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www.jdxs.cc,柳暗花明又一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齐氏的娘家侄子来了几个,齐家的几个表舅舅,长得都很憨厚,这几年从杜家也得了不少好。
但是人家不是那种得意忘形的人,每次到了收获的时候,都会把自家种的粮食,像绿豆,红豆之类的给他们这边抗一袋子,说是让他们尝一尝鲜。
虽然这东西不值钱,可是比那些单纯的只为了过来要好处的人不好多了?至少人家懂得回报。
陈杜氏这次过来的是二儿子陈二爷,这位陈二爷说话倒是风趣,也没有提什么别的事儿,就单纯过来给舅舅舅母拜年的。每次过来态度也特比好。
因为陈家现在的身份,肯定比不上杜家了,所以要是还摆高姿态,那是得不偿失的。
看见杜有贤还有豆腐作坊,就跟杜有贤商量,他们陈家在镇上也有酒楼,所以也想在这边订豆腐,陈家每天都有人过来取,他们陈家也有马车,过来运货不成问题。
正常的生意买卖,杜有贤和家里人商量了,也觉得没有什么不可行的,所以就和陈家有了这方面的来往。
只要不是单纯的收取别人的好处,那就是可行的,这正常的生意往来,也没有什么可以忌讳的。
杜家这边出豆腐,那边陈家付钱,讲究的是你情我愿。
陈二爷还知道要结个善缘。毕竟,如果不是他娘早年做的有些过分,现在这边按说应该是和他们最亲近的,杜有忠也是陈二爷的亲表哥呢。
过年就这样在吃吃喝喝走亲戚过去了。因为杜有忠不在,总觉得没有以往过的热闹。
正月一过,进入二月,胡氏就给楚家送了大定礼,表示这要送聘礼的时候快要到了。
现在胡氏一点儿也不担心没有钱送聘礼。齐氏也表示,这是孙子辈的第一个,肯定是不会少钱的。
家里定的标准是大郎这次成亲用二百两,这在乡村里,可真是大手笔了!以前娶个媳妇用几两就可以了,如今二百两,这还不包括杂七杂八的,光聘礼就得用上二百两,另外那些皮子和海干货等等,也都可以送到楚家去。作为聘礼的一部分,还有比较讲究的五色谷物等等。
不过杜家的人对此都没有意见,毕竟大郎人家已经是秀才了,娶得还是楚家的姑娘,多用点钱,也是应该的。不然楚家那边不好给姑娘出嫁妆了。因为嫁妆是跟着聘礼走的,要是比聘礼多的多,那就是瞧不起对方了。
于是这边杜家送去的聘礼还是可以的,楚家旁支有些想看笑话的,看了这送来的聘礼也不啃声了,这年头,能出这样一份聘礼,比一般人都强。
要知道有的人家,一辈子都赚不到二百两银子呢。
聘礼过后,就等着杜有忠那边的消息了,或者说,是等他回来,就可以操办婚礼了。
因为杜大郎是长孙,虽然他们以后大部分时间是要在县城里住着,但是齐氏和杜老爷子商量的婚礼还是在乡下办,也可以祭祖,还可以婚后就直接进祠堂。
当然,孙媳妇的嫁妆,除了容易带的,其他的都可以放在县城的房子里。这一点齐氏他们没有意见。
但是不能一点儿嫁妆也不往乡下搬,那样会很没有面子的。
楚家也同意了这个方法,邵氏的意思是,既然要有面子,那么成婚那边搬到乡下的嫁妆,那就是得让人眼前一亮的,像什么绸缎那,首饰啊,这些都可以摆在明面上嘛,大件的家具也可以搬一套过去,大家看了家具了,就没有话说了。
杜家这边出了二百两银子的聘礼,他们这边得翻番,至少是四百两的嫁妆,这也是楚家的规矩,不能只拿着人家聘礼的数目当嫁妆,那样岂不是一点儿也没有陪送给姑娘家?
至于私底下邵氏给的,别人也不会多问。
胡氏这忙的不行,没想打娶儿媳妇这么繁琐,事事都要自己亲自去办,哪怕有李大壮家的帮着,也是不行。
就是杜榆,也是没的嫌。登记在册,然后找人采买窗帘子,被面等等,还有,找了裁缝,给全家每人都要做一身衣服。
这个事儿杜榆是很重视的,齐氏最开始说的是,发给大家料子,让大家自己做,可是杜榆还是说服了奶奶,毕竟这次大哥成婚,要来的人很多,还是让县城里的成衣店的裁缝给大家订做,那样款式和样式都不会显得土气。
也是给家里人撑面子的意思,毕竟,几个婶子是会做衣服,可是那款式都很老,别人看到了说不定心里还会笑话呢。
齐氏咬了咬牙,也就同意了,杜榆就带着人过来杨柳村专门挨个给大家量了。
能做新衣服,大家都很高兴,尤其是请来的还是县城里的裁缝。所以全家老小都很高兴。
不过杜榆跟齐氏商量,给长工们也做一身衣服,料子可以不要好的。“毕竟是大哥的喜事,对长工来说,也是少东家的喜事儿,他们也是来帮忙的,穿着新的,也能让别人觉得咱们家对这些人也好。”
齐氏想了想,勉强同意了,其实她也知道,这很... -->>
齐氏的娘家侄子来了几个,齐家的几个表舅舅,长得都很憨厚,这几年从杜家也得了不少好。
但是人家不是那种得意忘形的人,每次到了收获的时候,都会把自家种的粮食,像绿豆,红豆之类的给他们这边抗一袋子,说是让他们尝一尝鲜。
虽然这东西不值钱,可是比那些单纯的只为了过来要好处的人不好多了?至少人家懂得回报。
陈杜氏这次过来的是二儿子陈二爷,这位陈二爷说话倒是风趣,也没有提什么别的事儿,就单纯过来给舅舅舅母拜年的。每次过来态度也特比好。
因为陈家现在的身份,肯定比不上杜家了,所以要是还摆高姿态,那是得不偿失的。
看见杜有贤还有豆腐作坊,就跟杜有贤商量,他们陈家在镇上也有酒楼,所以也想在这边订豆腐,陈家每天都有人过来取,他们陈家也有马车,过来运货不成问题。
正常的生意买卖,杜有贤和家里人商量了,也觉得没有什么不可行的,所以就和陈家有了这方面的来往。
只要不是单纯的收取别人的好处,那就是可行的,这正常的生意往来,也没有什么可以忌讳的。
杜家这边出豆腐,那边陈家付钱,讲究的是你情我愿。
陈二爷还知道要结个善缘。毕竟,如果不是他娘早年做的有些过分,现在这边按说应该是和他们最亲近的,杜有忠也是陈二爷的亲表哥呢。
过年就这样在吃吃喝喝走亲戚过去了。因为杜有忠不在,总觉得没有以往过的热闹。
正月一过,进入二月,胡氏就给楚家送了大定礼,表示这要送聘礼的时候快要到了。
现在胡氏一点儿也不担心没有钱送聘礼。齐氏也表示,这是孙子辈的第一个,肯定是不会少钱的。
家里定的标准是大郎这次成亲用二百两,这在乡村里,可真是大手笔了!以前娶个媳妇用几两就可以了,如今二百两,这还不包括杂七杂八的,光聘礼就得用上二百两,另外那些皮子和海干货等等,也都可以送到楚家去。作为聘礼的一部分,还有比较讲究的五色谷物等等。
不过杜家的人对此都没有意见,毕竟大郎人家已经是秀才了,娶得还是楚家的姑娘,多用点钱,也是应该的。不然楚家那边不好给姑娘出嫁妆了。因为嫁妆是跟着聘礼走的,要是比聘礼多的多,那就是瞧不起对方了。
于是这边杜家送去的聘礼还是可以的,楚家旁支有些想看笑话的,看了这送来的聘礼也不啃声了,这年头,能出这样一份聘礼,比一般人都强。
要知道有的人家,一辈子都赚不到二百两银子呢。
聘礼过后,就等着杜有忠那边的消息了,或者说,是等他回来,就可以操办婚礼了。
因为杜大郎是长孙,虽然他们以后大部分时间是要在县城里住着,但是齐氏和杜老爷子商量的婚礼还是在乡下办,也可以祭祖,还可以婚后就直接进祠堂。
当然,孙媳妇的嫁妆,除了容易带的,其他的都可以放在县城的房子里。这一点齐氏他们没有意见。
但是不能一点儿嫁妆也不往乡下搬,那样会很没有面子的。
楚家也同意了这个方法,邵氏的意思是,既然要有面子,那么成婚那边搬到乡下的嫁妆,那就是得让人眼前一亮的,像什么绸缎那,首饰啊,这些都可以摆在明面上嘛,大件的家具也可以搬一套过去,大家看了家具了,就没有话说了。
杜家这边出了二百两银子的聘礼,他们这边得翻番,至少是四百两的嫁妆,这也是楚家的规矩,不能只拿着人家聘礼的数目当嫁妆,那样岂不是一点儿也没有陪送给姑娘家?
至于私底下邵氏给的,别人也不会多问。
胡氏这忙的不行,没想打娶儿媳妇这么繁琐,事事都要自己亲自去办,哪怕有李大壮家的帮着,也是不行。
就是杜榆,也是没的嫌。登记在册,然后找人采买窗帘子,被面等等,还有,找了裁缝,给全家每人都要做一身衣服。
这个事儿杜榆是很重视的,齐氏最开始说的是,发给大家料子,让大家自己做,可是杜榆还是说服了奶奶,毕竟这次大哥成婚,要来的人很多,还是让县城里的成衣店的裁缝给大家订做,那样款式和样式都不会显得土气。
也是给家里人撑面子的意思,毕竟,几个婶子是会做衣服,可是那款式都很老,别人看到了说不定心里还会笑话呢。
齐氏咬了咬牙,也就同意了,杜榆就带着人过来杨柳村专门挨个给大家量了。
能做新衣服,大家都很高兴,尤其是请来的还是县城里的裁缝。所以全家老小都很高兴。
不过杜榆跟齐氏商量,给长工们也做一身衣服,料子可以不要好的。“毕竟是大哥的喜事,对长工来说,也是少东家的喜事儿,他们也是来帮忙的,穿着新的,也能让别人觉得咱们家对这些人也好。”
齐氏想了想,勉强同意了,其实她也知道,这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