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辽青帝

老山活着/著

2024-06-24

书籍简介

大唐中和四年,884年,当黄巢的时代在狼虎谷画下休止符后,五代乱世的开端。二十几年后,契丹八部将在辽东崛起。这一年,黃巢的从子黄浩没有像原时空一样跑去了江淮,而是率领三千残部在登州夺船出海逃到辽东半岛,被穿越者取代的大齐太子黄浩用超越时代的手段,迅速在半岛上站住了脚,在本溪建起了义军的根据地。他充分利用契丹八部之间的矛盾,分化契丹各部,重点打击耶律阿保机的迭剌部,打乱了契丹人的崛起过程。他通过各种手段拉拢被契丹人欺压的其他部落,解救被契丹人掠去的汉人以及各部落的奴隶,逐步壮大了自己的实力。与此同时,他利用唐末藩镇之间的矛盾,拉扰唐卢龙节度使刘仁恭与之结盟,共同对抗契丹人和晋王李克用。在黄浩的纵横捭阖、苦心经营下,历史的车轮在这一刻改变了……

首章试读

公元884年,大唐中和四年,大齐金统五年,六月十五。

闪电、炸雷、瓢泼大雨,一起向大地砸来,黄巢带领义军在雨中艰难跋涉着。滂沱大雨,山洪暴发,冲垮了汴河的堤坝,洪水漫天盖地扑来,站立不稳的兵士呼叫着被冲走。装辎重粮草的马车被冲翻。一辆马车在水中摇摆,几个卫士死死的拉住马车,不让车子被洪水冲走。

大齐皇帝黄巢站在泥水里,伸手去拉困在车中的妻子。她处于重病之中,无力地向他们摆摆手,呻吟着说:“别管我了,我不行了。快去看看浩儿……”说着,一股大水冲来,马车打着滚淹没在水中。

“皇后!”

“娘娘!”

黄巢和身边卫士的呼叫声很快被洪水的咆哮淹没。

第二天,天刚亮,黄巢带着残存的两百多名宫廷禁卫找到黄存、黄揆等将领,大家分头清点兵马,幸存者已不足万人。面对经过一夜折腾冻得浑身发抖的兵士,大家没了主张,都用眼光盯着黄巢。

黄巢长叹一声说:“天灭我也!事已至此,众兄弟愿走的,走;不愿走的,随我去冤句再作商议。愿走,愿留,都快,要赶在敌人追来以前离开这里。”

不到一个时辰,去留的人清点下来,各有半数。要走的人陆续向黄巢跪下,流泪告别;留下的人则重新编队,黄巢下令队伍向冤句(今山东菏泽市西南)前进。绵绵细雨中,队伍已经开拔,黄巢仍驻足岸边,望着滔滔东流的汴河水,忍不住热泪夺眶而出。

“是黄总管!”有人喊道。

泪眼蒙眬中,他看到远处有两个人影跑过来,擦干泪水一看,顿时又惊又喜,原来是贴身太监黄钦拉着黄浩追上来了。黄钦拉着黄浩跑到黄巢面前,喘着气说:“陛下!奴婢可算找到您了。我从汴州城逃出,顺汴河岸朝这边跑,见岸边有个小孩在水中挣扎,我拉起来一看,原来是太子……”

大将军黄存说:“黄钦,你真立大功了,皇上正为太子的下落着急呢!”

黄巢激动地搂过黄浩说:“太好了!总算苍天有眼呀!浩儿,你还好吧?”

“你……你是谁?我为什么在这里?”黄浩说出来的话,让大家大吃一惊。

黄巢急道:“浩儿,你怎么了?朕...

首 页目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