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www.jdxs.cc,东夷昊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我从小养成的读书习惯就不好,囫囵吞枣,走马观花,就像狗熊掰玉米,掰一个扔一个,有一得便忘却前之所得,因循往复,导致今天是志大才疏、胸无点墨。而且我接受的教育又不够系统,读书不求甚解也难求甚解,是泛而不精、杂而不专、滥而不博,汗漫无稽。也佩服自己原来竟有勇气,将书橱里装满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做坐拥书城之想。但实际上,它们不认识我,我也懒得理它们。待到闲时翻看,有时竟能发现自己在书中涂抹的读后,墨迹犹新,但我不记得何时曾与其亲近过了。所谓附庸风雅,所谓开卷无益,说的应该就是我这种人。而且我现在越来越觉得,我的认知水平,也就是读读童话故事,而且是插图本的那种了。所以近期看书多围绕童话神话。大略有木偶奇遇、柳林风声、西游等等曾经看过的书,算是“故地重游”却都读出些不同的故事来。
都读出些世态炎凉来。
童话故事暂且不表。西游记刚读到第七回,即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我小时候看书只注重热闹,西游全卷没用几天就突击看完了。而现在来看,却觉得有些地方读起来之艰涩。西游记是一本众神的乱炖,三教合流,神佛众多,没有一定的传统文化功底看不透其源流和根本。这一至七回,说的是孙悟空被压五行山前的经历,初看褒扬,实则贬抑。原来人们觉得其“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革命精神”何等的提气,其实这是大谬了。老吴按照一个心猿的定义,明白的在第七回点明“猿猴道体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特别是“光明一颗摩尼珠,剑戟刀枪伤不着。也能善,也能恶,眼前善恶凭他作。善时成佛与成仙,恶处披毛并带角。”这句是大有深意的。他说的是人“心”这颗心可以比天高,不知餍足;可以比地阔,包容万物,可以沸腾,可以安详,关键在于如何控制——包括外部的控制和自我的控制,通过有效的控制,最终使之达到致中和的境界。
所以如来佛的手掌心,代表的不是权势的压制,而是一种自然(或谓之“大道”)的规律。生而为人,就要接受这些规律或者规则的改造和锤炼。所以,孙悟空势必要被压制在五行山底,收服心智,接受“改造”行动上受限制,思想上要反省“重新做人”
网络上评价西游记很有意思的,比如说有人慨然“被打死的妖精都是没背景的”之类。这当然权当一笑,西游固有世俗并且不可耐的一面,但同样也有鞭笞和烛照的一面。有一些伏笔是非常耐人寻味的。比如第五回写孙大圣偷蟠桃并逃下天宫一节。在这一回中,孙悟空并没有那么英明神武,他的表现充其量就是一个惹祸又不敢承担责任的小毛孩。“一时间丹满酒醒,又自己揣度道:“不好,不好!这场祸,比天还大,若惊动玉帝,性命难存。走,走,走!不如下界为王去也!”他就跑出兜率宫,不行旧路,从西天门,使个隐身法逃去,即按云头,回至花果山界。”这哪里像个英雄呢?这完全就是一个逃跑主义分子嘛。
但是比他表现更差劲的,还有七个人。七个奉命摘桃的仙女。真是面如桃李,心如蛇蝎。你看书中写道:“大圣笑道:可请我(赴蟠桃会)么?仙女道:不曾听得说。大圣道:我乃齐天大圣,就请我老孙做个席尊,有何不可?仙女道:此是上会旧规,今会不知如何。大圣道:此言也是,难怪汝等。你且立下,待老孙先去打听个消息,看可请老孙不请。好大圣,捻着诀,念声咒语,对众仙女道:住,住,住。这原来是个定身法,把那七衣仙女,一个个曌曌睁睁,白着眼,都站在桃树之下。”在这里这七仙女多会回话,因见了猴子的恶相,便虚与委蛇,明知道蟠桃会上没有孙大圣的尊名,却编了个瞎话“上年没有,今年也许可能大概”这句话比“你去找领导去吧,我们当差的啥也不知道”可要委婉多了。这说明了她们察言观色、随机应变的水平的确是盖了。
孙悟空于是就去了,结果喝醉了,酒醒后自己被自己吓跑了。那么七仙女醒来时是怎么汇报的呢?“回奏王母说道:齐天大圣使术法困住我等,故此来迟。王母问道:汝等摘了多少蟠桃?仙女道:“只有两篮小桃,三篮中桃。至后面,大桃半个也无,想都是大圣偷吃了。及正寻间,不期大圣走将出来,行凶拷打,又问设宴请谁。我等把上会事说了一遍,他就定住我等,不知去向。直到如今,才得醒解回来。”孙悟空偷桃吃确有其事,但是这个“走将出来,行凶拷打”就纯属造谣污蔑了。看到这里,我非常生气!
这几个仙女想来在领导身边也是娇宠惯了,受不得委屈,听不得非议——打狗还得看主子呢,何况人家不是狗,而是天仙。按照一个猴子的标准来说,孙悟空的举止是如何的得体!而且从谈吐上来说,也是彬彬有礼。除了将她们几个定住外,何曾行得凶拷得打。但从这几个仙女的回复来看,除了利用打击别人摆脱掉自己应负的责任,而且还有落井下石、“墙倒众人推”的嫌疑。人家是“七嘴八舌”孙悟空肯定“百口莫辩”所以呢,他后来索性反了,应该也有七位仙女助推的“功劳”
都说权力周围有小人,但小人以天仙的面目出现时,谁会慧眼独具,将她认出来呢?
我从小养成的读书习惯就不好,囫囵吞枣,走马观花,就像狗熊掰玉米,掰一个扔一个,有一得便忘却前之所得,因循往复,导致今天是志大才疏、胸无点墨。而且我接受的教育又不够系统,读书不求甚解也难求甚解,是泛而不精、杂而不专、滥而不博,汗漫无稽。也佩服自己原来竟有勇气,将书橱里装满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做坐拥书城之想。但实际上,它们不认识我,我也懒得理它们。待到闲时翻看,有时竟能发现自己在书中涂抹的读后,墨迹犹新,但我不记得何时曾与其亲近过了。所谓附庸风雅,所谓开卷无益,说的应该就是我这种人。而且我现在越来越觉得,我的认知水平,也就是读读童话故事,而且是插图本的那种了。所以近期看书多围绕童话神话。大略有木偶奇遇、柳林风声、西游等等曾经看过的书,算是“故地重游”却都读出些不同的故事来。
都读出些世态炎凉来。
童话故事暂且不表。西游记刚读到第七回,即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我小时候看书只注重热闹,西游全卷没用几天就突击看完了。而现在来看,却觉得有些地方读起来之艰涩。西游记是一本众神的乱炖,三教合流,神佛众多,没有一定的传统文化功底看不透其源流和根本。这一至七回,说的是孙悟空被压五行山前的经历,初看褒扬,实则贬抑。原来人们觉得其“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革命精神”何等的提气,其实这是大谬了。老吴按照一个心猿的定义,明白的在第七回点明“猿猴道体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特别是“光明一颗摩尼珠,剑戟刀枪伤不着。也能善,也能恶,眼前善恶凭他作。善时成佛与成仙,恶处披毛并带角。”这句是大有深意的。他说的是人“心”这颗心可以比天高,不知餍足;可以比地阔,包容万物,可以沸腾,可以安详,关键在于如何控制——包括外部的控制和自我的控制,通过有效的控制,最终使之达到致中和的境界。
所以如来佛的手掌心,代表的不是权势的压制,而是一种自然(或谓之“大道”)的规律。生而为人,就要接受这些规律或者规则的改造和锤炼。所以,孙悟空势必要被压制在五行山底,收服心智,接受“改造”行动上受限制,思想上要反省“重新做人”
网络上评价西游记很有意思的,比如说有人慨然“被打死的妖精都是没背景的”之类。这当然权当一笑,西游固有世俗并且不可耐的一面,但同样也有鞭笞和烛照的一面。有一些伏笔是非常耐人寻味的。比如第五回写孙大圣偷蟠桃并逃下天宫一节。在这一回中,孙悟空并没有那么英明神武,他的表现充其量就是一个惹祸又不敢承担责任的小毛孩。“一时间丹满酒醒,又自己揣度道:“不好,不好!这场祸,比天还大,若惊动玉帝,性命难存。走,走,走!不如下界为王去也!”他就跑出兜率宫,不行旧路,从西天门,使个隐身法逃去,即按云头,回至花果山界。”这哪里像个英雄呢?这完全就是一个逃跑主义分子嘛。
但是比他表现更差劲的,还有七个人。七个奉命摘桃的仙女。真是面如桃李,心如蛇蝎。你看书中写道:“大圣笑道:可请我(赴蟠桃会)么?仙女道:不曾听得说。大圣道:我乃齐天大圣,就请我老孙做个席尊,有何不可?仙女道:此是上会旧规,今会不知如何。大圣道:此言也是,难怪汝等。你且立下,待老孙先去打听个消息,看可请老孙不请。好大圣,捻着诀,念声咒语,对众仙女道:住,住,住。这原来是个定身法,把那七衣仙女,一个个曌曌睁睁,白着眼,都站在桃树之下。”在这里这七仙女多会回话,因见了猴子的恶相,便虚与委蛇,明知道蟠桃会上没有孙大圣的尊名,却编了个瞎话“上年没有,今年也许可能大概”这句话比“你去找领导去吧,我们当差的啥也不知道”可要委婉多了。这说明了她们察言观色、随机应变的水平的确是盖了。
孙悟空于是就去了,结果喝醉了,酒醒后自己被自己吓跑了。那么七仙女醒来时是怎么汇报的呢?“回奏王母说道:齐天大圣使术法困住我等,故此来迟。王母问道:汝等摘了多少蟠桃?仙女道:“只有两篮小桃,三篮中桃。至后面,大桃半个也无,想都是大圣偷吃了。及正寻间,不期大圣走将出来,行凶拷打,又问设宴请谁。我等把上会事说了一遍,他就定住我等,不知去向。直到如今,才得醒解回来。”孙悟空偷桃吃确有其事,但是这个“走将出来,行凶拷打”就纯属造谣污蔑了。看到这里,我非常生气!
这几个仙女想来在领导身边也是娇宠惯了,受不得委屈,听不得非议——打狗还得看主子呢,何况人家不是狗,而是天仙。按照一个猴子的标准来说,孙悟空的举止是如何的得体!而且从谈吐上来说,也是彬彬有礼。除了将她们几个定住外,何曾行得凶拷得打。但从这几个仙女的回复来看,除了利用打击别人摆脱掉自己应负的责任,而且还有落井下石、“墙倒众人推”的嫌疑。人家是“七嘴八舌”孙悟空肯定“百口莫辩”所以呢,他后来索性反了,应该也有七位仙女助推的“功劳”
都说权力周围有小人,但小人以天仙的面目出现时,谁会慧眼独具,将她认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