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www.jdxs.cc,重返大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枢密掌兵,与政事堂对掌机务,在时下号为东西二府。热门而皇帝似乎也有意提升枢密院的权威,特下一旨,枢密院的五位正副院使并称执政,与政事堂的九位宰相合称宰执。政事堂平章政事和参知政事掌民政,枢密院掌军政,旨意中特别强调枢密院本天下之后柄、代天之武威。
枢密院设立以后,权柄极重,原来掌控军政的兵部,只剩下了行政与后勤以及低级武官的铨选之权。枢密院则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命,以佐邦治。甚至凡侍卫诸班直、内外禁兵招募、阅试、迁补、屯戍、赏罚之事,皆掌之。连原来属于吏部的高级武官的铨选升赏等大权也尽划归枢密院,最重要的一条是,枢密院设立之后,文武分治,宰相对于军政武事已经没有管辖权利了。
在易风设立枢密院之前,宰相们是事无不统,总文武大政,军政也同样在他们的管辖之内。虽然隋立国后,设三省六部,以三省长官为宰相,把宰相一分为四,变相削弱了一些宰相的权柄,可三省长官总理大政、事无不统的原则不变,他们是军国大事的决策者。易风即位后设立政事堂,把宰相员额从四人增添到了九个,宰相们轮流值政事笔,这就大大削弱了原来的宰相之权,特别是把原来大权独揽的尚书省左右︾∵仆射的权利大大削弱。政事堂设立,宰相由四人增为九人,朝廷的中枢决策机构也从尚书省转移到政事堂。然后易风再增设枢密院,却又把军政大权从宰相手中剥离出来。由五位正副枢密使代天子执掌。甚至六部中的兵部,其中大权尽归枢密。
这样一个重要的机构。已经完全与政事堂平起平坐。
枢密院一正四副五位执政,以及其下三衙三正六副的九位衙帅,都成为了朝廷中最顶级的重臣。
史万岁被突然免职,空出来一个副枢密使的职位,现任兵部尚书柳述说自己不心动那是假的。他本来都已经做到了内史令的位置,结果屁股还没坐热,皇帝岳父死了,他又不愿意从皇帝小舅子,结果除职回家呆了段时间。天下轮到外甥来当了,他兴匆匆的出来,结果却反在新朝中只得到一个兵部尚书的职位,又打回到了做内史令之前的位置了。如果仅是这样,还好些,偏偏他这兵部尚书一当,朝廷立即就弄了一个政事堂,接着又弄了一个枢密院,如此一来。他这个本来六部中排第二的兵部尚书,现在却尴尬的要死,一下子成了为礼部一般的闲衙门。政政堂中九宰相,其中六部尚书中有两位排了进去。吏部和民部尚书都得授参知政事衔,成为副宰相。原本六部排名,是吏兵上行。民刑中行,礼工下行。而现在民部尚书都当上了副宰相。他这个兵部尚书权力却不断削减,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衙门。
柳述心中还是很不满意的。只是妻子兰陵公主劝他踏实低调一些,他才一直隐忍着。( 800)可如今史万岁被夺去枢密副使之职,他自认为自己最有资格接替史万岁,进入枢密院成为执政。他是现任和前前任兵部尚书,同时还是前任内史令,又是高祖女婿,是当今天子的姑父,无论如何也当轮到他才对。上次的重定爵位,他原来是袭父爵建安郡公,结果他被降为了建安县伯,听说如果不是有兰陵公主的面子,他这个建安县伯搞不定前面还要加个开国,后面加个终身。不管如何,他觉得当今天子都亏欠于他,这次让他接替史万岁做枢密副使是肯定的。
连王保和李靖都能做枢密副使,自己又有什么不可以。
只不过柳述却完全猜错了易风的想法,易风封官绝不是看面子看资历,他更看重的是本事是能力,另外就是可靠忠心。王保是他当年在燕山的老部下,燕云十八骑之首,跟随他至今已经有八年,无数次出生入死,为自己挡箭挨刀,随自己冲锋陷阵,忠诚从来不曾动摇。而且在后来建立怀荒军后,也表现出众。至于李靖,则是因为他一系列的战功,同时也因为他也是关陇集团出身,用他,当然也有安抚关陇人心的意思在其中。就如同他用韩僧寿和贺若弼与史万岁一样,这三人都是朝中名将,用他们当然是考虑很深。
可枢密院在易风的朝堂布局之中是极为重要的,这里绝对得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辽东大战规模升级,前方的战争,需要一个稳定的朝堂,但同时,枢密院这个统调军政的最高军事机关里,更需要有精通兵法,熟悉战阵的大将坐镇。
柳述原本也是有机会的,他是皇戚又是前朝老臣,又当过兵部尚书,他入枢密院是有资格的,可贺若弼韩僧寿史万岁三人已经进了,柳述自然也就不能再进了。当初选了史万岁没选柳述,也是因为柳述虽当过兵部尚书,可并没有带过兵也没打过仗,在军中的威望远远不如史万岁。史万岁能进枢密院,凭的正是他民间传闻的国朝四大名将之一的声望。可惜,史万岁是个狂妄的人,就算没有这次的醉酒失礼行为,易风也不会让他久在枢密院,早晚找个理由把他贬下去,不同的只是早晚时间而已。现在易风既然找理由把史万岁赶出去了,又怎么会再找一个非心腹进来呢。
史万岁免职之后,易风并没有让他空出来的这个职位空太久,在决定于辽东扩大战争之后,易风随后下诏,拜右羽林卫上将军高甲为枢密院前使,以单雄信为边衙元帅,秦叔宝为北衙元帅,以窦建德为南衙元帅,并跟着进行了一轮大规模的诸军卫上将军、大将军的调整,更多的皇帝嫡系将领被调了上来,许多原来的前朝将领被调了下去。
诏书颁下之后。据说兰陵公主驸马、兵部尚书、建安县伯柳述当天晚上就病倒了,听说病的很重。都起不了床,更无法到衙办事。易风接到他请病假的折子后。轻笑了一声,摇了摇头,然后在折子后面拿御笔朱笔了一段文字,直接让柳... -->>
枢密掌兵,与政事堂对掌机务,在时下号为东西二府。热门而皇帝似乎也有意提升枢密院的权威,特下一旨,枢密院的五位正副院使并称执政,与政事堂的九位宰相合称宰执。政事堂平章政事和参知政事掌民政,枢密院掌军政,旨意中特别强调枢密院本天下之后柄、代天之武威。
枢密院设立以后,权柄极重,原来掌控军政的兵部,只剩下了行政与后勤以及低级武官的铨选之权。枢密院则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命,以佐邦治。甚至凡侍卫诸班直、内外禁兵招募、阅试、迁补、屯戍、赏罚之事,皆掌之。连原来属于吏部的高级武官的铨选升赏等大权也尽划归枢密院,最重要的一条是,枢密院设立之后,文武分治,宰相对于军政武事已经没有管辖权利了。
在易风设立枢密院之前,宰相们是事无不统,总文武大政,军政也同样在他们的管辖之内。虽然隋立国后,设三省六部,以三省长官为宰相,把宰相一分为四,变相削弱了一些宰相的权柄,可三省长官总理大政、事无不统的原则不变,他们是军国大事的决策者。易风即位后设立政事堂,把宰相员额从四人增添到了九个,宰相们轮流值政事笔,这就大大削弱了原来的宰相之权,特别是把原来大权独揽的尚书省左右︾∵仆射的权利大大削弱。政事堂设立,宰相由四人增为九人,朝廷的中枢决策机构也从尚书省转移到政事堂。然后易风再增设枢密院,却又把军政大权从宰相手中剥离出来。由五位正副枢密使代天子执掌。甚至六部中的兵部,其中大权尽归枢密。
这样一个重要的机构。已经完全与政事堂平起平坐。
枢密院一正四副五位执政,以及其下三衙三正六副的九位衙帅,都成为了朝廷中最顶级的重臣。
史万岁被突然免职,空出来一个副枢密使的职位,现任兵部尚书柳述说自己不心动那是假的。他本来都已经做到了内史令的位置,结果屁股还没坐热,皇帝岳父死了,他又不愿意从皇帝小舅子,结果除职回家呆了段时间。天下轮到外甥来当了,他兴匆匆的出来,结果却反在新朝中只得到一个兵部尚书的职位,又打回到了做内史令之前的位置了。如果仅是这样,还好些,偏偏他这兵部尚书一当,朝廷立即就弄了一个政事堂,接着又弄了一个枢密院,如此一来。他这个本来六部中排第二的兵部尚书,现在却尴尬的要死,一下子成了为礼部一般的闲衙门。政政堂中九宰相,其中六部尚书中有两位排了进去。吏部和民部尚书都得授参知政事衔,成为副宰相。原本六部排名,是吏兵上行。民刑中行,礼工下行。而现在民部尚书都当上了副宰相。他这个兵部尚书权力却不断削减,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衙门。
柳述心中还是很不满意的。只是妻子兰陵公主劝他踏实低调一些,他才一直隐忍着。( 800)可如今史万岁被夺去枢密副使之职,他自认为自己最有资格接替史万岁,进入枢密院成为执政。他是现任和前前任兵部尚书,同时还是前任内史令,又是高祖女婿,是当今天子的姑父,无论如何也当轮到他才对。上次的重定爵位,他原来是袭父爵建安郡公,结果他被降为了建安县伯,听说如果不是有兰陵公主的面子,他这个建安县伯搞不定前面还要加个开国,后面加个终身。不管如何,他觉得当今天子都亏欠于他,这次让他接替史万岁做枢密副使是肯定的。
连王保和李靖都能做枢密副使,自己又有什么不可以。
只不过柳述却完全猜错了易风的想法,易风封官绝不是看面子看资历,他更看重的是本事是能力,另外就是可靠忠心。王保是他当年在燕山的老部下,燕云十八骑之首,跟随他至今已经有八年,无数次出生入死,为自己挡箭挨刀,随自己冲锋陷阵,忠诚从来不曾动摇。而且在后来建立怀荒军后,也表现出众。至于李靖,则是因为他一系列的战功,同时也因为他也是关陇集团出身,用他,当然也有安抚关陇人心的意思在其中。就如同他用韩僧寿和贺若弼与史万岁一样,这三人都是朝中名将,用他们当然是考虑很深。
可枢密院在易风的朝堂布局之中是极为重要的,这里绝对得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辽东大战规模升级,前方的战争,需要一个稳定的朝堂,但同时,枢密院这个统调军政的最高军事机关里,更需要有精通兵法,熟悉战阵的大将坐镇。
柳述原本也是有机会的,他是皇戚又是前朝老臣,又当过兵部尚书,他入枢密院是有资格的,可贺若弼韩僧寿史万岁三人已经进了,柳述自然也就不能再进了。当初选了史万岁没选柳述,也是因为柳述虽当过兵部尚书,可并没有带过兵也没打过仗,在军中的威望远远不如史万岁。史万岁能进枢密院,凭的正是他民间传闻的国朝四大名将之一的声望。可惜,史万岁是个狂妄的人,就算没有这次的醉酒失礼行为,易风也不会让他久在枢密院,早晚找个理由把他贬下去,不同的只是早晚时间而已。现在易风既然找理由把史万岁赶出去了,又怎么会再找一个非心腹进来呢。
史万岁免职之后,易风并没有让他空出来的这个职位空太久,在决定于辽东扩大战争之后,易风随后下诏,拜右羽林卫上将军高甲为枢密院前使,以单雄信为边衙元帅,秦叔宝为北衙元帅,以窦建德为南衙元帅,并跟着进行了一轮大规模的诸军卫上将军、大将军的调整,更多的皇帝嫡系将领被调了上来,许多原来的前朝将领被调了下去。
诏书颁下之后。据说兰陵公主驸马、兵部尚书、建安县伯柳述当天晚上就病倒了,听说病的很重。都起不了床,更无法到衙办事。易风接到他请病假的折子后。轻笑了一声,摇了摇头,然后在折子后面拿御笔朱笔了一段文字,直接让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