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饥荒、买人 (1/2)
经典小说网 www.jdxs.cc,明末小海盗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福州城的几天,唐继光虽然已经决定了向宦官集团靠拢,但他也没有忘记和袁一骥、徐鉴他们拉关系。徐鉴见唐继光的态度都非常冷淡,唐继光拜访了几次后,就知情识趣的没有再去拜访了。袁一骥则不同,他有些商号是做海上贸易的,和唐继光打好关系,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日后日本那里发生什么纠纷,好歹也有个可以靠山帮忙一下。
正因为如此,唐继光和袁一骥的关系也越来越好。慢慢从袁一骥和潘相的交谈中,唐继光也知道了一些明朝不为人知的事情。
那就是明末最大的特色——党争。唐继光之前还奇怪,为什么袁一骥对于浙江巡抚黄以宗被去职,如此坦然的?而且看上去还好像颇为高兴。官场上不是讲究官官相护的吗?在说袁一骥和黄以宗还是浙江人。在当时很讲究乡里出身的年代,袁一骥和黄以宗的关系太过反常了。但现在唐继光明白了,这个黄以宗是东林党的人,而袁一骥则是浙党的人。
这个东林党和浙党关系非常恶劣,但同时却又不时合作。这就是东林党、浙党的出身有关系。东林党主要是以三吴士绅为主,而三吴则是来自古称吴军、吴兴郡、会稽郡。其实说白了也就是浙江等地。而浙党就不用说了,光是听名字就知道他们的出身了。
可以想象,浙江就这么大,每年出的进士、举人都有定额,都是那么多。东林党和浙党为了争夺资源,怎么可能不闹的不可开交呢?
但同样又因为同样的出身,使得他们不时也合作。但总体而言,现在两党关系急剧冷却当中。而作为力量基础所在地,浙江省居然是东林党的人当一把手,如何叫浙党的官员不郁闷呢?根据袁一骥透露的口风,唐继光感觉,在这事情上,袁一骥似乎下了不少力气。恐怕就算没有上奏折攻击,在背后也没有少推波助澜。
从这里唐继光就算是政治白痴也知道双方关系如此恶劣了,斗倒了对方一名封疆大吏,东林党怎么可能会不震怒呢?双方现在恐怕已经斗的你死我活了。
不过很快唐继光注意的不再是明末党争了,而是北方。此刻北方传来两个震撼的消息,第一个,**哈赤称汗,标志着后金已经从散乱的地区变成一个集权的势力。第二个则是山东爆发旱灾,从二月份开始已经没有一滴雨水落下,种落地里面的农作物都枯死。山东等地粮价直线飙升。
唐继光知道这些都不过是那些无良士绅的所作所为,他们恶意囤积,这才是造成粮价飙升的最大原因。特别是此刻明末税收非常沉重,特别是伴随着**哈赤的崛起,这税收就更加重了。
慢慢山东就从干旱,变为饥荒了。
山东大饥青州举人张其猷上《东人大饥指掌图》,各系以诗,有“母食死儿,夫割死妻”之语,见者酸鼻。
饥民流离入江淮一带,遂成人市。王力宏的认为山东饥民数多,劫掠可虞,命借太仆寺马价银、临清仓米设法救济。于是户部议:发太仆寺银十六万两以及分振米六万石、平粜米六万... -->>
在福州城的几天,唐继光虽然已经决定了向宦官集团靠拢,但他也没有忘记和袁一骥、徐鉴他们拉关系。徐鉴见唐继光的态度都非常冷淡,唐继光拜访了几次后,就知情识趣的没有再去拜访了。袁一骥则不同,他有些商号是做海上贸易的,和唐继光打好关系,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日后日本那里发生什么纠纷,好歹也有个可以靠山帮忙一下。
正因为如此,唐继光和袁一骥的关系也越来越好。慢慢从袁一骥和潘相的交谈中,唐继光也知道了一些明朝不为人知的事情。
那就是明末最大的特色——党争。唐继光之前还奇怪,为什么袁一骥对于浙江巡抚黄以宗被去职,如此坦然的?而且看上去还好像颇为高兴。官场上不是讲究官官相护的吗?在说袁一骥和黄以宗还是浙江人。在当时很讲究乡里出身的年代,袁一骥和黄以宗的关系太过反常了。但现在唐继光明白了,这个黄以宗是东林党的人,而袁一骥则是浙党的人。
这个东林党和浙党关系非常恶劣,但同时却又不时合作。这就是东林党、浙党的出身有关系。东林党主要是以三吴士绅为主,而三吴则是来自古称吴军、吴兴郡、会稽郡。其实说白了也就是浙江等地。而浙党就不用说了,光是听名字就知道他们的出身了。
可以想象,浙江就这么大,每年出的进士、举人都有定额,都是那么多。东林党和浙党为了争夺资源,怎么可能不闹的不可开交呢?
但同样又因为同样的出身,使得他们不时也合作。但总体而言,现在两党关系急剧冷却当中。而作为力量基础所在地,浙江省居然是东林党的人当一把手,如何叫浙党的官员不郁闷呢?根据袁一骥透露的口风,唐继光感觉,在这事情上,袁一骥似乎下了不少力气。恐怕就算没有上奏折攻击,在背后也没有少推波助澜。
从这里唐继光就算是政治白痴也知道双方关系如此恶劣了,斗倒了对方一名封疆大吏,东林党怎么可能会不震怒呢?双方现在恐怕已经斗的你死我活了。
不过很快唐继光注意的不再是明末党争了,而是北方。此刻北方传来两个震撼的消息,第一个,**哈赤称汗,标志着后金已经从散乱的地区变成一个集权的势力。第二个则是山东爆发旱灾,从二月份开始已经没有一滴雨水落下,种落地里面的农作物都枯死。山东等地粮价直线飙升。
唐继光知道这些都不过是那些无良士绅的所作所为,他们恶意囤积,这才是造成粮价飙升的最大原因。特别是此刻明末税收非常沉重,特别是伴随着**哈赤的崛起,这税收就更加重了。
慢慢山东就从干旱,变为饥荒了。
山东大饥青州举人张其猷上《东人大饥指掌图》,各系以诗,有“母食死儿,夫割死妻”之语,见者酸鼻。
饥民流离入江淮一带,遂成人市。王力宏的认为山东饥民数多,劫掠可虞,命借太仆寺马价银、临清仓米设法救济。于是户部议:发太仆寺银十六万两以及分振米六万石、平粜米六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