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后,有人说,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是一个可悲的时代。
正如同白释言诞生的时候,安王白卓峥可没有寄望他成为一个英雄。
百年前,群雄并起,大宁王朝开国皇帝陈榘杀伐天下,白冀云作为他麾下最得力的将军,长剑所指,四海宾服。陈榘骁勇,最终定邦一战,亲自立马而站,羽箭既出,直指敌军主帅,不想敌军副将,冷箭也已射出,幸而白冀云机警,以肉身相挡,方护得陈榘周全。白冀云身中毒箭,反而愈发奋勇,直取敌军主帅,一剑割了他的项上人头。而后,幸得随军所有医者,拼得一生所学,不眠不休三天三夜整,方替白冀云拣回了这条性命。
一战定江山。从此,这天下改姓了陈,国号大宁。开国大典上,陈榘亲握着白冀云的手,沉稳道了一声:“好兄弟。”微微颤抖的声音里,不乏忆及战场并肩、出生入死的感慨。
然而这感慨,在守江山的岁月里,并没能留住白冀云的性命。虽然开国大典上,陈榘慨然分封白冀云为安王,代代世袭,替大宁镇守西南一隅。不过对多疑的皇帝而言,飞鸟尽良弓藏,似乎是必然发生的剧情。一两句闲言碎语,三四封上书莫须有的罪名,足以结果了白冀云的性命。
赴死之前,白冀云面色平静。不知他有没有想到,早在定邦一战、他一剑割了敌军主帅的人头,早已是躲不过功高盖主的嫌疑。
作为大宁王朝的属国,百年来,安国镇守西南。深知陈氏一族多疑,白氏虽世代出骁勇将才,手握重兵,但一直低调行事,方保得一族平安。
这日朝中议事,安王后宫中匆匆遣人来报,安王白卓峥和安王后苏瑜的第一个孩子,刚刚呱呱坠地。安王大喜,仰天大笑三声,遣散众臣,跟着女官直奔安王后的宫殿。
安王后安然躺着,虽是辛苦,但也一脸满足。皇长子在嬷嬷怀里,响亮啼哭。安王大笑着接过皇子,亲自抱着,对安王后说:“瑜儿,这小子和本王一样,嗓子响的,出了这皇城也能听到。”安王后亦是满足一笑:“将来长大了,也必将和哥哥一样,护得我们白氏一族平安。”安王连连答道:“是,是。”想必是对这健硕的皇长子寄予了厚望。
安王、安王后恩爱,第二年,一个雨夜,在安王的守望中,皇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