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雕像

柯尼斯柏格/著

2024-06-17

书籍简介

克劳迪娅厌倦了家里千篇一律的生活,她每天都要洗碗、清理垃圾筒amp;hellip;amp;hellip;她想做些出人意料的事情,于是就精心策划了一场amp;ldquo;离家出走amp;rdquo;。她选择的去处是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物色的同伴是她既amp;ldquo;富有amp;rdquo;又小气的弟弟杰米。在戒备森严的大都会博物馆里,他们俩竟神奇地度过了一个星期!在这期间,一座被疑为是米开朗琪罗雕刻的小天使雕像正在博物馆里展出。克劳迪娅立刻被这座雕像吸引住了,她决意要弄清这座雕像到底出自谁人之手。可眼下,他们没有丝毫线索,而且钱也快用光了amp;hellip;amp;hellip;克劳迪娅不甘心这样amp;ldquo;平庸amp;

首章试读

假如把1968年说成是柯尼斯伯格(e.l.konigsburg)之年,实在一点都不为过。在这一年,她的第一本书小巫婆求仙记(jennifer,hecate,macbeth,william,mckinley,and me flizabeth)得到纽伯瑞银牌奖(newbery honor);而首奖落在谁家呢?没错,也是她。她的第二本书天使雕像(from the mixed—up files of mrs。 basil e。 frankweiler)拔得头筹。这个柯尼斯伯格是何许人也?从原来的默默无闻到举世知名,竟只是一年两本书的功夫。她本本自写自画,旗开得胜,必定是个念文学的人吧?至少也是位学美术的?如果你这样猜测,那就错了。其实柯尼斯伯格在大学和研究所中主修的课程都是化学,而且均有相当好的表现。毕业后,顺利地当上了化学老师。没想到在她有机会和孩子真正接触后她才发现,虽然化学难不倒她,但她更感兴趣的,却是孩子本身。于是在教了几年书,也有了自己的小孩后,柯尼斯伯格在1967年正式提起了笔,写下了两本书。这两本书,为她的写作生涯奏响了轰轰烈烈的序曲,也奠定了她在儿童文学界的地位。

1930年柯尼斯伯格出生于纽约市,但童年的她是在宾州一个小镇度过的。小城里人们彼此熟悉,使得她从小对自我的期许便很高。读书和绘画是她自幼培养的兴趣,但是上大学时她却选择化学,因为当时创作的种子尚未在她心中萌发。直到她专职在家照顾孩子时,她才生气地发现,几乎没有人尊重家庭主妇的时间。为了尊重自己,柯尼斯伯格正式学画。在最小的孩子上学后,她每天早上不做一点家事,开始为这个新找到的兴趣投下心力。

天使雕像这本书的灵感来自一次家庭烤肉活动。柯尼斯伯格发觉她的孩子已无法真正接近大自然,他们嫌烤肉麻烦、蚂蚁太多,而且座位也不干净。于是她想到,这一代是在电器用品下长大的孩子,即使你给他们打点行装,让他们离家出走,他们也无求生本能,逃不开物质文明的掌心。这本书的雏型就这样出来了。而柯尼斯伯格科学家求真求是的态度,也在书上流露无遗。博物馆几点开门、几点关门,在这其间有几回...

首 页目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