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www.jdxs.cc,明末传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购买战马和粮食的同时,郑勋睿没有忘记整合榆林镇的卫、所、营、堡的军队,号称十五万军士的榆林边镇,只有三万五千战斗力不强的军士,这听起来是笑话了,要知道大明朝廷最为最为重要的三个边镇,分别是辽东、大同和榆林,辽东的情况不用说,谁都清楚,大同边军的情况,应该比榆林好一些,但肯定也存在重大的隐患,至于说榆林边镇的情况,郑勋睿已经掌握的清清楚楚。
三万五千边军,其中各级的军官达到了八千人,这八千人是按照十五万军士的编制来配备的,队伍当然庞大了,比郑家军总人数还要多。折算起来,没四个人之中就有一个有品阶的军官了,这说出去是笑话了,这样的军队,根本无法打仗,郑勋睿只能是庆幸,这些年的饥荒,草原部落也没有能够幸免,战斗力大大的削弱,否则榆林边镇早就被打垮了。
手里有了钱粮,郑勋睿必须要整合榆林边镇了。
可他也遇到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那就是榆林总兵的人选,朝廷迟迟没有任命。
总兵官是纯粹的武将,不会有文官来兼任,文官出任总兵官,听起来有些掉价,也没有哪个文官愿意这样做,一般来说总兵官都是接受文官的节制。
榆林镇还有不同于其他边镇的情况,那就是朝廷暂时没有派遣监军,也就是说这里没有太监监军,这倒是让郑勋睿省去了很多的麻烦,太监是可以直接和皇上取得联系的,这可能也是没有哪个太监愿意到穷的没有裤子穿的榆林镇来,来了也得不到什么好处。
朝廷暂时没有派遣总兵官,不是说郑勋睿就不能够动手了,他是延绥巡抚,统领延绥军政事宜,什么事情都是可以做主和拍板的。
当然,动手之前,郑勋睿也暗地里做了一些手脚,主要是针对各级军官做的手脚。
榆林镇的条件太差了,这里的军官,要不是能够克扣军饷,得到一些额外的收入,早就离开了,如今新任的巡抚来了,总兵何耀武自杀,震慑了所有的军官,没有谁敢于明目张胆的克扣军饷了,要是被巡抚大人发现了,克扣的钱粮拿出来不说,恐怕也要落个自杀谢罪的下场,那样的结果谁都不愿意碰见。
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一些流言散发出来,说是朝廷恐怕要清理榆林边镇,按照实际的人数拨付军饷,还有可能清理之前的军饷。
这则消息在军官之中引发了震动,不少军官人心惶惶,不知道消息的真假,要是真的清理,他们的屁股都不干净,岂不是要受到责罚。
就在众人心慌的时候,另外一个消息传来了,那就是可以在这个时候,想办法调离榆林边镇,当然想着调到好的地方去可能性是不大的,就是想着到大同去,都不大可能,最好的去处是辽东,辽东缺乏军官和军士。
辽东这个地方,后金鞑子虎视眈眈,谁都害怕,但要说特别的害怕,也不尽然,后金鞑子一般都不会在辽东挑起战斗厮杀,很多时候都是直接进入关内劫掠,辽东反而没有多少的事情,当然这是明白人才知晓的道理。
是不是申请到辽东去,很多的军官都是犹豫的,可后来越来越多的传闻出现,让很多军官下定决心了,那就是离开了榆林边镇,之前的事情就会一笔勾销了。
于是一些军官开始暗地里串联,争取更多的军官申请到辽东去,那样能够避开朝廷的清查,以前的事情也轻轻放过了,毕竟在辽东镇守,那是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面的,朝廷怎么可能追究。
在这个过程之中,巡抚衙门一直都没有反应。
这让诸多的军官更加的胆战心惊,毕竟他们不可能知道朝廷之中的很多事情,而且新任巡抚是殿试状元,在朝廷里面很有门路,十八岁的年纪就是巡抚了,还是内阁次辅徐光启大人的学生,人家肯定知道朝廷的事情,怕是在等着动手的。
一封请调的文书,终于送到了巡抚衙门,尽管有些姗姗来迟。
军官之中,识字的人很少,不少军官都是在自己名字下面按上的手印,最终统计下来,申请调到辽东去的军官,达到了六千多人。
也就是剩下的军官不足两千人了。
这一切都是郑勋睿暗中运作的,只是他没有想到,居然有六千多人申请到辽东去,这个数目过于的庞大了,可能在朝廷引发风波,这六千多人离开了,预示着榆林边镇剩下的边军,不足... -->>
购买战马和粮食的同时,郑勋睿没有忘记整合榆林镇的卫、所、营、堡的军队,号称十五万军士的榆林边镇,只有三万五千战斗力不强的军士,这听起来是笑话了,要知道大明朝廷最为最为重要的三个边镇,分别是辽东、大同和榆林,辽东的情况不用说,谁都清楚,大同边军的情况,应该比榆林好一些,但肯定也存在重大的隐患,至于说榆林边镇的情况,郑勋睿已经掌握的清清楚楚。
三万五千边军,其中各级的军官达到了八千人,这八千人是按照十五万军士的编制来配备的,队伍当然庞大了,比郑家军总人数还要多。折算起来,没四个人之中就有一个有品阶的军官了,这说出去是笑话了,这样的军队,根本无法打仗,郑勋睿只能是庆幸,这些年的饥荒,草原部落也没有能够幸免,战斗力大大的削弱,否则榆林边镇早就被打垮了。
手里有了钱粮,郑勋睿必须要整合榆林边镇了。
可他也遇到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那就是榆林总兵的人选,朝廷迟迟没有任命。
总兵官是纯粹的武将,不会有文官来兼任,文官出任总兵官,听起来有些掉价,也没有哪个文官愿意这样做,一般来说总兵官都是接受文官的节制。
榆林镇还有不同于其他边镇的情况,那就是朝廷暂时没有派遣监军,也就是说这里没有太监监军,这倒是让郑勋睿省去了很多的麻烦,太监是可以直接和皇上取得联系的,这可能也是没有哪个太监愿意到穷的没有裤子穿的榆林镇来,来了也得不到什么好处。
朝廷暂时没有派遣总兵官,不是说郑勋睿就不能够动手了,他是延绥巡抚,统领延绥军政事宜,什么事情都是可以做主和拍板的。
当然,动手之前,郑勋睿也暗地里做了一些手脚,主要是针对各级军官做的手脚。
榆林镇的条件太差了,这里的军官,要不是能够克扣军饷,得到一些额外的收入,早就离开了,如今新任的巡抚来了,总兵何耀武自杀,震慑了所有的军官,没有谁敢于明目张胆的克扣军饷了,要是被巡抚大人发现了,克扣的钱粮拿出来不说,恐怕也要落个自杀谢罪的下场,那样的结果谁都不愿意碰见。
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一些流言散发出来,说是朝廷恐怕要清理榆林边镇,按照实际的人数拨付军饷,还有可能清理之前的军饷。
这则消息在军官之中引发了震动,不少军官人心惶惶,不知道消息的真假,要是真的清理,他们的屁股都不干净,岂不是要受到责罚。
就在众人心慌的时候,另外一个消息传来了,那就是可以在这个时候,想办法调离榆林边镇,当然想着调到好的地方去可能性是不大的,就是想着到大同去,都不大可能,最好的去处是辽东,辽东缺乏军官和军士。
辽东这个地方,后金鞑子虎视眈眈,谁都害怕,但要说特别的害怕,也不尽然,后金鞑子一般都不会在辽东挑起战斗厮杀,很多时候都是直接进入关内劫掠,辽东反而没有多少的事情,当然这是明白人才知晓的道理。
是不是申请到辽东去,很多的军官都是犹豫的,可后来越来越多的传闻出现,让很多军官下定决心了,那就是离开了榆林边镇,之前的事情就会一笔勾销了。
于是一些军官开始暗地里串联,争取更多的军官申请到辽东去,那样能够避开朝廷的清查,以前的事情也轻轻放过了,毕竟在辽东镇守,那是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面的,朝廷怎么可能追究。
在这个过程之中,巡抚衙门一直都没有反应。
这让诸多的军官更加的胆战心惊,毕竟他们不可能知道朝廷之中的很多事情,而且新任巡抚是殿试状元,在朝廷里面很有门路,十八岁的年纪就是巡抚了,还是内阁次辅徐光启大人的学生,人家肯定知道朝廷的事情,怕是在等着动手的。
一封请调的文书,终于送到了巡抚衙门,尽管有些姗姗来迟。
军官之中,识字的人很少,不少军官都是在自己名字下面按上的手印,最终统计下来,申请调到辽东去的军官,达到了六千多人。
也就是剩下的军官不足两千人了。
这一切都是郑勋睿暗中运作的,只是他没有想到,居然有六千多人申请到辽东去,这个数目过于的庞大了,可能在朝廷引发风波,这六千多人离开了,预示着榆林边镇剩下的边军,不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