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www.jdxs.cc,伐清1719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江南之地,远离朝堂,由此滋生的江湖组织可谓花样百出,正应了江湖之远这句话。各行各业在江南滋生之际,也诞生了许多帮派,甚至还有白莲教掺杂其间,而漕帮便成为了其中的代表势力。
张廷玉之所以提到漕帮可以利用,便是其对于江南地下势力认识的结果,因为相对于其他的帮会而言,漕帮眼下确确实实陷入了生存的危机当中,甚至已经成为了一个一点就着的炸药桶,而这些都要从漕帮的源头说起。
漕帮所存在的根源便是那条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自隋唐之时,朝廷便无比重视漕运的作用,为此甚至不惜开挖运河,而后隋唐以降,大运河的漕运功能仍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像宋代各路转运司,便也被称为是“漕司”,是地方三司之一,转运使的职权被得到进一步加强。
等到了明朝的时候,特别是永乐年间,对蒙古用兵需求越来越大,永乐皇帝为了保障充分的后勤补给,于是便从卫所军队吸纳当地人口与流民组成了十万人的漕军队伍,从而将漕运开始体制化,等到迁都北京之后,漕运更是彻彻底底成为了国家的命脉。
在之后的三百年时间当中,漕运制度孕育出来了大量的码头地带,以及围绕这些码头地带生存的水手、纤夫、舵手.......特别是漕运制度当中的机制极为复杂,因此既有大量长期固定人员,还有许多临时工,这些广大的漕运参与者构成了数量庞大的一个群体。
当上百万人围绕着漕运生存时,这些人的社会关系网络难免变得越发复杂,而在这一长期的过程当中,漕帮也就渐渐开始成型,其组织行事也越发复杂。
可是到了今天,漕帮却并没有越来越兴盛,反倒有分崩离析的迹象,其首要的原因便是宁楚在南京立国,彻底断绝了到北方的漕运,那么围绕着南北沟通的漕运生存者们,自然也就断了生计。
张廷玉很早就发现了这一迹象,可问题是先前一直都没有顾得上,也不屑于使用这些上不得台面的漕帮人员,可如今随着宁楚统治的稳固,以往的方式都渐渐失效,反倒是这些漕帮倒还有一二可以利用之处。
“皇上,如今漕帮上下衣食无靠,面临生死存亡之境地,若是被我大清所用,在楚逆之地造出一番声势来,倒也不错......若是能成,上百万漕运百姓发作起来也够楚逆好受的,即便是不能成,于我大清亦无害。”
雍正听了这一番话,不由得心里一动,“此事朕知道了,你下去安排便是。”
说到底,雍正皇帝面子上还是将江南的百姓视为自己的子民,自然不好说出一些太露骨的话来,如今让张廷玉去安排,成功了自然皆大欢喜,若是不成,导致漕运百姓们被杀,那也不是他这个皇帝的干系,纯粹是张廷玉的锅。
张廷玉心里自然明白,便磕头离去,等到回了府邸之后,顷刻间便写就了一封书信,差人从秘密渠道带去南方,诸事既毕之后,这才长长叹了一口气,便在书房里练起了字来。
只是张廷玉写字之时,心里却是燥郁难安,一行字始终写的不成体统,于是便索性放开了压抑的情绪,酣畅淋漓地书... -->>
江南之地,远离朝堂,由此滋生的江湖组织可谓花样百出,正应了江湖之远这句话。各行各业在江南滋生之际,也诞生了许多帮派,甚至还有白莲教掺杂其间,而漕帮便成为了其中的代表势力。
张廷玉之所以提到漕帮可以利用,便是其对于江南地下势力认识的结果,因为相对于其他的帮会而言,漕帮眼下确确实实陷入了生存的危机当中,甚至已经成为了一个一点就着的炸药桶,而这些都要从漕帮的源头说起。
漕帮所存在的根源便是那条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自隋唐之时,朝廷便无比重视漕运的作用,为此甚至不惜开挖运河,而后隋唐以降,大运河的漕运功能仍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像宋代各路转运司,便也被称为是“漕司”,是地方三司之一,转运使的职权被得到进一步加强。
等到了明朝的时候,特别是永乐年间,对蒙古用兵需求越来越大,永乐皇帝为了保障充分的后勤补给,于是便从卫所军队吸纳当地人口与流民组成了十万人的漕军队伍,从而将漕运开始体制化,等到迁都北京之后,漕运更是彻彻底底成为了国家的命脉。
在之后的三百年时间当中,漕运制度孕育出来了大量的码头地带,以及围绕这些码头地带生存的水手、纤夫、舵手.......特别是漕运制度当中的机制极为复杂,因此既有大量长期固定人员,还有许多临时工,这些广大的漕运参与者构成了数量庞大的一个群体。
当上百万人围绕着漕运生存时,这些人的社会关系网络难免变得越发复杂,而在这一长期的过程当中,漕帮也就渐渐开始成型,其组织行事也越发复杂。
可是到了今天,漕帮却并没有越来越兴盛,反倒有分崩离析的迹象,其首要的原因便是宁楚在南京立国,彻底断绝了到北方的漕运,那么围绕着南北沟通的漕运生存者们,自然也就断了生计。
张廷玉很早就发现了这一迹象,可问题是先前一直都没有顾得上,也不屑于使用这些上不得台面的漕帮人员,可如今随着宁楚统治的稳固,以往的方式都渐渐失效,反倒是这些漕帮倒还有一二可以利用之处。
“皇上,如今漕帮上下衣食无靠,面临生死存亡之境地,若是被我大清所用,在楚逆之地造出一番声势来,倒也不错......若是能成,上百万漕运百姓发作起来也够楚逆好受的,即便是不能成,于我大清亦无害。”
雍正听了这一番话,不由得心里一动,“此事朕知道了,你下去安排便是。”
说到底,雍正皇帝面子上还是将江南的百姓视为自己的子民,自然不好说出一些太露骨的话来,如今让张廷玉去安排,成功了自然皆大欢喜,若是不成,导致漕运百姓们被杀,那也不是他这个皇帝的干系,纯粹是张廷玉的锅。
张廷玉心里自然明白,便磕头离去,等到回了府邸之后,顷刻间便写就了一封书信,差人从秘密渠道带去南方,诸事既毕之后,这才长长叹了一口气,便在书房里练起了字来。
只是张廷玉写字之时,心里却是燥郁难安,一行字始终写的不成体统,于是便索性放开了压抑的情绪,酣畅淋漓地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