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文之狱篇 (1/2)
经典小说网 www.jdxs.cc,从陈桥到崖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接近平夏城,他们先扔出干草,想像一下:不管宋军挖出的壕沟多深又宽,10多万捆干草扔下去是什么状况?至少某一个地段的沟瞬间被填平…
两军接战,形势迅速向西夏人预料的方向发展,不管宋军有多英勇,人数比例放在那儿,哪怕章楶集结的8万大军都摆在第一线也不够瞧,对方第一次冲锋就用了十多万。没用多久,宋军第一条防线被冲破,全军被压向城门…
危机到了,如就势躲进城去,永乐城的惨败就将重现:西夏人以绝对兵力屯兵城外,宋军只有死路一条!考虑到章楶之前已是集西北诸路联军出战了,不可能迅速组织到第二波救援队,怎么看都无法避免永乐城悲剧的重演…
关键时刻,一个传奇出现,大宋百年西军中有2大传奇姓氏:一个姓种、另一个姓姚。姚家军,终于在平夏城之战中崭露头角!姚家军第二代、姚兕之子姚雄!
姚雄在熙河军很有头脸,可惜和熙河军一起长年在境外作战,本土战绩很少,以至于谁都不知道他。这不要紧,狼行千里都吃肉,狠人到哪都搞得一身血,越到危急就越能制造传奇!
10多万西夏人冲上来,姚雄带着7000姚家军反攻过去!当他出现时,一群群西夏人已冲向城墙,正用铁锹拆城,局势已没法再恶劣,眼看城墙就要倒塌,全线崩溃…姚雄没管城墙,他冲向了壕沟,那里最初时被干草填平的一块地段是西夏人源源添加兵力的缺口,他要堵住这里,斩断西夏人的后援部队!
没比这更关键的点、也没比这里更凶险的地段了!姚雄一下陷进西夏人的漩涡里,只有7000人,随时能被冲进来的敌军吞没,更何况正在攻城的西夏人随时能回身反扑。没人能明白他为什么选中了这一点?这明显是送死。转眼就完蛋,根本没价值!
但就是在这样的必败绝境中,姚家军奠定了不朽的传奇地位!
区区7000人,不仅挡住了前进的西夏援军。更把身后边反扑的攻城部队隔断,使他们首尾不能相顾,能互相看见,就是汇合不到一块…其他宋军如梦初醒,迅速加入战斗,可怜的西夏人,这条人工挖成的壕沟成了他们的噩梦,成了条不可逾越的天堑,让他们越来越绝望。随着时间流逝,双方都达到了极限。结果出来了,沟外边的西夏人狼狈退走,沟里边的被迫投降,投降人数是…3万!
7千降3万!姚雄一战成名,从此奠定了他传奇战将的声威!
这次失败后。西夏人有些被打傻了。失败过,可没这样失败过!之前李元昊时期、宋神宗时期,宋军勇将层出不穷,可都是在绝境中宁死不屈,没见过姚雄这样的在绝境中把敌人逼向绝境!这简直没道理嘛…
5月4日,四朝元老文彦博去世,终年92岁。
平夏城之败后。郁闷中的西夏人想起了老上级——大辽国!
小梁后很懂得怎样揣摩大人物心理,6月19日,她以一可怜无助的寡妇身份向上级哭诉:作为东亚地区传统上最牛的大佬,现在宋朝这样暴戾蛮横、杀人占地,您是不是得出面呢?很快,大辽国就给宋朝发了份正式国书。用词非常傲慢,充满了上位者的优越感:我亲爱的孙子、宋朝皇帝(辽道宗和宋英宗是兄弟,宋哲宗按辈份来说是孙子):你好。西夏是个主权国家,曾两次娶过辽国公主,是我的亲戚和下属。近来它写了很多报告。向我申诉说你们宋朝无故发兵,抢了土地、杀了百姓、毁了合同,这实在太让人遗憾了。现在我要求你撤兵、归还侵占的土地、毁掉私建的城堡…希望你都能答应。如不听话,小心我有别的举动…
这份国书,宋哲宗看到了、章惇看到了,按传统,不管怎样都要有个礼貌得体的回复,谁让宋朝是礼仪衣冠之邦呢?可这次大辽国被彻头彻尾侮辱了,写了这么长一封信,连个屁的回应都没!以为你是谁啊?大爷没空理你!
“一切敌人都是纸老虎”伟大领袖的话放在哪个时代里都靠谱。大辽国被忽视了,可忽视了又怎样?西夏人悲愤地发现:宋朝人真的变得很牛,元祐时期的窝囊废彻底不见了…连西夏人和契丹人联手都不怕了!
还真就不怕了,而让西夏人加倍郁闷的是本应暴跳如雷、上马砍人的契丹人比谁都平静,被漠视后啥表示都没,宋辽之间非常平静…小梁后坐不住了,毕竟平夏城顶在他们喉咙上,这根刺必须拔掉!
8月5日,王愍还发兵收复了银夏4州之一的宥州。
其实,章惇不理辽国的国书是有原因的。因此时,他想要做的是一件更重要的事。要把精力投入到那个更大、更系统的打击计划里去!这计划起源于旧党的小内讧…
在旧党庞大的人脉关系里充满了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派系网络。之前就有洛、朔、蜀3党的分裂,而就在一枝独大的朔党之中,都有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派系网络。其中有两条非常重要的主流一直很敌对——文彦博系、韩琦系。
这两人都是超级大佬,都有自己光辉事迹。只是文彦博显得更幸福些,他做得比韩琦少、收获比韩琦大,尤其官位保持得超级长久,韩琦都死很久了,他仍活跃在顶级官场里。这实在让韩琦系的官员们不爽,于是小报复开始…
朔党党魁刘挚就是韩琦系的,他在执政期间带动整个朔党跟文彦博为难,导致文大佬以超级资历仅仅得到平章军国事这种近似荣誉头衔的虚职。等文彦博退休后,他再接再厉,打压文彦博儿子文及甫。及甫兄在老爹生前在京城当卫尉、光禄少卿,混得还行,老爹刚退休,立即被调到外地。在每天不断的担忧中,他想起了一好朋友,把满腔郁闷化成了... -->>
接近平夏城,他们先扔出干草,想像一下:不管宋军挖出的壕沟多深又宽,10多万捆干草扔下去是什么状况?至少某一个地段的沟瞬间被填平…
两军接战,形势迅速向西夏人预料的方向发展,不管宋军有多英勇,人数比例放在那儿,哪怕章楶集结的8万大军都摆在第一线也不够瞧,对方第一次冲锋就用了十多万。没用多久,宋军第一条防线被冲破,全军被压向城门…
危机到了,如就势躲进城去,永乐城的惨败就将重现:西夏人以绝对兵力屯兵城外,宋军只有死路一条!考虑到章楶之前已是集西北诸路联军出战了,不可能迅速组织到第二波救援队,怎么看都无法避免永乐城悲剧的重演…
关键时刻,一个传奇出现,大宋百年西军中有2大传奇姓氏:一个姓种、另一个姓姚。姚家军,终于在平夏城之战中崭露头角!姚家军第二代、姚兕之子姚雄!
姚雄在熙河军很有头脸,可惜和熙河军一起长年在境外作战,本土战绩很少,以至于谁都不知道他。这不要紧,狼行千里都吃肉,狠人到哪都搞得一身血,越到危急就越能制造传奇!
10多万西夏人冲上来,姚雄带着7000姚家军反攻过去!当他出现时,一群群西夏人已冲向城墙,正用铁锹拆城,局势已没法再恶劣,眼看城墙就要倒塌,全线崩溃…姚雄没管城墙,他冲向了壕沟,那里最初时被干草填平的一块地段是西夏人源源添加兵力的缺口,他要堵住这里,斩断西夏人的后援部队!
没比这更关键的点、也没比这里更凶险的地段了!姚雄一下陷进西夏人的漩涡里,只有7000人,随时能被冲进来的敌军吞没,更何况正在攻城的西夏人随时能回身反扑。没人能明白他为什么选中了这一点?这明显是送死。转眼就完蛋,根本没价值!
但就是在这样的必败绝境中,姚家军奠定了不朽的传奇地位!
区区7000人,不仅挡住了前进的西夏援军。更把身后边反扑的攻城部队隔断,使他们首尾不能相顾,能互相看见,就是汇合不到一块…其他宋军如梦初醒,迅速加入战斗,可怜的西夏人,这条人工挖成的壕沟成了他们的噩梦,成了条不可逾越的天堑,让他们越来越绝望。随着时间流逝,双方都达到了极限。结果出来了,沟外边的西夏人狼狈退走,沟里边的被迫投降,投降人数是…3万!
7千降3万!姚雄一战成名,从此奠定了他传奇战将的声威!
这次失败后。西夏人有些被打傻了。失败过,可没这样失败过!之前李元昊时期、宋神宗时期,宋军勇将层出不穷,可都是在绝境中宁死不屈,没见过姚雄这样的在绝境中把敌人逼向绝境!这简直没道理嘛…
5月4日,四朝元老文彦博去世,终年92岁。
平夏城之败后。郁闷中的西夏人想起了老上级——大辽国!
小梁后很懂得怎样揣摩大人物心理,6月19日,她以一可怜无助的寡妇身份向上级哭诉:作为东亚地区传统上最牛的大佬,现在宋朝这样暴戾蛮横、杀人占地,您是不是得出面呢?很快,大辽国就给宋朝发了份正式国书。用词非常傲慢,充满了上位者的优越感:我亲爱的孙子、宋朝皇帝(辽道宗和宋英宗是兄弟,宋哲宗按辈份来说是孙子):你好。西夏是个主权国家,曾两次娶过辽国公主,是我的亲戚和下属。近来它写了很多报告。向我申诉说你们宋朝无故发兵,抢了土地、杀了百姓、毁了合同,这实在太让人遗憾了。现在我要求你撤兵、归还侵占的土地、毁掉私建的城堡…希望你都能答应。如不听话,小心我有别的举动…
这份国书,宋哲宗看到了、章惇看到了,按传统,不管怎样都要有个礼貌得体的回复,谁让宋朝是礼仪衣冠之邦呢?可这次大辽国被彻头彻尾侮辱了,写了这么长一封信,连个屁的回应都没!以为你是谁啊?大爷没空理你!
“一切敌人都是纸老虎”伟大领袖的话放在哪个时代里都靠谱。大辽国被忽视了,可忽视了又怎样?西夏人悲愤地发现:宋朝人真的变得很牛,元祐时期的窝囊废彻底不见了…连西夏人和契丹人联手都不怕了!
还真就不怕了,而让西夏人加倍郁闷的是本应暴跳如雷、上马砍人的契丹人比谁都平静,被漠视后啥表示都没,宋辽之间非常平静…小梁后坐不住了,毕竟平夏城顶在他们喉咙上,这根刺必须拔掉!
8月5日,王愍还发兵收复了银夏4州之一的宥州。
其实,章惇不理辽国的国书是有原因的。因此时,他想要做的是一件更重要的事。要把精力投入到那个更大、更系统的打击计划里去!这计划起源于旧党的小内讧…
在旧党庞大的人脉关系里充满了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派系网络。之前就有洛、朔、蜀3党的分裂,而就在一枝独大的朔党之中,都有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派系网络。其中有两条非常重要的主流一直很敌对——文彦博系、韩琦系。
这两人都是超级大佬,都有自己光辉事迹。只是文彦博显得更幸福些,他做得比韩琦少、收获比韩琦大,尤其官位保持得超级长久,韩琦都死很久了,他仍活跃在顶级官场里。这实在让韩琦系的官员们不爽,于是小报复开始…
朔党党魁刘挚就是韩琦系的,他在执政期间带动整个朔党跟文彦博为难,导致文大佬以超级资历仅仅得到平章军国事这种近似荣誉头衔的虚职。等文彦博退休后,他再接再厉,打压文彦博儿子文及甫。及甫兄在老爹生前在京城当卫尉、光禄少卿,混得还行,老爹刚退休,立即被调到外地。在每天不断的担忧中,他想起了一好朋友,把满腔郁闷化成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