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滣角微勾 (2/2)
经典小说网 www.jdxs.cc,大明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商旅奔走通衢,利己便人,于国于民,皆有补益,尔等贵为四民之首,不研圣人之学,不思济世安民之道,只在平康巷里红温翠润,大放厥词,岂不可笑!”
一把扇子将席上众人点了个遍,连缄默沉静的文徵明也未放过。“如足下所言,我等书生皆无用之人?”文徵明性情恬淡,此时仍不愠不恼。
“书生可以有,狂生大可无谓,贪口腹之欲,听靡靡之音,目迷五色,狂语妄言,实无一用。”“吾等薄有家财,非偷非抢,光明正大,排筵宴,飨宾客,千金买笑,名士风流,又有何错?”黄省曾不服气道。
“尚书云: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尔等埋首故纸,未曾眼见田间起一拨土,耘一株苗,不知几月当下,几月当收,养成一身轻薄,视万般为下品,贪图逸乐,安识世间余务!”
“坐而论道,针砭时弊,激浊扬清,匡扶正气,乃士子本分,若只蝇营狗苟,顾眼前小利,舍天下大义,我辈读书又有何用!”平复心情的黄鲁曾沉声喝道。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文正公之言是告诫世人不忘国之安危,与放翁‘位卑未敢忘忧国’有异曲同工之妙,却并非让我等凭空臆测,人云亦云,胡乱贬损他人。”
少年握紧折扇,愤愤不平“在下祖籍河东,据乡人来信,缇帅丁寿在山西境内昭冤狱,查贪官,平逆谋,百姓额手称庆,怎到了诸位口中便成了吉网罗钳,陷害无辜!”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待诸君有朝一日在其位,谋其政,政清人和,巍巍荡荡,再来指摘别人不迟。”众人面面相觑,才知道这位爷因为什么蹦出来,没想到远在陪都,还有丁南山的忠实拥趸。
“告辞。”这少年怼完就走,留下了一桌大眼瞪小眼,不知所措的秀才相公。文徵明年岁最长,经历的多了。
心境自不易受激,安抚地拍拍年纪最小的黄省曾肩膀“孺子任情之言,勉之不必介怀。”“徵明兄,小弟亦觉他说得有道理。”黄省曾眉头舒展,回首笑道。
月挂东山,繁星满天。辞了酒宴的文徵明孤立桃叶渡口,清风徐来,波声隐隐,一艘画舫孤零零地停在河心,不闻丝弦旖旎,反有哀怨笛声响起,似喁喁细语,诉离别苦情。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不想秦淮河上亦有人与文某心曲相通,文徵明哑然失笑。“曲栏风露夜醒然,彩月西流万树烟。人语渐微孤笛起,玉郎何处拥婵娟?”文徵明怅然喟叹“子畏,你安好否?”
画舫之内。竹笛离唇,唐一仙幽幽一叹,轻声道:“茂漪,你三哥孤身在太原应考,身边也无人照拂,不知过得怎样了?”无人应声,唐一仙诧异地扭转螓首。
但见一袭青衫男装的王茂漪伏在舱内曲脚书案上奋笔疾书,不知写些什么。王茂漪樱唇紧抿,力透纸背,白玉般光洁的额头渗出了一层细汗,写得很是专注,连唐一仙走到身后也不知晓。
“写的什么?”一只玉手突然伸出,将笔下纸笺忽地抽走。王茂漪瞬间花容失色“一仙姐姐,快还我。”唐一仙闪身便飘移数尺,王茂漪如何夺得回,急得秀足紧跺,雪白玉颊上腾起两团珊瑚般的红晕。
“待我看看。”唐一仙笑着展开纸笺,蛾眉轻蹙,带着几分不信道:“这是你写的?”王茂漪的书法向来娟秀笔挺,工整清爽,这纸笺上的字却是横七竖八,堆堆叠叠成了一团,可见她写时心境乱到何种地步。唐一仙极力辨认,才看出上面写的翻来覆去都是一句话。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苏州城外,桃花坞。数亩桃林环绕着一片幽雅别院。此间主人唐寅上下打量着一位不速之客“桃花庵久不见外客,尊驾登门,所为何来?”“不才刘养正,奉宁王之命,拜会桃花庵主。”刘养正含笑施礼。
“在下与宁王素无瓜葛,拜会一说,从何而起。”“先生诗书画三绝,名动学林,王爷早有耳闻,我家王妃更是久慕先生才学,只恨缘悭一面,故命不才备下束修之礼,延聘先生至南昌百花洲,任王妃书画教习,先生雅达,必不辜负王妃殷殷盼望,孺慕之情。”
刘养正长揖到地,唇角微勾,露出一抹志在必得的笑意。注:1、在大明朝建生祠从来就不是罪过,只要地方向朝廷请表,获得批准便可建祠受祭,也算朝廷勉励臣子的一种手段,遍观明朝历史和各地方志,建生祠者不绝于书,心疼九千岁一秒。
2、锦衣卫干什么活主要看皇帝怎么安排,不一定光是抄家拿人,历史上昌佐是守备偏头关,实录里因为斩获鞑虏受赏的锦衣卫也不是没有。
>
商旅奔走通衢,利己便人,于国于民,皆有补益,尔等贵为四民之首,不研圣人之学,不思济世安民之道,只在平康巷里红温翠润,大放厥词,岂不可笑!”
一把扇子将席上众人点了个遍,连缄默沉静的文徵明也未放过。“如足下所言,我等书生皆无用之人?”文徵明性情恬淡,此时仍不愠不恼。
“书生可以有,狂生大可无谓,贪口腹之欲,听靡靡之音,目迷五色,狂语妄言,实无一用。”“吾等薄有家财,非偷非抢,光明正大,排筵宴,飨宾客,千金买笑,名士风流,又有何错?”黄省曾不服气道。
“尚书云: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尔等埋首故纸,未曾眼见田间起一拨土,耘一株苗,不知几月当下,几月当收,养成一身轻薄,视万般为下品,贪图逸乐,安识世间余务!”
“坐而论道,针砭时弊,激浊扬清,匡扶正气,乃士子本分,若只蝇营狗苟,顾眼前小利,舍天下大义,我辈读书又有何用!”平复心情的黄鲁曾沉声喝道。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文正公之言是告诫世人不忘国之安危,与放翁‘位卑未敢忘忧国’有异曲同工之妙,却并非让我等凭空臆测,人云亦云,胡乱贬损他人。”
少年握紧折扇,愤愤不平“在下祖籍河东,据乡人来信,缇帅丁寿在山西境内昭冤狱,查贪官,平逆谋,百姓额手称庆,怎到了诸位口中便成了吉网罗钳,陷害无辜!”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待诸君有朝一日在其位,谋其政,政清人和,巍巍荡荡,再来指摘别人不迟。”众人面面相觑,才知道这位爷因为什么蹦出来,没想到远在陪都,还有丁南山的忠实拥趸。
“告辞。”这少年怼完就走,留下了一桌大眼瞪小眼,不知所措的秀才相公。文徵明年岁最长,经历的多了。
心境自不易受激,安抚地拍拍年纪最小的黄省曾肩膀“孺子任情之言,勉之不必介怀。”“徵明兄,小弟亦觉他说得有道理。”黄省曾眉头舒展,回首笑道。
月挂东山,繁星满天。辞了酒宴的文徵明孤立桃叶渡口,清风徐来,波声隐隐,一艘画舫孤零零地停在河心,不闻丝弦旖旎,反有哀怨笛声响起,似喁喁细语,诉离别苦情。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不想秦淮河上亦有人与文某心曲相通,文徵明哑然失笑。“曲栏风露夜醒然,彩月西流万树烟。人语渐微孤笛起,玉郎何处拥婵娟?”文徵明怅然喟叹“子畏,你安好否?”
画舫之内。竹笛离唇,唐一仙幽幽一叹,轻声道:“茂漪,你三哥孤身在太原应考,身边也无人照拂,不知过得怎样了?”无人应声,唐一仙诧异地扭转螓首。
但见一袭青衫男装的王茂漪伏在舱内曲脚书案上奋笔疾书,不知写些什么。王茂漪樱唇紧抿,力透纸背,白玉般光洁的额头渗出了一层细汗,写得很是专注,连唐一仙走到身后也不知晓。
“写的什么?”一只玉手突然伸出,将笔下纸笺忽地抽走。王茂漪瞬间花容失色“一仙姐姐,快还我。”唐一仙闪身便飘移数尺,王茂漪如何夺得回,急得秀足紧跺,雪白玉颊上腾起两团珊瑚般的红晕。
“待我看看。”唐一仙笑着展开纸笺,蛾眉轻蹙,带着几分不信道:“这是你写的?”王茂漪的书法向来娟秀笔挺,工整清爽,这纸笺上的字却是横七竖八,堆堆叠叠成了一团,可见她写时心境乱到何种地步。唐一仙极力辨认,才看出上面写的翻来覆去都是一句话。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苏州城外,桃花坞。数亩桃林环绕着一片幽雅别院。此间主人唐寅上下打量着一位不速之客“桃花庵久不见外客,尊驾登门,所为何来?”“不才刘养正,奉宁王之命,拜会桃花庵主。”刘养正含笑施礼。
“在下与宁王素无瓜葛,拜会一说,从何而起。”“先生诗书画三绝,名动学林,王爷早有耳闻,我家王妃更是久慕先生才学,只恨缘悭一面,故命不才备下束修之礼,延聘先生至南昌百花洲,任王妃书画教习,先生雅达,必不辜负王妃殷殷盼望,孺慕之情。”
刘养正长揖到地,唇角微勾,露出一抹志在必得的笑意。注:1、在大明朝建生祠从来就不是罪过,只要地方向朝廷请表,获得批准便可建祠受祭,也算朝廷勉励臣子的一种手段,遍观明朝历史和各地方志,建生祠者不绝于书,心疼九千岁一秒。
2、锦衣卫干什么活主要看皇帝怎么安排,不一定光是抄家拿人,历史上昌佐是守备偏头关,实录里因为斩获鞑虏受赏的锦衣卫也不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