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www.jdxs.cc,带张彩照回明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此法甚好!果然如此,则流寇覆灭可期亦”崇祯连声夸道:
东阁大学士吴甡提醒道“陛下,杨大人此法虽好,但如此大的包围圈,还要再派劲旅追击流寇,需要的兵力可是不少啊。”。
说实话,吴甡也认为这个十面张网围剿战略很不错,起码自己就想不出来,但是他知道大战略需要有雄厚的兵力做基础,而目前大明的军力已经是捉襟见肘,能不能完成这个战略实在是值得考虑,所以他才提醒崇祯。
杨嗣昌点头道:“陛下,吴大人说的不错,此法需要的兵力确实不少。按照我的计算,需要调集十二万大军……”
“十二万?”,崇祯一声惊呼,顿了一下,他一脸愁容的哀叹:“联到哪里去找这么多兵?就算弄来这许多兵,户部又到哪里去弄来这么多粮饷?”
杨嗣昌却胸有成竹的道:“这事臣早就考虑好了,凤阳和泗州祖陵派官兵五千,承天祖陵派官兵五千,各坚守不动;边军派兵三万,总理军门官兵三万,凤阳、山西二巡抚官兵各派兵一万,湖广、河南二巡抚派官兵各一万五千……”
听他这么一分派,崇祯面色和缓下来。
心想:“听他如此一算,十二万倒也不是拿不出来,只是粮饷怎么办?”想到这,便问道:“爱卿,这光有兵也不行啊,还得有粮饷啊,这十二万兵不知需要多少银子?你知道的,户部现在已经很困难了……”
对这事杨嗣昌早已有了对策,他已算过了所需的军费。
他自信的说道:“陛下勿忧,关于这一点,微臣也早有计议。十二万官兵中,步兵74000人,马兵36000人。步兵每名每月发给饷银一两五钱,一年共需银一百三十三万二千两;马兵每名每月支饷银三两、草料银四钱,一年共需银一百四十四万六千八百两。两项合计共需银二百八十万两。”
“这么多?”崇祯吃惊的叫了起来,随之脸色一僵,心一下子就凉了下来。
他现在最缺的就是银子。可现在杨嗣昌一开口就是二百八十万两,这么大的数字,叫他去哪里筹措。他皱着眉头,脸色渐渐难看起来
杨嗣昌最善于察颜观色,看了一眼崇祯的脸色,他心里暗自叹了口气:“他妈的,扬州的盐商随便找几家也可以拿出上千万的银子,而堂堂一个大明朝,南七北六十三个行省,七八千万的人口,竟然拿不出区区的二百八十万两银子,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没办法,送佛送到底,只能自己为他想办法了。”
想到这,他躬拜说道:“陛下,围剿流寇不能没银子,既然户部实在拿不出银子来,那就只有开源节流了。”
“何为开源节流?”崇祯好奇的问道。只要是搞钱的法子,他都有兴趣。
看了皇帝和众大臣一眼,杨嗣昌道:“节省宫中用度,这是节流。”
听了这话,崇祯心说:“老子已经够节流了,再节流下去,恐怕每天只能吃开水泡饭就咸菜了。”可转念一想,算了,还是听他的吧,开水泡饭就开水泡饭,总之比太祖强,他可是差点饿死了。
想到这些,他笑着对杨嗣昌道:“爱卿所说,联准了。那么开源又是如何开呢?”
“所谓开源,其策有四,曰因粮,曰溢地,曰事例,曰驿递。所谓因粮者,就是把天下所有的田亩,一体加征,亩增收粮六合,每石粮折银八钱,不能种的地不收,这样下来,一年可得银以一百九十二万九千有余……
听到这里,崇祯打断了他的话,疑惑的问道:“爱卿,你这个因粮办法和卢象升的因粮办法好像不一样啊。”
“是不一样。卢大人的因粮办法是田亩需纳赋税超过五两的才收取,而臣的因粮办法是不管贫富,一体加征。”杨嗣昌躬拜说道。
崇祯也不傻,否则他也拿不下魏忠贤了,听了杨嗣昌的因粮办法,他感觉有些不太合适,思索了一下,便问道:“为何不按照卢象升的因粮办法来办施行?”
“陛下,卢大人的因粮办法好是好,但是难以施行”杨嗣昌苦笑卓说道
崇祯脸一板,冷冷说道:“难道有人敢抗拒不交朝廷的赋税?”
“那倒不是。主要就是宦室富民十分奸猾,从来都是想尽办法规避朝廷差徭赋税,如今欲分其贫富以纳... -->>
“此法甚好!果然如此,则流寇覆灭可期亦”崇祯连声夸道:
东阁大学士吴甡提醒道“陛下,杨大人此法虽好,但如此大的包围圈,还要再派劲旅追击流寇,需要的兵力可是不少啊。”。
说实话,吴甡也认为这个十面张网围剿战略很不错,起码自己就想不出来,但是他知道大战略需要有雄厚的兵力做基础,而目前大明的军力已经是捉襟见肘,能不能完成这个战略实在是值得考虑,所以他才提醒崇祯。
杨嗣昌点头道:“陛下,吴大人说的不错,此法需要的兵力确实不少。按照我的计算,需要调集十二万大军……”
“十二万?”,崇祯一声惊呼,顿了一下,他一脸愁容的哀叹:“联到哪里去找这么多兵?就算弄来这许多兵,户部又到哪里去弄来这么多粮饷?”
杨嗣昌却胸有成竹的道:“这事臣早就考虑好了,凤阳和泗州祖陵派官兵五千,承天祖陵派官兵五千,各坚守不动;边军派兵三万,总理军门官兵三万,凤阳、山西二巡抚官兵各派兵一万,湖广、河南二巡抚派官兵各一万五千……”
听他这么一分派,崇祯面色和缓下来。
心想:“听他如此一算,十二万倒也不是拿不出来,只是粮饷怎么办?”想到这,便问道:“爱卿,这光有兵也不行啊,还得有粮饷啊,这十二万兵不知需要多少银子?你知道的,户部现在已经很困难了……”
对这事杨嗣昌早已有了对策,他已算过了所需的军费。
他自信的说道:“陛下勿忧,关于这一点,微臣也早有计议。十二万官兵中,步兵74000人,马兵36000人。步兵每名每月发给饷银一两五钱,一年共需银一百三十三万二千两;马兵每名每月支饷银三两、草料银四钱,一年共需银一百四十四万六千八百两。两项合计共需银二百八十万两。”
“这么多?”崇祯吃惊的叫了起来,随之脸色一僵,心一下子就凉了下来。
他现在最缺的就是银子。可现在杨嗣昌一开口就是二百八十万两,这么大的数字,叫他去哪里筹措。他皱着眉头,脸色渐渐难看起来
杨嗣昌最善于察颜观色,看了一眼崇祯的脸色,他心里暗自叹了口气:“他妈的,扬州的盐商随便找几家也可以拿出上千万的银子,而堂堂一个大明朝,南七北六十三个行省,七八千万的人口,竟然拿不出区区的二百八十万两银子,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没办法,送佛送到底,只能自己为他想办法了。”
想到这,他躬拜说道:“陛下,围剿流寇不能没银子,既然户部实在拿不出银子来,那就只有开源节流了。”
“何为开源节流?”崇祯好奇的问道。只要是搞钱的法子,他都有兴趣。
看了皇帝和众大臣一眼,杨嗣昌道:“节省宫中用度,这是节流。”
听了这话,崇祯心说:“老子已经够节流了,再节流下去,恐怕每天只能吃开水泡饭就咸菜了。”可转念一想,算了,还是听他的吧,开水泡饭就开水泡饭,总之比太祖强,他可是差点饿死了。
想到这些,他笑着对杨嗣昌道:“爱卿所说,联准了。那么开源又是如何开呢?”
“所谓开源,其策有四,曰因粮,曰溢地,曰事例,曰驿递。所谓因粮者,就是把天下所有的田亩,一体加征,亩增收粮六合,每石粮折银八钱,不能种的地不收,这样下来,一年可得银以一百九十二万九千有余……
听到这里,崇祯打断了他的话,疑惑的问道:“爱卿,你这个因粮办法和卢象升的因粮办法好像不一样啊。”
“是不一样。卢大人的因粮办法是田亩需纳赋税超过五两的才收取,而臣的因粮办法是不管贫富,一体加征。”杨嗣昌躬拜说道。
崇祯也不傻,否则他也拿不下魏忠贤了,听了杨嗣昌的因粮办法,他感觉有些不太合适,思索了一下,便问道:“为何不按照卢象升的因粮办法来办施行?”
“陛下,卢大人的因粮办法好是好,但是难以施行”杨嗣昌苦笑卓说道
崇祯脸一板,冷冷说道:“难道有人敢抗拒不交朝廷的赋税?”
“那倒不是。主要就是宦室富民十分奸猾,从来都是想尽办法规避朝廷差徭赋税,如今欲分其贫富以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