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鹤笔记

她与灯/著

2024-06-24

书籍简介

历史上的邓瑛获罪受凌迟而死。内阁大学士杨伦,却在他死后都为他亲提了:“致洁”二字。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杨婉把邓瑛作为研究对象,翻来覆去地扒拉了十年。十年学术,十年血泪,邓瑛是比她男朋友还要重要的存在。结果在一场学术大会上,意外回到六百多年前,那时候邓瑛还是一个待刑的囚犯。杨婉双眼放光:“这样的一手资料哪里去找啊!”邓瑛:“为什么这个女人总是拿着一个写英文的小本子?”杨婉:最初我一点都不想和这个封建时代共情,就想看着邓瑛走完他悲壮的一生,后来我只想救他,用尽我毕生所学,以及我对这个朝代所有的理解去救他。邓瑛:杨婉是为我活着的。这句话她说了两次,一次是在我受刑的前夜,一次是在靖和初年的诏狱。

首章试读

有的,杨婉就是这个幸运儿。

都说十年学术十年血泪,杨婉选择了一条非人的道路,并且一门心思走到了黑。和明朝一个叫“邓瑛”的宦官在故纸堆里单方面相杀了十年。

邓瑛是明朝历史上一个很神奇的存在,据说他容姿清俊,受刑伤后腿上有患,发作时,常不良于行。

然而除了在样貌这一项上多得溢美之词,这个人在其他方面基本上被形容得猪狗不如。

当年清人修《明史》时,就恨不得把这个世上所有剔骨剜肉的恶言都判给他。

不过明朝贞宁年间的内阁辅臣杨伦,后来却在自己的文集当中,对邓瑛以“挚友”相称。

诚然史料浩如烟海,已故之人却始终是虚像。

杨婉的学术生涯可谓呕心沥血,终于在自己二十八岁这一年博士毕业,并且写完了自己的学术著作,《邓瑛传》一书。

但这个过程却异常的艰难。

邓瑛一直是和王振,汪直这些人划归在一处的明朝奸宦。

学界对此人的定性,早在民国时期的历史研究中就已经形成,后来的学者也大多沿袭这种观点,在各自的角度上不断延申。

但杨婉不认可。

她以杨伦对邓瑛的评价为突破口,一直试图从已然很严谨的史料和论述里寻找这个人真实的生息痕迹。

他在建筑上的造诣,他在内宫的生活,他为人的信念……方方面面,既有对前人的补充,更多的则是颠覆。

十多年的学术研究工作,她一个人搞得特别孤独。

写《邓瑛传》的时候,几乎是凭一己之力,在和整个学界的观念对抗。

书稿被毙掉了一次又一次,大论文在送审前后也是几经波折。

好在,她最终坚强地毕业了。

和很多躺着在学术怀抱里蹬腿儿的女博士一样,这个自虐的过程让杨婉尝到了和纸片人隔世交流的终极乐趣,而邓瑛的人生也因此快被她扒得连底裤都没了。

杨婉也认为,此人的官场沉浮,人情交游,应该已在书中面面俱到,只可惜缺一段情史,虽在各种不靠谱的文献资料中艳影绰绰,却实在无真相可寻。

对此杨婉有遗憾,老天似乎也有遗憾...

首 页目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