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www.jdxs.cc,地缘大战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本书中,欧亚大陆西边的欧洲和北边的俄国共同组成一章。另外两边,东边和南边,却几乎占了六章,显得非常厚此薄彼,与这些国家的实力对比不相称。其中有四个原因:第一,欧洲与俄国紧密相连,中间的过渡地带是波兰和乌克兰,它们与东西两边都不容易分开;第二,欧洲和俄国在各方面都较为稳定,变化的可预测性较高,尤其是它们与中国的关系,而欧亚大陆东和南两个方向的变数很大,南边还是破碎地带,不得不多加注意;第三,东和南在地理上距离中国最近,对中国利益的影响也最大,同样,中国可以施加的影响也比较大,不可不多费心思;第四,中国在欧亚大陆的东边,而本书的出发点就是中国,当然有许多话要说。因此中国单独占了两章半的内容。虽然西与北较为简略,却不表示这两个方向不重要。
比起德国和法国这些“老欧洲”那些新加入欧盟的东欧国家需要密切关注。这不是因为它们实力强大,而在于它们可能带来的变数——给欧盟增添的变数,以及给欧盟对外关系增添的变数。这些变数可能需要数十年才能渐渐稳定下来。东欧人的视角已经对整个欧盟产生作用:如果德国总理默克尔不是前东德人,如果法国总统萨科奇不是东欧移民的儿子,他(她)们在处理对华关系时或许会更圆滑老练一些,更多地遵循地缘政治分析,而较少受价值观的左右。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他(她)们态度的转变已经证明了这点。类似的作用对欧盟-俄国关系的影响更大,因为俄国与东欧的历史恩怨多,与西欧的传统价值冲突大。
欧洲是今天世界主流文明的发源地。不论人们生活在哪一个国家,属于哪一个民族,都直接受惠于欧洲文明,从物质到文化。当然,这些好处不是欧洲的恩赐。好处是欧洲的战争带来的,是一个副产品。无论借口是什么,欧洲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为了牟取私利。这些战争和扩张塑造了今天的世界格局。在扩张之前,欧洲受益于它的地形。欧洲地处欧亚大陆的西端,与大陆的其他地方相对隔绝,内部多山地,不容易被入侵者征服。在过去2000多年中,外部入侵只有波斯人、布匿人、阿拉伯人、蒙古人、突厥人等为数不多的几次,都不算很深入,而且败多胜少。俄罗斯向西方的扩张被成功地阻挡,而法国和德国还曾对俄国有过失败的入侵。
欧洲人之间频繁开战。却又因为复杂的地形和均势操作,他们不能彼此征服,形成统一的国家。因此战争能够长期继续下去。在千年的杀戮中,他们磨练了战争艺术,发展了战争技术,保持了原始的尚武精神。在适当的时候,他们开始走向世界,征服全球。战争是欧洲的灵魂。
侵略——武力掠夺——在“西方的崛起”中扮演了主要角色。在过去2500年的绝大部分时期,不是更为丰富的资源或更崇高的道德价值观,也不是无可匹敌的军事天才或直到19世纪才出现的发达的经济结构,不是这一切,而是陆海军的绝对军事优势为西方的扩张奠定了根基。剑桥插图战争史,8页。
欧洲为当今的世界政治确定了基调:权力和暴力。但是,欧洲自己现在在走向和平和统一。
欧亚大陆的西边:欧洲或欧盟
a?仍在形成之中的欧洲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大陆的地缘政治关系大为简化:奥匈帝国解体,法国一蹶不振,苏联树起铁幕。在魏玛共和国结束之后,德国在欧洲坐大,唯一可以和它抗衡的是英、法联合。在经历了一战的血腥之后,法国和英国丧失了斗志,和平主义占了上风,再加上经济危机,绥靖政策有了基础。在二战之后,欧洲国家失去了殖民地,失去世界强权地位,接受美国的保护。从苏伊士运河战争到马尔维纳斯战争,这是欧洲国家为挽救昔日帝国荣光所做的最后努力。英国不能摆脱帝国情结,把外交政策和美国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借此重温帝国旧梦,减缓其影响力的下滑速度。一个能够在外交和军事上采取一致行动的欧洲还遥遥无期。
老的欧洲时代已经结束了。新的欧洲时代还没有开始。欧洲的新时代有待于欧洲统一的完成。其实,即使它们现在有心参与全球政治,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些国家富裕,但它们的政府掌握的资源有限,又受到民意的制约。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殖民国家就开始收缩,从亚洲、非洲撤回到国内。除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过去几十年中间,地缘政治角逐已经跨过了民族国家的阶段,开始进入到大型国家时期。当时的主角是美国和苏联,欧洲国家的力量有所不逮,只好撤退。与欧洲国家相比,美国、俄国、中国、印度、巴西都是面积广大的国家,而且人口众多。日本大概是唯一的例外,虽然土地不广,但人口却远远多于欧洲的任何一个国家。在这些大型国家中,真正能够在全球每一个地方保护它的利益,具有全球力量投放能力的国家,目前只有美国。其他的国家都是后备国家,有人口和土地等要素,但在经济、文化上仍很落后。欧洲也是一个后备国家。欧洲的经济和文化都很发达,政治昌明,有足够的人口和土地,但一体化进程还远没有完成。
与以往的帝国形成过程不同,欧洲国家统一为欧盟是通过和平的、自愿的方式达成的,为其他地区的一体化树立了榜样。截止到2008年,欧盟共有27个成员国。在欧洲大陆上的“西方”国家中,不算袖珍国,只有瑞士和挪威不是欧盟成员国。这样复杂的跨国机构是难以运作的,需要长时期的整合。也许,历史对于欧洲国家来说真的已经结束了。他们在享受几个世纪以来积累的财富与文化,不太那么关心欧洲以外的事物,同时也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干涉。
欧洲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实力已经大大衰落。但欧洲国家的影响力与它们的实力严重不符。英国、法国是经济大国、核武大国,有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有航空母舰,有海外军事基地。德国的经济实力排名世界第三,英国、法国、意大利紧随其后。欧洲的文化,尤其是西欧各国的文化,仍然受到世界各地许多人的敬仰。法国、德国是哲学思潮的倡导者,法国、意大利是时尚的领导者,英国有世界上最好的大学,还有世界金融中心,德国有世界上最受尊重的公司。数百年来,欧洲各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轮番登场,曾经是世界的霸主,到处开拓殖民地。德国曾经是本届世界霸主最有力的竞争者,两次功败垂成。然而,由所有这些国家组成的欧盟,一个联合的欧洲,除了曾经在美国雄赳赳的带领下,对南斯拉夫联盟大发雌威之外,似乎没有别的作为。原因是欧洲的一体化还没有完成。
欧洲一体化显然不利于美国的利益。在对待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的战争中,欧洲显现了裂痕,出现了当时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所说的“新欧洲”和“老欧洲”之分。今后美国将利用欧洲的裂痕来制约欧洲一体化。
在组建欧洲快速反应部队、欧盟宪法等问题上,benelux(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国家与法、德两国合作最紧密,在地理位置上这三个国家正好位于法、德之间。在文化和语言上,这三国与法、德非常接近。有了benelux在地理和文化上的黏合,法、德的联系会更加密切。虽然国家政策会随着政府的变更而改变,但地理和文化不会让它们彼此离得太远。在美国、俄国、中国、印度、巴西这样的大国面前,单独一个欧洲国家都显得面积太小,人口太少。欧盟还是一个松散的邦联。欧盟将来会更加稳固,从各个国家收取更多的主权。但由于历史、语言的差异,欧盟不可能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就像瑞士联邦一样。英国也将继续漂泊在欧洲大陆之外。
另一个关键是,欧洲的大多数人已经没有了争夺世界霸权的雄心。在两次世界大战、一次冷战的打击下,他们已经“文明化”了,陶醉于自己创造的文明,享受物质的舒适。在世界文明中领先数百年之后,欧洲人第一次在精神上“文明化”不再把战争、杀戮、奴役作为光荣的事情。这对世界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在现代史上,欧洲是目前唯一进入“文明”阶段的地区,其他国家或许也将步其后尘。也许将来有一天,当欧洲国家再次发现他们需要借重武力,需要一场战争的时候,再次返回“野蛮”状态,也可能从此力不从心。历史是不可预测的。除了在本地区,欧洲国家不再是世界地缘政治的大玩家。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初英国在阿富汗与俄国的“大角逐”已经成为遥远的帝国回忆。大英帝国已经退回到英伦三岛,而且还有可能不保。继承英国遗志的是美国——另一个英语国家,英国殖民者创造的国家。
现在的欧洲如同一个饱经风霜的老者,有足够的智慧,身体也很健康,但失去了许多精力和勇气。在夕阳残照中,欧洲坐在自己修剪整齐的花园中,享受着宁静的生活,自足而幸福。它偶尔回忆起往日的辉煌,也许还暗自忏悔过去的罪孽。对于打闹的孩子、喧嚣的青年、醉酒的中年人,老欧洲们还要倚老卖老,发泄一通不满,认为自己有资格、有义务教导他们一番。如果对方没有反抗能力,老欧洲甚至还要举起拐杖威胁一通。这样的做法对于欧洲,对于世界都不太坏。欧洲的现在很可能是世界许多国家的未来,日本也许已经开始进入这个阶段。
在经济方面,欧洲受到两面夹击。在高科技产品方面,欧盟受到美国、日本的挑战,已经在许多部门落后于这两个国家。在低技术、高品质的商品方面,欧洲又受到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挑战。这些国家不仅向欧洲出口产品,它们的廉价劳动力已经进入欧盟境内。在意大利的时尚产品加工业中,中国的合法移民正在取代意大利的本土工人,有些人还建立了自己的工厂和品牌。但尽管竞争激烈,在可预见的未来,欧盟仍将是全球先进技术、时尚理念、学术文化的产地。
在世界争霸赛方面,欧洲还没有从两次世界大战的精神重创中完全复苏。欧洲还因为战争失去了殖民地,同样大伤元气。在冷战中,欧洲大陆是前沿阵地。东西欧分别成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附属国。西欧在冷战时期严重依赖美国保证它的安全。这与德国的缺席有很大关系。二战之后,德国被一分为二,东西德国分属两个对立的阵营。属于西方阵营的西德是一个经济大国,但它是二战的战败国(东德当然也是),是政治和军事的侏儒。由于德国的分裂和缺席,欧洲大陆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法国在二战中被德国占领,战后失去海外殖民地,对美国的领导权又很不服气,企图在西方世界内自立一摊。因为有美国,法国不能在欧洲大陆上发挥领导作用。随着德国的正常化,德国与法国的密切合作,欧洲将来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站立起来。现在欧洲的军事力量是防卫有余、进攻不足,因此对外干涉的意愿不强。
反对美国入侵伊拉克的声音主要来自美国的两个盟友:法国和德国。它们反对的理由更多是地缘文化的。另一个强烈反对的国家是俄国,其反对的原因是地缘政治的。欧洲大陆国家的对美政策出现了强烈的离心倾向,与岛国英国形成强烈对比。在萨科奇、默克尔执政之后,法国、德国与美国的关系有所好转,但这更多的是执政者的个人倾向,不会改变欧洲大陆的自立趋势。况且,法德已经试图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加强欧洲的全球地位,并得到了英国的支持。长此以往,英国不会找到更好的选择,只能在欧盟框架内增强与大陆国家的合作。
对于美国,欧洲恰到好处的位置在似统非统之间,或“不独不统”:各国不能完全独立,欧洲也不能完全统一。只有一个统一的欧洲才能够遏制俄国再次西进,这是冷战后西方的紧要任务。同时,只有一个分裂的欧洲才能够给美国留下插足之处,才不会成为美国的强劲竞争对手。欧洲已经走上了一体化之路,不会回头。但由于一个组织的规模越大,其内部裂痕就越深,其运作就越难,其效率就越低,而美国就一直在鼓励欧盟东扩。此招实在是一箭双雕。
欧盟内部的三巨头是德国、英国和法国。它们对欧盟政策走向起着主导作用。这三个国家不仅仅是欧盟的一部分,也是主权独立的国家,彼此之间有所不同。以下对它们分别略加分析。
b?德国:东山再起
德国地处中欧,夹在法国和俄国两个大国之间。当时这两个国家比现在更强大。因此之故,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最重视地缘政治学的国家。但是,政治和地缘政治在德国走上了斜路。地缘政治被简化成军事战略,从复杂的政治问题变成了单纯的军事问题,为德国和欧洲带来了灾难。这条错误的路线是在俾斯麦之后开始的。俾斯麦统一德国的努力经常在民意反对下进行。他需要对抗帝国议会的压力,在成功之后,他又受到民众的狂热欢呼。俾斯麦惯于操纵民意,也是鄙视民意的,他认为他更知道他的国家需要什么。然而,在俾斯麦离任之后,德国的统治者常常讨好和屈从民意,煽动民意以在国际上达到某个目的,结果却往往把自己也欺骗了。日本是不知道制定战略,而德国则开始忽视战略。他们的错误异曲同工。
在俾斯麦之后的德国出现了一种危险的倾向:德国的高层军事领导人已不再需要克劳塞维茨。那种把战略看得高于一切的信仰,对新(20)世纪的德国人来说,重要的只是必须进行战争,必须采取行动。剑桥插图战争史,230页。
基辛格也有类似的评价。他说:
帝制时代的德国始终没有一个清晰的国家利益概念。随着一时情绪摇摆,且对外交气氛极度缺乏敏感度,使俾斯麦之后的德国领袖既野蛮又优柔寡断,将国家先是带向孤立,继而走向战争。大外交,149页。
在19世纪和20世纪,这种抛弃战略的政治方面的倾向并非德国所特有,例如,二战时的美国和英国都要求敌国无条件投降。只不过“在所有欧洲人中间,德国人展示了这方面最强烈的偏向——偏向于将政治认作战争的铁骰子,一旦抛出就得收场的某种把戏。”威廉森?默里、麦格雷戈?诺克斯、阿尔文?伯恩斯坦编缔造战略:统治者、国家与战争,3页,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引文所出的第一章的作者是威廉森?默里、马克?格利姆斯利。一战前,德国军官明确宣称,德国参谋部认为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只是学者们的读物。缔造战略:统治者、国家与战争,4页。他们只要行动,不要战略。这个错误与德国人注重抽象思维的传统相距甚远,但仍比二战前的日本好一些。德军毕竟还有战役的目标,没有被前线军官的阴谋拖着走。德国的军事脱离了政治。因此毫不奇怪,这个具有强大战争能力的国家在20世纪两次走向战争,且不知如何收场。
孤立的大国容易走向战争。俾斯麦不是一个不知收敛的扩张主义者。他的失误在于他的外交技巧太过高明,过于复杂,在他之后的德国无人能理解,更无人能操作。于是德国的外交政策左支右绌,最后把自己孤立起来,埋下了战争的祸患。德国在一战中战败,经济萧条,民族情绪很容易被引向极端,最终出现了战争狂人希特勒。不发动新的战争不符合希特勒的性格。所以战争不停地扩大,一直到德国不能维持为止。从防守出发的德国完全走向了进攻。
德国受到包围是地理事实,也是德国人的心态,是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心态。德意志民族长期分裂,部分是法国战略目标的结果。德国又地处中欧,是欧洲各国往来征伐的主要战场。历史地理的事实形成了被包围的心态。这个心态要求奋力向外出击,以打破包围圈。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都同时在东西两线作战。东线的敌人是俄国(苏联),西线的敌人是法国,还有英国,最后还要加上美国。在国内,德国的统治者也在两线作战,既要对敌国作战,又要清理国内的各种敌人。德国不能像英国、美国那样动员全体国民,同仇敌忾,与斯大林的苏联也不同。在战争爆发前,斯大林的“大清洗”已经把他个人在国内的敌人消灭殆尽。消灭敌人的过程也是制造敌人的过程。德国对第一次大战失败的总结是:德国没有在战场上失败,而是受了“背后一刀”这是后来希特勒煽动民众的主要论点之一。在经济长期低迷、国内矛盾激化的时候,政治容易走向极端,因为只有极端的言论能够吸引大批追随者。温和派没有市场。这是1930年代德国的情形。极端者一旦发动战争,就不会轻易考虑收场。
德国历史给出的教训是,一个在地理上被包围的国家不应该追求绝对安全,不可以完全仰仗军事行动打破包围。这样做的后果必定是更大的不安全。外交斡旋、战略设计与军事行动同样重要。即使超级大国美国也不可能维持绝对安全。911袭击就是证明之一。除了恐怖主义之外,导弹和空间技术也给在空间上相对隔离的国家带来威胁。在当今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享有绝对安全,都有可能遭受报复。因此,大国在海外采取军事行动时需要更加谨慎。
在历史上,德国与俄国都是大陆国家,出海口受到限制。两国曾经互为仇敌,有时又是亲密盟友,在瓜分波兰、迫害犹太人、对付法国等问题上曾经有过共同语言。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在位)是德意志人。她为俄国向西拓展了60余万平方公里的疆土。虽然在18-19世纪,法语是俄国上层人的语言,但由于地理上的接近,德国对俄国的影响也很大。在现在的欧盟国家中,德国是对俄国最为友好的国家之一,其中既有历史渊源,更有现实政治的需要。在国土的另一侧,德国与法国合作,一起领导欧洲的一体化。但德国西面还有英国的掣肘,东面有波兰、捷克等国的愤愤不平,这是欧盟内部政治层面上的矛盾,与二次大战之前潜在的军事对立完全不同。它在欧盟的领导地位还需要时间的磨练。两次世界大战已经证明,德国难以突破地缘环境的限制。德国强大的陆军不能打破限制,海军更是没有可能。所以,在欧盟和北约的框架内,德国应该感到安心,不会觉得委屈。它可以通过和平的手段,渐渐在欧盟内获得更多发言权。
在这个注重经济实力的时代,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的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非常发达,而股票、衍生品等虚拟经济不如在美国、英国那样受重视。与美国相比,德国更接近北欧的平等的福利国家。德国的出口型经济在2008年开始的危机中受到重创。
在欧盟国家使用的各种语言中,以德语为母语的人口最多,有19%的人母语是德语。他们主要分布在德国、奥地利和瑞士。英语是使用最广的语言,欧盟中有近一半(49%)的人能够用英语交流。两个数字来自ciatheworldfact波ok,统计日期在2007年。除了英国人之外,很少人的母语是英语。从这个事实可以看出美国和英国对欧洲大陆的影响。人口最多的语言也只有19%,可见欧盟的语言、文化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更好的协调。说德语的人不会满足于现状,他们会推广德语。语言是欧盟内部的竞争方式。
德国可以成为中国很好的伙伴。或许,与欧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德国的经济发展道路更值得中国参考。国人在清朝末期就已经认识到这一点。李鸿章、蒋介石都对德国有强烈的兴趣,并有所借鉴和模仿。李鸿章在德国访问时还专程拜访俾斯麦,讨教强国之术。在1936年德国与日本结成反共同盟之前,中国和德国有着良好的关系。德国帮助中国训练军队,建立军事工业;中国向德国出口战略原材料。1937年下半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初,纳粹德国为了日本而抛弃中国,并承认日本扶植的伪满洲国。中国的近代化努力多次被战争打断,没有能够走下去。李鸿章与蒋介石的时运不济,他们面对外国入侵不能组织有效的抵抗,国内贫弱不能全面改革。这不全是他们的错。中国当时在国际上可打的牌又少又差,不是今天所能比较的。今天中国向外国学习可以更从容,更自信,对于背叛有更多的应对手段。
欧亚大陆的北边:俄国
俄国几乎占据了欧亚大陆的北段。除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端的一小部分属于挪威之外,欧亚大陆的北部海岸线都属于俄国领土。这条海岸线面对北冰洋,可以通航,在冬天需要破冰船。在二战时期,美国就是通过北冰洋向苏联运送物质,以避开德国飞机和潜艇的攻击。在冷战期间,北冰洋上的冰是苏联战略核潜艇的理想掩盖物。在当前全球变暖的时期,冰盖正在消失,北冰洋海岸线的价值越来越大,沿岸国家(俄国、美国、加拿大、挪威)争相在北极划分势力范围。不过,作为贸易港口,俄国仍更多地依靠它在另外三个方向的出海港口。
俄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却是欧洲、亚洲之间的过渡地带,既不在西方,也不在东方。经过欧盟和北约的东扩之后,西欧已经把东欧纳入怀抱,进抵俄国边境。两者彼此用猜疑的目光打量对方。现在,欧盟和欧洲这两个词几乎可以互换。东欧原来是欧洲的破碎地带,宗教、文化和语言都与西欧有较大的差别。现在,欧盟仍处在内部整合时期,这个时期的完成看来似乎还很遥远。俄国感受的压力将随着欧盟的巩固而增加。它向西方扩张的可能已经很小了。
a?俄国的扩张方式
从立国之初起,俄国就是一个扩张型国家,准确地说,是一个大陆领土扩张型国家。它继承了蒙古游牧民的传统,从一个内陆小邦扩张成横跨欧亚大陆北部的大帝国。俄国走的是陆地扩张的路径,到了中国边界之后,成为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俄国和美国一样,也是一个濒临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两洋国家。其实,它们都是三洋国家,还有一面朝向北冰洋。北冰洋也是两国竞争的场所。与美国相比,俄国在海洋上的地缘环境差得多,从它的海港到大洋还有一段距离,要经过其他国家的门口。俄国曾试图向南打通波斯,从那里通往温暖的印度洋,成为一个四洋国家,但没有成功。俄国的海洋野心以陆地为基础,不能脱离与陆地的接触。
中国有学者把俄国列入参加地理大发现的国家之列,专门讨论“俄罗斯的地理发现能否成立”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360-361页,商务印书馆,2002年。我的观点是,俄国向远东扩张与环球航行的努力不同,在重要性上略次一等。它更接近于欧洲人在地理大发现之后对美洲、非洲等大陆内部的探险、杀戮和征服。虽然俄国(以及其他北极圈国家)有探险者经北冰洋向东航行,希望到达东方,但大多数人走的是陆路。他们与欧洲的探险家一样,了解新的地理知识,相信地球是圆的。俄国人越过乌拉尔山的时间与西南欧人跨越大西洋的时间大致相同,甚至还略早一些,虽然其历史意义不能与后者相比。探险对这些国家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是(新)一轮扩张的开始。1483年,俄国的一支军事远征队从彼尔姆地区(那时刚被并入俄国不久)出发,向东翻越乌拉尔山,第一次进入西西伯利亚,用武力迫使一些土著部落归顺莫斯科。1598年,俄国军队最后打败失必尔汗国(西伯利亚汗国,中心大致在今天的秋明东北一带。西伯利亚因此得名),为东进扫清了一个大障碍。1618年(明万历四十六年),俄国使团从托木斯克出发,在得到西蒙古阿勒坦汗的允许后穿过他的领地,经过今天的呼和浩特、张家口、南口,到达北京。四天之后,他们拿着万历帝的回信返回俄国。这时,葡萄牙的传教士已经从海路而来,在明廷里立稳足了。1643年,即清兵入关的前一年,俄国的远征队到达黑龙江流域。清初,中俄在打了几场仗之后,于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签订尼布楚条约,尼布楚即今天的俄国涅尔琴斯克。划定两国边界。俄国在远东的扩张暂时停了下来,直到鸦片战争之后。这时的俄国人并没有停止土地扩张。他们继续向东,越过了白令海峡。1784年,俄国商人在北美洲建立了他们的第一个殖民点。
虽然前期的成绩显赫,但还有探险的因素,俄国真正致力于向东方扩张是在克里米亚战争之后。因为在战争中挫败,向土耳其方向扩张已经不可能,俄国掉头向东,兼并了中亚的三个汗国和土库曼,开始与中国西北地区接壤。在沙俄时期,俄国把乌拉尔山以东的地方都称为西伯利亚,由三个地区组成:西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和远东。苏联时期,远东从西伯利亚分出来,两者并称。西伯利亚有655万平方公里,远东有近622万平方公里。俄国远东地区的北部开始于北冰洋海岸,其东南部就是1858年的中俄瑷珲条约、1860年的中俄北京条约割去的共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俄国东扩威胁到英国占领下的印度,两国开始了在中亚的大角逐。
俄国的地缘优势是面积辽阔和冬季严寒。拿破仑和希特勒这两位欧洲强人都入侵过俄国,都因为这两点而遭受惨败。他们在战争初期的进展都很顺利,俄国似乎不堪一击——直到他们兵力分散、补给线过长,然后遭遇严寒。在很大程度上,入侵者是被地理和气候打败的。俄国有极大的战略纵深,正如孙武所说的“常山之蛇”“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孙子兵法?九地。俄国仅在乌拉尔山以西的欧洲地区就已足够广阔——在失去乌克兰以前。
美国赢得冷战,原因是美国没有入侵苏联,而是对苏联实施围堵,限制它的扩张,在阿富汗给苏联放血。苏联的扩张受到限制,不能维护内部(有苏联及华沙条约集团两个层次)的凝聚力。像苏联这样的大帝国,如同以前所有使用武力拼凑的大帝国一样,遇到强劲挑战就可能崩溃、解体。在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证。东晋军队在淝水打败前秦的大军(公元383年,晋太元八年)是一次;20多年后,西哥特人攻陷罗马城是另外一次(公元410年)。胜利者都有效地利用了帝国内部的矛盾。帝国阵营中有许多人盼望着己方的失败,其程度甚至超过了帝国的直接敌人,因为他们受到直接的压迫。在这种时候,政治制度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因为只有好的政治制度才能使国家和国家集团具有凝聚力,团结一致对外。俄国的学者指出:
俄国南部边界地区经济发展的缓慢性受以下条件制约:首先,17—19世纪农奴制控制着国家经济,市场关系欠发达。其次,俄国与美国不同的是,在美国,移民从一开始就有经济目的;而在俄国,占领新领土的初衷是为了战略考虑,只有在停止军事行动后才开始经济开发。另外,由于人口少,俄国移民潮要比美国小很多。俄国社会史上卷,33页。
基辛格说:“俄罗斯向外扩张很少知道节制。一旦受阻它便满怀悲愤,暂时隐忍,伺机报复。”大外交,152页。俄国在东部的扩张局势比南部好得多,但仍然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这并不奇怪,因为俄国的扩张是在同一个制度下进行的。军事占领一定是不稳定的,不可能长久。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融合才是立国的基础。民族压迫在俄国很常见,车臣的反叛就是历史遗留问题的爆发。另一方面,在专制制度下,利益为特权阶层所独占。阶级的不平等和剥削转化为民族不满情绪和仇恨。即,阶级仇变成了民族恨。俄国的扩张因此走到了尽头。
b?易受围堵的国家
乌拉尔山脉像是一条虫子,横亘在大草原上。这条被作为欧洲与亚洲分界线的山脉西侧是东欧平原,东侧是西西伯利亚平原。乌拉尔地区原来是海,山是东方和西方两大地质板块挤压隆起而产生的。乌拉尔山脉还蜿蜒探入北冰洋,这就是新地岛。苏联在岛上进行过热核爆炸实验。因为长期风化,乌拉尔山脉的中部低矮、平坦,已经接近平原了。俄国的平坦大草原从来不是实施防御的好地方,即使乌拉尔山脉也不能形成一道良好的防线。不过,自从俄罗斯人推翻蒙古人的统治、建立国家以来,只有俄国的侵略军越过了乌拉尔山脉,方向是东。
俄国有过长期的、大规模的扩张;俄国容易遭受围堵。这两条似乎是一个悖论。的确,俄国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同时又是一个易受围堵的国家。俄国扩张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地理上的。俄罗斯大平原无险可守,俄国没有优良的不冻港。英国、美国前后两大世界帝国都对俄国实施过围堵。两国的围堵都是从海岸线开始,有条件时就向内陆推进。当然,围堵这样一个大帝国不是一个国家能够做到的。它需要一个有效的军事同盟,而且以发达国家间的军事同盟为核心。在苏联解体之后,西方国家仍然对俄国采取压制、包围的战略,并不仅仅是因为冷战思维。40多年的冷战只是它们300多年双边关系的一个插曲。冷战只是多了一层意识形态的包装,除此之外与以前的对抗没有大的区别。围堵的关键原因是俄国是一个扩张性的国家。
俄国的北方海岸都面向北冰洋,终年寒冷,没有不冻港也没有大城市。北约和欧盟的东扩,使俄国失去了再次向西扩张的可能。在南方,俄国面对“不稳定的弧”从土耳其(俄国的夙敌、北约成员)到高加索地区(车臣也属于这一地区)、从伊朗到哈萨克斯坦,都是伊斯兰国家。它的东南就是远东。俄国一直担心中国移民增加将把这一地区逐渐变成中国的势力范围。毕竟,它在远东人烟稀少,距离俄罗斯的中心地带过于遥远。最后,在正东,俄国与日本仍然有领土纠纷,双方甚至还没有签订结束二战的和平条约。再往东,俄国就遇到美国了,两国其实是邻国。即使俄国的国力变得很强大,也很难再次把这些地区变成它的势力范围。所有这些国家都有能力和俄国抗衡,一些小国——如格鲁吉亚——的能力来自美国的支持。它们中的每一个都需要俄国认真对付,却没有多少机会可趁。因此,除非国际局势出现大的变动,俄国的扩张余地(无论是领土扩张还是势力范围的扩张)都非常有限。除非气候急剧变暖,否则困扰它几个世纪的出海口问题仍将得不到解决,它走向海洋的任何一个通道都受制于人。
英国当时的战略目标是防止沙俄海军从黑海进入地中海,为此联合法国在克里米亚与俄国大打一场,击退了俄国(1855年);为了防止俄国从中东和南亚南下获得暖水港口,英俄两国在波斯明争暗斗,在阿富汗展开“大角逐”(英国第一次入侵阿富汗在1838年),这时俄国刚扩张到中亚,而英国也刚吞并旁加普、拉达克,巩固在次大陆的殖民统治;在东亚,英国与日本结盟共同对付俄国,所以日本在日俄战争(1904年)中取胜。日本与俄国(苏联)的地缘政治关系一直紧张。20世纪中,日本四次结盟(1902年英日同盟、1937年反共产国际同盟、1940年德意日三国同盟、1952年的美日同盟),目标都是针对俄国或苏联的。这是因为俄(苏)和日本互为在东亚扩张的最大竞争者,而且俄(苏)是东亚最强大的大陆国家。
在二战之前,俄国(苏联)有很多机会参与欧洲的均势。它在欧洲有盟友,也有敌人。所以,虽然它的地理位置偏了一些,却不很孤独。在冷战期间,苏联把中东欧纳入了它的势力范围。西方承认这个势力范围,不予干涉。除了地理位置独特的西柏林之外,双方在欧洲基本上相安无事。冷战时期的阵营是固定的,而对抗是明确的。所以,那时的欧洲外交比较简单,只要站稳立场就可以了。当冷战结束后,中东欧国家投奔了西方阵营,俄国只剩下一个盟友白俄罗斯。这个时候,俄国在欧洲方向上是非常孤独的。欧洲已经团结起来,没有给它留下操纵的余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苏联最担心的是东西两线作战(这和德国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在东方是日本,在西方是德国。这一局势在苏联于诺门罕打败日本之后才改变,从此日本转向南面发展,把攻势对准国民党和在亚洲的西方殖民者。今天,俄国仍然... -->>
在本书中,欧亚大陆西边的欧洲和北边的俄国共同组成一章。另外两边,东边和南边,却几乎占了六章,显得非常厚此薄彼,与这些国家的实力对比不相称。其中有四个原因:第一,欧洲与俄国紧密相连,中间的过渡地带是波兰和乌克兰,它们与东西两边都不容易分开;第二,欧洲和俄国在各方面都较为稳定,变化的可预测性较高,尤其是它们与中国的关系,而欧亚大陆东和南两个方向的变数很大,南边还是破碎地带,不得不多加注意;第三,东和南在地理上距离中国最近,对中国利益的影响也最大,同样,中国可以施加的影响也比较大,不可不多费心思;第四,中国在欧亚大陆的东边,而本书的出发点就是中国,当然有许多话要说。因此中国单独占了两章半的内容。虽然西与北较为简略,却不表示这两个方向不重要。
比起德国和法国这些“老欧洲”那些新加入欧盟的东欧国家需要密切关注。这不是因为它们实力强大,而在于它们可能带来的变数——给欧盟增添的变数,以及给欧盟对外关系增添的变数。这些变数可能需要数十年才能渐渐稳定下来。东欧人的视角已经对整个欧盟产生作用:如果德国总理默克尔不是前东德人,如果法国总统萨科奇不是东欧移民的儿子,他(她)们在处理对华关系时或许会更圆滑老练一些,更多地遵循地缘政治分析,而较少受价值观的左右。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他(她)们态度的转变已经证明了这点。类似的作用对欧盟-俄国关系的影响更大,因为俄国与东欧的历史恩怨多,与西欧的传统价值冲突大。
欧洲是今天世界主流文明的发源地。不论人们生活在哪一个国家,属于哪一个民族,都直接受惠于欧洲文明,从物质到文化。当然,这些好处不是欧洲的恩赐。好处是欧洲的战争带来的,是一个副产品。无论借口是什么,欧洲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为了牟取私利。这些战争和扩张塑造了今天的世界格局。在扩张之前,欧洲受益于它的地形。欧洲地处欧亚大陆的西端,与大陆的其他地方相对隔绝,内部多山地,不容易被入侵者征服。在过去2000多年中,外部入侵只有波斯人、布匿人、阿拉伯人、蒙古人、突厥人等为数不多的几次,都不算很深入,而且败多胜少。俄罗斯向西方的扩张被成功地阻挡,而法国和德国还曾对俄国有过失败的入侵。
欧洲人之间频繁开战。却又因为复杂的地形和均势操作,他们不能彼此征服,形成统一的国家。因此战争能够长期继续下去。在千年的杀戮中,他们磨练了战争艺术,发展了战争技术,保持了原始的尚武精神。在适当的时候,他们开始走向世界,征服全球。战争是欧洲的灵魂。
侵略——武力掠夺——在“西方的崛起”中扮演了主要角色。在过去2500年的绝大部分时期,不是更为丰富的资源或更崇高的道德价值观,也不是无可匹敌的军事天才或直到19世纪才出现的发达的经济结构,不是这一切,而是陆海军的绝对军事优势为西方的扩张奠定了根基。剑桥插图战争史,8页。
欧洲为当今的世界政治确定了基调:权力和暴力。但是,欧洲自己现在在走向和平和统一。
欧亚大陆的西边:欧洲或欧盟
a?仍在形成之中的欧洲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大陆的地缘政治关系大为简化:奥匈帝国解体,法国一蹶不振,苏联树起铁幕。在魏玛共和国结束之后,德国在欧洲坐大,唯一可以和它抗衡的是英、法联合。在经历了一战的血腥之后,法国和英国丧失了斗志,和平主义占了上风,再加上经济危机,绥靖政策有了基础。在二战之后,欧洲国家失去了殖民地,失去世界强权地位,接受美国的保护。从苏伊士运河战争到马尔维纳斯战争,这是欧洲国家为挽救昔日帝国荣光所做的最后努力。英国不能摆脱帝国情结,把外交政策和美国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借此重温帝国旧梦,减缓其影响力的下滑速度。一个能够在外交和军事上采取一致行动的欧洲还遥遥无期。
老的欧洲时代已经结束了。新的欧洲时代还没有开始。欧洲的新时代有待于欧洲统一的完成。其实,即使它们现在有心参与全球政治,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些国家富裕,但它们的政府掌握的资源有限,又受到民意的制约。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殖民国家就开始收缩,从亚洲、非洲撤回到国内。除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过去几十年中间,地缘政治角逐已经跨过了民族国家的阶段,开始进入到大型国家时期。当时的主角是美国和苏联,欧洲国家的力量有所不逮,只好撤退。与欧洲国家相比,美国、俄国、中国、印度、巴西都是面积广大的国家,而且人口众多。日本大概是唯一的例外,虽然土地不广,但人口却远远多于欧洲的任何一个国家。在这些大型国家中,真正能够在全球每一个地方保护它的利益,具有全球力量投放能力的国家,目前只有美国。其他的国家都是后备国家,有人口和土地等要素,但在经济、文化上仍很落后。欧洲也是一个后备国家。欧洲的经济和文化都很发达,政治昌明,有足够的人口和土地,但一体化进程还远没有完成。
与以往的帝国形成过程不同,欧洲国家统一为欧盟是通过和平的、自愿的方式达成的,为其他地区的一体化树立了榜样。截止到2008年,欧盟共有27个成员国。在欧洲大陆上的“西方”国家中,不算袖珍国,只有瑞士和挪威不是欧盟成员国。这样复杂的跨国机构是难以运作的,需要长时期的整合。也许,历史对于欧洲国家来说真的已经结束了。他们在享受几个世纪以来积累的财富与文化,不太那么关心欧洲以外的事物,同时也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干涉。
欧洲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实力已经大大衰落。但欧洲国家的影响力与它们的实力严重不符。英国、法国是经济大国、核武大国,有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有航空母舰,有海外军事基地。德国的经济实力排名世界第三,英国、法国、意大利紧随其后。欧洲的文化,尤其是西欧各国的文化,仍然受到世界各地许多人的敬仰。法国、德国是哲学思潮的倡导者,法国、意大利是时尚的领导者,英国有世界上最好的大学,还有世界金融中心,德国有世界上最受尊重的公司。数百年来,欧洲各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轮番登场,曾经是世界的霸主,到处开拓殖民地。德国曾经是本届世界霸主最有力的竞争者,两次功败垂成。然而,由所有这些国家组成的欧盟,一个联合的欧洲,除了曾经在美国雄赳赳的带领下,对南斯拉夫联盟大发雌威之外,似乎没有别的作为。原因是欧洲的一体化还没有完成。
欧洲一体化显然不利于美国的利益。在对待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的战争中,欧洲显现了裂痕,出现了当时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所说的“新欧洲”和“老欧洲”之分。今后美国将利用欧洲的裂痕来制约欧洲一体化。
在组建欧洲快速反应部队、欧盟宪法等问题上,benelux(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国家与法、德两国合作最紧密,在地理位置上这三个国家正好位于法、德之间。在文化和语言上,这三国与法、德非常接近。有了benelux在地理和文化上的黏合,法、德的联系会更加密切。虽然国家政策会随着政府的变更而改变,但地理和文化不会让它们彼此离得太远。在美国、俄国、中国、印度、巴西这样的大国面前,单独一个欧洲国家都显得面积太小,人口太少。欧盟还是一个松散的邦联。欧盟将来会更加稳固,从各个国家收取更多的主权。但由于历史、语言的差异,欧盟不可能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就像瑞士联邦一样。英国也将继续漂泊在欧洲大陆之外。
另一个关键是,欧洲的大多数人已经没有了争夺世界霸权的雄心。在两次世界大战、一次冷战的打击下,他们已经“文明化”了,陶醉于自己创造的文明,享受物质的舒适。在世界文明中领先数百年之后,欧洲人第一次在精神上“文明化”不再把战争、杀戮、奴役作为光荣的事情。这对世界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在现代史上,欧洲是目前唯一进入“文明”阶段的地区,其他国家或许也将步其后尘。也许将来有一天,当欧洲国家再次发现他们需要借重武力,需要一场战争的时候,再次返回“野蛮”状态,也可能从此力不从心。历史是不可预测的。除了在本地区,欧洲国家不再是世界地缘政治的大玩家。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初英国在阿富汗与俄国的“大角逐”已经成为遥远的帝国回忆。大英帝国已经退回到英伦三岛,而且还有可能不保。继承英国遗志的是美国——另一个英语国家,英国殖民者创造的国家。
现在的欧洲如同一个饱经风霜的老者,有足够的智慧,身体也很健康,但失去了许多精力和勇气。在夕阳残照中,欧洲坐在自己修剪整齐的花园中,享受着宁静的生活,自足而幸福。它偶尔回忆起往日的辉煌,也许还暗自忏悔过去的罪孽。对于打闹的孩子、喧嚣的青年、醉酒的中年人,老欧洲们还要倚老卖老,发泄一通不满,认为自己有资格、有义务教导他们一番。如果对方没有反抗能力,老欧洲甚至还要举起拐杖威胁一通。这样的做法对于欧洲,对于世界都不太坏。欧洲的现在很可能是世界许多国家的未来,日本也许已经开始进入这个阶段。
在经济方面,欧洲受到两面夹击。在高科技产品方面,欧盟受到美国、日本的挑战,已经在许多部门落后于这两个国家。在低技术、高品质的商品方面,欧洲又受到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挑战。这些国家不仅向欧洲出口产品,它们的廉价劳动力已经进入欧盟境内。在意大利的时尚产品加工业中,中国的合法移民正在取代意大利的本土工人,有些人还建立了自己的工厂和品牌。但尽管竞争激烈,在可预见的未来,欧盟仍将是全球先进技术、时尚理念、学术文化的产地。
在世界争霸赛方面,欧洲还没有从两次世界大战的精神重创中完全复苏。欧洲还因为战争失去了殖民地,同样大伤元气。在冷战中,欧洲大陆是前沿阵地。东西欧分别成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附属国。西欧在冷战时期严重依赖美国保证它的安全。这与德国的缺席有很大关系。二战之后,德国被一分为二,东西德国分属两个对立的阵营。属于西方阵营的西德是一个经济大国,但它是二战的战败国(东德当然也是),是政治和军事的侏儒。由于德国的分裂和缺席,欧洲大陆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法国在二战中被德国占领,战后失去海外殖民地,对美国的领导权又很不服气,企图在西方世界内自立一摊。因为有美国,法国不能在欧洲大陆上发挥领导作用。随着德国的正常化,德国与法国的密切合作,欧洲将来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站立起来。现在欧洲的军事力量是防卫有余、进攻不足,因此对外干涉的意愿不强。
反对美国入侵伊拉克的声音主要来自美国的两个盟友:法国和德国。它们反对的理由更多是地缘文化的。另一个强烈反对的国家是俄国,其反对的原因是地缘政治的。欧洲大陆国家的对美政策出现了强烈的离心倾向,与岛国英国形成强烈对比。在萨科奇、默克尔执政之后,法国、德国与美国的关系有所好转,但这更多的是执政者的个人倾向,不会改变欧洲大陆的自立趋势。况且,法德已经试图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加强欧洲的全球地位,并得到了英国的支持。长此以往,英国不会找到更好的选择,只能在欧盟框架内增强与大陆国家的合作。
对于美国,欧洲恰到好处的位置在似统非统之间,或“不独不统”:各国不能完全独立,欧洲也不能完全统一。只有一个统一的欧洲才能够遏制俄国再次西进,这是冷战后西方的紧要任务。同时,只有一个分裂的欧洲才能够给美国留下插足之处,才不会成为美国的强劲竞争对手。欧洲已经走上了一体化之路,不会回头。但由于一个组织的规模越大,其内部裂痕就越深,其运作就越难,其效率就越低,而美国就一直在鼓励欧盟东扩。此招实在是一箭双雕。
欧盟内部的三巨头是德国、英国和法国。它们对欧盟政策走向起着主导作用。这三个国家不仅仅是欧盟的一部分,也是主权独立的国家,彼此之间有所不同。以下对它们分别略加分析。
b?德国:东山再起
德国地处中欧,夹在法国和俄国两个大国之间。当时这两个国家比现在更强大。因此之故,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最重视地缘政治学的国家。但是,政治和地缘政治在德国走上了斜路。地缘政治被简化成军事战略,从复杂的政治问题变成了单纯的军事问题,为德国和欧洲带来了灾难。这条错误的路线是在俾斯麦之后开始的。俾斯麦统一德国的努力经常在民意反对下进行。他需要对抗帝国议会的压力,在成功之后,他又受到民众的狂热欢呼。俾斯麦惯于操纵民意,也是鄙视民意的,他认为他更知道他的国家需要什么。然而,在俾斯麦离任之后,德国的统治者常常讨好和屈从民意,煽动民意以在国际上达到某个目的,结果却往往把自己也欺骗了。日本是不知道制定战略,而德国则开始忽视战略。他们的错误异曲同工。
在俾斯麦之后的德国出现了一种危险的倾向:德国的高层军事领导人已不再需要克劳塞维茨。那种把战略看得高于一切的信仰,对新(20)世纪的德国人来说,重要的只是必须进行战争,必须采取行动。剑桥插图战争史,230页。
基辛格也有类似的评价。他说:
帝制时代的德国始终没有一个清晰的国家利益概念。随着一时情绪摇摆,且对外交气氛极度缺乏敏感度,使俾斯麦之后的德国领袖既野蛮又优柔寡断,将国家先是带向孤立,继而走向战争。大外交,149页。
在19世纪和20世纪,这种抛弃战略的政治方面的倾向并非德国所特有,例如,二战时的美国和英国都要求敌国无条件投降。只不过“在所有欧洲人中间,德国人展示了这方面最强烈的偏向——偏向于将政治认作战争的铁骰子,一旦抛出就得收场的某种把戏。”威廉森?默里、麦格雷戈?诺克斯、阿尔文?伯恩斯坦编缔造战略:统治者、国家与战争,3页,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引文所出的第一章的作者是威廉森?默里、马克?格利姆斯利。一战前,德国军官明确宣称,德国参谋部认为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只是学者们的读物。缔造战略:统治者、国家与战争,4页。他们只要行动,不要战略。这个错误与德国人注重抽象思维的传统相距甚远,但仍比二战前的日本好一些。德军毕竟还有战役的目标,没有被前线军官的阴谋拖着走。德国的军事脱离了政治。因此毫不奇怪,这个具有强大战争能力的国家在20世纪两次走向战争,且不知如何收场。
孤立的大国容易走向战争。俾斯麦不是一个不知收敛的扩张主义者。他的失误在于他的外交技巧太过高明,过于复杂,在他之后的德国无人能理解,更无人能操作。于是德国的外交政策左支右绌,最后把自己孤立起来,埋下了战争的祸患。德国在一战中战败,经济萧条,民族情绪很容易被引向极端,最终出现了战争狂人希特勒。不发动新的战争不符合希特勒的性格。所以战争不停地扩大,一直到德国不能维持为止。从防守出发的德国完全走向了进攻。
德国受到包围是地理事实,也是德国人的心态,是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心态。德意志民族长期分裂,部分是法国战略目标的结果。德国又地处中欧,是欧洲各国往来征伐的主要战场。历史地理的事实形成了被包围的心态。这个心态要求奋力向外出击,以打破包围圈。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都同时在东西两线作战。东线的敌人是俄国(苏联),西线的敌人是法国,还有英国,最后还要加上美国。在国内,德国的统治者也在两线作战,既要对敌国作战,又要清理国内的各种敌人。德国不能像英国、美国那样动员全体国民,同仇敌忾,与斯大林的苏联也不同。在战争爆发前,斯大林的“大清洗”已经把他个人在国内的敌人消灭殆尽。消灭敌人的过程也是制造敌人的过程。德国对第一次大战失败的总结是:德国没有在战场上失败,而是受了“背后一刀”这是后来希特勒煽动民众的主要论点之一。在经济长期低迷、国内矛盾激化的时候,政治容易走向极端,因为只有极端的言论能够吸引大批追随者。温和派没有市场。这是1930年代德国的情形。极端者一旦发动战争,就不会轻易考虑收场。
德国历史给出的教训是,一个在地理上被包围的国家不应该追求绝对安全,不可以完全仰仗军事行动打破包围。这样做的后果必定是更大的不安全。外交斡旋、战略设计与军事行动同样重要。即使超级大国美国也不可能维持绝对安全。911袭击就是证明之一。除了恐怖主义之外,导弹和空间技术也给在空间上相对隔离的国家带来威胁。在当今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享有绝对安全,都有可能遭受报复。因此,大国在海外采取军事行动时需要更加谨慎。
在历史上,德国与俄国都是大陆国家,出海口受到限制。两国曾经互为仇敌,有时又是亲密盟友,在瓜分波兰、迫害犹太人、对付法国等问题上曾经有过共同语言。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在位)是德意志人。她为俄国向西拓展了60余万平方公里的疆土。虽然在18-19世纪,法语是俄国上层人的语言,但由于地理上的接近,德国对俄国的影响也很大。在现在的欧盟国家中,德国是对俄国最为友好的国家之一,其中既有历史渊源,更有现实政治的需要。在国土的另一侧,德国与法国合作,一起领导欧洲的一体化。但德国西面还有英国的掣肘,东面有波兰、捷克等国的愤愤不平,这是欧盟内部政治层面上的矛盾,与二次大战之前潜在的军事对立完全不同。它在欧盟的领导地位还需要时间的磨练。两次世界大战已经证明,德国难以突破地缘环境的限制。德国强大的陆军不能打破限制,海军更是没有可能。所以,在欧盟和北约的框架内,德国应该感到安心,不会觉得委屈。它可以通过和平的手段,渐渐在欧盟内获得更多发言权。
在这个注重经济实力的时代,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的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非常发达,而股票、衍生品等虚拟经济不如在美国、英国那样受重视。与美国相比,德国更接近北欧的平等的福利国家。德国的出口型经济在2008年开始的危机中受到重创。
在欧盟国家使用的各种语言中,以德语为母语的人口最多,有19%的人母语是德语。他们主要分布在德国、奥地利和瑞士。英语是使用最广的语言,欧盟中有近一半(49%)的人能够用英语交流。两个数字来自ciatheworldfact波ok,统计日期在2007年。除了英国人之外,很少人的母语是英语。从这个事实可以看出美国和英国对欧洲大陆的影响。人口最多的语言也只有19%,可见欧盟的语言、文化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更好的协调。说德语的人不会满足于现状,他们会推广德语。语言是欧盟内部的竞争方式。
德国可以成为中国很好的伙伴。或许,与欧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德国的经济发展道路更值得中国参考。国人在清朝末期就已经认识到这一点。李鸿章、蒋介石都对德国有强烈的兴趣,并有所借鉴和模仿。李鸿章在德国访问时还专程拜访俾斯麦,讨教强国之术。在1936年德国与日本结成反共同盟之前,中国和德国有着良好的关系。德国帮助中国训练军队,建立军事工业;中国向德国出口战略原材料。1937年下半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初,纳粹德国为了日本而抛弃中国,并承认日本扶植的伪满洲国。中国的近代化努力多次被战争打断,没有能够走下去。李鸿章与蒋介石的时运不济,他们面对外国入侵不能组织有效的抵抗,国内贫弱不能全面改革。这不全是他们的错。中国当时在国际上可打的牌又少又差,不是今天所能比较的。今天中国向外国学习可以更从容,更自信,对于背叛有更多的应对手段。
欧亚大陆的北边:俄国
俄国几乎占据了欧亚大陆的北段。除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端的一小部分属于挪威之外,欧亚大陆的北部海岸线都属于俄国领土。这条海岸线面对北冰洋,可以通航,在冬天需要破冰船。在二战时期,美国就是通过北冰洋向苏联运送物质,以避开德国飞机和潜艇的攻击。在冷战期间,北冰洋上的冰是苏联战略核潜艇的理想掩盖物。在当前全球变暖的时期,冰盖正在消失,北冰洋海岸线的价值越来越大,沿岸国家(俄国、美国、加拿大、挪威)争相在北极划分势力范围。不过,作为贸易港口,俄国仍更多地依靠它在另外三个方向的出海港口。
俄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却是欧洲、亚洲之间的过渡地带,既不在西方,也不在东方。经过欧盟和北约的东扩之后,西欧已经把东欧纳入怀抱,进抵俄国边境。两者彼此用猜疑的目光打量对方。现在,欧盟和欧洲这两个词几乎可以互换。东欧原来是欧洲的破碎地带,宗教、文化和语言都与西欧有较大的差别。现在,欧盟仍处在内部整合时期,这个时期的完成看来似乎还很遥远。俄国感受的压力将随着欧盟的巩固而增加。它向西方扩张的可能已经很小了。
a?俄国的扩张方式
从立国之初起,俄国就是一个扩张型国家,准确地说,是一个大陆领土扩张型国家。它继承了蒙古游牧民的传统,从一个内陆小邦扩张成横跨欧亚大陆北部的大帝国。俄国走的是陆地扩张的路径,到了中国边界之后,成为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俄国和美国一样,也是一个濒临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两洋国家。其实,它们都是三洋国家,还有一面朝向北冰洋。北冰洋也是两国竞争的场所。与美国相比,俄国在海洋上的地缘环境差得多,从它的海港到大洋还有一段距离,要经过其他国家的门口。俄国曾试图向南打通波斯,从那里通往温暖的印度洋,成为一个四洋国家,但没有成功。俄国的海洋野心以陆地为基础,不能脱离与陆地的接触。
中国有学者把俄国列入参加地理大发现的国家之列,专门讨论“俄罗斯的地理发现能否成立”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360-361页,商务印书馆,2002年。我的观点是,俄国向远东扩张与环球航行的努力不同,在重要性上略次一等。它更接近于欧洲人在地理大发现之后对美洲、非洲等大陆内部的探险、杀戮和征服。虽然俄国(以及其他北极圈国家)有探险者经北冰洋向东航行,希望到达东方,但大多数人走的是陆路。他们与欧洲的探险家一样,了解新的地理知识,相信地球是圆的。俄国人越过乌拉尔山的时间与西南欧人跨越大西洋的时间大致相同,甚至还略早一些,虽然其历史意义不能与后者相比。探险对这些国家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是(新)一轮扩张的开始。1483年,俄国的一支军事远征队从彼尔姆地区(那时刚被并入俄国不久)出发,向东翻越乌拉尔山,第一次进入西西伯利亚,用武力迫使一些土著部落归顺莫斯科。1598年,俄国军队最后打败失必尔汗国(西伯利亚汗国,中心大致在今天的秋明东北一带。西伯利亚因此得名),为东进扫清了一个大障碍。1618年(明万历四十六年),俄国使团从托木斯克出发,在得到西蒙古阿勒坦汗的允许后穿过他的领地,经过今天的呼和浩特、张家口、南口,到达北京。四天之后,他们拿着万历帝的回信返回俄国。这时,葡萄牙的传教士已经从海路而来,在明廷里立稳足了。1643年,即清兵入关的前一年,俄国的远征队到达黑龙江流域。清初,中俄在打了几场仗之后,于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签订尼布楚条约,尼布楚即今天的俄国涅尔琴斯克。划定两国边界。俄国在远东的扩张暂时停了下来,直到鸦片战争之后。这时的俄国人并没有停止土地扩张。他们继续向东,越过了白令海峡。1784年,俄国商人在北美洲建立了他们的第一个殖民点。
虽然前期的成绩显赫,但还有探险的因素,俄国真正致力于向东方扩张是在克里米亚战争之后。因为在战争中挫败,向土耳其方向扩张已经不可能,俄国掉头向东,兼并了中亚的三个汗国和土库曼,开始与中国西北地区接壤。在沙俄时期,俄国把乌拉尔山以东的地方都称为西伯利亚,由三个地区组成:西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和远东。苏联时期,远东从西伯利亚分出来,两者并称。西伯利亚有655万平方公里,远东有近622万平方公里。俄国远东地区的北部开始于北冰洋海岸,其东南部就是1858年的中俄瑷珲条约、1860年的中俄北京条约割去的共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俄国东扩威胁到英国占领下的印度,两国开始了在中亚的大角逐。
俄国的地缘优势是面积辽阔和冬季严寒。拿破仑和希特勒这两位欧洲强人都入侵过俄国,都因为这两点而遭受惨败。他们在战争初期的进展都很顺利,俄国似乎不堪一击——直到他们兵力分散、补给线过长,然后遭遇严寒。在很大程度上,入侵者是被地理和气候打败的。俄国有极大的战略纵深,正如孙武所说的“常山之蛇”“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孙子兵法?九地。俄国仅在乌拉尔山以西的欧洲地区就已足够广阔——在失去乌克兰以前。
美国赢得冷战,原因是美国没有入侵苏联,而是对苏联实施围堵,限制它的扩张,在阿富汗给苏联放血。苏联的扩张受到限制,不能维护内部(有苏联及华沙条约集团两个层次)的凝聚力。像苏联这样的大帝国,如同以前所有使用武力拼凑的大帝国一样,遇到强劲挑战就可能崩溃、解体。在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证。东晋军队在淝水打败前秦的大军(公元383年,晋太元八年)是一次;20多年后,西哥特人攻陷罗马城是另外一次(公元410年)。胜利者都有效地利用了帝国内部的矛盾。帝国阵营中有许多人盼望着己方的失败,其程度甚至超过了帝国的直接敌人,因为他们受到直接的压迫。在这种时候,政治制度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因为只有好的政治制度才能使国家和国家集团具有凝聚力,团结一致对外。俄国的学者指出:
俄国南部边界地区经济发展的缓慢性受以下条件制约:首先,17—19世纪农奴制控制着国家经济,市场关系欠发达。其次,俄国与美国不同的是,在美国,移民从一开始就有经济目的;而在俄国,占领新领土的初衷是为了战略考虑,只有在停止军事行动后才开始经济开发。另外,由于人口少,俄国移民潮要比美国小很多。俄国社会史上卷,33页。
基辛格说:“俄罗斯向外扩张很少知道节制。一旦受阻它便满怀悲愤,暂时隐忍,伺机报复。”大外交,152页。俄国在东部的扩张局势比南部好得多,但仍然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这并不奇怪,因为俄国的扩张是在同一个制度下进行的。军事占领一定是不稳定的,不可能长久。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融合才是立国的基础。民族压迫在俄国很常见,车臣的反叛就是历史遗留问题的爆发。另一方面,在专制制度下,利益为特权阶层所独占。阶级的不平等和剥削转化为民族不满情绪和仇恨。即,阶级仇变成了民族恨。俄国的扩张因此走到了尽头。
b?易受围堵的国家
乌拉尔山脉像是一条虫子,横亘在大草原上。这条被作为欧洲与亚洲分界线的山脉西侧是东欧平原,东侧是西西伯利亚平原。乌拉尔地区原来是海,山是东方和西方两大地质板块挤压隆起而产生的。乌拉尔山脉还蜿蜒探入北冰洋,这就是新地岛。苏联在岛上进行过热核爆炸实验。因为长期风化,乌拉尔山脉的中部低矮、平坦,已经接近平原了。俄国的平坦大草原从来不是实施防御的好地方,即使乌拉尔山脉也不能形成一道良好的防线。不过,自从俄罗斯人推翻蒙古人的统治、建立国家以来,只有俄国的侵略军越过了乌拉尔山脉,方向是东。
俄国有过长期的、大规模的扩张;俄国容易遭受围堵。这两条似乎是一个悖论。的确,俄国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同时又是一个易受围堵的国家。俄国扩张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地理上的。俄罗斯大平原无险可守,俄国没有优良的不冻港。英国、美国前后两大世界帝国都对俄国实施过围堵。两国的围堵都是从海岸线开始,有条件时就向内陆推进。当然,围堵这样一个大帝国不是一个国家能够做到的。它需要一个有效的军事同盟,而且以发达国家间的军事同盟为核心。在苏联解体之后,西方国家仍然对俄国采取压制、包围的战略,并不仅仅是因为冷战思维。40多年的冷战只是它们300多年双边关系的一个插曲。冷战只是多了一层意识形态的包装,除此之外与以前的对抗没有大的区别。围堵的关键原因是俄国是一个扩张性的国家。
俄国的北方海岸都面向北冰洋,终年寒冷,没有不冻港也没有大城市。北约和欧盟的东扩,使俄国失去了再次向西扩张的可能。在南方,俄国面对“不稳定的弧”从土耳其(俄国的夙敌、北约成员)到高加索地区(车臣也属于这一地区)、从伊朗到哈萨克斯坦,都是伊斯兰国家。它的东南就是远东。俄国一直担心中国移民增加将把这一地区逐渐变成中国的势力范围。毕竟,它在远东人烟稀少,距离俄罗斯的中心地带过于遥远。最后,在正东,俄国与日本仍然有领土纠纷,双方甚至还没有签订结束二战的和平条约。再往东,俄国就遇到美国了,两国其实是邻国。即使俄国的国力变得很强大,也很难再次把这些地区变成它的势力范围。所有这些国家都有能力和俄国抗衡,一些小国——如格鲁吉亚——的能力来自美国的支持。它们中的每一个都需要俄国认真对付,却没有多少机会可趁。因此,除非国际局势出现大的变动,俄国的扩张余地(无论是领土扩张还是势力范围的扩张)都非常有限。除非气候急剧变暖,否则困扰它几个世纪的出海口问题仍将得不到解决,它走向海洋的任何一个通道都受制于人。
英国当时的战略目标是防止沙俄海军从黑海进入地中海,为此联合法国在克里米亚与俄国大打一场,击退了俄国(1855年);为了防止俄国从中东和南亚南下获得暖水港口,英俄两国在波斯明争暗斗,在阿富汗展开“大角逐”(英国第一次入侵阿富汗在1838年),这时俄国刚扩张到中亚,而英国也刚吞并旁加普、拉达克,巩固在次大陆的殖民统治;在东亚,英国与日本结盟共同对付俄国,所以日本在日俄战争(1904年)中取胜。日本与俄国(苏联)的地缘政治关系一直紧张。20世纪中,日本四次结盟(1902年英日同盟、1937年反共产国际同盟、1940年德意日三国同盟、1952年的美日同盟),目标都是针对俄国或苏联的。这是因为俄(苏)和日本互为在东亚扩张的最大竞争者,而且俄(苏)是东亚最强大的大陆国家。
在二战之前,俄国(苏联)有很多机会参与欧洲的均势。它在欧洲有盟友,也有敌人。所以,虽然它的地理位置偏了一些,却不很孤独。在冷战期间,苏联把中东欧纳入了它的势力范围。西方承认这个势力范围,不予干涉。除了地理位置独特的西柏林之外,双方在欧洲基本上相安无事。冷战时期的阵营是固定的,而对抗是明确的。所以,那时的欧洲外交比较简单,只要站稳立场就可以了。当冷战结束后,中东欧国家投奔了西方阵营,俄国只剩下一个盟友白俄罗斯。这个时候,俄国在欧洲方向上是非常孤独的。欧洲已经团结起来,没有给它留下操纵的余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苏联最担心的是东西两线作战(这和德国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在东方是日本,在西方是德国。这一局势在苏联于诺门罕打败日本之后才改变,从此日本转向南面发展,把攻势对准国民党和在亚洲的西方殖民者。今天,俄国仍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