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www.jdxs.cc,重返大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感谢头疼也不行、踏血如焚的支持,谢谢)
正七品亲卫蒲山郡公李密骑马从宫城东隔城宿卫地经过皇城回府,年前阴沉寒冷的天气里难得的雪后初晴,就如同他此时的心境一样十分明媚。昨天下午他回卫府里当值,跟随弟兄们一起侍卫陛下皇后前往赵王别府。他承袭父亲蒲山郡公的爵位之后,被选入三卫五府中的亲一府担任正七品上的亲卫。这是许多公侯柱国宰相等高级官员们子孙的出仕之路,先进入亲勋翊三卫中担任皇家侍卫,等经历几年历练之后,再外放为官,或者出任军中将领校尉,或者担任地方官员。比起一般的中低级官员的子孙,他们的仕途明显要顺利的多。许多中低级官员的子弟要出仕,往往得先进入国王郡王或者总管刺史等大员的幕府里担任属官甚至是从吏,然后才有机会再上一步任职。
李密头上顶着一个郡公爵位,是从一品的高爵,就算这个只是过渡的亲卫职事,也是正七品的实职。又是身为八柱国家李弼的曾孙,李密的前途十分远大,现在他在亲卫府里不过是个挂职,绝大多数的时间里他都是在家读书,只有在一些重要的年头年尾或者是有重大典礼的时候才会去当值上岗。不过昨天,他却从叔父李长雅的嘴里听到一个意外的消息,一个跟他关联极大的消息。叔父李长雅是李密曾祖西魏八柱国李弼第四子河阳郡公李纶之子,袭爵河阳郡公,又尚大隋天子杨坚第二女襄国公主为娶。李密的祖父李曜是李弼的长子,本来他应当继承李弼魏国公的爵位,但因为李弼次子李晖当时娶了周明帝的姐姐义安长公主,因此最后北周把李弼的魏国公爵位交由李弼次子李晖承袭。当时李家依然是关陇军事贵族的核心家族。因此北周皇帝转头又给李弼长子封邢国公爵位。李弼有六个儿子,次子袭魏国公爵,长子封邢国公爵。其余四子也分别封真乡郡公、河阳郡公、赵郡公和河东郡公。
李密正是出生于这样一个四世三公的关陇顶级家族,入隋之后。李家势力并没衰弱多少,李密父亲入隋后封柱国、蒲山郡公。若非死的早,一个国公肯定是不会少的。李宽死的早,李密也就十来岁就继承了蒲山郡公的爵位。
这位叔父高兴的通知自己,皇帝已经正式下旨加堂妹素君为河阳郡公主,特旨将其赐婚于皇长孙赵王为妃。
李密一听到这个消息,那聪明的脑袋马上意思到,这对李家来说是个极好的事情。就是对他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皇长孙赵王如今是朝中最当红得宠的宗室,这段时间以来,就算他在家里闭门读书,也不妨碍他经常听到这位赵王殿下的各种传闻。如今这位赵王已经新授幽州大总管,北伐突厥东路元帅,极得天子重用。叔父的女儿能许给赵王为王妃,这不亦于当初叔父尚隋帝杨坚的二女襄国公主为妻。当初李家与北周宇文家走的极近,他的二叔祖还娶了周明帝的姐姐义安长公主,因此隋代周后。也不免受到了些牵连,幸好叔父长雅娶了隋帝女襄国公主,才让李家能稳住颓势。
今天他已经派门人去国子监请老师包恺上门。有些事情他需要与老师请教。包恺是国子监的助教,为汉经的著名学者,在国子监中,萧该为宗匠,聚徒教授,门人数千。李密拜二人为师,他虽然年轻,可却是包恺门下诸弟子得师传最多者。
包恺是个胡须花白的儒雅学者,从兄包愉受五经。又从王仲通受《史记》、《汉书》。是此时汉书最权威的学者。在国子监中,声望极高。包恺虽然有弟子上千。但最看重的却是李密,他觉得李密虽然年轻。可却十分有悟性,是个做学问的好料子。在他的弟子李密看来,包先生学问是好的,可惜却不肯出仕,不然就算出任一州刺史都是没有问题的。包夫子一心醉于学问,对仕途并无野望。不过李密不同,虽然他也喜欢读书,甚至在包恺的上千弟子中成绩是最好的,但李密并不想如老师一样做一辈子的学问,专研于故纸堆中。他希望的是学成文武艺,将来货卖帝王家,就如同曾祖李弼一样,能择一明主,辅佐明主治理天下,也博一个功名富贵,重振李氏的门楣。
李家曾经是关陇集团的核心家族,西魏八柱国家之一,可如今人们一提起李家,首先想到的却是太师李穆的家族,然后是八柱国李虎的家族,至于他们家族,却早不如从前了。
“我打算去赵王麾下谋一职事。”回到家中,李密对等候许久的老师包恺直言不讳道。
包恺沉默片刻:“其实以你的资质和天赋,若是沉下心来专心做学问,将来成就必超过于我,就算成为一代文宗也不在话下。”
“老师,弟子读的书越多,就越觉得不能光做学问。要想济世安民,想要传播圣人教诲,实现圣人的治世理念,还是应当执掌权柄,如此,才能真正的一展所长,弘扬先贤们的圣训。”
包恺见李密那副坚定的模样,摇了摇头,感觉有些叹息,但也没有再加阻拦,“也罢,就按你所想的去做吧。”
甘露殿。
杨坚与易风君臣两人独对,自易风同意了杨坚赐婚襄国公主女儿之事后,皇帝对他的态度越发的亲近起来,
“须弥,你昨天和朕说,官阶改革之事,具体的情况昨天朕听的不是太清楚,你再仔细与朕说说。”杨坚望着御阶下跪坐着的皇孙,认真的问道。
“是,微臣以为,如今朝廷官制,职官、散官、勋官、爵位尚有些不足之处,缺乏一个整体有序的顺序。就如此次即将开始的北伐东路军来说,微臣为东路元帅,又是幽州大总管,还是赵王。又有上柱国之勋,司空之衔。但是现在的诸文武,有的身为一州总管。可却仅有仪同三司勋位,有的仅是一个镇将。却挂着郡公爵位,如此种种,特别是对于眼下刚经过一轮整治的幽州府来说,越加不利于指挥统领。因此微臣以为,朝廷官制体系,总体可归纳为四类,散官、职官、勋官、爵位。四类官职,有的官员四官皆有。有的只有一官。”
杨坚点了点头,隋朝的官制,实际上主体上是承袭了北齐的官制,而不是北周的官制。北齐官制传承自汉晋魏,但又经过吸引长期的发展结果,形成一种独特的新官制。易风所说的,也确实是实话。杨坚立国后,以北齐官制为主,又进行了改革,形成中央三省六部制主体。地方州县制度,军事上的十二卫府兵制等等。但也并非就已经完美,如封爵授勋泛滥。大族子弟凭门荫出仕,几乎把持了整个官场,贫民寒族子弟几乎没有什么入仕机会。朝廷的政治,实际上是进入了贵族门阀政治时代。他这个大隋皇帝,实际上不过是天下最大的门阀而已。
可是想要改变这一切,却又极为艰难,门阀大族根深蒂固,想要改变谈何容易?
“你有什么想法,可以放心大胆的说出来。”
易风这个时候提出官制上的一些建议。当然不是闲吃萝卜淡操心,而是实实在在的因为这套现有官制已经影响到他了。他上获任幽州大总管。不... -->>
(感谢头疼也不行、踏血如焚的支持,谢谢)
正七品亲卫蒲山郡公李密骑马从宫城东隔城宿卫地经过皇城回府,年前阴沉寒冷的天气里难得的雪后初晴,就如同他此时的心境一样十分明媚。昨天下午他回卫府里当值,跟随弟兄们一起侍卫陛下皇后前往赵王别府。他承袭父亲蒲山郡公的爵位之后,被选入三卫五府中的亲一府担任正七品上的亲卫。这是许多公侯柱国宰相等高级官员们子孙的出仕之路,先进入亲勋翊三卫中担任皇家侍卫,等经历几年历练之后,再外放为官,或者出任军中将领校尉,或者担任地方官员。比起一般的中低级官员的子孙,他们的仕途明显要顺利的多。许多中低级官员的子弟要出仕,往往得先进入国王郡王或者总管刺史等大员的幕府里担任属官甚至是从吏,然后才有机会再上一步任职。
李密头上顶着一个郡公爵位,是从一品的高爵,就算这个只是过渡的亲卫职事,也是正七品的实职。又是身为八柱国家李弼的曾孙,李密的前途十分远大,现在他在亲卫府里不过是个挂职,绝大多数的时间里他都是在家读书,只有在一些重要的年头年尾或者是有重大典礼的时候才会去当值上岗。不过昨天,他却从叔父李长雅的嘴里听到一个意外的消息,一个跟他关联极大的消息。叔父李长雅是李密曾祖西魏八柱国李弼第四子河阳郡公李纶之子,袭爵河阳郡公,又尚大隋天子杨坚第二女襄国公主为娶。李密的祖父李曜是李弼的长子,本来他应当继承李弼魏国公的爵位,但因为李弼次子李晖当时娶了周明帝的姐姐义安长公主,因此最后北周把李弼的魏国公爵位交由李弼次子李晖承袭。当时李家依然是关陇军事贵族的核心家族。因此北周皇帝转头又给李弼长子封邢国公爵位。李弼有六个儿子,次子袭魏国公爵,长子封邢国公爵。其余四子也分别封真乡郡公、河阳郡公、赵郡公和河东郡公。
李密正是出生于这样一个四世三公的关陇顶级家族,入隋之后。李家势力并没衰弱多少,李密父亲入隋后封柱国、蒲山郡公。若非死的早,一个国公肯定是不会少的。李宽死的早,李密也就十来岁就继承了蒲山郡公的爵位。
这位叔父高兴的通知自己,皇帝已经正式下旨加堂妹素君为河阳郡公主,特旨将其赐婚于皇长孙赵王为妃。
李密一听到这个消息,那聪明的脑袋马上意思到,这对李家来说是个极好的事情。就是对他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皇长孙赵王如今是朝中最当红得宠的宗室,这段时间以来,就算他在家里闭门读书,也不妨碍他经常听到这位赵王殿下的各种传闻。如今这位赵王已经新授幽州大总管,北伐突厥东路元帅,极得天子重用。叔父的女儿能许给赵王为王妃,这不亦于当初叔父尚隋帝杨坚的二女襄国公主为妻。当初李家与北周宇文家走的极近,他的二叔祖还娶了周明帝的姐姐义安长公主,因此隋代周后。也不免受到了些牵连,幸好叔父长雅娶了隋帝女襄国公主,才让李家能稳住颓势。
今天他已经派门人去国子监请老师包恺上门。有些事情他需要与老师请教。包恺是国子监的助教,为汉经的著名学者,在国子监中,萧该为宗匠,聚徒教授,门人数千。李密拜二人为师,他虽然年轻,可却是包恺门下诸弟子得师传最多者。
包恺是个胡须花白的儒雅学者,从兄包愉受五经。又从王仲通受《史记》、《汉书》。是此时汉书最权威的学者。在国子监中,声望极高。包恺虽然有弟子上千。但最看重的却是李密,他觉得李密虽然年轻。可却十分有悟性,是个做学问的好料子。在他的弟子李密看来,包先生学问是好的,可惜却不肯出仕,不然就算出任一州刺史都是没有问题的。包夫子一心醉于学问,对仕途并无野望。不过李密不同,虽然他也喜欢读书,甚至在包恺的上千弟子中成绩是最好的,但李密并不想如老师一样做一辈子的学问,专研于故纸堆中。他希望的是学成文武艺,将来货卖帝王家,就如同曾祖李弼一样,能择一明主,辅佐明主治理天下,也博一个功名富贵,重振李氏的门楣。
李家曾经是关陇集团的核心家族,西魏八柱国家之一,可如今人们一提起李家,首先想到的却是太师李穆的家族,然后是八柱国李虎的家族,至于他们家族,却早不如从前了。
“我打算去赵王麾下谋一职事。”回到家中,李密对等候许久的老师包恺直言不讳道。
包恺沉默片刻:“其实以你的资质和天赋,若是沉下心来专心做学问,将来成就必超过于我,就算成为一代文宗也不在话下。”
“老师,弟子读的书越多,就越觉得不能光做学问。要想济世安民,想要传播圣人教诲,实现圣人的治世理念,还是应当执掌权柄,如此,才能真正的一展所长,弘扬先贤们的圣训。”
包恺见李密那副坚定的模样,摇了摇头,感觉有些叹息,但也没有再加阻拦,“也罢,就按你所想的去做吧。”
甘露殿。
杨坚与易风君臣两人独对,自易风同意了杨坚赐婚襄国公主女儿之事后,皇帝对他的态度越发的亲近起来,
“须弥,你昨天和朕说,官阶改革之事,具体的情况昨天朕听的不是太清楚,你再仔细与朕说说。”杨坚望着御阶下跪坐着的皇孙,认真的问道。
“是,微臣以为,如今朝廷官制,职官、散官、勋官、爵位尚有些不足之处,缺乏一个整体有序的顺序。就如此次即将开始的北伐东路军来说,微臣为东路元帅,又是幽州大总管,还是赵王。又有上柱国之勋,司空之衔。但是现在的诸文武,有的身为一州总管。可却仅有仪同三司勋位,有的仅是一个镇将。却挂着郡公爵位,如此种种,特别是对于眼下刚经过一轮整治的幽州府来说,越加不利于指挥统领。因此微臣以为,朝廷官制体系,总体可归纳为四类,散官、职官、勋官、爵位。四类官职,有的官员四官皆有。有的只有一官。”
杨坚点了点头,隋朝的官制,实际上主体上是承袭了北齐的官制,而不是北周的官制。北齐官制传承自汉晋魏,但又经过吸引长期的发展结果,形成一种独特的新官制。易风所说的,也确实是实话。杨坚立国后,以北齐官制为主,又进行了改革,形成中央三省六部制主体。地方州县制度,军事上的十二卫府兵制等等。但也并非就已经完美,如封爵授勋泛滥。大族子弟凭门荫出仕,几乎把持了整个官场,贫民寒族子弟几乎没有什么入仕机会。朝廷的政治,实际上是进入了贵族门阀政治时代。他这个大隋皇帝,实际上不过是天下最大的门阀而已。
可是想要改变这一切,却又极为艰难,门阀大族根深蒂固,想要改变谈何容易?
“你有什么想法,可以放心大胆的说出来。”
易风这个时候提出官制上的一些建议。当然不是闲吃萝卜淡操心,而是实实在在的因为这套现有官制已经影响到他了。他上获任幽州大总管。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