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www.jdxs.cc,要把金针度与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左丘明:左传
春秋三传中,左传着重在史实方面,它是一部编年史,最早因为被指为未得孔于春秋的真传,地位不如公羊传和谷梁传。但在历史价值上,左传记录了春秋时代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各方面的活动,以及天道、鬼神、灾异、卜筮各方面的情况,倒很能使我们知道古人是什么样子。
晋朝范宁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艳"是文笔好,"富"是内容好,"巫"却是鬼神祸福之事,所占比例大多。
左传在东汉未年,愈来愈走红了,它压倒了公羊传和谷梁传,变成了重要的史书。但它因涉嫌未得孔子春秋的真传,一直被部分人士否定。到了清末,康有为甚至认为它是汉朝刘歆假造的。左传的作者,历来传说是左丘明,左丘明是"鲁君子",又说是孔子的学生。
左传的特色是把几个国家平均叙述,而不以一个为中心。虽是编年体,但对事件本末的照应,首尾兼顾,它的可读性,比起"断烂朝报"的春秋来,就高得大多了!
公羊高:公羊传
古代朝廷的大事,多在春天秋天举行,举行的经过,记下来,就叫春秋,所以春秋是实录,也是历史。这种春秋,只流传下来一部,就是鲁春秋。于是春秋变成专名,说春秋,就是指鲁春秋。
传说春秋是孔子写的,是不对的,春秋实际是鲁国史官的作品。这书包括了公元前八世纪到五世纪内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历史虽用鲁国纪元,记的却是各国的事。它的用意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写史实,一个是写教训。因为原文大简略,所以便有解释原文的书出现,其中左传着重在史实方面,公羊传和谷梁传着重在书法方面。书法就是发挥,笔则笔,削则削"的褒贬力量,笔是写出来,削是不写出来,写和不写都有大道理,这种大道理,就是春秋大义。
"公羊"、"谷梁"是家派的名字,后来变为公羊传、谷梁传。公羊传在发挥春秋的褒贬,从而找出"微言大义"
(微言是意义精微的话,大义是堂堂正正的道理)和"非常异义可怪之论",这种发挥,未免失之穿凿附会,但研究中国人的大道理,却很有用。公羊久成绝学,到了清朝,才复活于世。
公羊传旧题是公羊高写的,又说是公羊高的玄孙公羊寿等写的。
佚名:春秋事语
一九七三年十一月到一九七四年初,在湖南长沙马王堆第二、三号汉墓,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最难得的是,其中有十二万字以上的帛书(因为那时纸还没发明,只写在帛上,故叫帛书)。帛书中有一段帛长七十四厘米、宽二十三厘米的文字,上有九十六行的写本,内有十六章,没有书名。专家根据内容,定名为春秋事语。另有专家怀疑这书是汉书(艺文志)提到的锋氏微,也有认为是公孙固。从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可以证明汉朝初年公孙固这部书还很流行,长沙马王堆第二、三号汉墓是汉朝第三个皇帝(文帝)时代的墓,出土的帛书中,对汉高祖刘邦的名字且不避讳,可见这些帛书抄写的年代必然早于汉朝,它们的文献价值,是空前的。
由于春秋事语是用来陪葬的,它必然是当时的一部名著。
春秋事语中记有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中没记到的事(如子贡见太宰嚭),有的记载较详(如鲁文公卒事),后面的议论也不相同(如闵子骞的评论),它是一部新左传,自无疑义。
佚名:国语
国语主要是记载春秋时代的国别史,因为以国为别、以记言为主,所以叫"国语"。
关于国语和左传,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两书都是左丘明做的,左丘明给春秋)做传,成了左传,剩下的材料,成了国语,所以国语也叫春秋外传。王充论衡说:"国语,左氏之外传也。左氏传经,词语尚略,故复选录国语之词以实之。"另一种说法是:春秋的传只有公羊传和谷梁传,根本就没有左传这部书,有的只是国语。司马迁史记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就是指此。西汉未年刘歆为了抵制"公羊",乃把国语割裂,成为左氏传和国语两部书,左氏传就变成左传(康有为新学伪经考主此说最力)。
但是,实际的结论似乎是:国语和左传不是同一个作者。国语在内容上,和左传不同、重复或矛盾的地方不少,有的与春秋也无关。语法结构上,也有不同之处。说他门语出一人,是不太妥的。
刘向: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时代策士、说客提供策略的结集,记录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和西周、东周、宋、卫、中山等十二国的史事,以国为单位,共收三十三篇,前后包括了两百四十五年的历史。这就是说,它包括的,不止一般所谓战国时代一百八十一年的历史(战国起算方法,照史记是公元前四七五,照资治通鉴是公元前四三,有七十多年的误差。从宽来算,战国早期也是春秋晚期)。
战国策的作者非一人,作成也非一时一地,汉朝刘向校勘宫中藏书,将皇室保存的各种文书加以订正,命名为战国策。后来刘向的本子也残缺了,宋朝曾巩曾加以增补,而成为今日的祖本。
一九七三年冬天,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上了相当战国策的帛书二十六篇,这一发现,给这部书平添了许多身价与兴趣,值得我们特别重视。帛书中能跟今本战国策对得上的,有十一篇,约占二十六篇中的五分之二;它们埋藏在地下两千一百五十年,再重见天日,在发潜寻幽上面,可有极大的帮助(大陆的部分学者怀疑帛书不是站国策而是苏子,看是不能成立的)。
司马迁:史记
司马迁(前一四五~约前七八),字子长,陕西韩城人。
司马迁是中国第一部正史的作者,也是中国最早的文学大家。他父亲是汉朝的史官,他继承了这一行业。在他四十六岁的时候,发生了李陵投降匈奴事件。汉武帝问司马迁的看法,司马迁说了真话,替李陵开脱,因而触怒了汉武帝,被判死刑。当时死刑可以用两种方法代替;一种是拿钱来赎,一种是割生殖器。司马迁没有钱,为了完成他父亲和他自己著作史记的宏愿,就忍受割生殖器的处罚。三年以后,他被赦出狱,仍旧被汉武帝用做秘书(中书令),隐忍苟活,终于在五十五岁那年,完成了史记。
史记一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现在传下来的,有一点残缺。
司马迁是伟大的史学家,在史记的字里行间,他不但随处写出了历史,也随处写出了正义。
古代的史家被:"倡优畜之",但却不乏直笔;后代的史家不乏被礼遇,但是直笔却在哪儿?-历史变了?还是时代变了,关心世道的人,请叹息而看此书。
班固:汉书
班固(三二~九二),字孟坚,陕西咸阳人。从小聪明好学,十六岁进大学。他的父亲班彪是名学者,著史记后传,没完就死了。班固继承父志,并私撰汉书。五年以后,被人告发,下狱。他的弟弟班超为他奔走,被放出来,还封了兰台令史的官,负责修国史,续作汉书,努力了二十年。后来跟大将军窦宪征匈奴胜利,在燕然山勒石记功,由他撰文记盛。不久窦宪以谋反被杀,班固被牵连,二度下狱,终于以六十之年,死在牢里。
班固死后,汉书遗稿经汉和帝叫班固妹妹班昭〔曹大家〕续成,书中八表成于班昭之手、在天文志上,马续也帮了忙。
汉书是记刘邦到王莽之间二百三十九年的事。分十二本纪、七十列传、八表、十志,共有一百篇、八十多万字,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因为它的成就,跟史记辉映,所以古书中,常常见到"史汉"、"班、马"、"迁、固"等合称。
在文采上,汉书)虽不如史记,但在详赡上,汉书却比史记严密。汉书的完成,前后经过班家两代三人的努力,总计有三四十年以上。
陈寿:三国志
陈寿(二三三~二九七),字承柞,四川南充人。他是三国志的作者,三国志是二十五史中最简洁的一部。晋书中记陈寿:
仕蜀为观阁令史,及蜀平,撰魏吴蜀三国志,凡六十五篇,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夏侯湛时著魏书,见寿所作,便坏己书而罢。张华深善之,谓寿曰:"当以晋书相付耳。"其为时所重如此。病卒,年六十五。梁州大中正尚书郎范頵等上表曰:"
故治书侍御史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功戒,明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体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于是诏下河南尹洛阳令,就家写其书。一般人读四史,因为后汉在三国之前,总以为范晔的后汉书也在陈寿的三国志之前,这是错的。事实上,范晔在陈寿死了一百年后才出生,范晔写后汉书,其中外夷传还是取材于陈寿的著作。故上接司马迁、班固的第一史学家,自是陈寿。
三国志的优点是行文雅洁、斟酌功深。它虽以魏为正统,但仍三国并列,并无尊卑之分,并没像晋书那样,另以"载记"降级处理;它的缺点是有了回护之处,这也许是格于现状的苦衷吧!
司马光:资治通鉴
司马光(一一九~一八六),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山西夏县人。
司马光二十岁时候,就中了宋朝的进士,后来一直做官。宋哲宗时做到宰相,可是只做了八个月,就累死了,活了六十八岁。
司马光在思想上比较保守,王安石变法时候,他是带头反对的人,坚决不担任朝廷中重要职位,转任地方官。此后十五年问,他绝口不谈政治,专心著书。
资治通鉴是宋神宗定的名字,是司马光花了十九年的工夫,参考了正史以外三百二十二种历史书,完成的一部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编年史。由刘攽、刘恕、范祖禹等助编,内容精审,文字细致,司马光说他"毕生精力,尽萃于此",可见他精神的一贯。大功告成以后,司马光说只有他的朋友王胜之看过一遍。别的人看了一页,就爱困了。虽然如此,这部两百九十四卷的大书,还是中国的名著。
司马光为人但白真诚,他说他一生没做过不可告人的事。他上朝以前,执着上朝的手版,凝神端坐,必恭必敬,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想到国家大事,怎么可以不恭敬呢?
郑樵:通志
郑樵(一一四~一一六二),字渔仲,福建莆田人。
郑樵十六岁时候,死了父亲。他决定谢绝人事与科举,专心在山中苦读。他对知识界的流弊,是很轻视的,他说:
义理之学,尚攻击;辞章之学,务雕搜。耽义理者,则以辞章之士为不过渊源;玩辞章者,则以义理之士为无文采。要之,辞章虽富如朝霞晚照,徒焜耀人耳目;义理虽深如空谷寻声,靡所底止。二者殊途而同归,是皆从事于语言之未,而非为实学也。因此,他所从事的方向,是"实学"的方向。在这种方向里,他订下庞大而周密的写作计划,想继史记之后,完成一部包罗万象的大书,一部"集天下之书为一书"的大书。他以三十年闭户读书的基础,最后写出了两百卷的通志。
通志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纪传",就是一般的历史与传记,共一百四十八卷;第二部分是"二十略",就是分类记述典章、制度、文化等的沿革演变,起自上古,下到唐朝,乓五十二卷。"二十略"是郑樵一生功力所在,其中六书略、七音略、谥略、乐略、校雠略、金石略、昆虫草木略等,尤其是他创造的精华,他的伟大,尽于是矣。
王夫之:船山遗书
王夫之(一六一九~一六九二),字而农,号姜斋,又号船山,湖南衡阳。士他是明朝的举人,在清兵入关后,自己做了明朝的遗民,决计退隐,三十三岁以后就开始"栖伏林谷,随地托迹",甚至变姓名为徭人以避世,直到他死去。这是一个孤高耿介的人,是中国知识分子中稀有的人物。
清代的思想,是对历代思想的一次大综合。清代学者们对以往思想界,指摘弊病,有的很中肯。但他们为时代和知识所限,除掉经籍的考证与训诂一途外,绝少能把历代思想发扬光大。在发扬光大方面,玉夫之最为博大精深,但却及身而绝,没有传人。
王夫之的思想,尤其在历史观和政治思想方面,大都表现在他的读通鉴论和宋论两部书里。读通鉴论有三十卷,宋论有十五卷。据王夫之的儿子王敔在姜斋公行述的说法,王夫之-末年作读通鉴论三十卷,宋论十五卷,以上下古今兴亡得失之故,制作轻重之原。诸种卷帙繁重,皆楷书手录。贫无书籍纸笔,多假之故人门生,书成因以授之;其藏于家与子孙言者,无几焉。
由此可看出这些书的写作过程是非常艰苦的。
赵翼:廿二史札记
赵翼(一七二七~一八一四),字云松,号瓯北,江苏阳湖人。他是一个神童,三岁时候,就能每天认识几十个字。三十四岁中进士,后来在广西、福建做官,机警而有谋略。晚年主讲安定书院,八十八岁去世。
赵翼在史学上面,有廿二史札记、陔余丛考等书,能用归纳法治史,读书得间,极有见地,在中国史学著作上,是划时代的名著。
赵翼在文学方面,诗写得极好,袁枚说他的诗"忽奇忽正。忽庄忽徘",蒋士铨说他的诗"奇恣雄丽,不可迫视"。他对自己的诗也很自负,在有人说"君诗虽不能及杜子美,却已胜过杨诚斋"的时候,赵翼傲然答道:"吾自为赵诗,安知唐、宋!"
赵翼有论诗绝句说:"满眼天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说雌黄。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am... -->>
左丘明:左传
春秋三传中,左传着重在史实方面,它是一部编年史,最早因为被指为未得孔于春秋的真传,地位不如公羊传和谷梁传。但在历史价值上,左传记录了春秋时代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各方面的活动,以及天道、鬼神、灾异、卜筮各方面的情况,倒很能使我们知道古人是什么样子。
晋朝范宁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艳"是文笔好,"富"是内容好,"巫"却是鬼神祸福之事,所占比例大多。
左传在东汉未年,愈来愈走红了,它压倒了公羊传和谷梁传,变成了重要的史书。但它因涉嫌未得孔子春秋的真传,一直被部分人士否定。到了清末,康有为甚至认为它是汉朝刘歆假造的。左传的作者,历来传说是左丘明,左丘明是"鲁君子",又说是孔子的学生。
左传的特色是把几个国家平均叙述,而不以一个为中心。虽是编年体,但对事件本末的照应,首尾兼顾,它的可读性,比起"断烂朝报"的春秋来,就高得大多了!
公羊高:公羊传
古代朝廷的大事,多在春天秋天举行,举行的经过,记下来,就叫春秋,所以春秋是实录,也是历史。这种春秋,只流传下来一部,就是鲁春秋。于是春秋变成专名,说春秋,就是指鲁春秋。
传说春秋是孔子写的,是不对的,春秋实际是鲁国史官的作品。这书包括了公元前八世纪到五世纪内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历史虽用鲁国纪元,记的却是各国的事。它的用意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写史实,一个是写教训。因为原文大简略,所以便有解释原文的书出现,其中左传着重在史实方面,公羊传和谷梁传着重在书法方面。书法就是发挥,笔则笔,削则削"的褒贬力量,笔是写出来,削是不写出来,写和不写都有大道理,这种大道理,就是春秋大义。
"公羊"、"谷梁"是家派的名字,后来变为公羊传、谷梁传。公羊传在发挥春秋的褒贬,从而找出"微言大义"
(微言是意义精微的话,大义是堂堂正正的道理)和"非常异义可怪之论",这种发挥,未免失之穿凿附会,但研究中国人的大道理,却很有用。公羊久成绝学,到了清朝,才复活于世。
公羊传旧题是公羊高写的,又说是公羊高的玄孙公羊寿等写的。
佚名:春秋事语
一九七三年十一月到一九七四年初,在湖南长沙马王堆第二、三号汉墓,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最难得的是,其中有十二万字以上的帛书(因为那时纸还没发明,只写在帛上,故叫帛书)。帛书中有一段帛长七十四厘米、宽二十三厘米的文字,上有九十六行的写本,内有十六章,没有书名。专家根据内容,定名为春秋事语。另有专家怀疑这书是汉书(艺文志)提到的锋氏微,也有认为是公孙固。从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可以证明汉朝初年公孙固这部书还很流行,长沙马王堆第二、三号汉墓是汉朝第三个皇帝(文帝)时代的墓,出土的帛书中,对汉高祖刘邦的名字且不避讳,可见这些帛书抄写的年代必然早于汉朝,它们的文献价值,是空前的。
由于春秋事语是用来陪葬的,它必然是当时的一部名著。
春秋事语中记有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中没记到的事(如子贡见太宰嚭),有的记载较详(如鲁文公卒事),后面的议论也不相同(如闵子骞的评论),它是一部新左传,自无疑义。
佚名:国语
国语主要是记载春秋时代的国别史,因为以国为别、以记言为主,所以叫"国语"。
关于国语和左传,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两书都是左丘明做的,左丘明给春秋)做传,成了左传,剩下的材料,成了国语,所以国语也叫春秋外传。王充论衡说:"国语,左氏之外传也。左氏传经,词语尚略,故复选录国语之词以实之。"另一种说法是:春秋的传只有公羊传和谷梁传,根本就没有左传这部书,有的只是国语。司马迁史记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就是指此。西汉未年刘歆为了抵制"公羊",乃把国语割裂,成为左氏传和国语两部书,左氏传就变成左传(康有为新学伪经考主此说最力)。
但是,实际的结论似乎是:国语和左传不是同一个作者。国语在内容上,和左传不同、重复或矛盾的地方不少,有的与春秋也无关。语法结构上,也有不同之处。说他门语出一人,是不太妥的。
刘向: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时代策士、说客提供策略的结集,记录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和西周、东周、宋、卫、中山等十二国的史事,以国为单位,共收三十三篇,前后包括了两百四十五年的历史。这就是说,它包括的,不止一般所谓战国时代一百八十一年的历史(战国起算方法,照史记是公元前四七五,照资治通鉴是公元前四三,有七十多年的误差。从宽来算,战国早期也是春秋晚期)。
战国策的作者非一人,作成也非一时一地,汉朝刘向校勘宫中藏书,将皇室保存的各种文书加以订正,命名为战国策。后来刘向的本子也残缺了,宋朝曾巩曾加以增补,而成为今日的祖本。
一九七三年冬天,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上了相当战国策的帛书二十六篇,这一发现,给这部书平添了许多身价与兴趣,值得我们特别重视。帛书中能跟今本战国策对得上的,有十一篇,约占二十六篇中的五分之二;它们埋藏在地下两千一百五十年,再重见天日,在发潜寻幽上面,可有极大的帮助(大陆的部分学者怀疑帛书不是站国策而是苏子,看是不能成立的)。
司马迁:史记
司马迁(前一四五~约前七八),字子长,陕西韩城人。
司马迁是中国第一部正史的作者,也是中国最早的文学大家。他父亲是汉朝的史官,他继承了这一行业。在他四十六岁的时候,发生了李陵投降匈奴事件。汉武帝问司马迁的看法,司马迁说了真话,替李陵开脱,因而触怒了汉武帝,被判死刑。当时死刑可以用两种方法代替;一种是拿钱来赎,一种是割生殖器。司马迁没有钱,为了完成他父亲和他自己著作史记的宏愿,就忍受割生殖器的处罚。三年以后,他被赦出狱,仍旧被汉武帝用做秘书(中书令),隐忍苟活,终于在五十五岁那年,完成了史记。
史记一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现在传下来的,有一点残缺。
司马迁是伟大的史学家,在史记的字里行间,他不但随处写出了历史,也随处写出了正义。
古代的史家被:"倡优畜之",但却不乏直笔;后代的史家不乏被礼遇,但是直笔却在哪儿?-历史变了?还是时代变了,关心世道的人,请叹息而看此书。
班固:汉书
班固(三二~九二),字孟坚,陕西咸阳人。从小聪明好学,十六岁进大学。他的父亲班彪是名学者,著史记后传,没完就死了。班固继承父志,并私撰汉书。五年以后,被人告发,下狱。他的弟弟班超为他奔走,被放出来,还封了兰台令史的官,负责修国史,续作汉书,努力了二十年。后来跟大将军窦宪征匈奴胜利,在燕然山勒石记功,由他撰文记盛。不久窦宪以谋反被杀,班固被牵连,二度下狱,终于以六十之年,死在牢里。
班固死后,汉书遗稿经汉和帝叫班固妹妹班昭〔曹大家〕续成,书中八表成于班昭之手、在天文志上,马续也帮了忙。
汉书是记刘邦到王莽之间二百三十九年的事。分十二本纪、七十列传、八表、十志,共有一百篇、八十多万字,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因为它的成就,跟史记辉映,所以古书中,常常见到"史汉"、"班、马"、"迁、固"等合称。
在文采上,汉书)虽不如史记,但在详赡上,汉书却比史记严密。汉书的完成,前后经过班家两代三人的努力,总计有三四十年以上。
陈寿:三国志
陈寿(二三三~二九七),字承柞,四川南充人。他是三国志的作者,三国志是二十五史中最简洁的一部。晋书中记陈寿:
仕蜀为观阁令史,及蜀平,撰魏吴蜀三国志,凡六十五篇,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夏侯湛时著魏书,见寿所作,便坏己书而罢。张华深善之,谓寿曰:"当以晋书相付耳。"其为时所重如此。病卒,年六十五。梁州大中正尚书郎范頵等上表曰:"
故治书侍御史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功戒,明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体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于是诏下河南尹洛阳令,就家写其书。一般人读四史,因为后汉在三国之前,总以为范晔的后汉书也在陈寿的三国志之前,这是错的。事实上,范晔在陈寿死了一百年后才出生,范晔写后汉书,其中外夷传还是取材于陈寿的著作。故上接司马迁、班固的第一史学家,自是陈寿。
三国志的优点是行文雅洁、斟酌功深。它虽以魏为正统,但仍三国并列,并无尊卑之分,并没像晋书那样,另以"载记"降级处理;它的缺点是有了回护之处,这也许是格于现状的苦衷吧!
司马光:资治通鉴
司马光(一一九~一八六),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山西夏县人。
司马光二十岁时候,就中了宋朝的进士,后来一直做官。宋哲宗时做到宰相,可是只做了八个月,就累死了,活了六十八岁。
司马光在思想上比较保守,王安石变法时候,他是带头反对的人,坚决不担任朝廷中重要职位,转任地方官。此后十五年问,他绝口不谈政治,专心著书。
资治通鉴是宋神宗定的名字,是司马光花了十九年的工夫,参考了正史以外三百二十二种历史书,完成的一部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编年史。由刘攽、刘恕、范祖禹等助编,内容精审,文字细致,司马光说他"毕生精力,尽萃于此",可见他精神的一贯。大功告成以后,司马光说只有他的朋友王胜之看过一遍。别的人看了一页,就爱困了。虽然如此,这部两百九十四卷的大书,还是中国的名著。
司马光为人但白真诚,他说他一生没做过不可告人的事。他上朝以前,执着上朝的手版,凝神端坐,必恭必敬,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想到国家大事,怎么可以不恭敬呢?
郑樵:通志
郑樵(一一四~一一六二),字渔仲,福建莆田人。
郑樵十六岁时候,死了父亲。他决定谢绝人事与科举,专心在山中苦读。他对知识界的流弊,是很轻视的,他说:
义理之学,尚攻击;辞章之学,务雕搜。耽义理者,则以辞章之士为不过渊源;玩辞章者,则以义理之士为无文采。要之,辞章虽富如朝霞晚照,徒焜耀人耳目;义理虽深如空谷寻声,靡所底止。二者殊途而同归,是皆从事于语言之未,而非为实学也。因此,他所从事的方向,是"实学"的方向。在这种方向里,他订下庞大而周密的写作计划,想继史记之后,完成一部包罗万象的大书,一部"集天下之书为一书"的大书。他以三十年闭户读书的基础,最后写出了两百卷的通志。
通志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纪传",就是一般的历史与传记,共一百四十八卷;第二部分是"二十略",就是分类记述典章、制度、文化等的沿革演变,起自上古,下到唐朝,乓五十二卷。"二十略"是郑樵一生功力所在,其中六书略、七音略、谥略、乐略、校雠略、金石略、昆虫草木略等,尤其是他创造的精华,他的伟大,尽于是矣。
王夫之:船山遗书
王夫之(一六一九~一六九二),字而农,号姜斋,又号船山,湖南衡阳。士他是明朝的举人,在清兵入关后,自己做了明朝的遗民,决计退隐,三十三岁以后就开始"栖伏林谷,随地托迹",甚至变姓名为徭人以避世,直到他死去。这是一个孤高耿介的人,是中国知识分子中稀有的人物。
清代的思想,是对历代思想的一次大综合。清代学者们对以往思想界,指摘弊病,有的很中肯。但他们为时代和知识所限,除掉经籍的考证与训诂一途外,绝少能把历代思想发扬光大。在发扬光大方面,玉夫之最为博大精深,但却及身而绝,没有传人。
王夫之的思想,尤其在历史观和政治思想方面,大都表现在他的读通鉴论和宋论两部书里。读通鉴论有三十卷,宋论有十五卷。据王夫之的儿子王敔在姜斋公行述的说法,王夫之-末年作读通鉴论三十卷,宋论十五卷,以上下古今兴亡得失之故,制作轻重之原。诸种卷帙繁重,皆楷书手录。贫无书籍纸笔,多假之故人门生,书成因以授之;其藏于家与子孙言者,无几焉。
由此可看出这些书的写作过程是非常艰苦的。
赵翼:廿二史札记
赵翼(一七二七~一八一四),字云松,号瓯北,江苏阳湖人。他是一个神童,三岁时候,就能每天认识几十个字。三十四岁中进士,后来在广西、福建做官,机警而有谋略。晚年主讲安定书院,八十八岁去世。
赵翼在史学上面,有廿二史札记、陔余丛考等书,能用归纳法治史,读书得间,极有见地,在中国史学著作上,是划时代的名著。
赵翼在文学方面,诗写得极好,袁枚说他的诗"忽奇忽正。忽庄忽徘",蒋士铨说他的诗"奇恣雄丽,不可迫视"。他对自己的诗也很自负,在有人说"君诗虽不能及杜子美,却已胜过杨诚斋"的时候,赵翼傲然答道:"吾自为赵诗,安知唐、宋!"
赵翼有论诗绝句说:"满眼天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说雌黄。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am...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