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www.jdxs.cc,儿子韩寒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袄洗澡是韩寒1999年11月8日发表在新民晚报上的一篇文章。一篇不够准确的写人的文章,无疑会让人对这个人的"认识"产生偏差。
2000年4月4日,韩寒开始休学后,上海青年报于4月30日以韩寒休学写小说为题作了报道,引发了全国性的又一场媒体报道热。许多外地的报刊开始不满足于过去那种比较表面化的报道,开始由记者自己采写。上海、浙江和吉林等多家电视台也都做了"韩寒现象"的谈话节目。
媒体对韩寒的关注和报道,引起了松江二中一些老师和领导的担心和不快。松江二中政教主任洪韵焘在少女杂志2000年第8期上呼吁:千万不要再炒作韩寒了。洪老师在文中说道:
一直以为媒体对韩寒的炒作,让它自生自灭为好。因此,无论是报社记者来校采访,还是电视台做谈话节目,我都一概婉言谢绝,主要是怕一不留意伤害了韩寒。然而现在,我想说一句心中憋了许久的话:请为韩寒想一想,不要再炒作韩寒了!
在和韩寒的多次接触中,我目睹了媒介的过分炒作在韩寒身上产生的负效应,深深地为韩寒的健康成长担心。
曾记得,去年(1999年)11月份期中考试刚结束,我校文学社组织了一次南浔之行,韩寒随队前往。途中,他很高兴地对我说,这次期中考试我进步了,物理肯定及格,数学也比以前好,而且很自信地说,期末我的目标是消灭红灯,看着韩寒真诚而兴奋的目光,我打心底里为他高兴。因为韩寒是否能把功课学好的关键在于他自己。况且,他要将功课学好,并非像某些媒介不负责任的断言,会牺牲他的"个性化发展"。
然而此后,报界、电视台对韩寒的炒作日益火爆,随之而来的副产品是每天像雪片一样从全国各地飞来的邮件,以及一些女孩子追"球星"、"影星"似的对韩寒的"穷追不舍"。于是,我们无奈地看到,早晚自修课用韩寒自己的话来说成了他过"信生活"的时间;上任何课又都恢复到听不进的状态,学校为他写作提供的单套寝室,也成了他可自由与外界联系的绝好场所,一些与他年龄很不相符的话语会从他的口中吐出,令周围的老师和同学为他脸红。学校的纪律已不在他的眼中,旷课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有一次甚至喝得醉醺醺地半夜才归显然,韩寒的行为和学校的管理形成了尖锐的冲突,也和中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产生了激烈的碰撞。上学期末韩寒的考试成绩又退回到了十几分甚至个位数。曾经立下的"壮志"现在随着媒介的炒作变得面目全非。有关的报社、媒体是否该想一想,你们的过分炒作是在"捧杀"韩寒啊!更让我揪心的是在韩寒的心灵深处发生着一些微妙的变化,我曾婉言劝他对媒体的采访、邀约适可而止。不料他语出惊人:"他们炒我,我也在炒他们。"韩寒心里清楚得很,现在将名气炒得越大,将来自己的书就越好卖,所得的版税就越可观。不过,韩寒毕竟还年轻,没有想到"将来要靠版税吃饭"的他,归根到底要靠自己作品的实力吃饭,媒介的炒作终有一天会"熄火"。人家说你是"天才"也好,是"奇才"也罢,都是当不了真的,说的人是不用负任何责任的。
近来,韩寒休学又成了某些报纸炒作的热点,有的报刊干脆用头版头条大书"韩寒休学写小说"那样的煽情标题。其实,韩寒心里应该是很清楚的,休学是学校给予他的又一条特殊政策,因为多次违纪,根据校纪校规,学校早就可以给他处分,再说,根据现行学籍管理条例规定,学习成绩个位数的他,得面对第二次留级的现实。休学是学校的建议,真正的目的是给予他一年的缓冲期,给予他一次认真思考、再作选择的机会。他采纳了。如果在一年的"闯荡"中,韩寒意识到得为自己今后的写作打下相当的科学文化基础的话,或者认识到他可以在松江二中既充分发展特长又完全可以同时学好文化知识的话,他可以申请复学。当然,如果韩寒始终认为高中阶段的知识对于他来说,完全没有学习的必要,即使复学也依然如故的话,那么,我倒完全赞成上海电视台有话大家说节目中一位学生所言,韩寒就不必要占着这个学额,他完全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这个选择,得由韩寒自己通过冷静的思考来定。可是现在,韩寒休学的炒作,又显然是在往这一选择天平的单侧加砝码,这就不能不使每一个关心韩寒的人担心。韩寒毕竟还只是一个涉世不深的学生,在看到他的特长的同时,更应看到在成材和成人的道路上,他同样也需要帮助和引导。
请多为韩寒的长远想一想,千万不要再炒作韩寒了!
松江二中高一(10)班韩寒第二个高一的班主任顾韦平老师在接受人民日报华东版记者采访时也说:
韩寒刚留级到我班时还是想读点书的,且有明显进步,毕竟有高考压力。但期中考试结束,媒体纷纷报道他出书以及多门功课不及格的事后,情形就不一样了。他晕晕乎乎,逐渐地狂得不得了,读书心思没有了,曾一度向上的感觉也没有了,觉得读不读书无所谓,不上大学,只要有个图书馆也一样成材,开始自由散漫,不守纪律。我觉得他是在媒体炒作中迷失了自己。
一位少年,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始终被媒体关注,成为社会热点,而且这"热"似乎还有"方兴未艾"之势,这的确让人惊奇,让人不可思议。
面对媒体的狂轰滥炸,一些人表示了忧虑,怕韩寒成为"明星"后会失去自由,部分行动会被媒体左右。认为他休学本来是要脱离他不能忍受的教材和学校环境的教条化的约束而要相对的自由,媒体的过分关注会让他失去部分自由。甚至有人担心:他只有十七八岁,心理不成熟,让媒体一"炒"后,"捧"了就晕头转向,"批"了就垂头丧气。
我觉得媒体的事情是很难说得清楚的,媒体报道只要客观就好。现代社会谁也离不开媒体,即使你批评媒体"炒作"的观点和态度也还是要通过媒体传达出来。事实上,记者和媒体要左右韩寒也是比较困难的。韩寒坦言一开始他对媒体的采访、报道的确感到新奇,但不久就感到有点"厌烦"了。"捧"也好,"批"也好,他都泰然处之,宠辱不惊。记者安排不了他的时间,他答应采访的话,他自己会约定时间地点。无论是本地还是外省市的记者,凡辗转打听到我的单位与我联系要求采访韩寒的,我从没给韩寒作过主同意或不同意,都让他们直接打电话找韩寒。我知道,韩寒推掉了许许多多的采访。
媒体要在竞争中生存,记者要捕捉社会热点,所以媒体和记者对韩寒的关注有他们的理由。韩寒的婉拒可能会"得罪"一些记者和媒体,但我想他们最终也会理解:韩寒需要清静。
袄洗澡是韩寒1999年11月8日发表在新民晚报上的一篇文章。一篇不够准确的写人的文章,无疑会让人对这个人的"认识"产生偏差。
2000年4月4日,韩寒开始休学后,上海青年报于4月30日以韩寒休学写小说为题作了报道,引发了全国性的又一场媒体报道热。许多外地的报刊开始不满足于过去那种比较表面化的报道,开始由记者自己采写。上海、浙江和吉林等多家电视台也都做了"韩寒现象"的谈话节目。
媒体对韩寒的关注和报道,引起了松江二中一些老师和领导的担心和不快。松江二中政教主任洪韵焘在少女杂志2000年第8期上呼吁:千万不要再炒作韩寒了。洪老师在文中说道:
一直以为媒体对韩寒的炒作,让它自生自灭为好。因此,无论是报社记者来校采访,还是电视台做谈话节目,我都一概婉言谢绝,主要是怕一不留意伤害了韩寒。然而现在,我想说一句心中憋了许久的话:请为韩寒想一想,不要再炒作韩寒了!
在和韩寒的多次接触中,我目睹了媒介的过分炒作在韩寒身上产生的负效应,深深地为韩寒的健康成长担心。
曾记得,去年(1999年)11月份期中考试刚结束,我校文学社组织了一次南浔之行,韩寒随队前往。途中,他很高兴地对我说,这次期中考试我进步了,物理肯定及格,数学也比以前好,而且很自信地说,期末我的目标是消灭红灯,看着韩寒真诚而兴奋的目光,我打心底里为他高兴。因为韩寒是否能把功课学好的关键在于他自己。况且,他要将功课学好,并非像某些媒介不负责任的断言,会牺牲他的"个性化发展"。
然而此后,报界、电视台对韩寒的炒作日益火爆,随之而来的副产品是每天像雪片一样从全国各地飞来的邮件,以及一些女孩子追"球星"、"影星"似的对韩寒的"穷追不舍"。于是,我们无奈地看到,早晚自修课用韩寒自己的话来说成了他过"信生活"的时间;上任何课又都恢复到听不进的状态,学校为他写作提供的单套寝室,也成了他可自由与外界联系的绝好场所,一些与他年龄很不相符的话语会从他的口中吐出,令周围的老师和同学为他脸红。学校的纪律已不在他的眼中,旷课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有一次甚至喝得醉醺醺地半夜才归显然,韩寒的行为和学校的管理形成了尖锐的冲突,也和中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产生了激烈的碰撞。上学期末韩寒的考试成绩又退回到了十几分甚至个位数。曾经立下的"壮志"现在随着媒介的炒作变得面目全非。有关的报社、媒体是否该想一想,你们的过分炒作是在"捧杀"韩寒啊!更让我揪心的是在韩寒的心灵深处发生着一些微妙的变化,我曾婉言劝他对媒体的采访、邀约适可而止。不料他语出惊人:"他们炒我,我也在炒他们。"韩寒心里清楚得很,现在将名气炒得越大,将来自己的书就越好卖,所得的版税就越可观。不过,韩寒毕竟还年轻,没有想到"将来要靠版税吃饭"的他,归根到底要靠自己作品的实力吃饭,媒介的炒作终有一天会"熄火"。人家说你是"天才"也好,是"奇才"也罢,都是当不了真的,说的人是不用负任何责任的。
近来,韩寒休学又成了某些报纸炒作的热点,有的报刊干脆用头版头条大书"韩寒休学写小说"那样的煽情标题。其实,韩寒心里应该是很清楚的,休学是学校给予他的又一条特殊政策,因为多次违纪,根据校纪校规,学校早就可以给他处分,再说,根据现行学籍管理条例规定,学习成绩个位数的他,得面对第二次留级的现实。休学是学校的建议,真正的目的是给予他一年的缓冲期,给予他一次认真思考、再作选择的机会。他采纳了。如果在一年的"闯荡"中,韩寒意识到得为自己今后的写作打下相当的科学文化基础的话,或者认识到他可以在松江二中既充分发展特长又完全可以同时学好文化知识的话,他可以申请复学。当然,如果韩寒始终认为高中阶段的知识对于他来说,完全没有学习的必要,即使复学也依然如故的话,那么,我倒完全赞成上海电视台有话大家说节目中一位学生所言,韩寒就不必要占着这个学额,他完全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这个选择,得由韩寒自己通过冷静的思考来定。可是现在,韩寒休学的炒作,又显然是在往这一选择天平的单侧加砝码,这就不能不使每一个关心韩寒的人担心。韩寒毕竟还只是一个涉世不深的学生,在看到他的特长的同时,更应看到在成材和成人的道路上,他同样也需要帮助和引导。
请多为韩寒的长远想一想,千万不要再炒作韩寒了!
松江二中高一(10)班韩寒第二个高一的班主任顾韦平老师在接受人民日报华东版记者采访时也说:
韩寒刚留级到我班时还是想读点书的,且有明显进步,毕竟有高考压力。但期中考试结束,媒体纷纷报道他出书以及多门功课不及格的事后,情形就不一样了。他晕晕乎乎,逐渐地狂得不得了,读书心思没有了,曾一度向上的感觉也没有了,觉得读不读书无所谓,不上大学,只要有个图书馆也一样成材,开始自由散漫,不守纪律。我觉得他是在媒体炒作中迷失了自己。
一位少年,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始终被媒体关注,成为社会热点,而且这"热"似乎还有"方兴未艾"之势,这的确让人惊奇,让人不可思议。
面对媒体的狂轰滥炸,一些人表示了忧虑,怕韩寒成为"明星"后会失去自由,部分行动会被媒体左右。认为他休学本来是要脱离他不能忍受的教材和学校环境的教条化的约束而要相对的自由,媒体的过分关注会让他失去部分自由。甚至有人担心:他只有十七八岁,心理不成熟,让媒体一"炒"后,"捧"了就晕头转向,"批"了就垂头丧气。
我觉得媒体的事情是很难说得清楚的,媒体报道只要客观就好。现代社会谁也离不开媒体,即使你批评媒体"炒作"的观点和态度也还是要通过媒体传达出来。事实上,记者和媒体要左右韩寒也是比较困难的。韩寒坦言一开始他对媒体的采访、报道的确感到新奇,但不久就感到有点"厌烦"了。"捧"也好,"批"也好,他都泰然处之,宠辱不惊。记者安排不了他的时间,他答应采访的话,他自己会约定时间地点。无论是本地还是外省市的记者,凡辗转打听到我的单位与我联系要求采访韩寒的,我从没给韩寒作过主同意或不同意,都让他们直接打电话找韩寒。我知道,韩寒推掉了许许多多的采访。
媒体要在竞争中生存,记者要捕捉社会热点,所以媒体和记者对韩寒的关注有他们的理由。韩寒的婉拒可能会"得罪"一些记者和媒体,但我想他们最终也会理解:韩寒需要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