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www.jdxs.cc,修成凡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宗的皇后萧观音《谏猎疏》、《回心院》和应制诗《君臣同志华夷同风》表达关心社稷安危、致主****的政治理想。流传至今的辽人作品除王鼎的《焚椒录》外,还有寺公大师的《醉义歌》。《醉义歌》是使用契丹语创作,有金朝耶律履的译文,只是契丹文原作和耶律履译文已经失传,今有耶律履的儿子耶律楚材的汉译本传世[28]?。
在书目方面,辽设国史院,专修整历史,设官监修国士、史馆学士、修国史等,曾撰写起居注、日历、实录二十卷、国史,又把不少汉人书籍翻译为辽朝文字,如《五代史》等。当中,辽代所写的实录成为元朝脱脱等所编写的辽史主要材料之一[28]?。
语言文字方面,汉语与契丹语都是通行的,不少文书都是以这两种语言。辽代还出现了为佛教信众学习佛经而编纂的汉字字书《龙龛手鉴》。契丹文是辽代为记录契丹语而参照汉字创制的文字,分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两种形式。但现时已缺少类似的文献。
契丹大字相传于920年由辽太祖下令耶律突吕不和耶律鲁不古参照汉字创制,应有三千余字;契丹小字由辽太祖弟耶律迭剌参考回鹘文对大字加以改变而成。小字为拼音文字,约五百个发音符号。契丹小字较大字简便,原字虽少,却能把契丹语全部贯通。契丹族创字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自觉,对其他民族也有不少影响,例如西夏创造党项文字、金朝创造女真文字、元朝创造八思巴文字。契丹字的通行直到1191年金朝金章宗废除为止[28]?。
宗教
辽朝的宗教以佛教和萨满教为主,此外也崇拜契丹祖先和民间信仰[28]?。民族信仰有木叶山崇拜、天地崇拜[28]?与拜日神[55]?、拜山神[56]?等。木叶山崇拜源自契丹始祖出现与契丹八部兴起的传说,带有萨满教的文化背景[57]?。契丹族于木叶山兴建契丹祖庙以祭拜始祖,最后发展成辽朝皇室的柴册仪。
辽朝佛教基本上继承盛唐的教学佛教[27]?。早在唐朝唐武宗发动灭佛事件时因为河北诸藩镇不听从,大量僧侣与佛教文物流向河北地区,使得当地佛教文化蓬逢发展。902年龙化州建开教寺,为佛教北传契丹的起始点。918年辽上京又建佛寺,佛教逐渐为契丹人所信仰和崇尚。926年辽朝灭渤海国后,俘渤海僧人崇文等57人至上京,又建天雄寺。此后,诸京和各州县也相继修建寺庙。938年辽朝领有燕云十六州后,此地逐渐发展成佛教文化重心,到辽朝晚期“僧侣、佛寺之数冠北方”。
辽太宗等辽朝皇帝也采取保护佛教政策,等都尊崇佛教,佛教大盛。辽兴宗时觉华岛海云寺僧人海山(郎思孝)与辽兴宗关系甚好[58]?。辽道宗曾以诗赞誉法均:“行高峰顶松千尺,戒净天心月一轮。”随着佛教的传播,由皇帝下令,寺庙校勘、雕印佛经和个人写经,集资刻经、印经等活动十分活跃。从山西应县木塔佛像中发现的丹藏、佛经及佛画,河北丰润天宝寺塔发现的佛经,内蒙古巴林右旗释迦佛舍利塔中发现的佛经,堪称佛教艺术瑰宝[27]?。辽朝完成以《大般若经》为首的主要佛教石刻,于辽兴宗时期出版的《契丹大藏经》,其地位仅次于宋朝宋太祖时期开版《蜀版大藏经》,在佛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8]?。
道教和道家思想对契丹人也产生了一定影响。辽初,以各种方式进入草原的汉人中,就有一些道教信仰者。如上京有天长观,中京有通天观,一些州城也多有道士和道观。某些契丹上层和契丹部民也信仰道教。辽圣宗对“道释二教,皆洞其旨”[59]?,其弟耶律隆裕更是个虔诚的道教信徒[60]?。某些上层道士同佛教上层一样受到皇帝的礼遇。辽圣宗曾予道士冯若谷加官太子中允。道教的传播也带动了道家经典的研究,辽初道士刘海蝉著有《还丹破迷歌》和《还金篇》,耶律倍译有《阴符经》,辽圣宗时于阗张文宝曾进《内丹书》,寺公大师的《醉义歌》中也杂有道教思想[28]?。
辽朝也有通行******教,主要经由位于西域、已经******化的喀喇汗国东传而来。996年入仕辽廷的阿拉伯学者纳苏鲁丁即在辽南京(今北京市)兴建牛街礼拜寺[61]?。后来的西辽辽帝对******教采取的宽容伏待政策,使******教持续在西域发展。
艺术
汉式歌舞侍女图(局部)
辽朝绘画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契丹人善画草原风光和骑射人物,辽朝涌现出不少卓有成就的画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绘画作品。耶律倍和著名画家胡瑰、胡虔父子所画多入北宋内府,被誉为“神品”。耶律倍画的《射骑图》、胡环的《卓歇图》、无名氏的《秋林群鹿图》、《丹枫呦鹿图》等名画,均为旷世珍宝。此外比较有名的尚有:耶律防曾两次使宋,见宋仁宗,“陛辞,仅一见,”即临摹如真容。萧瀜据《绘事备考》云:“好读书,亲翰墨,尤善丹青……”虞仲文据《图绘宝鉴》记载他善画人马,墨竹学文湖州(文同)。其他还有契丹族耶律题子、秦晋国妃萧氏,以及汉族陈升、常思言与吴九州等人也皆以善画称[28]?。
雕塑作品刀法遒劲,栩栩如生。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佛塔和佛寺。山西省灵丘觉山寺西塔院中的觉山寺塔、北京市天宁寺塔、辽宁省辽阳白塔、海城析木城金塔造型美观,是辽代最流行的密檐塔中的杰出代表作品。天津蓟县独乐寺的观音阁兼唐代和宋朝之长处,雄健壮丽[28]?。辽朝用契丹文字刻制的石刻。契丹文石刻用契丹大字和小字刻制,一般分为纪功碑、建庙记、哀册文、墓志铭、题记等类。契丹大字石刻如:《辽太祖纪功碑》(残)、《大辽大横帐兰陵郡夫人建静安寺碑》、《耶律延宁墓志》、《萧孝忠墓志铭》、《故太师铭石记》与《北大王墓志》等。其中《北大王墓志》(又作《耶律万辛墓志》)是契丹大字石刻中字体最工整的一件,讲述耶律万辛的事迹,本墓志使用辽代契丹大字、汉字刻印。由于刻字工整,字数较多,有利于契丹大字的解读[28]?。
辽朝散乐受唐朝和五代后晋影响极深,在此基础上与契丹族民间艺术相融合,建立起的一种类似宫廷音乐的形式。《辽史》中有记载,其演奏乐器有:觱篥、箫、笛、笙、琵琶、五弦、箜篌、筝、方响、枝鼓、第二鼓、第三鼓、腰鼓、大鼓与拍板等。散乐由12人组成,是一支完整的表演队伍。乐队呈两排,前排第三人下,有一低矮的舞蹈者,随着节拍翩翩起舞[28]?。
科技
辽代瓷器
辽朝在科学技术方面也取得一些成就。辽朝的医药久负盛名,辽朝医生直鲁古(915年-1005年)撰有《脉诀》与《针灸书》,其中的治疗方法至今仍应用在临床实践中。当时具有尸体防腐保存的技术,文惟简所著的《虏廷事实》、《新五代史·四夷附录》等文献都记载契丹人用香药、盐、矾等保存尸体的方法。1981年在内蒙古察右前旗豪欠营辽墓中发现有保存比较完整的干尸[28]?。
辽朝的天文历法继承五代历法,并略有改进。辽朝原使用后晋马重元的调元历,995年行用辽刺史贾俊的大明历。辽朝皇帝十分重视天象观测,时人并将天象与政事相连系。1971年在河北省宣化辽墓发现的彩绘星图绘有二十八宿、黄道十二宫。1989年在宣化辽墓又发现两幅星图,除与前图略同外,并有十二生肖,均作人形,从中可以得知辽朝天文学已达到很高的水平[28]?。
外交编辑
唐朝
契丹族原臣服唐朝,被唐朝设立为松漠都督府。于晚唐五代时建立契丹国独立,并且屡次入侵河北地区。五代后唐末年,辽太宗接受石敬瑭的请求,协助他建立后晋取代后唐,以获得燕云十六州与后晋的臣服。不久又南征中原,灭后晋以建立辽朝。至此辽朝与中原的外交关系首度转为辽朝居上,中原臣服的状态。[27]?
宋朝
之后辽朝衰退,后周与北宋为了燕云十六州又相继北伐,双方恢复对峙的局面。辽朝采取防御策略,并且扶持北汉对抗中原的北伐,屡次抵御中原的进攻。直到辽圣宗时,经过充分准备之后,再度发动南征,率辽军直逼北宋的澶州。最后双方订立澶渊之盟,辽朝索得,与北宋建立大致上平等的外交关系,长达120年,双方并且加强经济和贸易往来[62]?。1042年辽兴宗乘宋夏战争后北宋内外交困之际,率重兵陈列辽宋边界,并派萧特末(汉名萧英)和刘六符去宋朝索要瓦桥关南十县地。
宋朝派富弼与辽方使节谈判,双方于九月达成协议,此即重熙增币。最后增加增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以了结这次索地之争。辽兴宗还派耶律仁先和刘六符再次使宋争得一个“纳”字,即岁币是宋方纳给辽方的,不是赠送的。宋臣富弼建议宋仁宗答应要求,并且要求辽朝约束西夏作为条件以破坏辽与西夏的关系,最后使辽兴宗两次亲征西夏,劳民伤财[27]?。辽朝晚期因受女真族建立的金朝入侵,加上朝廷内部分裂与内斗,使辽朝有意与北宋和谈。但是北宋已经与金朝建立海上之盟而共同伐辽,所以拒绝和谈,最后辽朝亡于金朝[28]?。
高丽
辽朝于926年灭渤海国后与高丽接触。942年送给高丽50匹骆驼,但遭高丽太祖拒绝。辽使被放逐到孤岛,所送骆驼也都被饿死(万夫桥事件)。至此辽朝多次袭扰高丽边界,993年,辽圣宗率大军越过鸭绿江入侵高丽。最后双方和谈,在高丽同意断绝与宋的联盟后,辽圣宗率军北返,双方建立友好的睦邻关系。1009年高丽发生军变。辽圣宗趁机入侵高丽[63]?。
西北诸国
辽朝与西北诸国保持着较为友好和睦的往来。辽朝西境的主要邻国西夏,长期以来,一直与辽朝保有朝贡和联姻关系。一度为辽藩属,被称为甥舅之邦。辽朝与西域诸国的关系也源远流长。早在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时,就曾经率军西征,使西域诸国相继臣服[64]?。统和年间,王太妃出师西域,1003年建可敦城,作为西北的边防重镇,经过多年的经营,使辽朝的势力范围涵盖漠南、漠北与西域之地。
辽朝政府对这些降附的部落属国,均采取“因迁种落,内置三部”的羁縻政策[65]?,使的这些国家互相监督,皆不愿背叛辽朝[66]?。这些都使葱岭以东的甘州回鹘、西州回鹘与葱岭以西的喀喇汗国,基本上都是亲附辽朝,其与北宋的关系较疏。此外,西亚的波斯与大食在辽初也相继遣使来通好。天赞二年,波斯使来,其第二年大食使来。大食国王遣使为王子请婚,未允。次年,复遣使请婚,辽圣宗以宗室之女嫁之[67]?。
因此,在唐朝灭亡之后,西域、西亚与东欧地区皆将辽朝(契丹)作为中国的代表称谓。中亚和西亚的******兵书中,还将中国传过去的火药与火器称为“契丹花”、“契丹火箭”等。直到今日,俄罗斯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当中,也依旧以契丹作为中国的称呼[34]?。
社会编辑
散乐图
契丹民族的社会与风俗,本不同于汉人。辽朝在统治汉人的燕云十六州地区,则同于中原;在北方的契丹人,则依旧俗生活;介于混杂地区,就呈现两种混合型态。契丹人的仪俗很多,如拜日仪、柴册仪、再生仪、祭山、射鬼箭等。特别的生活方式就是四时的“捺钵”,辽朝皇帝带领百官的中央政权,随着一年四时,到各地巡狩,其宫帐的所在地就是“捺钵”。其他还有“头鱼宴”、“头鹅宴”等生活习惯。契丹饮食文化因地制宜,有蜜饯、果脯等,是用蜜蜡浸渍水果而成,以利保存。清朝东北仍有以欧李(野果)“渍以饧蜜”之俗,今日北京特产果脯,也是与契丹人的“蜜渍山果”“蜜晒山果”之类一脉相承[68]?。
在日常生活上,契丹人具有北亚民族传统,以羊狐皮裘居多。而贵族官吏则以貂裘为主,并且穿丝绢服饰,所配戴的装饰也比较多。饮酒食肉为普遍现象,居住以帐幕为主,也有居住在宫室。摔跤、击鞠(踢球)、射柳、射兔节、下围棋和双陆等均是辽人的业余活动。关于节令风俗,辽汉皆有,仍以契丹旧俗为主。例如元旦日,以弱米和白羊髓为饼。正月七日为人日,食煎饼,称为“薰天饼”。其他尚有中和、上巳、端午、夏至、中元、中秋、重九、冬至等,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原传入的,节日风俗大体相同。然而也有一些节令,名称虽同,却保留了契丹固有的风俗和仪式[68]?。
契丹人在五代时期就有饮茶习俗,而且茶风日炽,家家户户不可一日无茶,这与他们日常膳食结构和多寒多风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宫廷遇重大节日,尝以茶祀祖祭天地,款待宾客和使臣,而且有一套隆重、规范的礼仪。
契丹人的节日有立春、重午、夏至、中秋节、除岁节等。立春日,皇宫举行庆祝仪式。皇帝进入内殿,率臣僚拜先祖画像,献酒。皇帝在土牛前上香,三奠酒,奏乐。再持彩杖鞭土牛。司长报告春至,臣僚也持彩杖鞭土牛三周,再引节度使以上官员登殿,撒谷、豆,击土牛,臣僚依次入座,饮酒,吃春盘,喝茶《辽史》。
又据《辽史·礼志》载:“皇帝皇后六拜、在位者皆下拜。皇帝皇后复位坐,命中丞奉茶果饼饵各二器,奠于天神地祗(即地神)位。
宋使至……臣僚起立,御茶出,皇帝起,入阁,引臣僚东西阶下殿……臣僚鞠躬赞拜,称万岁,赞:各就坐,赞!(赞:即赞礼)两廊从人亦如之,行单(dòn,厚的意思,引申为浓厚)茶,行酒,行膳,行果。”
1994年,在河北省宣化地区发现辽墓群,其中六、七、十号墓壁画中,均绘有以碾茶、煮茶、侍女敬茶的茶道程序图,佐证契丹贵族嗜茶已很普遍。
五代时期,辽与南唐交往最为密切。938年(会同元年),辽把羊三万只,马二百匹卖给南唐,以其值买回罗、纨、茶、药等物资。双方水、陆两路的交易也很频繁,交换去的茶叶不少,惜史无确切的记载。后唐在登州(今山东蓬莱)等地开设马市,和辽进行贸易。931(后唐长兴二年)契丹“黑水瓦儿部至登州卖马”,交换所需要的茶叶。
辽、宋之间的贸易,从北宋初年开始若断若续地进行着。辽需要的茶是通过宋方的馈赠和贸易渠道而获得的。据《契丹国志》载:宋“至贝州(属河北)赐茶、药各一银盒”,而辽“非团茶不纳也,非小团不贵也”。
辽、宋订立盟约进入和平时期后,双方达成协议,在河北边境陆续开放了雄州(雄县)、霸州(霸县)、安肃军(徐水)、广信军(保定西北)四处榷场,以雄州榷场最为重要。宋方输出的商品有:茶叶、瓷器、麻布、漆器、缯帛、香药、苏木等。辽方输出的商品有:羊、马、骆驼等。宋对辽贸易采取“稍优其值予之”的优惠政策。宋方输出的为加工制品,辽方多为牧畜,故榷场贸易对宋方有利,其每年从榷场征收的专卖税就达150万贯之多。大获其利。《三朝北盟》辽方在贸易中也获得大宗税收,双方都得到实惠。除官方贸易外,民间走私贸易也很活跃,虽有禁令,但禁而不止。
契丹人待客是“先汤后茶”,与宋人“客至则啜茶,去则啜汤”恰相反。汤用中药甘草煎剂,团茶则用锯锯碎“用银、铜执壶直接煨于炉口之上”煮饮,富贵贫贱不可一日无茶。[69]
宗的皇后萧观音《谏猎疏》、《回心院》和应制诗《君臣同志华夷同风》表达关心社稷安危、致主****的政治理想。流传至今的辽人作品除王鼎的《焚椒录》外,还有寺公大师的《醉义歌》。《醉义歌》是使用契丹语创作,有金朝耶律履的译文,只是契丹文原作和耶律履译文已经失传,今有耶律履的儿子耶律楚材的汉译本传世[28]?。
在书目方面,辽设国史院,专修整历史,设官监修国士、史馆学士、修国史等,曾撰写起居注、日历、实录二十卷、国史,又把不少汉人书籍翻译为辽朝文字,如《五代史》等。当中,辽代所写的实录成为元朝脱脱等所编写的辽史主要材料之一[28]?。
语言文字方面,汉语与契丹语都是通行的,不少文书都是以这两种语言。辽代还出现了为佛教信众学习佛经而编纂的汉字字书《龙龛手鉴》。契丹文是辽代为记录契丹语而参照汉字创制的文字,分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两种形式。但现时已缺少类似的文献。
契丹大字相传于920年由辽太祖下令耶律突吕不和耶律鲁不古参照汉字创制,应有三千余字;契丹小字由辽太祖弟耶律迭剌参考回鹘文对大字加以改变而成。小字为拼音文字,约五百个发音符号。契丹小字较大字简便,原字虽少,却能把契丹语全部贯通。契丹族创字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自觉,对其他民族也有不少影响,例如西夏创造党项文字、金朝创造女真文字、元朝创造八思巴文字。契丹字的通行直到1191年金朝金章宗废除为止[28]?。
宗教
辽朝的宗教以佛教和萨满教为主,此外也崇拜契丹祖先和民间信仰[28]?。民族信仰有木叶山崇拜、天地崇拜[28]?与拜日神[55]?、拜山神[56]?等。木叶山崇拜源自契丹始祖出现与契丹八部兴起的传说,带有萨满教的文化背景[57]?。契丹族于木叶山兴建契丹祖庙以祭拜始祖,最后发展成辽朝皇室的柴册仪。
辽朝佛教基本上继承盛唐的教学佛教[27]?。早在唐朝唐武宗发动灭佛事件时因为河北诸藩镇不听从,大量僧侣与佛教文物流向河北地区,使得当地佛教文化蓬逢发展。902年龙化州建开教寺,为佛教北传契丹的起始点。918年辽上京又建佛寺,佛教逐渐为契丹人所信仰和崇尚。926年辽朝灭渤海国后,俘渤海僧人崇文等57人至上京,又建天雄寺。此后,诸京和各州县也相继修建寺庙。938年辽朝领有燕云十六州后,此地逐渐发展成佛教文化重心,到辽朝晚期“僧侣、佛寺之数冠北方”。
辽太宗等辽朝皇帝也采取保护佛教政策,等都尊崇佛教,佛教大盛。辽兴宗时觉华岛海云寺僧人海山(郎思孝)与辽兴宗关系甚好[58]?。辽道宗曾以诗赞誉法均:“行高峰顶松千尺,戒净天心月一轮。”随着佛教的传播,由皇帝下令,寺庙校勘、雕印佛经和个人写经,集资刻经、印经等活动十分活跃。从山西应县木塔佛像中发现的丹藏、佛经及佛画,河北丰润天宝寺塔发现的佛经,内蒙古巴林右旗释迦佛舍利塔中发现的佛经,堪称佛教艺术瑰宝[27]?。辽朝完成以《大般若经》为首的主要佛教石刻,于辽兴宗时期出版的《契丹大藏经》,其地位仅次于宋朝宋太祖时期开版《蜀版大藏经》,在佛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8]?。
道教和道家思想对契丹人也产生了一定影响。辽初,以各种方式进入草原的汉人中,就有一些道教信仰者。如上京有天长观,中京有通天观,一些州城也多有道士和道观。某些契丹上层和契丹部民也信仰道教。辽圣宗对“道释二教,皆洞其旨”[59]?,其弟耶律隆裕更是个虔诚的道教信徒[60]?。某些上层道士同佛教上层一样受到皇帝的礼遇。辽圣宗曾予道士冯若谷加官太子中允。道教的传播也带动了道家经典的研究,辽初道士刘海蝉著有《还丹破迷歌》和《还金篇》,耶律倍译有《阴符经》,辽圣宗时于阗张文宝曾进《内丹书》,寺公大师的《醉义歌》中也杂有道教思想[28]?。
辽朝也有通行******教,主要经由位于西域、已经******化的喀喇汗国东传而来。996年入仕辽廷的阿拉伯学者纳苏鲁丁即在辽南京(今北京市)兴建牛街礼拜寺[61]?。后来的西辽辽帝对******教采取的宽容伏待政策,使******教持续在西域发展。
艺术
汉式歌舞侍女图(局部)
辽朝绘画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契丹人善画草原风光和骑射人物,辽朝涌现出不少卓有成就的画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绘画作品。耶律倍和著名画家胡瑰、胡虔父子所画多入北宋内府,被誉为“神品”。耶律倍画的《射骑图》、胡环的《卓歇图》、无名氏的《秋林群鹿图》、《丹枫呦鹿图》等名画,均为旷世珍宝。此外比较有名的尚有:耶律防曾两次使宋,见宋仁宗,“陛辞,仅一见,”即临摹如真容。萧瀜据《绘事备考》云:“好读书,亲翰墨,尤善丹青……”虞仲文据《图绘宝鉴》记载他善画人马,墨竹学文湖州(文同)。其他还有契丹族耶律题子、秦晋国妃萧氏,以及汉族陈升、常思言与吴九州等人也皆以善画称[28]?。
雕塑作品刀法遒劲,栩栩如生。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佛塔和佛寺。山西省灵丘觉山寺西塔院中的觉山寺塔、北京市天宁寺塔、辽宁省辽阳白塔、海城析木城金塔造型美观,是辽代最流行的密檐塔中的杰出代表作品。天津蓟县独乐寺的观音阁兼唐代和宋朝之长处,雄健壮丽[28]?。辽朝用契丹文字刻制的石刻。契丹文石刻用契丹大字和小字刻制,一般分为纪功碑、建庙记、哀册文、墓志铭、题记等类。契丹大字石刻如:《辽太祖纪功碑》(残)、《大辽大横帐兰陵郡夫人建静安寺碑》、《耶律延宁墓志》、《萧孝忠墓志铭》、《故太师铭石记》与《北大王墓志》等。其中《北大王墓志》(又作《耶律万辛墓志》)是契丹大字石刻中字体最工整的一件,讲述耶律万辛的事迹,本墓志使用辽代契丹大字、汉字刻印。由于刻字工整,字数较多,有利于契丹大字的解读[28]?。
辽朝散乐受唐朝和五代后晋影响极深,在此基础上与契丹族民间艺术相融合,建立起的一种类似宫廷音乐的形式。《辽史》中有记载,其演奏乐器有:觱篥、箫、笛、笙、琵琶、五弦、箜篌、筝、方响、枝鼓、第二鼓、第三鼓、腰鼓、大鼓与拍板等。散乐由12人组成,是一支完整的表演队伍。乐队呈两排,前排第三人下,有一低矮的舞蹈者,随着节拍翩翩起舞[28]?。
科技
辽代瓷器
辽朝在科学技术方面也取得一些成就。辽朝的医药久负盛名,辽朝医生直鲁古(915年-1005年)撰有《脉诀》与《针灸书》,其中的治疗方法至今仍应用在临床实践中。当时具有尸体防腐保存的技术,文惟简所著的《虏廷事实》、《新五代史·四夷附录》等文献都记载契丹人用香药、盐、矾等保存尸体的方法。1981年在内蒙古察右前旗豪欠营辽墓中发现有保存比较完整的干尸[28]?。
辽朝的天文历法继承五代历法,并略有改进。辽朝原使用后晋马重元的调元历,995年行用辽刺史贾俊的大明历。辽朝皇帝十分重视天象观测,时人并将天象与政事相连系。1971年在河北省宣化辽墓发现的彩绘星图绘有二十八宿、黄道十二宫。1989年在宣化辽墓又发现两幅星图,除与前图略同外,并有十二生肖,均作人形,从中可以得知辽朝天文学已达到很高的水平[28]?。
外交编辑
唐朝
契丹族原臣服唐朝,被唐朝设立为松漠都督府。于晚唐五代时建立契丹国独立,并且屡次入侵河北地区。五代后唐末年,辽太宗接受石敬瑭的请求,协助他建立后晋取代后唐,以获得燕云十六州与后晋的臣服。不久又南征中原,灭后晋以建立辽朝。至此辽朝与中原的外交关系首度转为辽朝居上,中原臣服的状态。[27]?
宋朝
之后辽朝衰退,后周与北宋为了燕云十六州又相继北伐,双方恢复对峙的局面。辽朝采取防御策略,并且扶持北汉对抗中原的北伐,屡次抵御中原的进攻。直到辽圣宗时,经过充分准备之后,再度发动南征,率辽军直逼北宋的澶州。最后双方订立澶渊之盟,辽朝索得,与北宋建立大致上平等的外交关系,长达120年,双方并且加强经济和贸易往来[62]?。1042年辽兴宗乘宋夏战争后北宋内外交困之际,率重兵陈列辽宋边界,并派萧特末(汉名萧英)和刘六符去宋朝索要瓦桥关南十县地。
宋朝派富弼与辽方使节谈判,双方于九月达成协议,此即重熙增币。最后增加增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以了结这次索地之争。辽兴宗还派耶律仁先和刘六符再次使宋争得一个“纳”字,即岁币是宋方纳给辽方的,不是赠送的。宋臣富弼建议宋仁宗答应要求,并且要求辽朝约束西夏作为条件以破坏辽与西夏的关系,最后使辽兴宗两次亲征西夏,劳民伤财[27]?。辽朝晚期因受女真族建立的金朝入侵,加上朝廷内部分裂与内斗,使辽朝有意与北宋和谈。但是北宋已经与金朝建立海上之盟而共同伐辽,所以拒绝和谈,最后辽朝亡于金朝[28]?。
高丽
辽朝于926年灭渤海国后与高丽接触。942年送给高丽50匹骆驼,但遭高丽太祖拒绝。辽使被放逐到孤岛,所送骆驼也都被饿死(万夫桥事件)。至此辽朝多次袭扰高丽边界,993年,辽圣宗率大军越过鸭绿江入侵高丽。最后双方和谈,在高丽同意断绝与宋的联盟后,辽圣宗率军北返,双方建立友好的睦邻关系。1009年高丽发生军变。辽圣宗趁机入侵高丽[63]?。
西北诸国
辽朝与西北诸国保持着较为友好和睦的往来。辽朝西境的主要邻国西夏,长期以来,一直与辽朝保有朝贡和联姻关系。一度为辽藩属,被称为甥舅之邦。辽朝与西域诸国的关系也源远流长。早在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时,就曾经率军西征,使西域诸国相继臣服[64]?。统和年间,王太妃出师西域,1003年建可敦城,作为西北的边防重镇,经过多年的经营,使辽朝的势力范围涵盖漠南、漠北与西域之地。
辽朝政府对这些降附的部落属国,均采取“因迁种落,内置三部”的羁縻政策[65]?,使的这些国家互相监督,皆不愿背叛辽朝[66]?。这些都使葱岭以东的甘州回鹘、西州回鹘与葱岭以西的喀喇汗国,基本上都是亲附辽朝,其与北宋的关系较疏。此外,西亚的波斯与大食在辽初也相继遣使来通好。天赞二年,波斯使来,其第二年大食使来。大食国王遣使为王子请婚,未允。次年,复遣使请婚,辽圣宗以宗室之女嫁之[67]?。
因此,在唐朝灭亡之后,西域、西亚与东欧地区皆将辽朝(契丹)作为中国的代表称谓。中亚和西亚的******兵书中,还将中国传过去的火药与火器称为“契丹花”、“契丹火箭”等。直到今日,俄罗斯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当中,也依旧以契丹作为中国的称呼[34]?。
社会编辑
散乐图
契丹民族的社会与风俗,本不同于汉人。辽朝在统治汉人的燕云十六州地区,则同于中原;在北方的契丹人,则依旧俗生活;介于混杂地区,就呈现两种混合型态。契丹人的仪俗很多,如拜日仪、柴册仪、再生仪、祭山、射鬼箭等。特别的生活方式就是四时的“捺钵”,辽朝皇帝带领百官的中央政权,随着一年四时,到各地巡狩,其宫帐的所在地就是“捺钵”。其他还有“头鱼宴”、“头鹅宴”等生活习惯。契丹饮食文化因地制宜,有蜜饯、果脯等,是用蜜蜡浸渍水果而成,以利保存。清朝东北仍有以欧李(野果)“渍以饧蜜”之俗,今日北京特产果脯,也是与契丹人的“蜜渍山果”“蜜晒山果”之类一脉相承[68]?。
在日常生活上,契丹人具有北亚民族传统,以羊狐皮裘居多。而贵族官吏则以貂裘为主,并且穿丝绢服饰,所配戴的装饰也比较多。饮酒食肉为普遍现象,居住以帐幕为主,也有居住在宫室。摔跤、击鞠(踢球)、射柳、射兔节、下围棋和双陆等均是辽人的业余活动。关于节令风俗,辽汉皆有,仍以契丹旧俗为主。例如元旦日,以弱米和白羊髓为饼。正月七日为人日,食煎饼,称为“薰天饼”。其他尚有中和、上巳、端午、夏至、中元、中秋、重九、冬至等,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原传入的,节日风俗大体相同。然而也有一些节令,名称虽同,却保留了契丹固有的风俗和仪式[68]?。
契丹人在五代时期就有饮茶习俗,而且茶风日炽,家家户户不可一日无茶,这与他们日常膳食结构和多寒多风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宫廷遇重大节日,尝以茶祀祖祭天地,款待宾客和使臣,而且有一套隆重、规范的礼仪。
契丹人的节日有立春、重午、夏至、中秋节、除岁节等。立春日,皇宫举行庆祝仪式。皇帝进入内殿,率臣僚拜先祖画像,献酒。皇帝在土牛前上香,三奠酒,奏乐。再持彩杖鞭土牛。司长报告春至,臣僚也持彩杖鞭土牛三周,再引节度使以上官员登殿,撒谷、豆,击土牛,臣僚依次入座,饮酒,吃春盘,喝茶《辽史》。
又据《辽史·礼志》载:“皇帝皇后六拜、在位者皆下拜。皇帝皇后复位坐,命中丞奉茶果饼饵各二器,奠于天神地祗(即地神)位。
宋使至……臣僚起立,御茶出,皇帝起,入阁,引臣僚东西阶下殿……臣僚鞠躬赞拜,称万岁,赞:各就坐,赞!(赞:即赞礼)两廊从人亦如之,行单(dòn,厚的意思,引申为浓厚)茶,行酒,行膳,行果。”
1994年,在河北省宣化地区发现辽墓群,其中六、七、十号墓壁画中,均绘有以碾茶、煮茶、侍女敬茶的茶道程序图,佐证契丹贵族嗜茶已很普遍。
五代时期,辽与南唐交往最为密切。938年(会同元年),辽把羊三万只,马二百匹卖给南唐,以其值买回罗、纨、茶、药等物资。双方水、陆两路的交易也很频繁,交换去的茶叶不少,惜史无确切的记载。后唐在登州(今山东蓬莱)等地开设马市,和辽进行贸易。931(后唐长兴二年)契丹“黑水瓦儿部至登州卖马”,交换所需要的茶叶。
辽、宋之间的贸易,从北宋初年开始若断若续地进行着。辽需要的茶是通过宋方的馈赠和贸易渠道而获得的。据《契丹国志》载:宋“至贝州(属河北)赐茶、药各一银盒”,而辽“非团茶不纳也,非小团不贵也”。
辽、宋订立盟约进入和平时期后,双方达成协议,在河北边境陆续开放了雄州(雄县)、霸州(霸县)、安肃军(徐水)、广信军(保定西北)四处榷场,以雄州榷场最为重要。宋方输出的商品有:茶叶、瓷器、麻布、漆器、缯帛、香药、苏木等。辽方输出的商品有:羊、马、骆驼等。宋对辽贸易采取“稍优其值予之”的优惠政策。宋方输出的为加工制品,辽方多为牧畜,故榷场贸易对宋方有利,其每年从榷场征收的专卖税就达150万贯之多。大获其利。《三朝北盟》辽方在贸易中也获得大宗税收,双方都得到实惠。除官方贸易外,民间走私贸易也很活跃,虽有禁令,但禁而不止。
契丹人待客是“先汤后茶”,与宋人“客至则啜茶,去则啜汤”恰相反。汤用中药甘草煎剂,团茶则用锯锯碎“用银、铜执壶直接煨于炉口之上”煮饮,富贵贫贱不可一日无茶。[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