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www.jdxs.cc,伐清1719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筹款的时候,他范家还带头捐银一百万两,风头一时无两。
只是如今复汉军已经打到了山西和直隶,他范家在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结果,哪怕慕容盛不抓不杀他,他范家也活不到明年.......罢了,终归是尘归尘,土归土,范毓宾闭上了眼睛,他已经不愿意再去想这些事情了。
革新三年腊月十四,介休范家八十余口于介休校场被慕容盛处决,随后慕容盛誓师出征,率兵一千余众围攻孝义县,大破清军数百人........
.........
通州,清军大营中,此时一片肃杀气氛,人人的脸色铁青,还带着几分绝望的神色。
雍正皇帝身穿铠甲端坐在帅帐之中,双目紧闭,脸上赤红如血,正是磕多了药的反应。
“回禀皇上,宁贼不愿和谈,甚至声称要我大清无条件投降,方可继续谈.......奴才实在没有办法,才被他们赶了回来,只是奴才回来前亦曾查探,楚逆大军只怕是已经在天津集结完成,很快就会来攻京师.......”
徐元梦跪在了地上,脸上多少带着几分难堪和愧色,他并没有完成雍正交代的任务,无论是和谈还是拖住复汉军的脚步,似乎都并没有实现。
雍正微微睁开双眼,徐元梦的消息并不出乎他所料,眼下复汉军不愿意谈完全是因为他们觉得能够稳吃大清,甚至都不用付出什么代价,而这便是他们的底气来援。
当然,之所以复汉军能够产生这般的感觉,也是因为自从北伐一战来,清军几乎没有任何抵挡之力,无论是山东还是直隶,连守城都没守出什么样子来.......更多的溃败和投降,一波接着一波的溃败,一波接着一波的投降!
实际上,就连雍正皇帝都已经没有打下去的信心了,就在宋可进投降之后,他就已经布置京师里的八旗开始准备收拾好财物,从京城中撤离,只可惜前往盛京最近的辽东走廊被复汉军彻底占据,因此清廷只能选择绕道喜峰口。
想要从喜峰口走关外,相对要远很多,因此并不可能一下子撤走,特别是如今还是冬季,对于清廷而言,他们必须要坚持到明年开春,才能将所有的八旗还有从京师搜刮的财富,带着赶到盛京。
因此,雍正所率领的大军,必须要坚守在通州一线,绝不能放任复汉军进逼乃至于包围京师,否则到了那一天,不光大清彻底没了,就连八旗也是彻底没了。
必须要打!至少要阻敌于通州之外.......
雍正的脑袋感觉疼痛欲裂,在如今的复杂形势下,他是一步也不能走错,可是如何打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皇上,楚逆距离通州的路程很短,一旦被他们给黏住了,只怕后面也会很被动,不若皇上先带着一部分大军从喜峰口走.......至于奴才等人,可率领剩余大军守住通州。”
徐元梦的这话还是很有道理的,他并不认为皇帝待在这里就有什么作用,像锡保还有军中的一些将领留在这里就够了,要是皇帝死在了通州,那像怎么回事?
当年康熙拖着老迈的身体想要亲征,几乎在朝廷里面引起了偌大的风波,除了台面下的一些心思之外,主要还是担心一点,要是皇帝死在了路上怎么办?或者要是死在了楚逆手里,更严重的话被复汉军活捉了呢?
这些都是问题,而是还是不能不去想的问题。
雍正缓缓摇了摇头,他心里已经下定了决心,这一战他肯定要留在通州,为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重新收纳满人的心。
在之前的数年里,雍正得罪了太多的满蒙自己人,为的是进行充分的改革,从而避免大清走到这一天,只可惜与复汉军相比,清廷实在是行将就木,再也无法创造当年三藩的奇迹,以致于国势彻底崩坏.......
因此,雍正的想法很简单,既然八旗内部对他多有怨言,那就留在通州打,若是能打赢,自然是完事皆休,若是打不赢,那么他也不会继续活下去,到时候也能用他的死,来重新弥合八旗内部的分裂。
“朕不会走,朕也不能走。”
雍正脸上带着几分凝重,轻轻吸了一口气,“活到朕这个岁数,在民间也是什么都能看开了,将来无论毁誉如何,我胤禛心甘情愿,只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成为一个逃兵.......当年的崇祯都没有成为逃兵.......我胤禛更不会!”
诸位大臣脸色沉寂,他们隐隐已经猜到了最严重的情况,那就是皇帝竟然如此刚烈,打算就在通州跟复汉军大打出手.......可是这样一来,他们该怎么跑?
不是每个人能够坦然赴死的,雍正心里已经被绝望填满,所以他为了大清的列祖列宗,他也算得上死得其所,可是其他人的想法可不是如此,他们还有大把的逍遥日子,还有刚刚迎娶过门的小妾,有出生不久的子嗣........唯独没有对大清的成仁之心。
“皇上,当以大局为重啊!”
“皇上,胜败不过兵家常事,岂能将江山社稷付诸于一战?”
“皇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
........
大臣们开始劝导了起来,反倒的雍正却越发显得沉默,甚至显得有些寂寥,他十分悲痛地望着面前的这些臣子们,或许这些人的说法很有道理,可是又有什么意义呢?
大清都快没了,还说这些有什么用?
“朕意已决,无需再劝,宁贼既然要以一战定我大清生死,那朕自然不会示弱!”
雍正态度里带着几分斩钉截铁的味道,他的手指点在了舆图上的八里桥,低声道:“既然要守通州,那么就守八里桥!”
雍正三年十二月十五,雍正皇帝站在清廷大臣面前,身影显得十分单薄瘦削,却是与八十一年前的那道影子,渐渐重合了起来。
而在此时的京城里,数十万即将撤离京师的八旗,他们的神情里带着几分茫然与无助,似乎在京师以来的这八十一年的时光,仅仅只是一场还未彻底醒来的梦。
筹款的时候,他范家还带头捐银一百万两,风头一时无两。
只是如今复汉军已经打到了山西和直隶,他范家在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结果,哪怕慕容盛不抓不杀他,他范家也活不到明年.......罢了,终归是尘归尘,土归土,范毓宾闭上了眼睛,他已经不愿意再去想这些事情了。
革新三年腊月十四,介休范家八十余口于介休校场被慕容盛处决,随后慕容盛誓师出征,率兵一千余众围攻孝义县,大破清军数百人........
.........
通州,清军大营中,此时一片肃杀气氛,人人的脸色铁青,还带着几分绝望的神色。
雍正皇帝身穿铠甲端坐在帅帐之中,双目紧闭,脸上赤红如血,正是磕多了药的反应。
“回禀皇上,宁贼不愿和谈,甚至声称要我大清无条件投降,方可继续谈.......奴才实在没有办法,才被他们赶了回来,只是奴才回来前亦曾查探,楚逆大军只怕是已经在天津集结完成,很快就会来攻京师.......”
徐元梦跪在了地上,脸上多少带着几分难堪和愧色,他并没有完成雍正交代的任务,无论是和谈还是拖住复汉军的脚步,似乎都并没有实现。
雍正微微睁开双眼,徐元梦的消息并不出乎他所料,眼下复汉军不愿意谈完全是因为他们觉得能够稳吃大清,甚至都不用付出什么代价,而这便是他们的底气来援。
当然,之所以复汉军能够产生这般的感觉,也是因为自从北伐一战来,清军几乎没有任何抵挡之力,无论是山东还是直隶,连守城都没守出什么样子来.......更多的溃败和投降,一波接着一波的溃败,一波接着一波的投降!
实际上,就连雍正皇帝都已经没有打下去的信心了,就在宋可进投降之后,他就已经布置京师里的八旗开始准备收拾好财物,从京城中撤离,只可惜前往盛京最近的辽东走廊被复汉军彻底占据,因此清廷只能选择绕道喜峰口。
想要从喜峰口走关外,相对要远很多,因此并不可能一下子撤走,特别是如今还是冬季,对于清廷而言,他们必须要坚持到明年开春,才能将所有的八旗还有从京师搜刮的财富,带着赶到盛京。
因此,雍正所率领的大军,必须要坚守在通州一线,绝不能放任复汉军进逼乃至于包围京师,否则到了那一天,不光大清彻底没了,就连八旗也是彻底没了。
必须要打!至少要阻敌于通州之外.......
雍正的脑袋感觉疼痛欲裂,在如今的复杂形势下,他是一步也不能走错,可是如何打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皇上,楚逆距离通州的路程很短,一旦被他们给黏住了,只怕后面也会很被动,不若皇上先带着一部分大军从喜峰口走.......至于奴才等人,可率领剩余大军守住通州。”
徐元梦的这话还是很有道理的,他并不认为皇帝待在这里就有什么作用,像锡保还有军中的一些将领留在这里就够了,要是皇帝死在了通州,那像怎么回事?
当年康熙拖着老迈的身体想要亲征,几乎在朝廷里面引起了偌大的风波,除了台面下的一些心思之外,主要还是担心一点,要是皇帝死在了路上怎么办?或者要是死在了楚逆手里,更严重的话被复汉军活捉了呢?
这些都是问题,而是还是不能不去想的问题。
雍正缓缓摇了摇头,他心里已经下定了决心,这一战他肯定要留在通州,为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重新收纳满人的心。
在之前的数年里,雍正得罪了太多的满蒙自己人,为的是进行充分的改革,从而避免大清走到这一天,只可惜与复汉军相比,清廷实在是行将就木,再也无法创造当年三藩的奇迹,以致于国势彻底崩坏.......
因此,雍正的想法很简单,既然八旗内部对他多有怨言,那就留在通州打,若是能打赢,自然是完事皆休,若是打不赢,那么他也不会继续活下去,到时候也能用他的死,来重新弥合八旗内部的分裂。
“朕不会走,朕也不能走。”
雍正脸上带着几分凝重,轻轻吸了一口气,“活到朕这个岁数,在民间也是什么都能看开了,将来无论毁誉如何,我胤禛心甘情愿,只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成为一个逃兵.......当年的崇祯都没有成为逃兵.......我胤禛更不会!”
诸位大臣脸色沉寂,他们隐隐已经猜到了最严重的情况,那就是皇帝竟然如此刚烈,打算就在通州跟复汉军大打出手.......可是这样一来,他们该怎么跑?
不是每个人能够坦然赴死的,雍正心里已经被绝望填满,所以他为了大清的列祖列宗,他也算得上死得其所,可是其他人的想法可不是如此,他们还有大把的逍遥日子,还有刚刚迎娶过门的小妾,有出生不久的子嗣........唯独没有对大清的成仁之心。
“皇上,当以大局为重啊!”
“皇上,胜败不过兵家常事,岂能将江山社稷付诸于一战?”
“皇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
........
大臣们开始劝导了起来,反倒的雍正却越发显得沉默,甚至显得有些寂寥,他十分悲痛地望着面前的这些臣子们,或许这些人的说法很有道理,可是又有什么意义呢?
大清都快没了,还说这些有什么用?
“朕意已决,无需再劝,宁贼既然要以一战定我大清生死,那朕自然不会示弱!”
雍正态度里带着几分斩钉截铁的味道,他的手指点在了舆图上的八里桥,低声道:“既然要守通州,那么就守八里桥!”
雍正三年十二月十五,雍正皇帝站在清廷大臣面前,身影显得十分单薄瘦削,却是与八十一年前的那道影子,渐渐重合了起来。
而在此时的京城里,数十万即将撤离京师的八旗,他们的神情里带着几分茫然与无助,似乎在京师以来的这八十一年的时光,仅仅只是一场还未彻底醒来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