡在景帝时,最高的官职不过是秩比千石的太中大夫。
——孝武皇帝的第一任皇后是其表姊,其母乃景帝的同母之姊,大汉长公主,邑在馆陶,因为窦太后只有这一个女儿,这位长公主在景帝朝深得尊荣,但是,这种尊荣并没有惠乃其夫家……堂邑侯陈氏……《太史公书》若无表,后人只怕连堂邑侯的存在都不清楚……
其实,堂邑侯也是高皇帝的元勋功臣——陈婴初封于高皇帝六年十二月甲申。高后二年,诏丞陈平尽差列侯之功,录弟下竟,堂邑侯位在八十六。不过……这个元勋……还是看看陈婴的经历吧……
——秦末,陈婴自定东阳为將,随即投靠楚之项梁,成为楚柱國。四岁之后,项羽死,陈婴立即转投于汉,随即率兵定豫章、浙江,都漸以及自立为王的壮息,因此,以军功得侯,六百戶。后来相楚元王十一年,益封至一千八百户。
——太史公云:“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戶。”
——所以,《太史公书》不记这位堂邑侯真的是情有可宥啊……
——当然,堂邑侯陈家没有记载的另一个原因是,自陈婴这位谥为安侯的始祖之后,陈家竟连个像样出仕的人都没有……完全无事可记……
——当然,若不是这样,估计这个千户侯也没有办法在吕后称制那会儿安然传承。
——文帝与景帝都是明君……连对母族的照顾都有限得很,怎么可能让这个女婿、姊夫有多少特殊待遇?再者,当时正是诸侯势强的时候,文帝、景帝削弱诸侯还来不及……若非如此,长公主也不至于要让这么一个默默无名的堂邑侯来尚……
——当然,景帝对长姊还是照顾的,封皇后兄长为盖侯之后的第四天,便将长姊不能嗣侯的儿子陈蟜封了隆虑侯,很爽快地给了四千一百二十六户的侯封,还把王皇后的厶女许给了这个外甥。
——却也仅此而已了……
——连与那位长公主更亲近的文帝、景帝都这般了……孝武皇帝能对姑母与其夫家如何?
——更别说,那位陈皇后比孝武皇帝年长了将近十岁……纵然是结发夫妻……这般情况……又能有多少深情厚谊?
——当然,王皇后能入主椒房殿,长公主是出了力的,不过,一时的功劳又能让人感恩多久?
——总而言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