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www.jdxs.cc,金句制造机,我一手打造最强电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兹咕!”
虽然隔着屏幕,但杜夕月好像听见了那边的大礼堂会场,响起一阵吞咽口水的声音。
也许是她自己的错觉,因为刚刚她也做了相同的动作。
回忆起刚才顾知书念的那首诗,丰富的画面感自然而然在脑海里浮现。
一名身穿白衣,腰悬佩剑,风流倜傥的男子,攀登上一座位于山顶的高楼之上。
为什么是白衣?
不知道,总之就一定要是白衣!
这座楼是如此高耸,以至于显得有几分危险。
人站在高楼之上,就连原本遥不可及的天上星辰,都变得好像触手可及。
给人一种伸手就能从夜空中摘下一颗璀璨星辰的错觉。
“嘘!”
就连在楼上说话都要谨小慎微,压低声音。
因为你太过大声喧闹的话,
只怕会惊动居住在天宫之上的神仙啊!
这……
你丫的有点离谱了吧?!
哪个正常人在登上一座高楼的时候,会产生这种联想??
感觉自己伸手就能摘下天上的星辰?
不敢大声喧哗只因为害怕惊扰到天上的神仙?
要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什么样的心境胸怀,才能写下这样的诗句?
而且,奇妙的是,明明是一首从观感上给人感觉极其“夸张”的诗文。
又是危楼又是星辰又是天上人的,都仿佛要进入到仙侠世界里面了。
但偏偏这首诗使用的文字,全诗没有出现一个生僻字。
就像是用最普通的食材,却烹饪出来一道世界上最美味的佳肴。
让人不得不敬佩厨师的鬼斧神工。
成铭也是做足了功课的,他听完诗后,先是问道:
“李白的这首诗,叫什么名字?”
“《夜宿山寺》。”顾知书回答道。
“很符合场景的一首诗,山本来就地势高耸,又空旷寂寥,很容易让人有天人交融的感触。”
“是的,古人常有退隐山林的念头,因为远离尘世喧嚣,能让人心灵得到洗礼,在山水间陶冶情操。”
“但苏轼也是爱好山水田园之人,可他如果来到这座山中寺庙,恐怕不会生出‘恐惊天上人’的想法吧?”
“是的,李白又号谪仙人,是生活在人间的诗仙,自带一股飘渺超然的气息,与之相比,苏轼则更显得接地气许多。”
成铭沉思片刻,忽然伸手推了推眼镜,正襟危坐。
从这些细微的身体语言,就能看出,接下来,他可能要放大招了。
“那我其实很好奇,我们都知道深夜宇宙系列里出现过的人物,每一个都是特点鲜明的。比如尼采的孤独,苏轼的乐观,苏洵的刻苦用功等等。
大家也常常期待出现所谓的梦幻联动。
既然今天顾老师在现场,主题又是‘以诗会友’,那我可不可以设想一个场面——
让唐朝的李白,和宋朝的苏轼,也来一场以诗会友,做跨越时空的朋友呢?
李白夜游山上寺庙,写下了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那不如让顾老师带我们领略一下,假如是苏轼,也进入该寺庙夜游,他又会心生怎样的感悟,会写下何等的诗篇呢?”
哦豁!
命题作文!
成铭向顾知书抛出的,可以说是整场交流会截至目前为止,最难的一个问题。
毕竟有“恐惊天上人”的珠玉在前,而假设之中的苏轼,又是“坡仙”级别的大神。
隐隐之中,已经有了几分“诗仙”对阵“坡仙”的韵味。
对顾知书来说,这也许会是个不小的挑战。
但是,
好啊!
我们就喜欢看顾知书挑战难题!
新粉还在担心,问题太过深刻刁钻,会不会难倒顾知书,让他陷入难堪。
而老粉都知道,越是艰难的时刻,越是重要的场合,就越有可能铸就经典的诞生。
比如第一期的《深夜巷话》,比如第一届的三行情书大赛,比如那次的网红风波,再比如《故事人生》节目的首播。
这家伙手里明明握着数不清的顺子炸弹,偏偏平时没事就喜欢打一张单6,出一对小3,悠哉游哉地过牌。
老粉早就苦顾知书久矣!
现在,如此重要的场合之中,好几位大佬的注视下,还有几千名学生在热切期待。
好啊!
提出的问题越难越好!
这样我们才能把顾知书手里的炸弹,给他逼出来!
现场的学生观众更是开始疯狂起哄,唯恐天下不乱。
更是有人现场开始呐喊起了“苏轼”的名字。
疯狂!
这是什么诗词圈的顶流?
顾知书看见现场的狂热氛围,也是觉得活久见。
他从未想过,一个可能是这个世界里面不存在的“虚构”人物,居然能引起这么热烈的反应。
但转念一想,前世连一款二次元游戏都能举办音乐会,且一票难求。
那些举办漫展的城市,“奇装异服”之人能把地铁塞爆。
在一个虚拟人物的歌唱舞台下面,无数年轻人在疯狂“打拳”、甩头,似乎那是一种特殊的应援方式?
顾知书忽然又好像能理解现场年轻人的热情了。
嗯,这话说得好像他自己年纪很大一样,都快忘了重生后也就是二十来岁刚毕业不久的小伙子。
顾知书自嘲一笑,整理了一下思路,在几千人的目光注视下,缓缓开口:
“很好的问题,其实,我也会经常产生类似的思考和联想。
两个身处不同朝代,不同时空的诗人,在身处相同的地点,目睹相同的景象时,会有什么不同的诗作诞生呢?
如果是登上同样的一座“危楼”,苏轼会写下什么样的诗句呢?
他可能会写于楼上所见的江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他可能会写天上的月亮星辰,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他也可能会写江上的小舟和船夫,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他应该也会向往云端之上的仙境,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但苏轼的目光不会停留在虚无缥缈的天宫之上。
他总是要回到人间。
在短暂的欢快和放纵之后,苏轼更大的可能,会联想到自己人生之中遭遇的种种挫折,心生一些怀古伤今的悲鸣吧?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但最终,苏轼还是能够从悲伤的情绪之中,挣脱出来。
因为他就是这么一个乐观之人,仿佛没有任何负面的情绪,可以将他打败。
所以他会发出感慨—... -->>
“兹咕!”
虽然隔着屏幕,但杜夕月好像听见了那边的大礼堂会场,响起一阵吞咽口水的声音。
也许是她自己的错觉,因为刚刚她也做了相同的动作。
回忆起刚才顾知书念的那首诗,丰富的画面感自然而然在脑海里浮现。
一名身穿白衣,腰悬佩剑,风流倜傥的男子,攀登上一座位于山顶的高楼之上。
为什么是白衣?
不知道,总之就一定要是白衣!
这座楼是如此高耸,以至于显得有几分危险。
人站在高楼之上,就连原本遥不可及的天上星辰,都变得好像触手可及。
给人一种伸手就能从夜空中摘下一颗璀璨星辰的错觉。
“嘘!”
就连在楼上说话都要谨小慎微,压低声音。
因为你太过大声喧闹的话,
只怕会惊动居住在天宫之上的神仙啊!
这……
你丫的有点离谱了吧?!
哪个正常人在登上一座高楼的时候,会产生这种联想??
感觉自己伸手就能摘下天上的星辰?
不敢大声喧哗只因为害怕惊扰到天上的神仙?
要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什么样的心境胸怀,才能写下这样的诗句?
而且,奇妙的是,明明是一首从观感上给人感觉极其“夸张”的诗文。
又是危楼又是星辰又是天上人的,都仿佛要进入到仙侠世界里面了。
但偏偏这首诗使用的文字,全诗没有出现一个生僻字。
就像是用最普通的食材,却烹饪出来一道世界上最美味的佳肴。
让人不得不敬佩厨师的鬼斧神工。
成铭也是做足了功课的,他听完诗后,先是问道:
“李白的这首诗,叫什么名字?”
“《夜宿山寺》。”顾知书回答道。
“很符合场景的一首诗,山本来就地势高耸,又空旷寂寥,很容易让人有天人交融的感触。”
“是的,古人常有退隐山林的念头,因为远离尘世喧嚣,能让人心灵得到洗礼,在山水间陶冶情操。”
“但苏轼也是爱好山水田园之人,可他如果来到这座山中寺庙,恐怕不会生出‘恐惊天上人’的想法吧?”
“是的,李白又号谪仙人,是生活在人间的诗仙,自带一股飘渺超然的气息,与之相比,苏轼则更显得接地气许多。”
成铭沉思片刻,忽然伸手推了推眼镜,正襟危坐。
从这些细微的身体语言,就能看出,接下来,他可能要放大招了。
“那我其实很好奇,我们都知道深夜宇宙系列里出现过的人物,每一个都是特点鲜明的。比如尼采的孤独,苏轼的乐观,苏洵的刻苦用功等等。
大家也常常期待出现所谓的梦幻联动。
既然今天顾老师在现场,主题又是‘以诗会友’,那我可不可以设想一个场面——
让唐朝的李白,和宋朝的苏轼,也来一场以诗会友,做跨越时空的朋友呢?
李白夜游山上寺庙,写下了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那不如让顾老师带我们领略一下,假如是苏轼,也进入该寺庙夜游,他又会心生怎样的感悟,会写下何等的诗篇呢?”
哦豁!
命题作文!
成铭向顾知书抛出的,可以说是整场交流会截至目前为止,最难的一个问题。
毕竟有“恐惊天上人”的珠玉在前,而假设之中的苏轼,又是“坡仙”级别的大神。
隐隐之中,已经有了几分“诗仙”对阵“坡仙”的韵味。
对顾知书来说,这也许会是个不小的挑战。
但是,
好啊!
我们就喜欢看顾知书挑战难题!
新粉还在担心,问题太过深刻刁钻,会不会难倒顾知书,让他陷入难堪。
而老粉都知道,越是艰难的时刻,越是重要的场合,就越有可能铸就经典的诞生。
比如第一期的《深夜巷话》,比如第一届的三行情书大赛,比如那次的网红风波,再比如《故事人生》节目的首播。
这家伙手里明明握着数不清的顺子炸弹,偏偏平时没事就喜欢打一张单6,出一对小3,悠哉游哉地过牌。
老粉早就苦顾知书久矣!
现在,如此重要的场合之中,好几位大佬的注视下,还有几千名学生在热切期待。
好啊!
提出的问题越难越好!
这样我们才能把顾知书手里的炸弹,给他逼出来!
现场的学生观众更是开始疯狂起哄,唯恐天下不乱。
更是有人现场开始呐喊起了“苏轼”的名字。
疯狂!
这是什么诗词圈的顶流?
顾知书看见现场的狂热氛围,也是觉得活久见。
他从未想过,一个可能是这个世界里面不存在的“虚构”人物,居然能引起这么热烈的反应。
但转念一想,前世连一款二次元游戏都能举办音乐会,且一票难求。
那些举办漫展的城市,“奇装异服”之人能把地铁塞爆。
在一个虚拟人物的歌唱舞台下面,无数年轻人在疯狂“打拳”、甩头,似乎那是一种特殊的应援方式?
顾知书忽然又好像能理解现场年轻人的热情了。
嗯,这话说得好像他自己年纪很大一样,都快忘了重生后也就是二十来岁刚毕业不久的小伙子。
顾知书自嘲一笑,整理了一下思路,在几千人的目光注视下,缓缓开口:
“很好的问题,其实,我也会经常产生类似的思考和联想。
两个身处不同朝代,不同时空的诗人,在身处相同的地点,目睹相同的景象时,会有什么不同的诗作诞生呢?
如果是登上同样的一座“危楼”,苏轼会写下什么样的诗句呢?
他可能会写于楼上所见的江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他可能会写天上的月亮星辰,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他也可能会写江上的小舟和船夫,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他应该也会向往云端之上的仙境,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但苏轼的目光不会停留在虚无缥缈的天宫之上。
他总是要回到人间。
在短暂的欢快和放纵之后,苏轼更大的可能,会联想到自己人生之中遭遇的种种挫折,心生一些怀古伤今的悲鸣吧?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但最终,苏轼还是能够从悲伤的情绪之中,挣脱出来。
因为他就是这么一个乐观之人,仿佛没有任何负面的情绪,可以将他打败。
所以他会发出感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