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www.jdxs.cc,倾城别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谢芳菲却完全没有听到他说的这些话,只是惊恐的瞪大双眼,吃惊的看着山脚下突然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大队人马。旌旗鲜明,队伍严整,井然有序,绵延数十里朝雍州城门的方向行去。谢芳菲有些口吃的说:“这究竟有多少人马?五万,还是十万?这些人到底要干什么?为什么突然间调动这么多的人马,究竟出了什么大事?”单单一个秋开雨,还不需要到要调动数万人马来对付。
容情脸色也变了,说:“一定是生什么大事了。这些人马都是驻守襄阳,准备对抗北魏大军的精兵好手,看旗帜上的标志分明是由崔慧景亲自督的军。难道北魏大军已经兵临城下了?”
谢芳菲突然间看见这么多的军马,犹有余悸的说:“不可能,崔慧景再怎么无能,到底也是一个上过战场,领过兵马的将军,不会愚蠢的等到敌军兵临城下才匆匆调兵迎敌。而且仔细看这些人马,行动整齐却不紧急,显然是事先有所准备的一次军事行动。雍州到底生了什么情况?居然需要调动这么多的人马?”
容情想了想,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谢芳菲看着山脚下缓缓穿行的军马,果断的说:“我要立即回雍州了解情况。”
容情愕然的看着谢芳菲说:“芳菲,你已经不再是萧府的人了。这件事情跟你完全没有关系,你又何必插手到这趟浑水里来呢?”在这个时候重回雍州对谢芳菲来说是一个极其不智的决定。先,水云宫的人仍然不肯放过她,更何况其他的人心思也难以确定。
谢芳菲神情有些激动的说:“这说不定是我重回萧府的一个绝佳的机会。如果两军交战的话,萧大人一定有用的着我的地方。而众人的焦点也会转移到这件大事上来,秋开雨的事情自然就只是他们水云宫的内部斗争了。”
容情不知道谢芳菲为什么一定要回到萧府,遇到这种事情,其他人避都惟恐避之不及,而她却一头往里面钻。况且萧衍对她虽然器重,却没有什么特别的恩情,仍然当她只是一个得力的手下而已。于是不解的问谢芳菲:“芳菲,你为什么一定要在萧大人手下做事?凭你的才能,何愁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
谢芳菲心想待在萧衍的手下那才是真正深谋远虑,大有前途的事情啊!当然不会将这个说出来,脸上认真的回答:“其实我真正想回的是萧府,我在这个时代唯一可去的地方就是萧府了。萧府有我熟悉,留恋的事物,所以我一定要重新回到萧府去,而这次是天赐良机。”两年前谢芳菲可以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处;现在就没有那么潇洒干脆了。
雍州因为突然调动了数十万人马,一夜间突然变的躁动起来。战争临近的恐惧重新回到众人的脸上。路上行人稀少,都是来去匆匆,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
谢芳菲待在一家客栈里,看着外面人人自危,一片兵荒马乱的情景,然后对容情说:“我想情况可能有些不妙。我要见一个人,问清楚他到底生了什么事情,究竟打算怎么调动这数十万的大军。”
容情问是谁,谢芳菲对他严肃的说:“容情,你一定要将吕僧珍带到我面前来,我有一些很重要的话要告诉他。”
当天晚上,谢芳菲见到一脸风尘仆仆的吕僧珍,问:“为什么突然调动数十万人马?大人是怎么想的?”
吕僧珍神色疲倦,一脸无奈的说:“崔慧景准备率领数十万大军直接北上,趁其不备,进攻元宏的大队人马。”
谢芳菲吃了一惊,没想到这就是为什么调动大军的原因,有些恼怒的说:“崔慧景是吃错药了吗?居然跨越千山万水的主动进犯北魏如狼似虎的大军,他这简直就是疯了!他一心想吃败仗吗!”
吕僧珍恨恨的说:“他哪里是想吃败仗,而是急功近利,求胜心切!芳菲知不知道,宫里传来消息说,皇上病情严重,情况十分危险。听说太子都正在准备登基的事宜。这就是崔慧景和萧遥光为什么要急于打一场胜仗来立稳脚步的原因了。真是一群鼠目寸光的宵小之辈!”
谢芳菲恍然大悟,怪不得崔慧景要不顾危险,孤军深入进入北魏的领地作战,原来是想立威,以保住富贵权势。至于萧遥光的动机,恐怕就没有这么单纯了。皱眉说:“难道大人就放任他们作出如此不智的决定?数十万人将士的性命岂是他们用作权势的踏脚石?且不说其他,在这个时候挥军北上,如果碰到连绵的雨季的话,就够大家受的了。”
吕僧珍愤怒的说:“大人听到崔慧景的这个决定的时候,连忙赶去对崔慧景分析目前敌我的形势,劝他说最佳的办法还是静待良机,以静制动。没有想到崔慧景不但不听大人的劝告,反而将大人斥责了一番,说只要我军兵分两路,趁敌人不备,前后夹击,一定可以大破敌军。军中其他将领对他的这个提议也没有人敢提出反对的意见。大人孤掌难鸣之下不得不同意了这个决定。”
谢芳菲无奈的说:“当日你说的天时地利人和,如今全部都反了过来,这仗我看不打也罢,早晚也是输。”
吕僧珍反驳说:“芳菲也不用如此悲观。战场上的形势千变万化,我方大军只要调动统一,计划合理,思虑周详,未必没有取胜的机会,只不过不是最好的办法。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如今深入敌阵,伤亡一定惨重,就算战胜亦犹如惨败而已。”
谢芳菲心里说你跟我争论这仗是胜是负?嘴上说的却是:“僧珍清不清楚元宏这个人呢?”
吕僧珍回答说:“元宏此人野心勃勃,颇有作为,而且精通兵法。”
谢芳菲点头说:“元宏的确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主。你知道元宏为什么不姓拓拔而姓元?北魏的君主一直都是拓拔姓氏的。”
吕僧珍看着她,不知道谢芳菲说这番话的真正用意是什么。谢芳菲继续说:“元宏,原名是叫拓拔宏。他五岁即位,当时的朝政是由冯太后一手把持。冯太后临朝听政的时候,实行一系列的改革,颁行班禄制,严惩贪官污吏,推行三长制,均田制,租调制等改革,解决了北魏面临的一系列的严重社会危机,巩固了北魏的统治。而冯太后死后,元宏亲政,他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迁都。你知道他是怎么迁都洛阳的?”
谢芳菲不等他回答,继续说:“因为北魏守旧的贵族全部反对迁都一事,于是他亲自统领步兵,骑兵一共三十万从平城南下,表面上是去进攻齐朝。到了洛阳,遇上了连绵不绝的秋雨,道路泥泞,行军十分困难。元宏仍然下令继续南下。大臣们都拿当年太武帝拓拔焘南征刘宋惨败而回一事劝戒元宏。元宏说:‘这次南征,影响甚大,兴师动众,无功而回,那成什么体统。你们既然不愿意再南下,可以,但是先得把都城先迁过来,等到机会再进攻南齐,统一天下。’大臣们仍然犹豫,元宏下令:‘同意迁都的站左边,不同意的站到右边去。’南安王拓拔桢立即说:‘只要陛下停止南进,我们一定赞成迁都洛阳。’由迁都一事可以想见元宏的为人,能屈能伸,深谋远虑,胸怀天下的一个人。你觉得我们这次劳师远征的进攻元宏亲率的十万精兵有多少取胜的机会呢?”
吕僧珍哑口无言的看着谢芳菲。谢芳菲继续说:“后来,元宏又亲自回到平城,说服留在那里的王公贵族也同意迁都洛阳。然后,他全面改革鲜卑习俗,规定以汗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典章,评定士族门第,从而加强了北方民族之间的融合,解决了民族问题。他还改鲜卑姓为汉姓,所以他才会叫元宏这个名字。而且强行规定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死后不得归葬平城。北魏从此经济繁荣,商业兴旺,国内政局逐渐趋于安定。可是反官南齐,内乱不断,大诛皇室臣僚,弄的举国上下人心惶惶。如今却要兴师动众不顾后果的前去讨伐北魏,吕参军现在认为我们取胜的机会又是多少呢?”
吕僧珍一脸死灰的看这谢芳菲说:“如今应该怎么办?大军近日就要出了,而崔将军绝对是不会撤回军队的。”
谢芳菲叹气说:“到了今天这个情况,我也无力回天了。我要你过来的目的并非要阻止这次军事行动,而是要你一路上多加注意萧大人的安全情况。尤其是到达邓城,两军短兵相接的情况下,保不定有人趁机下手杀害大人。这次的出兵既然势在必行,却又注定惨败而归的话,无可奈何之下你一定要想方设法的保住大人的亲兵近卫。僧珍,你听芳菲一句话,只要你能在这次军事行动中保的萧大人安然无恙的回到雍州,日后你一定会大有作为的。萧大人的性命直接关系着你今后的前途和命运。”
吕僧珍吃惊的看着谢芳菲,对她精明厉害的分析推理佩服的五体投地。想到她目前困难的处境说:“我回去一定将今晚的这番话转达给大人听,大人一定不会辜负芳菲姑娘的一片苦心的。”
谢芳菲心里暗自说我苦心倒没有,私心却不少。再仔细叮嘱吕僧珍几句,让他趁夜赶紧离开了。
/> 谢芳菲却完全没有听到他说的这些话,只是惊恐的瞪大双眼,吃惊的看着山脚下突然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大队人马。旌旗鲜明,队伍严整,井然有序,绵延数十里朝雍州城门的方向行去。谢芳菲有些口吃的说:“这究竟有多少人马?五万,还是十万?这些人到底要干什么?为什么突然间调动这么多的人马,究竟出了什么大事?”单单一个秋开雨,还不需要到要调动数万人马来对付。
容情脸色也变了,说:“一定是生什么大事了。这些人马都是驻守襄阳,准备对抗北魏大军的精兵好手,看旗帜上的标志分明是由崔慧景亲自督的军。难道北魏大军已经兵临城下了?”
谢芳菲突然间看见这么多的军马,犹有余悸的说:“不可能,崔慧景再怎么无能,到底也是一个上过战场,领过兵马的将军,不会愚蠢的等到敌军兵临城下才匆匆调兵迎敌。而且仔细看这些人马,行动整齐却不紧急,显然是事先有所准备的一次军事行动。雍州到底生了什么情况?居然需要调动这么多的人马?”
容情想了想,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谢芳菲看着山脚下缓缓穿行的军马,果断的说:“我要立即回雍州了解情况。”
容情愕然的看着谢芳菲说:“芳菲,你已经不再是萧府的人了。这件事情跟你完全没有关系,你又何必插手到这趟浑水里来呢?”在这个时候重回雍州对谢芳菲来说是一个极其不智的决定。先,水云宫的人仍然不肯放过她,更何况其他的人心思也难以确定。
谢芳菲神情有些激动的说:“这说不定是我重回萧府的一个绝佳的机会。如果两军交战的话,萧大人一定有用的着我的地方。而众人的焦点也会转移到这件大事上来,秋开雨的事情自然就只是他们水云宫的内部斗争了。”
容情不知道谢芳菲为什么一定要回到萧府,遇到这种事情,其他人避都惟恐避之不及,而她却一头往里面钻。况且萧衍对她虽然器重,却没有什么特别的恩情,仍然当她只是一个得力的手下而已。于是不解的问谢芳菲:“芳菲,你为什么一定要在萧大人手下做事?凭你的才能,何愁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
谢芳菲心想待在萧衍的手下那才是真正深谋远虑,大有前途的事情啊!当然不会将这个说出来,脸上认真的回答:“其实我真正想回的是萧府,我在这个时代唯一可去的地方就是萧府了。萧府有我熟悉,留恋的事物,所以我一定要重新回到萧府去,而这次是天赐良机。”两年前谢芳菲可以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处;现在就没有那么潇洒干脆了。
雍州因为突然调动了数十万人马,一夜间突然变的躁动起来。战争临近的恐惧重新回到众人的脸上。路上行人稀少,都是来去匆匆,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
谢芳菲待在一家客栈里,看着外面人人自危,一片兵荒马乱的情景,然后对容情说:“我想情况可能有些不妙。我要见一个人,问清楚他到底生了什么事情,究竟打算怎么调动这数十万的大军。”
容情问是谁,谢芳菲对他严肃的说:“容情,你一定要将吕僧珍带到我面前来,我有一些很重要的话要告诉他。”
当天晚上,谢芳菲见到一脸风尘仆仆的吕僧珍,问:“为什么突然调动数十万人马?大人是怎么想的?”
吕僧珍神色疲倦,一脸无奈的说:“崔慧景准备率领数十万大军直接北上,趁其不备,进攻元宏的大队人马。”
谢芳菲吃了一惊,没想到这就是为什么调动大军的原因,有些恼怒的说:“崔慧景是吃错药了吗?居然跨越千山万水的主动进犯北魏如狼似虎的大军,他这简直就是疯了!他一心想吃败仗吗!”
吕僧珍恨恨的说:“他哪里是想吃败仗,而是急功近利,求胜心切!芳菲知不知道,宫里传来消息说,皇上病情严重,情况十分危险。听说太子都正在准备登基的事宜。这就是崔慧景和萧遥光为什么要急于打一场胜仗来立稳脚步的原因了。真是一群鼠目寸光的宵小之辈!”
谢芳菲恍然大悟,怪不得崔慧景要不顾危险,孤军深入进入北魏的领地作战,原来是想立威,以保住富贵权势。至于萧遥光的动机,恐怕就没有这么单纯了。皱眉说:“难道大人就放任他们作出如此不智的决定?数十万人将士的性命岂是他们用作权势的踏脚石?且不说其他,在这个时候挥军北上,如果碰到连绵的雨季的话,就够大家受的了。”
吕僧珍愤怒的说:“大人听到崔慧景的这个决定的时候,连忙赶去对崔慧景分析目前敌我的形势,劝他说最佳的办法还是静待良机,以静制动。没有想到崔慧景不但不听大人的劝告,反而将大人斥责了一番,说只要我军兵分两路,趁敌人不备,前后夹击,一定可以大破敌军。军中其他将领对他的这个提议也没有人敢提出反对的意见。大人孤掌难鸣之下不得不同意了这个决定。”
谢芳菲无奈的说:“当日你说的天时地利人和,如今全部都反了过来,这仗我看不打也罢,早晚也是输。”
吕僧珍反驳说:“芳菲也不用如此悲观。战场上的形势千变万化,我方大军只要调动统一,计划合理,思虑周详,未必没有取胜的机会,只不过不是最好的办法。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如今深入敌阵,伤亡一定惨重,就算战胜亦犹如惨败而已。”
谢芳菲心里说你跟我争论这仗是胜是负?嘴上说的却是:“僧珍清不清楚元宏这个人呢?”
吕僧珍回答说:“元宏此人野心勃勃,颇有作为,而且精通兵法。”
谢芳菲点头说:“元宏的确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主。你知道元宏为什么不姓拓拔而姓元?北魏的君主一直都是拓拔姓氏的。”
吕僧珍看着她,不知道谢芳菲说这番话的真正用意是什么。谢芳菲继续说:“元宏,原名是叫拓拔宏。他五岁即位,当时的朝政是由冯太后一手把持。冯太后临朝听政的时候,实行一系列的改革,颁行班禄制,严惩贪官污吏,推行三长制,均田制,租调制等改革,解决了北魏面临的一系列的严重社会危机,巩固了北魏的统治。而冯太后死后,元宏亲政,他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迁都。你知道他是怎么迁都洛阳的?”
谢芳菲不等他回答,继续说:“因为北魏守旧的贵族全部反对迁都一事,于是他亲自统领步兵,骑兵一共三十万从平城南下,表面上是去进攻齐朝。到了洛阳,遇上了连绵不绝的秋雨,道路泥泞,行军十分困难。元宏仍然下令继续南下。大臣们都拿当年太武帝拓拔焘南征刘宋惨败而回一事劝戒元宏。元宏说:‘这次南征,影响甚大,兴师动众,无功而回,那成什么体统。你们既然不愿意再南下,可以,但是先得把都城先迁过来,等到机会再进攻南齐,统一天下。’大臣们仍然犹豫,元宏下令:‘同意迁都的站左边,不同意的站到右边去。’南安王拓拔桢立即说:‘只要陛下停止南进,我们一定赞成迁都洛阳。’由迁都一事可以想见元宏的为人,能屈能伸,深谋远虑,胸怀天下的一个人。你觉得我们这次劳师远征的进攻元宏亲率的十万精兵有多少取胜的机会呢?”
吕僧珍哑口无言的看着谢芳菲。谢芳菲继续说:“后来,元宏又亲自回到平城,说服留在那里的王公贵族也同意迁都洛阳。然后,他全面改革鲜卑习俗,规定以汗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典章,评定士族门第,从而加强了北方民族之间的融合,解决了民族问题。他还改鲜卑姓为汉姓,所以他才会叫元宏这个名字。而且强行规定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死后不得归葬平城。北魏从此经济繁荣,商业兴旺,国内政局逐渐趋于安定。可是反官南齐,内乱不断,大诛皇室臣僚,弄的举国上下人心惶惶。如今却要兴师动众不顾后果的前去讨伐北魏,吕参军现在认为我们取胜的机会又是多少呢?”
吕僧珍一脸死灰的看这谢芳菲说:“如今应该怎么办?大军近日就要出了,而崔将军绝对是不会撤回军队的。”
谢芳菲叹气说:“到了今天这个情况,我也无力回天了。我要你过来的目的并非要阻止这次军事行动,而是要你一路上多加注意萧大人的安全情况。尤其是到达邓城,两军短兵相接的情况下,保不定有人趁机下手杀害大人。这次的出兵既然势在必行,却又注定惨败而归的话,无可奈何之下你一定要想方设法的保住大人的亲兵近卫。僧珍,你听芳菲一句话,只要你能在这次军事行动中保的萧大人安然无恙的回到雍州,日后你一定会大有作为的。萧大人的性命直接关系着你今后的前途和命运。”
吕僧珍吃惊的看着谢芳菲,对她精明厉害的分析推理佩服的五体投地。想到她目前困难的处境说:“我回去一定将今晚的这番话转达给大人听,大人一定不会辜负芳菲姑娘的一片苦心的。”
谢芳菲心里暗自说我苦心倒没有,私心却不少。再仔细叮嘱吕僧珍几句,让他趁夜赶紧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