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www.jdxs.cc,盛唐不遗憾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非常的得意和兴奋,仿佛整个大唐朝政,全都控制在他手中一样。
而李安也听出来了,李适之的确很有见识,提出的各种政策和建议,也全都是为了当前的朝政,只可惜,他似乎不太了解李隆基的内心,更不明白,如何在朝廷上更好的生存,只考虑对大唐有利,而不考虑这样会得罪多少人,这样肯定难以长期立足。
对于大唐的一些危机,李适之看的也很透彻,但却找不出解决的办法,这又让他有些忧虑,尤其是土地兼并问题,非常严重。
大唐在立国之初,让每一位百姓都可以分到足够多的土地,这样一来,老百姓为了保持自己的土地,必须踊跃参军,而当兵的一切支出,全都要依靠家中田产的收入,在失去土地之后,每户老百姓自然无法供养家中男丁从军,进而逃亡,从而让府兵制无以为继,朝廷不得不花钱雇佣军队,增加了朝廷的负担。
而且,大唐的税收制度是租庸调制,收税是按人算的,而不是按照实际拥有土地,这样一来,拥有土地少的和没有土地的人,就无法完成租庸调的任务,从而不得不逃亡,为了弥补税收损失,朝廷会让邻保代缴,这样又造成更多的人逃亡,进一步加剧危机。
其实,在社会生产力相同的情况下,社会总财富就是那么多,总量是不会发生太大改变的,而土地的兼并所造成的后果,就是一种财富的转移,贵族所拥有的财富急剧增加,老百姓变得越来越穷,而税收制度的一成不变,又造成了朝廷财政收入的锐减。
为了弥补财政收入的空缺,朝廷不得不加重税赋,从而造成老百姓负担更重,不得不逃亡,为此影响到了社会生产力,导致整个社会的总财富逐步变小。
在这种情况下,国力的衰退是必然的,只是由于总量的庞大和财富的集中,让人感觉不到罢了。
看看长安城的繁华,有钱人的挥金如土,感受到的是大唐的国力和物力,却没人注意到,在更多的地方,上演着卖儿卖女,举家逃亡的悲剧。
大唐的土地兼并已经持续了百余年,均田制算是受到了彻底的破坏,这是不可逆转的事实,而解决他的办法,就是改革税收制度,按照拥有土地的多少来收税,而不是按照人头来收。
如此,贵族兼并的土地越多,所需要缴纳的税收也就越多,这样就不会因为土地兼并问题,而导致朝廷税收的损失和老百姓的被迫逃亡,以及沦为佃农和奴隶。
李安将自己关于税收改革的想法,一五一十的告诉李适之,李适之听后,顿时恍然大悟,以前,他只是一再建议皇帝,约束贵族兼并土地,以维护均田制,让老百姓都有田可耕,而李隆基也多次下旨,禁止贵族兼并土地,任何人不得违规占有超过规定的土地,但漏报和瞒报的现象非常严重,很多按照官位只能拥有几百亩土地的官员,实际拥有的田地超过万亩,最厉害的贵族甚至一个人拥有几十万亩土地。
让这些贵族将已经吞下的土地吐出来,这个难度是可能而知的,也可以说是绝不可能的,所以,尽管李隆基多次下令,但并没有缓解均田制被破坏的趋势,反而越演越烈。
毕竟,在古时候,土地是最重要和最核心的资源,民以食为天,有了足够的土地才能有足够的食物,这也是为什么所有的贵族和官员,只要有了钱,总是要千方百计的获得土地。
世人对土地的渴求,让买卖土地变得难以制止,即便皇帝亲自下旨都不能改变这一趋势。
“大郎,这是你自己想到的吗?”
李适之有些不敢相信的看向李安。
李安点了点头,违心的承认了,其实,这是大唐德宗时期,一个叫杨炎的人提出的税收制度,非常适合现在的大唐,但此刻杨炎还是十几岁的孩子,估计比李安还要小四五岁,当然不会有什么韬略,李安算是捡了个便宜。
李适之满脸激动,正色道:“大郎啊!你可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想我思虑多年,一直以为只有控制贵族兼并土地,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捷径,没想到还有更好的办法,只要采取按土地多少收税,百姓自然就不会逃亡了,贵族兼并土地的想法也会减弱不少,正真是个很妙的办法啊!”
在李适之感到欣喜之际,李安却蹙眉道:“六阿翁过奖了,此办法虽好,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贵族的利益,尤其是那些坐拥几十万亩土地的贵族,肯定会全力反对的,所以,改革税制说起来容易,但真的要把这件事情办好,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过程可能会非常曲折和艰辛。”
李适之点头,赞同道:“大郎,你说的不错,那些吞并几十万亩土地的贵族,的确会全力反对税收改革,但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尤其是能充实国库,至少陛下和户部的官员是肯定会支持的,所以,也没有你想的这么难,关键是执行的细节,必须考虑的非常清楚才行,决不能留有破绽。”
李安点头道:“六阿翁说的是,很多贵族都隐瞒了自己所拥有的土地,所以,执行税赋改革,首先要丈量全国的土地,摸清各人究竟占有多少土地,若是无主之地或无人承认的土地,则收归朝廷,这是执行税收改革的前提,若是有人阻挠,则立即抓住治罪,余者自然胆碎。”
李安这些年东征西讨,见过太多失去土地的农民,就连如今自己庄园所雇佣的仆人,也都是失去土地的农民,所以,李安能深切的感受到,大唐目前的税收政策有多么的不合时宜,是多么迫切的需要改革,而这个两税法也在李安的心中酝酿很久了,此时,借着与李适之聊天,正好是说出这一想法的时机,也好争取支持。
“大郎啊!关于税制改革,我们还要多多商议,尤其是具体的细节,必须慎之又慎,好了,豆芽和菘菜已经做好了,我这里还有上好的美酒,我们先好好的吃一顿,千万别跟你六阿翁客气。”
李适之满脸的笑容,眼神中充满了慈爱和欣赏之色,而李安当然也不客气了,大口吃菜,大口喝酒,太客套反而显得虚伪。(未完待续。)
非常的得意和兴奋,仿佛整个大唐朝政,全都控制在他手中一样。
而李安也听出来了,李适之的确很有见识,提出的各种政策和建议,也全都是为了当前的朝政,只可惜,他似乎不太了解李隆基的内心,更不明白,如何在朝廷上更好的生存,只考虑对大唐有利,而不考虑这样会得罪多少人,这样肯定难以长期立足。
对于大唐的一些危机,李适之看的也很透彻,但却找不出解决的办法,这又让他有些忧虑,尤其是土地兼并问题,非常严重。
大唐在立国之初,让每一位百姓都可以分到足够多的土地,这样一来,老百姓为了保持自己的土地,必须踊跃参军,而当兵的一切支出,全都要依靠家中田产的收入,在失去土地之后,每户老百姓自然无法供养家中男丁从军,进而逃亡,从而让府兵制无以为继,朝廷不得不花钱雇佣军队,增加了朝廷的负担。
而且,大唐的税收制度是租庸调制,收税是按人算的,而不是按照实际拥有土地,这样一来,拥有土地少的和没有土地的人,就无法完成租庸调的任务,从而不得不逃亡,为了弥补税收损失,朝廷会让邻保代缴,这样又造成更多的人逃亡,进一步加剧危机。
其实,在社会生产力相同的情况下,社会总财富就是那么多,总量是不会发生太大改变的,而土地的兼并所造成的后果,就是一种财富的转移,贵族所拥有的财富急剧增加,老百姓变得越来越穷,而税收制度的一成不变,又造成了朝廷财政收入的锐减。
为了弥补财政收入的空缺,朝廷不得不加重税赋,从而造成老百姓负担更重,不得不逃亡,为此影响到了社会生产力,导致整个社会的总财富逐步变小。
在这种情况下,国力的衰退是必然的,只是由于总量的庞大和财富的集中,让人感觉不到罢了。
看看长安城的繁华,有钱人的挥金如土,感受到的是大唐的国力和物力,却没人注意到,在更多的地方,上演着卖儿卖女,举家逃亡的悲剧。
大唐的土地兼并已经持续了百余年,均田制算是受到了彻底的破坏,这是不可逆转的事实,而解决他的办法,就是改革税收制度,按照拥有土地的多少来收税,而不是按照人头来收。
如此,贵族兼并的土地越多,所需要缴纳的税收也就越多,这样就不会因为土地兼并问题,而导致朝廷税收的损失和老百姓的被迫逃亡,以及沦为佃农和奴隶。
李安将自己关于税收改革的想法,一五一十的告诉李适之,李适之听后,顿时恍然大悟,以前,他只是一再建议皇帝,约束贵族兼并土地,以维护均田制,让老百姓都有田可耕,而李隆基也多次下旨,禁止贵族兼并土地,任何人不得违规占有超过规定的土地,但漏报和瞒报的现象非常严重,很多按照官位只能拥有几百亩土地的官员,实际拥有的田地超过万亩,最厉害的贵族甚至一个人拥有几十万亩土地。
让这些贵族将已经吞下的土地吐出来,这个难度是可能而知的,也可以说是绝不可能的,所以,尽管李隆基多次下令,但并没有缓解均田制被破坏的趋势,反而越演越烈。
毕竟,在古时候,土地是最重要和最核心的资源,民以食为天,有了足够的土地才能有足够的食物,这也是为什么所有的贵族和官员,只要有了钱,总是要千方百计的获得土地。
世人对土地的渴求,让买卖土地变得难以制止,即便皇帝亲自下旨都不能改变这一趋势。
“大郎,这是你自己想到的吗?”
李适之有些不敢相信的看向李安。
李安点了点头,违心的承认了,其实,这是大唐德宗时期,一个叫杨炎的人提出的税收制度,非常适合现在的大唐,但此刻杨炎还是十几岁的孩子,估计比李安还要小四五岁,当然不会有什么韬略,李安算是捡了个便宜。
李适之满脸激动,正色道:“大郎啊!你可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想我思虑多年,一直以为只有控制贵族兼并土地,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捷径,没想到还有更好的办法,只要采取按土地多少收税,百姓自然就不会逃亡了,贵族兼并土地的想法也会减弱不少,正真是个很妙的办法啊!”
在李适之感到欣喜之际,李安却蹙眉道:“六阿翁过奖了,此办法虽好,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贵族的利益,尤其是那些坐拥几十万亩土地的贵族,肯定会全力反对的,所以,改革税制说起来容易,但真的要把这件事情办好,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过程可能会非常曲折和艰辛。”
李适之点头,赞同道:“大郎,你说的不错,那些吞并几十万亩土地的贵族,的确会全力反对税收改革,但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尤其是能充实国库,至少陛下和户部的官员是肯定会支持的,所以,也没有你想的这么难,关键是执行的细节,必须考虑的非常清楚才行,决不能留有破绽。”
李安点头道:“六阿翁说的是,很多贵族都隐瞒了自己所拥有的土地,所以,执行税赋改革,首先要丈量全国的土地,摸清各人究竟占有多少土地,若是无主之地或无人承认的土地,则收归朝廷,这是执行税收改革的前提,若是有人阻挠,则立即抓住治罪,余者自然胆碎。”
李安这些年东征西讨,见过太多失去土地的农民,就连如今自己庄园所雇佣的仆人,也都是失去土地的农民,所以,李安能深切的感受到,大唐目前的税收政策有多么的不合时宜,是多么迫切的需要改革,而这个两税法也在李安的心中酝酿很久了,此时,借着与李适之聊天,正好是说出这一想法的时机,也好争取支持。
“大郎啊!关于税制改革,我们还要多多商议,尤其是具体的细节,必须慎之又慎,好了,豆芽和菘菜已经做好了,我这里还有上好的美酒,我们先好好的吃一顿,千万别跟你六阿翁客气。”
李适之满脸的笑容,眼神中充满了慈爱和欣赏之色,而李安当然也不客气了,大口吃菜,大口喝酒,太客套反而显得虚伪。(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