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www.jdxs.cc,荒芜英雄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也许有一些学科是特殊的:它们对19世纪实证主义哲学指导下的研究是封闭的,
因为它们缺乏或者干脆没有那堆故纸。还有一些是倾斜的:参与的双方里,一方细
密周备连篇累牍,另一方却死不发一语。之后还有哑学科:沉默是你研究对象的原
则,你可以猜可以看,可以相面和评头品足,但它滴水不漏别有洞天,你永远不可
能靠近它的内容和本质。前些年知识界人士呼唤过“真善美”;但你得不到那个真
实,它自己也——这是重要所在——完全否认自己还拥有什么真实。取繁作简,可
以举一些例子: 中亚突厥语研究是大难门, 也因此有大专家。专家们都以克劳森
(sir gerard clauson)的前十三世纪突厥语词源学词典为据发挥学问。但是
每个熟请维语或哈语的外来人或每一个在北京兰州读过大学的维、哈小伙子都清楚:
词典从来没有写准过他们的母语。他们要挑几个常用词给你解释,但又卡了壳,因
为解释时发现汉语没有相应的词汇。这些语言在平时听不到,但只要情景、山形、
牲畜口齿、颠簸感受、毛皮摆在眼前、阉马套牛圈羊、婚礼丧葬那个时辰正好到来、
抱养义子初胎归母部落血脉成为当时紧要的大事——总之,要在合于突厥文化的特
殊条件时,才突然活了,才突然显示含义,删砍辞典。第二个例子是清季陕西起义、
云南大理起义、 大小金川起义、 以及甘肃金积堡起义等等反叛。清朝廷各制一部
方略,尽收一切奏折上谕军情敌报,鸿篇巨制。而战时烧红数省而败时悄无一
息的老百姓留下什么史料了呢?已经任人宰杀又何必管人家议论!第三个例子是宗
教研究。有谁知道五斗米道、太平道的神学内容?或者白莲教、袄教、太平天国诸
教的教旨干办?它们可以在入世时轰轰烈烈震动海内,但谁能体会和把握它们在出
世的深夜寂静里是怎样进行更关键的实践呢?他们的概念比那旋律般轻灵的突厥语
更无法捕捉,你的学院学会式科学在他们语重色厉的迷信面前土崩瓦解。纵使费尽
九牛二虎之力求人翻译了他们的经典,他们在那里面写的也都是呓语般的虚构故事。
研究现在不仅是困难而是正在被嘲笑。学科的研究还可能吗?xx和所谓xx学研
究之间,究竟算是什么关系呢?然而我们又处于今天:19世纪式的文绉绉还在努力
扩张地盘,而20世纪末各门新潮的方法论却似乎已经面临末日,学科发展的不节制
导致了印刷垃圾正危害人类,在论文专著堆成的黄土高原之下,真正科学的金脉已
经被深深埋葬了。
在这种时候,若想挑几本优秀的人文社会科学著作,并企图用来鼓舞真正的科
学、鼓舞正确的方法论的话,我能说的有一本:马通先生著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
宦制度史略。
中国回族和伊斯兰教研究的可能性仅仅在于一点,那就是人民活着。上述种种
学科的困难,有可能因人民数百年如一日的坚守伊玛尼(信仰)和古典干办,在某
种条件下被突破。但应该强调的是中国回族伊斯兰教研究的难度(几乎可称为不可
能性):首先作为一个前提应当提醒注意的是,中国回族是在分散于东方文化中心
——汉文明的汪洋大海之中的情况下坚持他们的神性世界的。因此,和犹太人相似,
中国回族信仰的伊斯兰教极具宗教的本义性、沉默性以及神秘性。
其次,宗教的人是一些努力在“圣”的空间中求存活的人;他们的生活体验和
心路历程对于不拥有宗教感情的人、对于活在失去神圣的空间里的人来说,是难以
理解和缺乏真实的。 学者们容易对古怪的仪式、食生活和性生活的禁忌、每日5番
的举礼感到隔阂,至少在心理中不以为然——但其实他们已经远离了圣礼的范畴。
他们更对崇拜的意义感到迷惑,蔑视对木石环境尤其是空冥的虔诚膜拜——因而他
们又与任何圣的显现以及圣的存在无缘,他们已经成为浅薄的俗世代言人,只能对
这种深刻的神圣理想主义滥发议论了。
学科讲求的学术,在回族伊斯兰研究的题目下严重偏离了人民渴望的理解,它
使穆斯林人民更深地陷在黄土高原之下,更屏绝了开放,倔强地只给世间以背影。
但是,理解宗教型人类的状况及其精神,意味着人性和人道的成熟和进步。学
者们明白:中国回族伊斯兰教本身与激烈严酷的农民起义难分难解,人民在拥有宗
教理想同时更拥有光荣的革命史。他们虽没有为人民的宗教精神感动,但却被人民
的战斗精神感动了。缺乏对这两种精神的洞彻的悟性,并不妨碍他们表示尊重。
于是问题又回到命题开始:学科的尊重肃敬遇到了坚固的沉默。沉默是宗教的
第一层属性和外壳。黄土高原穷乡僻壤的农民们在深夜和清晨进行着自我磨炼,他
们沿崎岖山径挑来清净的水,再唯恐玷污地把井盖锁上;他们跪在泥屋炕上,面对
黄土崖壁遍遍诵祷;他们长途跋涉,奔向一些谁也不知晓的荒野地点;他们避开黄
泥屋里用枯叶和牛粪燃起的温暖,凿一孔孤窑于无人绝地,独身坐静,忍受寒苦,
节减腹食;他们用古典调的波斯-阿拉伯语开始动情地吟诵,配以调节有法的呼吸。
在高xdx潮降临时他们获得了无上的愉悦,他们激动得老泪纵横。后他们回到村庄,日
复一日地苦苦思索着当时的感觉。没有人具备与他们对话的水平,因为他们沉醉的
是一切哲学最深奥最古老的概念。神秘在其彻底的本质中是最朴素的。学科所以感
到神秘的过分和无稽,是因为科学已经在学院和印刷垃圾中异化了。
真正的回族研究和宗教学研究,只有在模糊感受到这一切之后,才发现自己面
临着巨大的困难。具备上述心路历程、精神状态和世界观点的回族,是不屑于与俗
界对话的。他们蔑视与清政府制造的一堆堆故纸争论,他们拒绝拿出自己内部的史
料。他们甚至淡漠看待自己的苦难和流血,认为这只是圣与俗概念的一些演绎。
马通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迎着这种困难迈出了一大步。作者花
费了30余年时间以求凿穿坚壁。... -->>
也许有一些学科是特殊的:它们对19世纪实证主义哲学指导下的研究是封闭的,
因为它们缺乏或者干脆没有那堆故纸。还有一些是倾斜的:参与的双方里,一方细
密周备连篇累牍,另一方却死不发一语。之后还有哑学科:沉默是你研究对象的原
则,你可以猜可以看,可以相面和评头品足,但它滴水不漏别有洞天,你永远不可
能靠近它的内容和本质。前些年知识界人士呼唤过“真善美”;但你得不到那个真
实,它自己也——这是重要所在——完全否认自己还拥有什么真实。取繁作简,可
以举一些例子: 中亚突厥语研究是大难门, 也因此有大专家。专家们都以克劳森
(sir gerard clauson)的前十三世纪突厥语词源学词典为据发挥学问。但是
每个熟请维语或哈语的外来人或每一个在北京兰州读过大学的维、哈小伙子都清楚:
词典从来没有写准过他们的母语。他们要挑几个常用词给你解释,但又卡了壳,因
为解释时发现汉语没有相应的词汇。这些语言在平时听不到,但只要情景、山形、
牲畜口齿、颠簸感受、毛皮摆在眼前、阉马套牛圈羊、婚礼丧葬那个时辰正好到来、
抱养义子初胎归母部落血脉成为当时紧要的大事——总之,要在合于突厥文化的特
殊条件时,才突然活了,才突然显示含义,删砍辞典。第二个例子是清季陕西起义、
云南大理起义、 大小金川起义、 以及甘肃金积堡起义等等反叛。清朝廷各制一部
方略,尽收一切奏折上谕军情敌报,鸿篇巨制。而战时烧红数省而败时悄无一
息的老百姓留下什么史料了呢?已经任人宰杀又何必管人家议论!第三个例子是宗
教研究。有谁知道五斗米道、太平道的神学内容?或者白莲教、袄教、太平天国诸
教的教旨干办?它们可以在入世时轰轰烈烈震动海内,但谁能体会和把握它们在出
世的深夜寂静里是怎样进行更关键的实践呢?他们的概念比那旋律般轻灵的突厥语
更无法捕捉,你的学院学会式科学在他们语重色厉的迷信面前土崩瓦解。纵使费尽
九牛二虎之力求人翻译了他们的经典,他们在那里面写的也都是呓语般的虚构故事。
研究现在不仅是困难而是正在被嘲笑。学科的研究还可能吗?xx和所谓xx学研
究之间,究竟算是什么关系呢?然而我们又处于今天:19世纪式的文绉绉还在努力
扩张地盘,而20世纪末各门新潮的方法论却似乎已经面临末日,学科发展的不节制
导致了印刷垃圾正危害人类,在论文专著堆成的黄土高原之下,真正科学的金脉已
经被深深埋葬了。
在这种时候,若想挑几本优秀的人文社会科学著作,并企图用来鼓舞真正的科
学、鼓舞正确的方法论的话,我能说的有一本:马通先生著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
宦制度史略。
中国回族和伊斯兰教研究的可能性仅仅在于一点,那就是人民活着。上述种种
学科的困难,有可能因人民数百年如一日的坚守伊玛尼(信仰)和古典干办,在某
种条件下被突破。但应该强调的是中国回族伊斯兰教研究的难度(几乎可称为不可
能性):首先作为一个前提应当提醒注意的是,中国回族是在分散于东方文化中心
——汉文明的汪洋大海之中的情况下坚持他们的神性世界的。因此,和犹太人相似,
中国回族信仰的伊斯兰教极具宗教的本义性、沉默性以及神秘性。
其次,宗教的人是一些努力在“圣”的空间中求存活的人;他们的生活体验和
心路历程对于不拥有宗教感情的人、对于活在失去神圣的空间里的人来说,是难以
理解和缺乏真实的。 学者们容易对古怪的仪式、食生活和性生活的禁忌、每日5番
的举礼感到隔阂,至少在心理中不以为然——但其实他们已经远离了圣礼的范畴。
他们更对崇拜的意义感到迷惑,蔑视对木石环境尤其是空冥的虔诚膜拜——因而他
们又与任何圣的显现以及圣的存在无缘,他们已经成为浅薄的俗世代言人,只能对
这种深刻的神圣理想主义滥发议论了。
学科讲求的学术,在回族伊斯兰研究的题目下严重偏离了人民渴望的理解,它
使穆斯林人民更深地陷在黄土高原之下,更屏绝了开放,倔强地只给世间以背影。
但是,理解宗教型人类的状况及其精神,意味着人性和人道的成熟和进步。学
者们明白:中国回族伊斯兰教本身与激烈严酷的农民起义难分难解,人民在拥有宗
教理想同时更拥有光荣的革命史。他们虽没有为人民的宗教精神感动,但却被人民
的战斗精神感动了。缺乏对这两种精神的洞彻的悟性,并不妨碍他们表示尊重。
于是问题又回到命题开始:学科的尊重肃敬遇到了坚固的沉默。沉默是宗教的
第一层属性和外壳。黄土高原穷乡僻壤的农民们在深夜和清晨进行着自我磨炼,他
们沿崎岖山径挑来清净的水,再唯恐玷污地把井盖锁上;他们跪在泥屋炕上,面对
黄土崖壁遍遍诵祷;他们长途跋涉,奔向一些谁也不知晓的荒野地点;他们避开黄
泥屋里用枯叶和牛粪燃起的温暖,凿一孔孤窑于无人绝地,独身坐静,忍受寒苦,
节减腹食;他们用古典调的波斯-阿拉伯语开始动情地吟诵,配以调节有法的呼吸。
在高xdx潮降临时他们获得了无上的愉悦,他们激动得老泪纵横。后他们回到村庄,日
复一日地苦苦思索着当时的感觉。没有人具备与他们对话的水平,因为他们沉醉的
是一切哲学最深奥最古老的概念。神秘在其彻底的本质中是最朴素的。学科所以感
到神秘的过分和无稽,是因为科学已经在学院和印刷垃圾中异化了。
真正的回族研究和宗教学研究,只有在模糊感受到这一切之后,才发现自己面
临着巨大的困难。具备上述心路历程、精神状态和世界观点的回族,是不屑于与俗
界对话的。他们蔑视与清政府制造的一堆堆故纸争论,他们拒绝拿出自己内部的史
料。他们甚至淡漠看待自己的苦难和流血,认为这只是圣与俗概念的一些演绎。
马通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迎着这种困难迈出了一大步。作者花
费了30余年时间以求凿穿坚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