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萧逸做完乘法就做除法,分配他每天的任务量。
假如他想一年就想考上童生,365天背60万字,一天就得背1500字。
拿《诗经》来说,诗三百共305篇,全文4万字。
一天背1500字的话,27天能背完。
就是一个月废一本书的节奏,平均算起来,一天的任务量就是10篇。
一天却只有24个小时,除去吃喝拉撒睡10个小时,也只剩14个小时。
14个小时要背10篇内容共1500字,平均到每小时,就是一小时要背一篇内容100字的文章。
叶萧逸觉得他没有这个效率。
一小时搞定100字的背诵,似乎听上去任务没有那么艰巨。
然而这样的任务量也经不起进一步细算。
假如100字的文章,算它10字一断句,整篇就10句话。
一小时60分钟,要6分钟背会一句话才算合格。
然而古文艰涩,叶萧逸又不识字,还要对照这边的教辅资料、教材全解,俗称注疏,去理解才能啃透这句话,不然光是死记硬背很快就忘光。
一想到一天要用功14个小时,进入头悬梁锥刺股,加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状态,才能达成一年搞定60万字的任务。
叶萧逸就默默地将时间推迟成两年。
两年搞定60万字,效率依然是瞄准6分钟背10个字的节奏。
但是他却不会一天学习14小时,那样真的会读书读傻的,一天用功8到12小时已经是叶混混的极限了。
分配完读书任务,叶萧逸发现他是真的没时间忙生意的事了。
晨起6点起来用功,到了中午12点吃饭,就学习了6小时。
睡个午觉,中午2点起来用功,到了傍晚6点,天黑了就要收书,下午就学了4小时。
合起来一天学10个小时,8个小时用来背诵,2个小时用来练他那笔狗爬字。
这边的油灯太伤眼,叶萧逸就不准备开夜车了,晚上八、九点就洗洗睡爬上床躺着准备入眠。
保证9到10个小时的夜间睡眠时间,再加中午的午休,能让他第二天背书不会背得打瞌睡。
为了瞄准6分钟背一句话的效率,叶萧逸做了个6分钟的滴漏计时器。
每隔6分钟碗里的水会滴满溢出来,提醒叶萧逸时间已经过去,一句话应该背完。
这个滴漏是用来治拖延症的。
叶萧逸给自己定了规矩,背完一句话才能伸手把碗里的水倒进滴壶里。
如果6分钟后还背不完,水就会满到溢出来浸湿桌面,想不弄湿书本,就只有赶紧背完赶紧完事,强迫自己别拖延。
这样的日子只过了两天叶萧逸就受不了了。
这次萧墨去扬州来回都阔气的坐了回马车,没再坐慢得要命的牛车。
萧墨只用了两天就回来了,他刚回来,叶混蛋就跟他伸手:
“有没有钱?我要请老师!”
萧墨将三十多两银子交到叶萧逸手上,问他:“你要请什么样的?启蒙私塾的束修费是二两银子,将人请到家里来要八两银子以上一年。
这还是普通的秀才先生,有名望点的先生就更贵了,几十两到两百两一年的都有。”
啊?价格差这么多?叶萧逸也不知道有名望的和无名的秀才水平差多少,直接提诉求: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