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www.jdxs.cc,寒门书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sp; “子建文章,自然指的是曹植的辞赋,曹植学贯古今,辞赋更是下笔万言,出口成章,此当为一绝。”丁逸之说道。
司马道子点头,丁逸之又继续说:“这第二绝,便是王右军之字,王右军之字遒媚劲健,绝代更无,当然也为一绝。”
这句话一说完,连王珣也是捻着胡子频频点头,王右军,自然便是王羲之,而王羲之就是王珣的叔父,王珣幼得熏陶,所以他在书法上的造诣,也是不低的。此时见丁逸之夸赞他叔父的字,他不禁心中也是喜滋滋的。
“这第三绝,”丁逸之继续说道:“便是我兄长张弛的诗,我兄之诗,意境奇伟、气势雄浑、飘逸不尘。可当三绝。”
“一派胡言。”丁逸之话刚说完,王珣就不干了。王羲之是他叔父,与曹植并列自然无妨,可若同一个小辈并称三绝,他王珣的面子可往哪里放?
王珣听到丁逸之竟然将张弛于自己的叔父王羲之齐名而称,不禁怒道:“一派胡言。”
丁逸之微微一笑,说:“我兄初来建康,近日方才声名渐起,也难怪王大人不知。王大人若是不信,可差人前往茶楼酒肆等文人聚集之地,一访可知,“三绝”之说,江南士子已皆作此言,饮酒时更是皆咏我兄之诗。”
见丁逸之说的言之凿凿,王珣捻着胡子也不说话了,只是一边捻着胡子,一边不断的打量张弛。
王珣是何等人物?心机深沉恐怕也少有人及,怒极反笑,笑得张弛心里不免有些发毛。
“张公子可骑白马?”王珣忽然一转话题。
张弛不知何意,机械的点了点头。
王珣便向会稽王施了一礼,却退后了两步,就不再多言了。
他这一句话,当然是提醒司马道子,关于刚才那个“天机现,天下反。寒门之主,白马青衫”的箴言。
琅邪王氏本就历代都是朝中显贵,王珣更是久居朝堂,如今虽然说他上了年纪,但都说人老精、鬼老灵,那是当真一点也不假的。张弛本就是一袭青衫,况且以王珣多年练就的识人的本领,一眼就知此人绝非出身显贵。
王珣深知权谋之术,只是轻描淡写的问了一句,既是青衫,又骑白马,就已经不着痕迹的为张弛扣上了“造反嫌疑人”的帽子。
以王珣的心机,无凭无据,他当然不会明指张弛便是箴言说指之人。日后被有心人利用,难免就授人以柄。所以他才只是这么简单的问了一问,话外之意,司马道子身为会稽王。自然想得出来。
果然如此。
司马道子虽然平日纵情声色,也不大爱理朝政,一切都交给王国宝这个亲信打理,可他毕竟身居显位,王珣的意思他又怎能不知。
“既然如此……”司马道子欲言又止,有心不用张弛,可是又想到张弛本是王小姐所荐,心中忌惮,不免皱眉说:“既是王小姐所荐,你便就如王小姐所言,任个新军参军之职吧,只不过你不识军旅事务,我需再多给你安排一名将军,望你二人,可相互协力、共效朝廷。”
“丁公子家中乃是会稽望族,如今新军初成,正是用人之际,不如便也来军中,暂委丁公子为主薄之职,如何?”司马道子又转头向丁逸之询问说。
“多谢会稽王知遇之恩。”丁逸之潇洒一礼,说道。
…
…
待王国宝又交代了一些事务后,二人从军府出来以是正午,丁逸之边走便对张弛说:“本来自晋以来军制,参军既可独立带兵,兄长可知,为何会稽王为兄长额外另按排了一位将军?”
张弛哪里知道这些,想了想说:“或者是会稽王担心我不识军务,有负所托,所以找一个有经验的人来帮我?”
谁知丁逸之一听此言,微笑着对张弛说:“兄长啊,你可真是我的良善兄长。”
“难道会稽王的安排另有深意?”
“兄长,世道将乱,防人之心可是一时也不可无的。”丁逸之说道。
“如今士族子弟,又有哪个识得军务的?还不是皆身居高位,权掌要职。”丁逸之继续说着:“今日若非会稽王忌惮公子是王小姐所荐,恐怕不但不能如此顺利,反而会有大祸也说不定。”
对于这其中的关节,张弛自然是全然不知,听丁逸之这么说,大是不解,问道:“王小姐又无官职,为何会稽王贵为王爷,反而忌惮王小姐?”
“会稽王忌惮王小姐,并非忌惮她的身份,而是忌惮她的头脑。”丁逸之微微一笑,说:“王小姐虽无官职,又是女儿之身,可却胸怀四海,恐怕就算说天下局势都悬于王小姐之手,也并非言过其实。”
知道王小姐厉害,只是想不到这般厉害,张弛心说。
“只是可惜,”丁逸之又继续说道:“王小姐的这个父亲,王国宝王大人,为人刚愎自用,有谋无胆,王小姐恐怕徒有倾天之力,也难用得出来的。”
“而王珣此人城府极深,心机沉重,恐怕王国宝,最终还是斗不过他的。”丁逸之继续说道。
只凭这一番话,张弛就能看得出来,自己捡的这个表弟,也是一个胸怀锦绣的人物。
“恐怕等兄长到了军营之中,会稽王为兄长安排的那位将军,必然会给兄长填上不少麻烦。”丁逸之提醒张弛说:“兄长到时还要格外小心才是。”
bsp; “子建文章,自然指的是曹植的辞赋,曹植学贯古今,辞赋更是下笔万言,出口成章,此当为一绝。”丁逸之说道。
司马道子点头,丁逸之又继续说:“这第二绝,便是王右军之字,王右军之字遒媚劲健,绝代更无,当然也为一绝。”
这句话一说完,连王珣也是捻着胡子频频点头,王右军,自然便是王羲之,而王羲之就是王珣的叔父,王珣幼得熏陶,所以他在书法上的造诣,也是不低的。此时见丁逸之夸赞他叔父的字,他不禁心中也是喜滋滋的。
“这第三绝,”丁逸之继续说道:“便是我兄长张弛的诗,我兄之诗,意境奇伟、气势雄浑、飘逸不尘。可当三绝。”
“一派胡言。”丁逸之话刚说完,王珣就不干了。王羲之是他叔父,与曹植并列自然无妨,可若同一个小辈并称三绝,他王珣的面子可往哪里放?
王珣听到丁逸之竟然将张弛于自己的叔父王羲之齐名而称,不禁怒道:“一派胡言。”
丁逸之微微一笑,说:“我兄初来建康,近日方才声名渐起,也难怪王大人不知。王大人若是不信,可差人前往茶楼酒肆等文人聚集之地,一访可知,“三绝”之说,江南士子已皆作此言,饮酒时更是皆咏我兄之诗。”
见丁逸之说的言之凿凿,王珣捻着胡子也不说话了,只是一边捻着胡子,一边不断的打量张弛。
王珣是何等人物?心机深沉恐怕也少有人及,怒极反笑,笑得张弛心里不免有些发毛。
“张公子可骑白马?”王珣忽然一转话题。
张弛不知何意,机械的点了点头。
王珣便向会稽王施了一礼,却退后了两步,就不再多言了。
他这一句话,当然是提醒司马道子,关于刚才那个“天机现,天下反。寒门之主,白马青衫”的箴言。
琅邪王氏本就历代都是朝中显贵,王珣更是久居朝堂,如今虽然说他上了年纪,但都说人老精、鬼老灵,那是当真一点也不假的。张弛本就是一袭青衫,况且以王珣多年练就的识人的本领,一眼就知此人绝非出身显贵。
王珣深知权谋之术,只是轻描淡写的问了一句,既是青衫,又骑白马,就已经不着痕迹的为张弛扣上了“造反嫌疑人”的帽子。
以王珣的心机,无凭无据,他当然不会明指张弛便是箴言说指之人。日后被有心人利用,难免就授人以柄。所以他才只是这么简单的问了一问,话外之意,司马道子身为会稽王。自然想得出来。
果然如此。
司马道子虽然平日纵情声色,也不大爱理朝政,一切都交给王国宝这个亲信打理,可他毕竟身居显位,王珣的意思他又怎能不知。
“既然如此……”司马道子欲言又止,有心不用张弛,可是又想到张弛本是王小姐所荐,心中忌惮,不免皱眉说:“既是王小姐所荐,你便就如王小姐所言,任个新军参军之职吧,只不过你不识军旅事务,我需再多给你安排一名将军,望你二人,可相互协力、共效朝廷。”
“丁公子家中乃是会稽望族,如今新军初成,正是用人之际,不如便也来军中,暂委丁公子为主薄之职,如何?”司马道子又转头向丁逸之询问说。
“多谢会稽王知遇之恩。”丁逸之潇洒一礼,说道。
…
…
待王国宝又交代了一些事务后,二人从军府出来以是正午,丁逸之边走便对张弛说:“本来自晋以来军制,参军既可独立带兵,兄长可知,为何会稽王为兄长额外另按排了一位将军?”
张弛哪里知道这些,想了想说:“或者是会稽王担心我不识军务,有负所托,所以找一个有经验的人来帮我?”
谁知丁逸之一听此言,微笑着对张弛说:“兄长啊,你可真是我的良善兄长。”
“难道会稽王的安排另有深意?”
“兄长,世道将乱,防人之心可是一时也不可无的。”丁逸之说道。
“如今士族子弟,又有哪个识得军务的?还不是皆身居高位,权掌要职。”丁逸之继续说着:“今日若非会稽王忌惮公子是王小姐所荐,恐怕不但不能如此顺利,反而会有大祸也说不定。”
对于这其中的关节,张弛自然是全然不知,听丁逸之这么说,大是不解,问道:“王小姐又无官职,为何会稽王贵为王爷,反而忌惮王小姐?”
“会稽王忌惮王小姐,并非忌惮她的身份,而是忌惮她的头脑。”丁逸之微微一笑,说:“王小姐虽无官职,又是女儿之身,可却胸怀四海,恐怕就算说天下局势都悬于王小姐之手,也并非言过其实。”
知道王小姐厉害,只是想不到这般厉害,张弛心说。
“只是可惜,”丁逸之又继续说道:“王小姐的这个父亲,王国宝王大人,为人刚愎自用,有谋无胆,王小姐恐怕徒有倾天之力,也难用得出来的。”
“而王珣此人城府极深,心机沉重,恐怕王国宝,最终还是斗不过他的。”丁逸之继续说道。
只凭这一番话,张弛就能看得出来,自己捡的这个表弟,也是一个胸怀锦绣的人物。
“恐怕等兄长到了军营之中,会稽王为兄长安排的那位将军,必然会给兄长填上不少麻烦。”丁逸之提醒张弛说:“兄长到时还要格外小心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