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www.jdxs.cc,婚姻危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的时候,庆国正要上街去。
正要上街的庆国绝想不到他忠厚的历史要改写。后来庆国才意识到,假设那天他不单独出去逛逛,一切都不会发生,但当时潜意识里他却希望出现这种奇遇。
赵庆国是北海市电力输送局防盗门厂驻曲阜办事处的主任,订货、送货,他忙了三天,将第一批货物销了出去,后天才来第二批货,他想利用这空隙,好好地浏览浏览曲阜这座闻名世界的文化圣地。他走在街上,边看边这样想。
赵庆国在云南省一个部队里当军官多年,到很多地方出过差,算是见过世面的人,曲阜却是第一次来,他仔细打量着这座城市:干净、疏朗,满眼的新奇,与自己的家乡相比,这座县级城市有一种厚重感,虽然新旧建筑之间对比明显,那缕文化的极致却不时的从古韵十足的建筑、公路中间“中庸之道”地提示牌上、公园墙角的花坛等地方流露出来。他漫无目的地往前走,路边国税局高耸入云的办公大楼夺人眼目,与之相邻的邮电、农信等建筑大楼也毫不逊色。“真气派啊!”他自言自语道。高大的建筑后面是相对低矮的城区民房,一片一片的,坐落在高楼大厦之间,家家都有一块大大小小的招牌,什么“家兴旅店”、“幸福旅店”等家庭旅店,看起来买卖兴旺。胡同里,一个接一个石磙,隔三五步一个。庆国的家乡叫碾,在二十年前就从村子里退去了,记忆中家乡的碾都在矮屋子里边,这儿却是露天的,他好奇地凑过去,感慨道:真不愧是文化发源地,连这么古老的东西也随处可见,古文化、古文物保护得好啊。赵庆国的感叹是相对自己的城市来说的,他的城市也是从改革以后才发展起来的。楼比这里多,车比这里多,连小吃也比这儿多,就是百姓的住房也比这里的好,只是没有这么著名的古文化,仅有的古庙古塔早就在“文化大革命”中人为地毁掉了。人们往往把看到的东西同自己家乡的相比,总想得出一个结论:这个我没见过,这个比我家乡的好等等。
这一片的百姓看来挣钱是不少的,他掐着指头给他们算了一下,家庭旅店一晚一个床位收入少说也要五六十元,一月下来就是两千多元呐。不用出门天天有收入,孔子他老人家真是惠及乡里,泽被后世啊。名人效应,名人就是菩萨,能给家乡老百姓带来实惠,他对孔子越发敬仰起来,他打算好好看一看名胜古迹。
这样边走边胡思乱想着,人已沿着大宽马路向北去。一座横跨河的大桥迎面而来,宽阔的大桥上路灯高悬,扭了一个花伸向远方。河从城中蜿蜒穿过,河中小荷尖尖,两岸垂柳依依。北侧是孔子碑林,看着潺潺的流水,温暖的阳光使人昏昏欲睡。庆国高度紧张了三天,一旦放松下来,顿感十分疲劳。他决定在这如诗如画的河边歇一歇。河边垂钓者不少,有一个老者安静地守着鱼竿,他挨过去,不敢出声,怕惊动了上钩的鱼。只见东边有一阵骚乱,似乎有人钓着了大鱼,他走过去想看个究竟。钓者是一个女人,他隐隐有些奇怪,曲阜这个地方真不一般,连年轻女人也有这份雅兴,再加上漂亮女人对男人有着天然的吸引力,一种本能的冲动,使他多看了那钓者两眼。那女人有着娇好的身段,不胖不瘦,恰到好处,一顶大大的太阳帽罩住了半边脸。她在一片赞叹声中,站起身来,将鱼往桶里放。那鱼有二尺多长,银光闪闪的,是条白鲢鱼。庆国将目光移向那喜悦的女人,不看则已,一看连自己都不敢相信,那椭圆形的脸庞,那大大的眼睛……“天哪!”他再定睛看看,没错,是水月!他重重地咳嗽了一声。
那女人闻声抬起头来,往这边看,四目相对,那女人也愣住了。
跳进庆国脑海的第一个念头是:世界很大也很小。
那女人迟疑了一会儿,向他走来,他看得更清晰了。她是以左脸颊对着庆国的,有人说,女人以四十五度角将自己的左脸示于人,是最漂亮的。她已摘下了头上的太阳帽,一头秀发如瀑布般流淌下来,一张描了眉的脸刻进岁月的痕迹,但仍然十分生动。一般女人的脸是抵不住岁月侵蚀的,而水月不然,从她的脸上看不出岁月的残酷,她成熟中带有优雅的风韵,庆国怦然心动。
“赵庆国,是你!我没认错吧!”声调略变、音质依然。
“是我,水月,真想不到在这里碰到你,有工夫钓鱼,兴致不错。”俗套的话,却有不同的心境,俩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心跳加快。
赵庆国和水月两人就这样相遇了,十五年后第一次真正地相遇;庆国无数次想到要见水月,却没想到要实现它。忽然梦想变成了现实,他感到世上有些事不能去想,心想事成,有一定的道理。
“来这里,公事?”
“公事。”
今天的庆国不再是昔日的农村青年,他那一幅剑眉,一双眼睛,无不透出儒雅的风度,得体的服装,健壮的身材,令水月的心急速地跳起来。水月迎着这双眼睛,那深情的目光看过来,水月觉得要融化在里面了。
激动只是在心里,不动声色的问候中,包容了无尽的思念和关爱。两人都急于从对方眼中探寻昔日的影子。庆国感觉到水月的微笑里带着忧伤。
两人在河边坐着似乎有许多话要说,但又不知如何开口,他们局促不安。水月始终以左脸向着他,但庆国还是发现了水月右手腕上一个无法掩饰的秘密:一条蚯蚓状的疤痕。“这是自杀的标志。”庆国想。
庆国的心犹如被蜂子蜇了一下,疼痛而且疑惑。
水月不钓鱼了,还谈什么钓鱼呢。水月的心已经跳起来了,一抹红云飞上脸庞,要知道庆国是她做梦都想见的人。十五年了,她想去见见他,想重新偎在他的胸膛前,感受那份真爱,知道他是有婚姻的人,终究没有那份勇气。她感谢上苍对她的厚爱,让她在最痛苦的时候见到了最想见的人。
水月抬头看到太阳已高,对庆国说;“中午这顿饭,一定在我家吃了。亲不亲,故乡人。我做梦也想不到会在这里碰上你。”
“没有一点准备,我还是改天再去拜访吧!”庆国有点不好意思,他想水月家里有丈夫有孩子,孩子还好说,无法面对水月的丈夫,况且第一次去总不能两手空空吧。
“客气啥,走!走!”水月不容他再犹豫,把水桶放在他手里,自己拿着折叠的鱼竿,拉着他就走。
要去也得买上点东西,他东张西望,可是附近连个水果摊也没有,空手去实在是不礼貌呀。“别看了,家里什么都有,你就甭客气了。”水月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拽着他就往前走。他被她这么一拉一拽,有些不好意思了,脸红红的。水月见他还是那么憨厚,不禁心头一热。
“你家远吗?你骑自行车来的还是走着来的?”庆国问。
水月不语,笑了笑。拉着他来到了一辆黑色宝马汽车旁边。她熟练地开了车门,朝他笑了笑,说:“上车吧!”
庆国太吃惊了,水月竟然有宝马!以前,他听说过水月日子过得不错,却没想到这么富裕。现在虽然日子好过了,能买起宝马车的家庭毕竟还是少数。看来水月家不是一般的富裕。还有右手腕上蚯蚓样的伤疤,那是割断静脉的记号,有什么事令水月到了自杀的地步,庆国心里疑惑不解。难道水月她……庆国心中的喜悦被水月手腕上的伤疤冲得无影无踪。
约有十分钟,车停在一栋楼前,这是些将军式小楼,单门独户,穿过幽雅的院落,进入房子里,落地窗帘、台灯、鲜花,墙壁全用上等颜色的楠木装饰了,对着大门口有张搂刻着古典花纹的红木方桌,上面供奉着一尊武财神关公像,焚着香。表达出赤裸裸的金钱观念,庆国觉得太露骨。大厅里最显眼的是一组与方桌相配套的红木组合家具。
庆国在心里想:“暴发户,绝对是个暴发户,水月丈夫肯定是个十分粗俗的没有品味暴发户。”
庆国那么想了,嘴上却说:“水月是什么这么香?你家里这么阔气,发财了吗?”水月边倒水边说:“和你也不用隐瞒,我那口子到过承德避暑山庄,听说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五十三次去承德,每年从四月到八月住在楠木大殿里处理政事,他就从南方买了这些木料装饰上。”
她看了他一眼,把一杯茶水放在他面前,庆国顺着杯子,看到了水月纤细的手指和她手指上带着的钻石戒指,紧挨着带钻石戒指的中指却陡然粗大,骨节扭曲变形。他吃了一惊。
“发什么财?凑合着过呗。”水月回答她。
“你丈夫中午回来吗?他在哪里上班呢。”
“不回来。他原先在纸厂干副总,辞了职,到深圳好几年了。”
“这么说,他是大老板了。”
“大老板有什么稀奇,我也是老板呀。”
“你们俩还真行!他现在做什么买卖?”
“别提他了,你喝着水,我去做饭。本来我可以从外面叫菜,可是你来了,我要让你吃我亲手做的饭。”她顺手打开了电视机,进了厨房。
庆国环顾四周,想着水月提到丈夫时的语气,竟有些莫名其妙的快意,他自己也意识到,水月也许故意在他面前贬低丈夫,也许她丈夫真的与她感情不好。他无形中与水月丈夫在暗中进行比较。
待她端上一碗甜玉米,庆国想起了胡同里的碾,“街上有那么多的碾,还有老婆婆在碾玉米,是专门给游人看的吗?”
“是专门给游人看的,不过这里经济发展还是不算快的,思想不开放,除了旅游没有先进的东西,一家人都靠孔子生活呢。”
庆国静静地听着。
“咱那里发展得很快,电视上常有咱家乡的镜头,菜博会大菜市场真出名啊,是江北第一家吧?”
“现在呀,都走向世界了,出口的菜多,他们说北海有蔬菜联合国之称。就这样叫起来了,确实,你想到的蔬菜品种有,你没想到的也有。咱们那里最近举行中国蔬菜博览会呢,有三十多个国家参加了。咱们那里农民的口号是:让世界了解北海,让北海走上世界。老百姓确实沾了光,去年一个种‘凯特杏’的,一个博览会上只卖苗就收入了三百八十万,今年每天六个面包车往家拉订货的人,你猜他能挣多少钱。”庆国说起自己家乡来,非常自豪。
“那我们的政府真是为老百姓做了好事。”水月诚恳地说。“前几年,回去勤,没好意思找你,那时我就听说王店子乡政府组织了一些农民到美国去种菜呢。”
“是呀,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庆国应道。
“这几年,生活倒是好了,心情却不好,一直没回去,家乡的事知道得少了,常做梦回家哩。”
庆国听着水月幽幽的话语,伤感、悦耳。生活好了,心情不好是什么意思?庆国反复琢磨起这句话。
“你应该带着孩子去看看的,那里的观光农业,确实令人开眼界,城市里的学生看了都不想走。”
水月又进了厨房。
有钥匙开锁的声音,庆国抬头一看,进来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眉眼像极了水月。
“腾腾,快叫舅舅,从你姥姥那儿来的,快叫!”水月从厨房里出来对儿子说。
“舅舅来了!”
小男孩很听话,说完话咧开嘴笑了笑,表示礼貌。
庆国答应着脸却红了,他心里暗暗骂自己没出息,在孩子面前都害羞还干什么大事,怪不得在单位混不出个名堂来,庆国对自己是个销售科主任老觉得不满意。
“腾腾!赶紧洗手吃饭。”水月喊道。腾腾非常听话洗了手坐到了庆国边上,三个人在餐桌上吃起来。庆国却有意无意地瞥着水月的右手。
孩子上学去了,水月和庆国面对面坐着,两个人都觉得气氛有些不自然,千言万语却无从说起。庆国忽然想起了高中时水月在元旦晚会上朗诵的诗:“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红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你的小日子过得真好!保养得也好,比做姑娘时更漂亮了,还喜欢背诗吗?”还是庆国主动找话说。
“日子过的不算好,怎么样才能算好呢?我觉得这几年,我做的事多,没让自己闲着。一个女人搞美容挺时髦的,本人也沾了点光。化妆方面成了内行。”水月似乎不愿提这样的话题。聪明的庆国似乎听出了弦外之音。
“他对你好不好?”庆国用深情的眼光看着她。
水月警觉似的盯了他一眼,又迅速将眼光移开,低声地说,“他不常回来。”
“这么说,你们关系……”庆国欲言又止。
“这年头,还有什么好不好的,活着就好。”水月满脸的凄苦。与河边喜悦的水月判若两人。(未完待续)
的时候,庆国正要上街去。
正要上街的庆国绝想不到他忠厚的历史要改写。后来庆国才意识到,假设那天他不单独出去逛逛,一切都不会发生,但当时潜意识里他却希望出现这种奇遇。
赵庆国是北海市电力输送局防盗门厂驻曲阜办事处的主任,订货、送货,他忙了三天,将第一批货物销了出去,后天才来第二批货,他想利用这空隙,好好地浏览浏览曲阜这座闻名世界的文化圣地。他走在街上,边看边这样想。
赵庆国在云南省一个部队里当军官多年,到很多地方出过差,算是见过世面的人,曲阜却是第一次来,他仔细打量着这座城市:干净、疏朗,满眼的新奇,与自己的家乡相比,这座县级城市有一种厚重感,虽然新旧建筑之间对比明显,那缕文化的极致却不时的从古韵十足的建筑、公路中间“中庸之道”地提示牌上、公园墙角的花坛等地方流露出来。他漫无目的地往前走,路边国税局高耸入云的办公大楼夺人眼目,与之相邻的邮电、农信等建筑大楼也毫不逊色。“真气派啊!”他自言自语道。高大的建筑后面是相对低矮的城区民房,一片一片的,坐落在高楼大厦之间,家家都有一块大大小小的招牌,什么“家兴旅店”、“幸福旅店”等家庭旅店,看起来买卖兴旺。胡同里,一个接一个石磙,隔三五步一个。庆国的家乡叫碾,在二十年前就从村子里退去了,记忆中家乡的碾都在矮屋子里边,这儿却是露天的,他好奇地凑过去,感慨道:真不愧是文化发源地,连这么古老的东西也随处可见,古文化、古文物保护得好啊。赵庆国的感叹是相对自己的城市来说的,他的城市也是从改革以后才发展起来的。楼比这里多,车比这里多,连小吃也比这儿多,就是百姓的住房也比这里的好,只是没有这么著名的古文化,仅有的古庙古塔早就在“文化大革命”中人为地毁掉了。人们往往把看到的东西同自己家乡的相比,总想得出一个结论:这个我没见过,这个比我家乡的好等等。
这一片的百姓看来挣钱是不少的,他掐着指头给他们算了一下,家庭旅店一晚一个床位收入少说也要五六十元,一月下来就是两千多元呐。不用出门天天有收入,孔子他老人家真是惠及乡里,泽被后世啊。名人效应,名人就是菩萨,能给家乡老百姓带来实惠,他对孔子越发敬仰起来,他打算好好看一看名胜古迹。
这样边走边胡思乱想着,人已沿着大宽马路向北去。一座横跨河的大桥迎面而来,宽阔的大桥上路灯高悬,扭了一个花伸向远方。河从城中蜿蜒穿过,河中小荷尖尖,两岸垂柳依依。北侧是孔子碑林,看着潺潺的流水,温暖的阳光使人昏昏欲睡。庆国高度紧张了三天,一旦放松下来,顿感十分疲劳。他决定在这如诗如画的河边歇一歇。河边垂钓者不少,有一个老者安静地守着鱼竿,他挨过去,不敢出声,怕惊动了上钩的鱼。只见东边有一阵骚乱,似乎有人钓着了大鱼,他走过去想看个究竟。钓者是一个女人,他隐隐有些奇怪,曲阜这个地方真不一般,连年轻女人也有这份雅兴,再加上漂亮女人对男人有着天然的吸引力,一种本能的冲动,使他多看了那钓者两眼。那女人有着娇好的身段,不胖不瘦,恰到好处,一顶大大的太阳帽罩住了半边脸。她在一片赞叹声中,站起身来,将鱼往桶里放。那鱼有二尺多长,银光闪闪的,是条白鲢鱼。庆国将目光移向那喜悦的女人,不看则已,一看连自己都不敢相信,那椭圆形的脸庞,那大大的眼睛……“天哪!”他再定睛看看,没错,是水月!他重重地咳嗽了一声。
那女人闻声抬起头来,往这边看,四目相对,那女人也愣住了。
跳进庆国脑海的第一个念头是:世界很大也很小。
那女人迟疑了一会儿,向他走来,他看得更清晰了。她是以左脸颊对着庆国的,有人说,女人以四十五度角将自己的左脸示于人,是最漂亮的。她已摘下了头上的太阳帽,一头秀发如瀑布般流淌下来,一张描了眉的脸刻进岁月的痕迹,但仍然十分生动。一般女人的脸是抵不住岁月侵蚀的,而水月不然,从她的脸上看不出岁月的残酷,她成熟中带有优雅的风韵,庆国怦然心动。
“赵庆国,是你!我没认错吧!”声调略变、音质依然。
“是我,水月,真想不到在这里碰到你,有工夫钓鱼,兴致不错。”俗套的话,却有不同的心境,俩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心跳加快。
赵庆国和水月两人就这样相遇了,十五年后第一次真正地相遇;庆国无数次想到要见水月,却没想到要实现它。忽然梦想变成了现实,他感到世上有些事不能去想,心想事成,有一定的道理。
“来这里,公事?”
“公事。”
今天的庆国不再是昔日的农村青年,他那一幅剑眉,一双眼睛,无不透出儒雅的风度,得体的服装,健壮的身材,令水月的心急速地跳起来。水月迎着这双眼睛,那深情的目光看过来,水月觉得要融化在里面了。
激动只是在心里,不动声色的问候中,包容了无尽的思念和关爱。两人都急于从对方眼中探寻昔日的影子。庆国感觉到水月的微笑里带着忧伤。
两人在河边坐着似乎有许多话要说,但又不知如何开口,他们局促不安。水月始终以左脸向着他,但庆国还是发现了水月右手腕上一个无法掩饰的秘密:一条蚯蚓状的疤痕。“这是自杀的标志。”庆国想。
庆国的心犹如被蜂子蜇了一下,疼痛而且疑惑。
水月不钓鱼了,还谈什么钓鱼呢。水月的心已经跳起来了,一抹红云飞上脸庞,要知道庆国是她做梦都想见的人。十五年了,她想去见见他,想重新偎在他的胸膛前,感受那份真爱,知道他是有婚姻的人,终究没有那份勇气。她感谢上苍对她的厚爱,让她在最痛苦的时候见到了最想见的人。
水月抬头看到太阳已高,对庆国说;“中午这顿饭,一定在我家吃了。亲不亲,故乡人。我做梦也想不到会在这里碰上你。”
“没有一点准备,我还是改天再去拜访吧!”庆国有点不好意思,他想水月家里有丈夫有孩子,孩子还好说,无法面对水月的丈夫,况且第一次去总不能两手空空吧。
“客气啥,走!走!”水月不容他再犹豫,把水桶放在他手里,自己拿着折叠的鱼竿,拉着他就走。
要去也得买上点东西,他东张西望,可是附近连个水果摊也没有,空手去实在是不礼貌呀。“别看了,家里什么都有,你就甭客气了。”水月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拽着他就往前走。他被她这么一拉一拽,有些不好意思了,脸红红的。水月见他还是那么憨厚,不禁心头一热。
“你家远吗?你骑自行车来的还是走着来的?”庆国问。
水月不语,笑了笑。拉着他来到了一辆黑色宝马汽车旁边。她熟练地开了车门,朝他笑了笑,说:“上车吧!”
庆国太吃惊了,水月竟然有宝马!以前,他听说过水月日子过得不错,却没想到这么富裕。现在虽然日子好过了,能买起宝马车的家庭毕竟还是少数。看来水月家不是一般的富裕。还有右手腕上蚯蚓样的伤疤,那是割断静脉的记号,有什么事令水月到了自杀的地步,庆国心里疑惑不解。难道水月她……庆国心中的喜悦被水月手腕上的伤疤冲得无影无踪。
约有十分钟,车停在一栋楼前,这是些将军式小楼,单门独户,穿过幽雅的院落,进入房子里,落地窗帘、台灯、鲜花,墙壁全用上等颜色的楠木装饰了,对着大门口有张搂刻着古典花纹的红木方桌,上面供奉着一尊武财神关公像,焚着香。表达出赤裸裸的金钱观念,庆国觉得太露骨。大厅里最显眼的是一组与方桌相配套的红木组合家具。
庆国在心里想:“暴发户,绝对是个暴发户,水月丈夫肯定是个十分粗俗的没有品味暴发户。”
庆国那么想了,嘴上却说:“水月是什么这么香?你家里这么阔气,发财了吗?”水月边倒水边说:“和你也不用隐瞒,我那口子到过承德避暑山庄,听说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五十三次去承德,每年从四月到八月住在楠木大殿里处理政事,他就从南方买了这些木料装饰上。”
她看了他一眼,把一杯茶水放在他面前,庆国顺着杯子,看到了水月纤细的手指和她手指上带着的钻石戒指,紧挨着带钻石戒指的中指却陡然粗大,骨节扭曲变形。他吃了一惊。
“发什么财?凑合着过呗。”水月回答她。
“你丈夫中午回来吗?他在哪里上班呢。”
“不回来。他原先在纸厂干副总,辞了职,到深圳好几年了。”
“这么说,他是大老板了。”
“大老板有什么稀奇,我也是老板呀。”
“你们俩还真行!他现在做什么买卖?”
“别提他了,你喝着水,我去做饭。本来我可以从外面叫菜,可是你来了,我要让你吃我亲手做的饭。”她顺手打开了电视机,进了厨房。
庆国环顾四周,想着水月提到丈夫时的语气,竟有些莫名其妙的快意,他自己也意识到,水月也许故意在他面前贬低丈夫,也许她丈夫真的与她感情不好。他无形中与水月丈夫在暗中进行比较。
待她端上一碗甜玉米,庆国想起了胡同里的碾,“街上有那么多的碾,还有老婆婆在碾玉米,是专门给游人看的吗?”
“是专门给游人看的,不过这里经济发展还是不算快的,思想不开放,除了旅游没有先进的东西,一家人都靠孔子生活呢。”
庆国静静地听着。
“咱那里发展得很快,电视上常有咱家乡的镜头,菜博会大菜市场真出名啊,是江北第一家吧?”
“现在呀,都走向世界了,出口的菜多,他们说北海有蔬菜联合国之称。就这样叫起来了,确实,你想到的蔬菜品种有,你没想到的也有。咱们那里最近举行中国蔬菜博览会呢,有三十多个国家参加了。咱们那里农民的口号是:让世界了解北海,让北海走上世界。老百姓确实沾了光,去年一个种‘凯特杏’的,一个博览会上只卖苗就收入了三百八十万,今年每天六个面包车往家拉订货的人,你猜他能挣多少钱。”庆国说起自己家乡来,非常自豪。
“那我们的政府真是为老百姓做了好事。”水月诚恳地说。“前几年,回去勤,没好意思找你,那时我就听说王店子乡政府组织了一些农民到美国去种菜呢。”
“是呀,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庆国应道。
“这几年,生活倒是好了,心情却不好,一直没回去,家乡的事知道得少了,常做梦回家哩。”
庆国听着水月幽幽的话语,伤感、悦耳。生活好了,心情不好是什么意思?庆国反复琢磨起这句话。
“你应该带着孩子去看看的,那里的观光农业,确实令人开眼界,城市里的学生看了都不想走。”
水月又进了厨房。
有钥匙开锁的声音,庆国抬头一看,进来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眉眼像极了水月。
“腾腾,快叫舅舅,从你姥姥那儿来的,快叫!”水月从厨房里出来对儿子说。
“舅舅来了!”
小男孩很听话,说完话咧开嘴笑了笑,表示礼貌。
庆国答应着脸却红了,他心里暗暗骂自己没出息,在孩子面前都害羞还干什么大事,怪不得在单位混不出个名堂来,庆国对自己是个销售科主任老觉得不满意。
“腾腾!赶紧洗手吃饭。”水月喊道。腾腾非常听话洗了手坐到了庆国边上,三个人在餐桌上吃起来。庆国却有意无意地瞥着水月的右手。
孩子上学去了,水月和庆国面对面坐着,两个人都觉得气氛有些不自然,千言万语却无从说起。庆国忽然想起了高中时水月在元旦晚会上朗诵的诗:“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红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你的小日子过得真好!保养得也好,比做姑娘时更漂亮了,还喜欢背诗吗?”还是庆国主动找话说。
“日子过的不算好,怎么样才能算好呢?我觉得这几年,我做的事多,没让自己闲着。一个女人搞美容挺时髦的,本人也沾了点光。化妆方面成了内行。”水月似乎不愿提这样的话题。聪明的庆国似乎听出了弦外之音。
“他对你好不好?”庆国用深情的眼光看着她。
水月警觉似的盯了他一眼,又迅速将眼光移开,低声地说,“他不常回来。”
“这么说,你们关系……”庆国欲言又止。
“这年头,还有什么好不好的,活着就好。”水月满脸的凄苦。与河边喜悦的水月判若两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