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www.jdxs.cc,清末枭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兴许铁路建设成功后,当地的人口规模和经济会有所发展,但是那是以后的事,现在来说,在这些地方投资巨资修建铁路,从商业角度而言就是亏本买卖。
但是这样就可以不修了吗?
也许是普通的民营的铁路公司,那肯定是不会去做赔本的买卖,然而这个时候,帝国铁路公司的皇资属性就是体现出来了好处。
不管是亏不亏本,只要帝国需要。那么帝国铁路公司就会去修!
林哲很早,甚至在商贸区时代就给自己的家族企业制定陆续相关的核心经营策略,那就是引导国内的工商业发展,涉足民资不愿意投资,但是国家又需要的领域。
而在帝国成立后,皇室产业又是多了一项任务,那就是肩负带动国内经济发展的重任。
因此很多时候,皇室企业的盈利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这个国家有没有好处。
林哲控制下的皇室企业,大体上和后世的国企有些类似。但是也有些不一样,那就是后世的国企受到行政干预太多,而林哲控制的皇室企业一般不受政府的挟制,只接受皇室的管理。
而皇室和政府自然是两回事。
如果非要用现代观念来比较的话。那么皇室资产管理处下属的诸多企业相当于后世的党属企业。而财务部所属的部分企业,比如财务部控股的几家商业银行等,就是相当于国有企业。
这两者是有着极大的区别的。
身为正儿八经的皇室企业,帝国铁路公司的管理层是不会管盈利与否,都是必须修筑东北铁路,蒙古铁路和西北铁路等这些战略铁路的。因为这是关乎帝国国防安全的战略任务,别说不赚钱了赔钱也得修。
当然了,在进行这些血本无归的超级大工程之前,帝国铁路公司先得把东部地区的铁路给修起来,尤其是具有丰厚盈利前景的铁路线。
因为这样才能够在后续保持盈利能力,有了盈利才能够偿还数量庞大的贷款,这样才能够有资金去填战略铁路的大窟窿。
如果现在就去修什么战略铁路的话,估计不用几年这帝国铁路公司就得被拖累,然而严重资不抵债,等还不起贷款的本息时,就不是破产倒闭那么简单了,甚至有可能会引起政治动荡。
毕竟这涉及的金钱不是几十几百万那么简单,而是几千万甚至上亿,而这些钱虽然都是从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贷款而来,但是银行和金融机构只是一个二道贩子而已,这些庞大的资金本质上这些钱是属于普通人的:银行储户的存款,投资人的投资金融。
如果这些钱收不回来,哪怕是庞大的皇家银行都撑不住,一旦皇家银行的资金链断裂,进而就可能发生大规模的挤兑,影响到的就是至少几千万人口的巨大动荡,到时候可就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事了。
所以,哪怕是要修战略铁路,也不是现在可以随便修的,除非是帝国中央财政直接出钱修,不然的话肯定要等很多年以后,而由帝国财政直接出钱修可不可以?
可以倒是可以,但是帝国中央财政收入一年也就五个多亿,而且都是有着固话去向的,这要向拿出几千万甚至上亿扔出去修铁路,那么全国那么多国家雇员的薪资也不用发了,军队也不用养了,官办学校直接倒闭算了。
直接拨款投资是最下乘的方法,通常情况下是不会有国家这么干的。
现在摆在林哲眼前的这副地图上,相当多规划好的铁路线还是一道道的虚线,要把这些虚线化为实线,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度至少也得二十年以上。
不过林哲看着这些地图,却是把视线投向了东北,然后再一次拿起了桌面上的一份交通部递交上来的文件。
交通部的铁路司这份文件乃是‘东北铁路勘测和规划’。
厚厚的一大叠文件里是内容非常详细,沿途停靠什么站点,沿途有什么比较难修筑的铁路,建设成本等,建设过程中对当地的经济会造成何种影响,建设完成后,预期的运营情况如何,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多大的带动作用等。
铁路司和帝国铁路公司算是分工合作,铁路司负责早期的大体勘测,路线选定,判定会对当地以及国内的经济产生多大的积极影响,简单来说就是他们决定具体要修建什么铁路,经过那些城市。
而帝国铁路公司则是负责后期的具体事务,比如成本核算,技术难度推测之类的。
这份铁路司的报告里,对东北铁路的未来前景并不是很看好!
这份报告里,初定决定的东北铁路线是延续唐山铁路,然后过山海关、锦州、沈阳、长春、哈尔滨,在哈尔滨分东西支线,东线是从哈尔滨向东延伸,基本就是沿着松花江北上到黑龙江沿岸,然后转道朝着东南方向前往海参崴。
西线则是从哈尔滨向西延伸到齐齐哈尔,后续继续向西到满洲里等。
不过这份报告里也非常明确的说,铁路线从唐山到沈阳段,才有这一定的经济利益修筑,而继续北上到哈尔滨,再到东西两条直线,虽然说都是绕过了山地,是在平原地形修筑,成本不会太高,但是现在的黑龙江和吉林人口都没有多少,就势必会让后期的铁路运营遭到重大亏损,同时矿务司那边也没有在黑龙江和吉林等省份发现大规模可供开发的金属矿产资源,农业资源也不算太丰富,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黑龙江有着不少的金矿了。
相对而言,辽阳省的情况要好得多!
辽阳省拥有大量可耕种的平原土地,同时辽阳的南部地区在地形和气候上都比较适合居住以及农业开发,而这一地区也是帝国这些年来移民开发的重点区域,到了1867年的时候,辽阳省已经拥有将近四百万的人口,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数十万的速度增长当中,每年都有来自山东,河南,山西,直隶,甚至苏北,西北,陕西等地无地农民拖家带口,甚至一整个村一整个村徒迁到东北,这种大规模移民的场景被称呼为闯关东。
而这个时代的闯关东,因为有着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扶持,规模和速度要比历史上提前许多,规模也是大许多。(未完待续。)
>
兴许铁路建设成功后,当地的人口规模和经济会有所发展,但是那是以后的事,现在来说,在这些地方投资巨资修建铁路,从商业角度而言就是亏本买卖。
但是这样就可以不修了吗?
也许是普通的民营的铁路公司,那肯定是不会去做赔本的买卖,然而这个时候,帝国铁路公司的皇资属性就是体现出来了好处。
不管是亏不亏本,只要帝国需要。那么帝国铁路公司就会去修!
林哲很早,甚至在商贸区时代就给自己的家族企业制定陆续相关的核心经营策略,那就是引导国内的工商业发展,涉足民资不愿意投资,但是国家又需要的领域。
而在帝国成立后,皇室产业又是多了一项任务,那就是肩负带动国内经济发展的重任。
因此很多时候,皇室企业的盈利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这个国家有没有好处。
林哲控制下的皇室企业,大体上和后世的国企有些类似。但是也有些不一样,那就是后世的国企受到行政干预太多,而林哲控制的皇室企业一般不受政府的挟制,只接受皇室的管理。
而皇室和政府自然是两回事。
如果非要用现代观念来比较的话。那么皇室资产管理处下属的诸多企业相当于后世的党属企业。而财务部所属的部分企业,比如财务部控股的几家商业银行等,就是相当于国有企业。
这两者是有着极大的区别的。
身为正儿八经的皇室企业,帝国铁路公司的管理层是不会管盈利与否,都是必须修筑东北铁路,蒙古铁路和西北铁路等这些战略铁路的。因为这是关乎帝国国防安全的战略任务,别说不赚钱了赔钱也得修。
当然了,在进行这些血本无归的超级大工程之前,帝国铁路公司先得把东部地区的铁路给修起来,尤其是具有丰厚盈利前景的铁路线。
因为这样才能够在后续保持盈利能力,有了盈利才能够偿还数量庞大的贷款,这样才能够有资金去填战略铁路的大窟窿。
如果现在就去修什么战略铁路的话,估计不用几年这帝国铁路公司就得被拖累,然而严重资不抵债,等还不起贷款的本息时,就不是破产倒闭那么简单了,甚至有可能会引起政治动荡。
毕竟这涉及的金钱不是几十几百万那么简单,而是几千万甚至上亿,而这些钱虽然都是从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贷款而来,但是银行和金融机构只是一个二道贩子而已,这些庞大的资金本质上这些钱是属于普通人的:银行储户的存款,投资人的投资金融。
如果这些钱收不回来,哪怕是庞大的皇家银行都撑不住,一旦皇家银行的资金链断裂,进而就可能发生大规模的挤兑,影响到的就是至少几千万人口的巨大动荡,到时候可就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事了。
所以,哪怕是要修战略铁路,也不是现在可以随便修的,除非是帝国中央财政直接出钱修,不然的话肯定要等很多年以后,而由帝国财政直接出钱修可不可以?
可以倒是可以,但是帝国中央财政收入一年也就五个多亿,而且都是有着固话去向的,这要向拿出几千万甚至上亿扔出去修铁路,那么全国那么多国家雇员的薪资也不用发了,军队也不用养了,官办学校直接倒闭算了。
直接拨款投资是最下乘的方法,通常情况下是不会有国家这么干的。
现在摆在林哲眼前的这副地图上,相当多规划好的铁路线还是一道道的虚线,要把这些虚线化为实线,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度至少也得二十年以上。
不过林哲看着这些地图,却是把视线投向了东北,然后再一次拿起了桌面上的一份交通部递交上来的文件。
交通部的铁路司这份文件乃是‘东北铁路勘测和规划’。
厚厚的一大叠文件里是内容非常详细,沿途停靠什么站点,沿途有什么比较难修筑的铁路,建设成本等,建设过程中对当地的经济会造成何种影响,建设完成后,预期的运营情况如何,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多大的带动作用等。
铁路司和帝国铁路公司算是分工合作,铁路司负责早期的大体勘测,路线选定,判定会对当地以及国内的经济产生多大的积极影响,简单来说就是他们决定具体要修建什么铁路,经过那些城市。
而帝国铁路公司则是负责后期的具体事务,比如成本核算,技术难度推测之类的。
这份铁路司的报告里,对东北铁路的未来前景并不是很看好!
这份报告里,初定决定的东北铁路线是延续唐山铁路,然后过山海关、锦州、沈阳、长春、哈尔滨,在哈尔滨分东西支线,东线是从哈尔滨向东延伸,基本就是沿着松花江北上到黑龙江沿岸,然后转道朝着东南方向前往海参崴。
西线则是从哈尔滨向西延伸到齐齐哈尔,后续继续向西到满洲里等。
不过这份报告里也非常明确的说,铁路线从唐山到沈阳段,才有这一定的经济利益修筑,而继续北上到哈尔滨,再到东西两条直线,虽然说都是绕过了山地,是在平原地形修筑,成本不会太高,但是现在的黑龙江和吉林人口都没有多少,就势必会让后期的铁路运营遭到重大亏损,同时矿务司那边也没有在黑龙江和吉林等省份发现大规模可供开发的金属矿产资源,农业资源也不算太丰富,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黑龙江有着不少的金矿了。
相对而言,辽阳省的情况要好得多!
辽阳省拥有大量可耕种的平原土地,同时辽阳的南部地区在地形和气候上都比较适合居住以及农业开发,而这一地区也是帝国这些年来移民开发的重点区域,到了1867年的时候,辽阳省已经拥有将近四百万的人口,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数十万的速度增长当中,每年都有来自山东,河南,山西,直隶,甚至苏北,西北,陕西等地无地农民拖家带口,甚至一整个村一整个村徒迁到东北,这种大规模移民的场景被称呼为闯关东。
而这个时代的闯关东,因为有着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扶持,规模和速度要比历史上提前许多,规模也是大许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