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www.jdxs.cc,长乐夜未央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孝武皇帝共有六子,与其父、其祖相比,子嗣不繁却也不少。
因为嫡庶有分,储位早定,除刘据之外的五位皇子并没有太多的心思可想,毕竟,先帝对长子的维护是不遗余力的,根本不允许任何人挑衅长子的地位,更不必说,太子身后还有两位大司马为恃。
燕王旦是第三子,广陵王胥是第四子,两人是一母同胞,在皇子排行中都是不上不下的位置。
都说排在中间的孩子容易被父母忽略,但是,即使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刘胥都是最年幼的皇子,也没有得到君父太多的关注,因为,除了长子、长女,雄才大略的孝武皇帝眼中根本没有任何一个子女的印象,对他们都是一视同仁的淡漠。
既然连长公主、皇太子一母同胞的两位公主都是这个待遇,既然连生母深得圣眷的齐王也不过是封王时稍得了一点照顾,那么,非嫡非长又非宠姬所出的兄弟俩又能有什么不满、不甘之类的想法呢?
正是因此,无论是受社(注1)封土之前,还是之后,燕王刘旦都从没有产生过一丝关于帝位的妄想,毕竟,论嫡,皇子中谁也比不过刘据,论长,他上面有两位兄长,论贤,刘据几乎是天下归心,更别说论母亲所受的宠爱,他与广陵王的生母也只能排到皇子生母的最末位——哪怕她生了两个皇子。
他们的母亲姓李,只是齐王生母王夫人的婢女,不过是在王夫人有孕时,被王夫人安排,承了一次帝恩,便有了刘旦,后来,刘旦三月命名之日,天子又留宿了一夜,便又有了刘胥。
虽然生有两个皇子,可是,他们的母亲只是美人,这个位号在宫中仅次于夫人,倒也不能说低,但是,其他皇子的生母都是夫人,这样一比就比较显眼了。
武帝时与汉初已是不同,诸侯王对封国已没有太多的权力,刘旦也乐得花更多心思在各种学问上,经学、杂说皆有涉猎,若不是出了巫蛊之乱,太子起兵自杀,刘旦觉得自己一定会成为与河间献王一样的贤王,做自己喜欢又与国政无关的事情,受到天子的褒扬。
——但是,偏偏就出了巫蛊那场变乱。
得知长兄死讯后,刘旦还在悲痛发懵,燕国诸吏便寻思起储位的事了——太子死了,齐王死得更早,他们的大王不就是天子长子了?
当然,大汉帝位从来不是非嫡非长不传,不过看看其它皇子——钩弋子太小,不必考虑;广陵王行为无法度,被天子痛斥已不是一两次了;昌邑王倒没有什么缺点,但是,这位大王没有继承被赞以倾国倾城之名的母亲的美貌,倒是继承了那位李夫人的虚弱体质,都不知道他能活多久!
——还有比燕王更合适的储君人选吗?
燕国上下都如此认为,被王后、宠姬以及左右近臣日夜劝慰的刘旦渐渐地也这么认为了。
于是,后元元年,他以长子自居请求宿卫长安,得到却是一句“生子当置齐鲁礼仪之乡!”使者被下狱,之后,又坐藏匿亡命,被削良乡、安次、文安三县,天子却没有额外多置一字。
到这时,刘旦也明白过来了,自己做错了。
——自己的上书几乎就等于是再一次提醒君父,太子据已卒……
他的君父从来不是一个恪忍的人,迁怒是必然的……
刘旦明白这一点,但是,他从未想到,他的君父居然选择了年仅八岁的幼子——这完全不合道理!
——主少国疑!
——他的君父一世英明,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后元二年,武帝崩,在接到赐诸侯王的玺书时,他感觉书检上的玺封比以往要小,自然无法不生疑。
虽然在比对之后,证明“封小”只是他的错觉,但是,刘旦还是派了寿西长、孙纵之、王孺等亲信以问礼仪为名,前往长安打探消息。
当时,新帝已立,消息纷乱,百官皆谨言慎行,一行人在长安竟进不了任何一个重臣的门,甚至连素来与燕王交好的鄂邑公主也将他们拒之门外,最后,还是王孺想办法见到了执金吾郭广意,他没有敢多问,只问:“先帝因何病而崩?立谁为帝?年几岁?”
受了重礼的郭广意也没有含糊其辞,很明确地回答:“我当时只是待诏五柞宫,并未亲历。宫中讠雚言帝崩,之后,诸将军共立太子为帝,年*岁,葬时也未出临。”
一行人回到燕国,就把这个唯一明确的消息报给了大王,同时也报告了郭广意被免职的消息——见过王孺的第二天,郭广意即被免职,由河东马適建任执金吾。
刘旦更感奇怪,复遣中大夫至长安上书:“窃见孝武皇帝躬圣道,孝宗庙,慈爱骨肉,和集兆民,德配天地,明并日月,威武洋溢,远方执宝而朝,增郡数十,斥地且倍,封泰山,禅梁父,巡狩天下,远方珍物陈于太庙,德甚休盛,请立庙郡国。”
奏报闻,霍光不许,但褒赐燕王钱三千万,益封万三千户。
这个结果让刘旦大怒:“我当为帝,何赐也!”
——他是武帝的长子,不是任人施舍的流民乞丐!
这个结果也让刘旦开始对帝位动了心思。
——为先帝立庙郡国都不许……新帝当真是武帝亲子吗?
他身边的近臣也劝他:“大王壹起,国中虽女子皆奋臂随大王!”
刘旦开始与宗室中山哀王子长、齐孝王孙泽等结谋,诈言以武帝时受诏,得职吏事,修武备,备非常。又与刘泽谋为奸书,言少帝非武帝子,大臣所共立,... -->>
孝武皇帝共有六子,与其父、其祖相比,子嗣不繁却也不少。
因为嫡庶有分,储位早定,除刘据之外的五位皇子并没有太多的心思可想,毕竟,先帝对长子的维护是不遗余力的,根本不允许任何人挑衅长子的地位,更不必说,太子身后还有两位大司马为恃。
燕王旦是第三子,广陵王胥是第四子,两人是一母同胞,在皇子排行中都是不上不下的位置。
都说排在中间的孩子容易被父母忽略,但是,即使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刘胥都是最年幼的皇子,也没有得到君父太多的关注,因为,除了长子、长女,雄才大略的孝武皇帝眼中根本没有任何一个子女的印象,对他们都是一视同仁的淡漠。
既然连长公主、皇太子一母同胞的两位公主都是这个待遇,既然连生母深得圣眷的齐王也不过是封王时稍得了一点照顾,那么,非嫡非长又非宠姬所出的兄弟俩又能有什么不满、不甘之类的想法呢?
正是因此,无论是受社(注1)封土之前,还是之后,燕王刘旦都从没有产生过一丝关于帝位的妄想,毕竟,论嫡,皇子中谁也比不过刘据,论长,他上面有两位兄长,论贤,刘据几乎是天下归心,更别说论母亲所受的宠爱,他与广陵王的生母也只能排到皇子生母的最末位——哪怕她生了两个皇子。
他们的母亲姓李,只是齐王生母王夫人的婢女,不过是在王夫人有孕时,被王夫人安排,承了一次帝恩,便有了刘旦,后来,刘旦三月命名之日,天子又留宿了一夜,便又有了刘胥。
虽然生有两个皇子,可是,他们的母亲只是美人,这个位号在宫中仅次于夫人,倒也不能说低,但是,其他皇子的生母都是夫人,这样一比就比较显眼了。
武帝时与汉初已是不同,诸侯王对封国已没有太多的权力,刘旦也乐得花更多心思在各种学问上,经学、杂说皆有涉猎,若不是出了巫蛊之乱,太子起兵自杀,刘旦觉得自己一定会成为与河间献王一样的贤王,做自己喜欢又与国政无关的事情,受到天子的褒扬。
——但是,偏偏就出了巫蛊那场变乱。
得知长兄死讯后,刘旦还在悲痛发懵,燕国诸吏便寻思起储位的事了——太子死了,齐王死得更早,他们的大王不就是天子长子了?
当然,大汉帝位从来不是非嫡非长不传,不过看看其它皇子——钩弋子太小,不必考虑;广陵王行为无法度,被天子痛斥已不是一两次了;昌邑王倒没有什么缺点,但是,这位大王没有继承被赞以倾国倾城之名的母亲的美貌,倒是继承了那位李夫人的虚弱体质,都不知道他能活多久!
——还有比燕王更合适的储君人选吗?
燕国上下都如此认为,被王后、宠姬以及左右近臣日夜劝慰的刘旦渐渐地也这么认为了。
于是,后元元年,他以长子自居请求宿卫长安,得到却是一句“生子当置齐鲁礼仪之乡!”使者被下狱,之后,又坐藏匿亡命,被削良乡、安次、文安三县,天子却没有额外多置一字。
到这时,刘旦也明白过来了,自己做错了。
——自己的上书几乎就等于是再一次提醒君父,太子据已卒……
他的君父从来不是一个恪忍的人,迁怒是必然的……
刘旦明白这一点,但是,他从未想到,他的君父居然选择了年仅八岁的幼子——这完全不合道理!
——主少国疑!
——他的君父一世英明,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后元二年,武帝崩,在接到赐诸侯王的玺书时,他感觉书检上的玺封比以往要小,自然无法不生疑。
虽然在比对之后,证明“封小”只是他的错觉,但是,刘旦还是派了寿西长、孙纵之、王孺等亲信以问礼仪为名,前往长安打探消息。
当时,新帝已立,消息纷乱,百官皆谨言慎行,一行人在长安竟进不了任何一个重臣的门,甚至连素来与燕王交好的鄂邑公主也将他们拒之门外,最后,还是王孺想办法见到了执金吾郭广意,他没有敢多问,只问:“先帝因何病而崩?立谁为帝?年几岁?”
受了重礼的郭广意也没有含糊其辞,很明确地回答:“我当时只是待诏五柞宫,并未亲历。宫中讠雚言帝崩,之后,诸将军共立太子为帝,年*岁,葬时也未出临。”
一行人回到燕国,就把这个唯一明确的消息报给了大王,同时也报告了郭广意被免职的消息——见过王孺的第二天,郭广意即被免职,由河东马適建任执金吾。
刘旦更感奇怪,复遣中大夫至长安上书:“窃见孝武皇帝躬圣道,孝宗庙,慈爱骨肉,和集兆民,德配天地,明并日月,威武洋溢,远方执宝而朝,增郡数十,斥地且倍,封泰山,禅梁父,巡狩天下,远方珍物陈于太庙,德甚休盛,请立庙郡国。”
奏报闻,霍光不许,但褒赐燕王钱三千万,益封万三千户。
这个结果让刘旦大怒:“我当为帝,何赐也!”
——他是武帝的长子,不是任人施舍的流民乞丐!
这个结果也让刘旦开始对帝位动了心思。
——为先帝立庙郡国都不许……新帝当真是武帝亲子吗?
他身边的近臣也劝他:“大王壹起,国中虽女子皆奋臂随大王!”
刘旦开始与宗室中山哀王子长、齐孝王孙泽等结谋,诈言以武帝时受诏,得职吏事,修武备,备非常。又与刘泽谋为奸书,言少帝非武帝子,大臣所共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