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www.jdxs.cc,红楼之拖油瓶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件事情要想说明白,还得从几年前调任来的那位镇守太监身上说起。虽然世人都说太监是没根儿的东西,既无子嗣之忧,便将一颗心思都与了方孔兄。除此之外,六亲不认。然人生在世,既吃五谷杂粮,便少不得有七情六欲。前两年新到任的督守太监王静忠,从某种程度上讲,便是个还算顾家的人。
这王静忠少年家贫,且又是个天阉,昔年家乡闹蝗灾,赤地千里颗粒无收,王静忠为了全家能活命,便狠了狠心把自己卖了几两银子,经老太监援引立了文书,净身入宫。在宫里摸爬滚打了二十来年,好容易巴结上贵人,当了个监察收租的镇守太监。出宫后的第一件事儿便是派人至家乡寻了父母兄弟,又从同族中挑了个伶俐乖巧的子侄过继到自己名下,承了香火。那孩子的父母,也沾带着得了些香火情儿。
又因王家祖祖辈辈都是土里刨食儿的老百姓,乍一见了这经管皇庄吃皇粮的好差事,少不得动了心思。明里暗里的同王静忠说了几次,又明言倘或自家接了差事,也亏不了王静忠的好处云云。
王静忠听了这话,也着实有些眼馋皇庄的进项。少不得掂量轻重,心下暗自起了盘算——只是能拖赖皇恩充当此役的庄头,大都是背后有靠山,上头有故旧的老人儿,王静忠虽为镇守太监,却是轻易不敢惊动。
掂量来掂量去,王静忠便将主意打到了张华父亲——张允的头上。盖因张允虽充此役,却是继承了其父,也就是张华之祖的差事。
张华之祖既死,少不得人走茶凉,张家的某些厉害关系也就淡了。纵使张允每到年节时仍不忘送礼走动,终究比不得先祖在时的交情。何况张家的背景势力同其他几个庄头相比,也薄弱了些。
王静忠自忖身后有贵人撑腰,并不将张家放在眼里。因此他不但要夺了张允的差事,更想借此机会饱餐一顿,算计出张家的家常才罢。
岂料万事俱备时,张家的姻亲陈珪却阴差阳错入了圣人的眼,其后又巧言令色巴结上太子一脉,在朝中混的风生水起。那王静忠且算圆滑老道之人,见了这幅情景,便不敢轻易动作,只得熄了此心。
直到此次陈珪谏言太子殿下彻查两江官场之事捅了马蜂窝,又被圣人钦点为钦差南下赈灾,满朝文武皆以为陈珪此去凶多吉少,王静忠本着自捞油水,也是为了讨好贵人的意思,终久按捺不住的出了手——先是调唆人一纸状书将张允告上衙门,只说他假借皇庄之名,低价争买良田却是替自己谋私利,反而败坏了圣上清名。然后又告张允一个账目不清的罪过,只趁着衙门将张允押入大牢时清查账目,参张允一个贪墨粮饷,以次充好。
只这么两项双管齐下,妥妥的便能拿下张华皇粮庄头的差役。还能坑出张家的全部家财。
最关键的是这些罪状桩桩件件铁证如山,张家即便是想辩驳,都辩驳不了。
邱氏急的乱哭乱骂,只会说道:“谁家当差不是这么着,偏说我们的不是。难道我们老爷当真清廉了,旁的庄子上就能饶过了我们?天下乌鸦一般黑,他若是真的大公无私,为什么不去查旁人?真要是不怕得罪人,就从头到尾的查一遍,我也佩服他。”
陈氏与两个姐儿都听明白了。不觉相视一眼,都有些为难。三姐儿便向邱氏道:“伯母这话说的很是。只是那王静忠背后的贵人到底是谁,伯母可知道?”
邱氏哭声一顿,细想了想,因说道:“只恍惚听见人说是贤妃娘娘,也并不曾听得真切。”
贤妃娘娘……那不就是三皇子的生母么。
三姐儿只觉心下一沉,这件事情恐怕没戏了。别说他舅舅如今还在江南忙着赈灾一事,即便是舅舅回京了,如今王静忠拿着张允贪墨钱粮,以公谋私的证据想要发落人,舅舅也不好回转的。
总不好让舅舅去求太子,再让太子蛮不讲理以势压人罢?
三姐儿想了想,因向邱氏道:“此事已然证据确凿,又在衙门里过了明路,只怕难以回转。我如今倒是有个将功折罪的法子,却怕伯母做不得主,须得当面见过伯父才是。”
邱氏过来寻陈氏讨主意,也是实在没法子了所以才病急乱投医。此刻听见三姐儿这一番话,不觉一怔。旋即面露茫然的看向陈氏。
陈氏见了这模样儿,忙的开口笑道:“嫂子且听一听三姐儿的说法。这丫头向来主意大,连我都听她的。”
邱氏见状,也无可奈何了。只得看向三姐儿。
三姐儿先是将王静忠与贤妃娘娘三皇子的关系,三皇子与太子殿下的不睦简练交代了一些,又明言自家为什么没办法求人说和——盖因两方压根儿就不是一路人。眼见邱氏都听明白了,也都谅解了,这才说道:“目今王静忠便是拿捏着伯父的把柄,不但要抢了伯父的差事,更想借此敲诈一大笔银子。前者已经是铁证如山且过了明路,我倒是没法子。不过后者倒是可以斡旋一下的。”
邱氏见状,忙问道:“怎么办?”
三姐儿冷笑道:“他王静忠欺负张家没人,又仗着自己有贵人撑腰,所以做事情半点儿不留后路。却忘了我舅舅再是处境艰难,如今却是远在江南替圣人替朝廷替太子殿下办事儿呢。这等不顾大局且又吃相难看的奴才,想必也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如今就请妈想法子递了舅舅的帖子到锦衣军统领赵大人的门上。如此这般详细回说,想必赵大人即便不管张伯父的事情,也断然不会允许三皇子的狗,欺负替太子殿下办差的人。”
众人闻听此言,又是明白又是糊涂。陈氏更不知道,自己一介妇人如何能拿着哥哥的帖子去寻赵大人。
三姐儿见问,当着张家众人的面儿,且不好说什么。只等着又寒暄客套了几句话,陈氏也不许张家三口就这么孤零零的家去,便留着人在客房住下了。
母女三人因此回房,屏退了众人,开了门窗,以此防备隔墙有耳。三姐儿这才低声向陈氏出主意道:“妈要是想递帖子到赵府,如今却有两个法子。一个是央求舅母去拜访赵夫人,经由女眷之口传话。二则是叫老爷拿着舅舅的名帖去见赵大人。”
只是这么一来,尤子玉很可能借着此事同赵府牵上线。至于这个局面是否是陈珪回京后想看到的,谁也无法保证。毕竟宦海沉浮,今日是盟友,明日便可能是竞争对手,何况舅舅与尤子玉同属户部,两人先前又是隶属关系,如今颠倒了个儿,这当中的关系就更是微妙。
论情论理,三姐儿都不想看到这样的局面。只是如今陈氏母女三人在陈家住着,方才张家来人,显见的惊动了老太太,只是不知为何还没出面罢了。尤家本族的亲戚们更是因着先头陈珪献上复式记账法和养廉银子那一笔功劳来闹过一回,三姐儿不得不防。
果然,陈氏在听过三姐儿这一席话后,也是一愣。沉吟了半日,方才向三姐儿问道:“你怎么想?”
三姐儿当然不想因着些许小事同舅家生分了。何况陈氏如今能拿捏得住尤子玉,虽有陈氏厉害之处,却也是尤家式微,比不上陈家势盛,因而尤家众人轻易不敢得罪陈氏之故。倘或两家形势调转个来回,且看尤家的那一门难缠的亲戚,便知道尤氏母子能安然顺遂的... -->>
这件事情要想说明白,还得从几年前调任来的那位镇守太监身上说起。虽然世人都说太监是没根儿的东西,既无子嗣之忧,便将一颗心思都与了方孔兄。除此之外,六亲不认。然人生在世,既吃五谷杂粮,便少不得有七情六欲。前两年新到任的督守太监王静忠,从某种程度上讲,便是个还算顾家的人。
这王静忠少年家贫,且又是个天阉,昔年家乡闹蝗灾,赤地千里颗粒无收,王静忠为了全家能活命,便狠了狠心把自己卖了几两银子,经老太监援引立了文书,净身入宫。在宫里摸爬滚打了二十来年,好容易巴结上贵人,当了个监察收租的镇守太监。出宫后的第一件事儿便是派人至家乡寻了父母兄弟,又从同族中挑了个伶俐乖巧的子侄过继到自己名下,承了香火。那孩子的父母,也沾带着得了些香火情儿。
又因王家祖祖辈辈都是土里刨食儿的老百姓,乍一见了这经管皇庄吃皇粮的好差事,少不得动了心思。明里暗里的同王静忠说了几次,又明言倘或自家接了差事,也亏不了王静忠的好处云云。
王静忠听了这话,也着实有些眼馋皇庄的进项。少不得掂量轻重,心下暗自起了盘算——只是能拖赖皇恩充当此役的庄头,大都是背后有靠山,上头有故旧的老人儿,王静忠虽为镇守太监,却是轻易不敢惊动。
掂量来掂量去,王静忠便将主意打到了张华父亲——张允的头上。盖因张允虽充此役,却是继承了其父,也就是张华之祖的差事。
张华之祖既死,少不得人走茶凉,张家的某些厉害关系也就淡了。纵使张允每到年节时仍不忘送礼走动,终究比不得先祖在时的交情。何况张家的背景势力同其他几个庄头相比,也薄弱了些。
王静忠自忖身后有贵人撑腰,并不将张家放在眼里。因此他不但要夺了张允的差事,更想借此机会饱餐一顿,算计出张家的家常才罢。
岂料万事俱备时,张家的姻亲陈珪却阴差阳错入了圣人的眼,其后又巧言令色巴结上太子一脉,在朝中混的风生水起。那王静忠且算圆滑老道之人,见了这幅情景,便不敢轻易动作,只得熄了此心。
直到此次陈珪谏言太子殿下彻查两江官场之事捅了马蜂窝,又被圣人钦点为钦差南下赈灾,满朝文武皆以为陈珪此去凶多吉少,王静忠本着自捞油水,也是为了讨好贵人的意思,终久按捺不住的出了手——先是调唆人一纸状书将张允告上衙门,只说他假借皇庄之名,低价争买良田却是替自己谋私利,反而败坏了圣上清名。然后又告张允一个账目不清的罪过,只趁着衙门将张允押入大牢时清查账目,参张允一个贪墨粮饷,以次充好。
只这么两项双管齐下,妥妥的便能拿下张华皇粮庄头的差役。还能坑出张家的全部家财。
最关键的是这些罪状桩桩件件铁证如山,张家即便是想辩驳,都辩驳不了。
邱氏急的乱哭乱骂,只会说道:“谁家当差不是这么着,偏说我们的不是。难道我们老爷当真清廉了,旁的庄子上就能饶过了我们?天下乌鸦一般黑,他若是真的大公无私,为什么不去查旁人?真要是不怕得罪人,就从头到尾的查一遍,我也佩服他。”
陈氏与两个姐儿都听明白了。不觉相视一眼,都有些为难。三姐儿便向邱氏道:“伯母这话说的很是。只是那王静忠背后的贵人到底是谁,伯母可知道?”
邱氏哭声一顿,细想了想,因说道:“只恍惚听见人说是贤妃娘娘,也并不曾听得真切。”
贤妃娘娘……那不就是三皇子的生母么。
三姐儿只觉心下一沉,这件事情恐怕没戏了。别说他舅舅如今还在江南忙着赈灾一事,即便是舅舅回京了,如今王静忠拿着张允贪墨钱粮,以公谋私的证据想要发落人,舅舅也不好回转的。
总不好让舅舅去求太子,再让太子蛮不讲理以势压人罢?
三姐儿想了想,因向邱氏道:“此事已然证据确凿,又在衙门里过了明路,只怕难以回转。我如今倒是有个将功折罪的法子,却怕伯母做不得主,须得当面见过伯父才是。”
邱氏过来寻陈氏讨主意,也是实在没法子了所以才病急乱投医。此刻听见三姐儿这一番话,不觉一怔。旋即面露茫然的看向陈氏。
陈氏见了这模样儿,忙的开口笑道:“嫂子且听一听三姐儿的说法。这丫头向来主意大,连我都听她的。”
邱氏见状,也无可奈何了。只得看向三姐儿。
三姐儿先是将王静忠与贤妃娘娘三皇子的关系,三皇子与太子殿下的不睦简练交代了一些,又明言自家为什么没办法求人说和——盖因两方压根儿就不是一路人。眼见邱氏都听明白了,也都谅解了,这才说道:“目今王静忠便是拿捏着伯父的把柄,不但要抢了伯父的差事,更想借此敲诈一大笔银子。前者已经是铁证如山且过了明路,我倒是没法子。不过后者倒是可以斡旋一下的。”
邱氏见状,忙问道:“怎么办?”
三姐儿冷笑道:“他王静忠欺负张家没人,又仗着自己有贵人撑腰,所以做事情半点儿不留后路。却忘了我舅舅再是处境艰难,如今却是远在江南替圣人替朝廷替太子殿下办事儿呢。这等不顾大局且又吃相难看的奴才,想必也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如今就请妈想法子递了舅舅的帖子到锦衣军统领赵大人的门上。如此这般详细回说,想必赵大人即便不管张伯父的事情,也断然不会允许三皇子的狗,欺负替太子殿下办差的人。”
众人闻听此言,又是明白又是糊涂。陈氏更不知道,自己一介妇人如何能拿着哥哥的帖子去寻赵大人。
三姐儿见问,当着张家众人的面儿,且不好说什么。只等着又寒暄客套了几句话,陈氏也不许张家三口就这么孤零零的家去,便留着人在客房住下了。
母女三人因此回房,屏退了众人,开了门窗,以此防备隔墙有耳。三姐儿这才低声向陈氏出主意道:“妈要是想递帖子到赵府,如今却有两个法子。一个是央求舅母去拜访赵夫人,经由女眷之口传话。二则是叫老爷拿着舅舅的名帖去见赵大人。”
只是这么一来,尤子玉很可能借着此事同赵府牵上线。至于这个局面是否是陈珪回京后想看到的,谁也无法保证。毕竟宦海沉浮,今日是盟友,明日便可能是竞争对手,何况舅舅与尤子玉同属户部,两人先前又是隶属关系,如今颠倒了个儿,这当中的关系就更是微妙。
论情论理,三姐儿都不想看到这样的局面。只是如今陈氏母女三人在陈家住着,方才张家来人,显见的惊动了老太太,只是不知为何还没出面罢了。尤家本族的亲戚们更是因着先头陈珪献上复式记账法和养廉银子那一笔功劳来闹过一回,三姐儿不得不防。
果然,陈氏在听过三姐儿这一席话后,也是一愣。沉吟了半日,方才向三姐儿问道:“你怎么想?”
三姐儿当然不想因着些许小事同舅家生分了。何况陈氏如今能拿捏得住尤子玉,虽有陈氏厉害之处,却也是尤家式微,比不上陈家势盛,因而尤家众人轻易不敢得罪陈氏之故。倘或两家形势调转个来回,且看尤家的那一门难缠的亲戚,便知道尤氏母子能安然顺遂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