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www.jdxs.cc,中华异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天,如同蔚蓝色的幕布一般。
草原,一望无迹,满眼的葱绿。
白云朵朵,漂浮在那蔚蓝色的天空中,随着微风轻轻飘动。
一条宽阔的河流横亘在辽阔的草原上,将草原温柔的分成东西两部分。
河水潺潺,带着欢快的歌声,向着那遥远的南方冲去。
草原上已不再寂静,因为就在河的东岸不远处,一座庞大的兵营正矗立在这里,绵延不断的军营一眼望不到边,大营内外人声鼎沸,一片热闹景象。
大营中军辕门外,立着一根高大的旗杆,旗杆上分明飘着一面烈火凤凰旗。
与外面的热闹不同,此时的中军大帐中却是一片肃穆,只有一个人的声音不时响起。
林清华望着底下站着的众人,口中忽然喊道:“陈唯一!”
底下一人站了出来,大声道:“在!”
林清华指着挂在身后的那张巨大的地图,说道:“我命令你立刻率领三个步兵师、三个蒙古骑兵师、三个民兵师北上,沿着这条河,一直往北走,找到那座石头山,等到达合适的地点,你们立刻在那里建立两座营寨,并派人回来报我。”
陈唯一道:“遵命!”
“赵奉!”
“在!”
“我命你跟随陈唯一将军,做他的副将。”
赵奉道:“遵命!”
待陈唯一和赵奉转身走出帐篷,林清华扫视一眼众人,说道:“现在按照原先的计划,各部队守卫各自阵地,并抓紧时间休息,另外再派出少许骑兵部队前出到河对岸,侦察那里的敌情。”
分配完各自的任务,众人各自退下,帐篷中就只剩下了林清华一个人。
林清华转过身,又仔细的端详了那幅用两年时间绘制的欧亚地图,随后摇了摇头,转回身子,走到帐篷外,绕到帐篷后边,抬头眺望那连绵数十里的营寨,心中一股豪情喷薄欲出。
现在已是中国纪年共和2506年,亦即公元65年,初夏。
林清华来到这个时代已经整整二十一个年头了,若按照正常的年龄算法,他现在已经进入了不惑之年。
回首这二十一年来的风风雨雨,林清华心中感慨万千。
每每想起自己初到这个时代时的那种好奇与困惑,他总是会觉得造物弄人,从一个被人称为草寇响马的小军阀起家,一步一步的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与或明或暗的敌人不停的做着各种生死斗争,革除弊政,扫除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大刀阔斧的进行革新,将一个混乱的国家迅速变成为一个内部安定,国力强盛的新兴国家,这一切的成就让他感到自豪。
在这种自豪情感的激励下,同时也在那些潜藏着的危险敌人的威胁下,他不得不一刻不停的向外扩张,试图利用自己先走一步的优势,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中国的国境线向四周扩张,以便能够抢在敌人的前面,完成战略纵深的构建,为中国的快速发展建立一个宽广的战略缓冲地带,以保护中原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按照他的部署,中国军队采取先北后南,先西后东的方针,首先出动军队经略蒙古北部的贝加尔湖一带和更北边的中西伯利亚地区,而在西边,以哈斯木为首的河中军队则全力向河中地区伸出自己的触手,先后平定了西域地区和河中地区的叛乱,随后又迅速向河中地区的霸主——乌兹别克汗国发动灭国战争,用了整整两年时间,将乌兹别克汗国的国土吞并一半,迫使其剩余部队龟缩到了里海地区的东南部,依靠着奥斯曼帝国的支援苟延残喘。
乌兹别克汗国之所以能够支撑那么长的时间,完全是由于得到了奥斯曼帝国的支持,而奥斯曼帝国又得到了欧洲的“雅利安圣教”的支持“雅利安圣教”除了向奥斯曼帝国提供大量轻武器之外,还派出了不少军事人才,帮助奥斯曼军队进行现代化改造,一场代理人战争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在河中地区展开了。
虽然林清华对欧洲的反“雅利安圣教”势力进行了全力支持,枪炮武器一样不少的向欧洲反“雅利安圣教”国家源源不断送去,希望他们能够成功消灭“雅利安圣教”可是,让林清华和欧洲反“雅利安圣教”势力全都没有想到的是“雅利安圣教”的军队越来越强大,而且由于其教义对于广大的欧洲贫民具有相当大的诱惑力,这些人在得到“雅利安圣教”的分配土地、财产甚至是奴隶的许诺后,就如同上瘾一般紧紧的跟随“雅利安圣教”这种半世俗半宗教的军队所爆发出的战斗力是无法想象的,在宗教的麻醉与世俗金钱的双重诱惑下“雅利安圣教”的教徒军队疯狂的攻击任何一个对他们造成威胁的国家或势力。他们不仅重视军事行动,而且更加重视外交努力,甚至不惜与他们一向所看不起的劣等人并肩作战。
面对着这种疯狂攻击,从来没有领教过这种战斗意志的欧洲各君主国军队简直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若不是依靠从林清华与郑森那里得到的大量先进武器,他们很可能被彻底赶下海去。“雅利安圣教”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胜利,除了他们那疯狂的信仰与物资的巨大诱惑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们的通讯手段非常先进,至少在当时的欧洲是这样的,这种状况直到中国援助欧洲君主国的新式通讯设备运到欧洲,才发生了些许的改变。
经过数年的连续作战,由于得到了大量战利品和劳力“雅利安圣教”的虚荣心暂时得到了满足,再加上中国对欧洲的大力援助,尤其是通讯工具和重炮的援助,西欧的战线终于稳定下来,面对那日益坚固的西欧防线“雅利安圣教”只好暂时停止了对西欧的攻击,他们在分享了胜利果实后,立刻转而向东,向那些在一旁冷眼旁观的东欧国家开战。
紧挨着德意志的波兰首当其冲,面对“雅利安圣教”军队的猛烈而突然的攻击,一盘散沙的波兰仅仅抵抗了三个月就灭亡了“雅利安圣教”的集中营和劳役营里又多了数百万奴隶。残余的波兰军队被迫向东退却,进入了刚刚被波兰吞并不久的乌克兰境内。
受到这种连锁反应的刺激,整个世界的形势大变。
首先,欧洲的形势发生了更加让人吃惊的变化。反“雅利安圣教”的君主国连吃败仗,而且由于连年的战争,使得这些国家的财政非常紧张,当得知“雅利安圣教”的残忍手段之后,欧洲的大批有钱人纷纷逃出家园,乘坐着大帆船,跨过大洋,或者前往那一片荒芜的北美洲新大陆,或者前往非洲南部,更有一小部分则带着全部财富和家人,来到了那看似一片祥和的亚洲,在由中国、葡萄牙、西班牙三国共管的马六甲一带定居下来,远离了那混乱和恐怖的欧洲。
然而,此时亚洲的某些地方也并不算很太平,南洋土著的反郑森起义仍旧没有被扑灭,南洋群岛的丛林中,到处都可以看见追杀与被追杀者的尸体,也可以听到那仿佛永远也不会停息下来的枪声和爆炸声。虽然马六甲一带并没有受到这种战乱的太多影响,不过,这里的人总还是有些心中惴惴的。
逃往北美洲新大陆的欧洲移民也并没有脱离苦海,由于荷兰、英国、法国、西班牙的军队早就开始有意识的占领这些地方,因此,他们一来到这里,就遇到了君主国征收的苛捐杂税。为了应付国内的战争,欧洲君主国的国君们纷纷想出各种高招,榨尽一切可以榨尽的财富。
唯一幸运的是逃往非洲南部的欧洲富人,因为在非洲南部的好望角一带,是荷兰人的地盘,虽然也有西班牙与葡萄牙建立的少数城堡,不过,这里真正的主人却是“海上马车夫”荷兰人。
自从荷兰人的陆军在陆地上连吃败仗之后,他们的议会马上就意识到了自己可能的暗淡前途,在经过一番秘密的商议与磋商之后,荷兰议会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策,他们决定向他们曾经的盟友日本人学习,举国迁移,远离这块让人恐惧的地方,在那遥远的非洲建立一个新的国家。在荷兰人有步骤的努力下,当欧洲反“雅利安圣教”联军在莱茵河畔又吃了一个大败仗后,移民到南部非洲的荷兰人已经达到了十五万人,其中又以手艺人和商人居多,除此之外,荷兰人也开始向新大陆大批移民,但其力度与热情远不如非洲。
联军连吃败仗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因为这不仅使得他们仅存的一点儿斗志开始离他们而去,更要命的是,他们成了“雅利安圣教”最好的运输队,林清华与郑森卖给他们的武器被大批大批的送给“雅利安圣教”军队,而那战场之上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大炮就成为了“雅利安圣教”攻克欧洲城堡最为得力的武器。
面对这种兵败如山倒的失利,镇虏军的教官也无可奈何,因为他们发现,虽然自己来自遥远的中国,虽然自己是他们最可靠的盟友,可是,当那些肥头大耳、与欧洲君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欧洲将军们一出现在战场上,那么部队失败的命运似乎便已不可逆转,而在这种情况下,这些镇虏军教官所唯一能做的事情便是带着自己身边的欧洲士兵狼狈后撤。
在这场漫长而艰苦的战争中,唯一让欧洲君主们感到稍微宽慰一点儿的是,英国国内的形势发生了让他们满意的变化。
在中国武器的武装下,在欧洲君主国的君主们的全力支持下,避难法国的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带领着一支一万人的、用新式武器武装起来的法国雇佣军,顺利的登陆英国,并与克伦威尔的军队进行了一番殊死较量。
虽然克伦威尔的军队英勇非常,可是面对着那先进的后装枪,和那不断喷出火舌的野战炮,他们没有取得任何战果,所以,他们唯一可以做的事情便是撤退。
撤退之前,已经病入膏肓的克伦威尔下令将伦敦彻底焚毁,随后,他带领着剩余的两万余军队渡过狭窄的爱尔兰海,逃到了爱尔兰岛上。但这种毫无意义的退却没有任何用处,当克伦威尔最终病死在爱尔兰岛上的一个破败的古老城堡里的时候,查理二世的军队已经追了过来,剩下的克伦威尔军队无可奈何的选择了投降。
查理二世夺回了英国王位,高兴之余,他立刻兑现了自己当初的承诺,他召回了全部的英国私掠船队,并严厉的惩罚任何胆敢继续骚扰欧洲与东方盟友的海盗。当然,这种私掠禁令对于英国的国家收入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为了弥补自己的损失,也为了让这些心怀怨恨的私掠船的船长满意,他鼓励这些人驾驶船只驶入波罗的海,去掠夺和骚扰“雅利安圣教”的后院,以牵制他们的军事行动。
英国的这种做法无疑使得欧洲君主们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他们在为自己那遥远殖民地的安全感到庆幸的同时,也同时感到了前线军事压力的忽然减轻,看起来那些英国海盗显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他们牵制住了“雅利安圣教”的一部分兵力,并使得他们不得不暂时停止了那种疯狂的进攻势头。
欧洲不太平,世界的其它地方也不太平。
在亚洲,奥斯曼帝国与波斯帝国的战争仍然在持续,并且由于双方分别得到了“雅利安圣教”和中国河中总督、葡萄牙的全力支持,他们之间的战争规模也越来越大,那巨大的伤亡更是让所有人感到吃惊。受到这种混乱形势的影响,印度的局势也起了变化,由于战乱的影响,河中地区和波斯帝国的大量先进武器流入印度西北边境,得到这些武器后,边境地区的军阀将军们蠢蠢欲动,而那印度皇帝沙加汗也已经完成了泰姬陵的建造工作,为了弥补修建泰姬陵时所产生的巨大亏空,他加大了对民间的压榨力度,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印度底层社会的动荡局面。在将贪婪的黑手伸向自己的百姓的同时,沙加汗居然昏头昏脑的也开始打起那些手下将军们的主意,于是,内战不可避免的爆发了,印度国内陷入全面的混乱状态。
由于此时欧洲的混乱程度比之印度过犹不及,因此,欧洲人暂时没有来得及插手印度事务,不过,中国却准确而及时的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趁虚而入。
在林清华的命令下,驻扎在缅甸北部的郑山河部立即拔营西进,三万大军开进印度境内,并按照林清华的安排,在肥沃的恒河三角洲地势较高的地带建立了一座坚固的城堡,当云南与广西的五万男女百姓被迁入这一地区之后,这座城市便有了正式的名称——山河城。
虽然郑森被南洋的土著叛乱搞得焦头烂额,不过,他也没有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他的海军舰队同时出动,在印度东南部顺利登陆,并在当地成功的扶植了三个互不统属的土王,组织了傀儡武装,与印度皇帝沙加汗进行了几次小规模战役,并取得了胜利。
在内外交困下,再加上身体虚弱,印度皇帝沙加汗一命呜呼,给他的儿子们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烂摊子,他的儿子们无一拥有绝世才干,仅仅一年之后,驻扎在印度西北边境地区的军阀,亦即曾经与青衫社合作的那个名叫哈乌德的将军便率军开进了德里,将沙加汗的所有儿子全部杀死,辉煌一时的印度莫卧儿帝国宣告灭亡。
但哈乌德将军毕竟没有得意多久,当另外的几名将军联合起来向他发动进攻后,德里再次换了大王旗,哈乌德将军的人头与他的旗帜同时从红堡城头跌落,印度统治者内部分崩离析,印度进入了军阀混战的战国时代。
对于印度的混乱,林清华从郑山河的塘报中略微知道一些,不过,他却没有命郑山河继续向西推进,因为他必须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先向哪里去?
虽然日本列岛已经被完全占领,可是,在那遥远的北美洲的西海岸,却仍然有日本的定居点和城堡,若是让他们得到那里的丰富矿产资源和土地的话,那么他们很快就能再次繁荣起来,这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但林清华必须明智的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自己的远洋运输手段还很落后,就凭借那十几艘风帆蒸汽机混合动力的铁甲船,很难将大批部队运送到中美洲的飞地去。
本来这件事情可以依靠郑森的庞大舰队,但郑森也已经陷入了困境之中,南洋土著的叛乱,再加上他的印度战略的卤莽实施,使得南洋的舰队、军事实力被严重分散,郑森无法保证抽出大批船只帮助林清华运送军队。至于那些夺取的日本大型运输船,由于大部分被用于运送卖给欧洲的军火物资,而且其结构存在严重缺陷,因此,用其来运送军队和移民跨越重洋是不明智的。
每当林清华望洋兴叹的时候,他的脑子里会时时浮现出另一幅恐怖的画面,一队队武装到牙齿的疯狂教徒呐喊着从遥远的东欧冲来,跨过河流,跃过山脉,直接扑向中原大地,本已升平的中原再次面临着战争的威胁。
孰轻孰重,林清华艰难的做着选择,当欧洲的使者传来最新的欧洲战况,并且将教廷与欧洲各国君主的求援信送来的时候,他终于下定了决心——首先向西,在合适的地方建立一条稳固的防线,无论如何,也要将那股来自欧洲的祸水档在欧洲!
西域的经略已经进行了数年,而且移民工作也进行的非常顺利,当哈斯木逐渐成为大半个河中地区的霸主的时候,西域几乎所有水草丰美的地方都出现了中国汉人百姓的武装定居点,百姓们农闲时练兵,农忙耕种,所有的移民全部用军事编制体系编制起来,所有能拿得动枪的人都是民兵,而他们的队长则大多是镇虏军的退役士兵。
西域的苦心经营为西征大军顺利聚集于天山一带打下了很好的物质基础,那绿洲出产的粮食与蔬菜成为了军队的主要食物来源,而且部队的兵员也可以得到较快的补充,兵站的数量更多,规模也更大,经过数年的艰苦努力,当林清华的西征大军从天山脚下出动时,西域已经成为相当重要的后勤基地。
为了这次西征,林清华一共调集了二十万精锐镇虏军,此外还有大批的蒙古军队和民兵部队以及辎重运输队。与其他的民兵部队所不同的是,这些民兵部队并不仅仅只有民兵,在这些民兵部队里,还混杂了大量的武装平民,换句话说,这些民兵部队不是用来作战的,而是武装移民,他们将与镇虏军一同行动,紧紧的跟随在镇虏军后方,每到一个合适的地点,便会留下一部分武装移民,就地修建堡垒、营寨,用这种方法在短时间内在西征沿途建立一系列的居民点,并为将来的城市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这些居民点不仅拥有民兵部队,还有少量的镇虏军精锐部队协助防守,使得这些沿途的居民点除了用于保障沿途后勤线路的安全之外,也可以有效震慑沿途尚未臣服的势力。
为了顺利的建立这些居民点,镇虏军的行军速度并不算快,从天山出发,到攻克俄罗斯设立在西伯利亚南部的第一个城堡,用时两个月。
由于此时俄罗斯人刚刚才开始向西伯利亚一带渗透,因此那些城堡并不坚固,多为土木结构,这种城堡也许是对抗西伯利亚诸弱小民族势力的用力武器,可是,当它们面对的是镇虏军的先进攻城... -->>
天,如同蔚蓝色的幕布一般。
草原,一望无迹,满眼的葱绿。
白云朵朵,漂浮在那蔚蓝色的天空中,随着微风轻轻飘动。
一条宽阔的河流横亘在辽阔的草原上,将草原温柔的分成东西两部分。
河水潺潺,带着欢快的歌声,向着那遥远的南方冲去。
草原上已不再寂静,因为就在河的东岸不远处,一座庞大的兵营正矗立在这里,绵延不断的军营一眼望不到边,大营内外人声鼎沸,一片热闹景象。
大营中军辕门外,立着一根高大的旗杆,旗杆上分明飘着一面烈火凤凰旗。
与外面的热闹不同,此时的中军大帐中却是一片肃穆,只有一个人的声音不时响起。
林清华望着底下站着的众人,口中忽然喊道:“陈唯一!”
底下一人站了出来,大声道:“在!”
林清华指着挂在身后的那张巨大的地图,说道:“我命令你立刻率领三个步兵师、三个蒙古骑兵师、三个民兵师北上,沿着这条河,一直往北走,找到那座石头山,等到达合适的地点,你们立刻在那里建立两座营寨,并派人回来报我。”
陈唯一道:“遵命!”
“赵奉!”
“在!”
“我命你跟随陈唯一将军,做他的副将。”
赵奉道:“遵命!”
待陈唯一和赵奉转身走出帐篷,林清华扫视一眼众人,说道:“现在按照原先的计划,各部队守卫各自阵地,并抓紧时间休息,另外再派出少许骑兵部队前出到河对岸,侦察那里的敌情。”
分配完各自的任务,众人各自退下,帐篷中就只剩下了林清华一个人。
林清华转过身,又仔细的端详了那幅用两年时间绘制的欧亚地图,随后摇了摇头,转回身子,走到帐篷外,绕到帐篷后边,抬头眺望那连绵数十里的营寨,心中一股豪情喷薄欲出。
现在已是中国纪年共和2506年,亦即公元65年,初夏。
林清华来到这个时代已经整整二十一个年头了,若按照正常的年龄算法,他现在已经进入了不惑之年。
回首这二十一年来的风风雨雨,林清华心中感慨万千。
每每想起自己初到这个时代时的那种好奇与困惑,他总是会觉得造物弄人,从一个被人称为草寇响马的小军阀起家,一步一步的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与或明或暗的敌人不停的做着各种生死斗争,革除弊政,扫除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大刀阔斧的进行革新,将一个混乱的国家迅速变成为一个内部安定,国力强盛的新兴国家,这一切的成就让他感到自豪。
在这种自豪情感的激励下,同时也在那些潜藏着的危险敌人的威胁下,他不得不一刻不停的向外扩张,试图利用自己先走一步的优势,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中国的国境线向四周扩张,以便能够抢在敌人的前面,完成战略纵深的构建,为中国的快速发展建立一个宽广的战略缓冲地带,以保护中原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按照他的部署,中国军队采取先北后南,先西后东的方针,首先出动军队经略蒙古北部的贝加尔湖一带和更北边的中西伯利亚地区,而在西边,以哈斯木为首的河中军队则全力向河中地区伸出自己的触手,先后平定了西域地区和河中地区的叛乱,随后又迅速向河中地区的霸主——乌兹别克汗国发动灭国战争,用了整整两年时间,将乌兹别克汗国的国土吞并一半,迫使其剩余部队龟缩到了里海地区的东南部,依靠着奥斯曼帝国的支援苟延残喘。
乌兹别克汗国之所以能够支撑那么长的时间,完全是由于得到了奥斯曼帝国的支持,而奥斯曼帝国又得到了欧洲的“雅利安圣教”的支持“雅利安圣教”除了向奥斯曼帝国提供大量轻武器之外,还派出了不少军事人才,帮助奥斯曼军队进行现代化改造,一场代理人战争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在河中地区展开了。
虽然林清华对欧洲的反“雅利安圣教”势力进行了全力支持,枪炮武器一样不少的向欧洲反“雅利安圣教”国家源源不断送去,希望他们能够成功消灭“雅利安圣教”可是,让林清华和欧洲反“雅利安圣教”势力全都没有想到的是“雅利安圣教”的军队越来越强大,而且由于其教义对于广大的欧洲贫民具有相当大的诱惑力,这些人在得到“雅利安圣教”的分配土地、财产甚至是奴隶的许诺后,就如同上瘾一般紧紧的跟随“雅利安圣教”这种半世俗半宗教的军队所爆发出的战斗力是无法想象的,在宗教的麻醉与世俗金钱的双重诱惑下“雅利安圣教”的教徒军队疯狂的攻击任何一个对他们造成威胁的国家或势力。他们不仅重视军事行动,而且更加重视外交努力,甚至不惜与他们一向所看不起的劣等人并肩作战。
面对着这种疯狂攻击,从来没有领教过这种战斗意志的欧洲各君主国军队简直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若不是依靠从林清华与郑森那里得到的大量先进武器,他们很可能被彻底赶下海去。“雅利安圣教”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胜利,除了他们那疯狂的信仰与物资的巨大诱惑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们的通讯手段非常先进,至少在当时的欧洲是这样的,这种状况直到中国援助欧洲君主国的新式通讯设备运到欧洲,才发生了些许的改变。
经过数年的连续作战,由于得到了大量战利品和劳力“雅利安圣教”的虚荣心暂时得到了满足,再加上中国对欧洲的大力援助,尤其是通讯工具和重炮的援助,西欧的战线终于稳定下来,面对那日益坚固的西欧防线“雅利安圣教”只好暂时停止了对西欧的攻击,他们在分享了胜利果实后,立刻转而向东,向那些在一旁冷眼旁观的东欧国家开战。
紧挨着德意志的波兰首当其冲,面对“雅利安圣教”军队的猛烈而突然的攻击,一盘散沙的波兰仅仅抵抗了三个月就灭亡了“雅利安圣教”的集中营和劳役营里又多了数百万奴隶。残余的波兰军队被迫向东退却,进入了刚刚被波兰吞并不久的乌克兰境内。
受到这种连锁反应的刺激,整个世界的形势大变。
首先,欧洲的形势发生了更加让人吃惊的变化。反“雅利安圣教”的君主国连吃败仗,而且由于连年的战争,使得这些国家的财政非常紧张,当得知“雅利安圣教”的残忍手段之后,欧洲的大批有钱人纷纷逃出家园,乘坐着大帆船,跨过大洋,或者前往那一片荒芜的北美洲新大陆,或者前往非洲南部,更有一小部分则带着全部财富和家人,来到了那看似一片祥和的亚洲,在由中国、葡萄牙、西班牙三国共管的马六甲一带定居下来,远离了那混乱和恐怖的欧洲。
然而,此时亚洲的某些地方也并不算很太平,南洋土著的反郑森起义仍旧没有被扑灭,南洋群岛的丛林中,到处都可以看见追杀与被追杀者的尸体,也可以听到那仿佛永远也不会停息下来的枪声和爆炸声。虽然马六甲一带并没有受到这种战乱的太多影响,不过,这里的人总还是有些心中惴惴的。
逃往北美洲新大陆的欧洲移民也并没有脱离苦海,由于荷兰、英国、法国、西班牙的军队早就开始有意识的占领这些地方,因此,他们一来到这里,就遇到了君主国征收的苛捐杂税。为了应付国内的战争,欧洲君主国的国君们纷纷想出各种高招,榨尽一切可以榨尽的财富。
唯一幸运的是逃往非洲南部的欧洲富人,因为在非洲南部的好望角一带,是荷兰人的地盘,虽然也有西班牙与葡萄牙建立的少数城堡,不过,这里真正的主人却是“海上马车夫”荷兰人。
自从荷兰人的陆军在陆地上连吃败仗之后,他们的议会马上就意识到了自己可能的暗淡前途,在经过一番秘密的商议与磋商之后,荷兰议会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策,他们决定向他们曾经的盟友日本人学习,举国迁移,远离这块让人恐惧的地方,在那遥远的非洲建立一个新的国家。在荷兰人有步骤的努力下,当欧洲反“雅利安圣教”联军在莱茵河畔又吃了一个大败仗后,移民到南部非洲的荷兰人已经达到了十五万人,其中又以手艺人和商人居多,除此之外,荷兰人也开始向新大陆大批移民,但其力度与热情远不如非洲。
联军连吃败仗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因为这不仅使得他们仅存的一点儿斗志开始离他们而去,更要命的是,他们成了“雅利安圣教”最好的运输队,林清华与郑森卖给他们的武器被大批大批的送给“雅利安圣教”军队,而那战场之上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大炮就成为了“雅利安圣教”攻克欧洲城堡最为得力的武器。
面对这种兵败如山倒的失利,镇虏军的教官也无可奈何,因为他们发现,虽然自己来自遥远的中国,虽然自己是他们最可靠的盟友,可是,当那些肥头大耳、与欧洲君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欧洲将军们一出现在战场上,那么部队失败的命运似乎便已不可逆转,而在这种情况下,这些镇虏军教官所唯一能做的事情便是带着自己身边的欧洲士兵狼狈后撤。
在这场漫长而艰苦的战争中,唯一让欧洲君主们感到稍微宽慰一点儿的是,英国国内的形势发生了让他们满意的变化。
在中国武器的武装下,在欧洲君主国的君主们的全力支持下,避难法国的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带领着一支一万人的、用新式武器武装起来的法国雇佣军,顺利的登陆英国,并与克伦威尔的军队进行了一番殊死较量。
虽然克伦威尔的军队英勇非常,可是面对着那先进的后装枪,和那不断喷出火舌的野战炮,他们没有取得任何战果,所以,他们唯一可以做的事情便是撤退。
撤退之前,已经病入膏肓的克伦威尔下令将伦敦彻底焚毁,随后,他带领着剩余的两万余军队渡过狭窄的爱尔兰海,逃到了爱尔兰岛上。但这种毫无意义的退却没有任何用处,当克伦威尔最终病死在爱尔兰岛上的一个破败的古老城堡里的时候,查理二世的军队已经追了过来,剩下的克伦威尔军队无可奈何的选择了投降。
查理二世夺回了英国王位,高兴之余,他立刻兑现了自己当初的承诺,他召回了全部的英国私掠船队,并严厉的惩罚任何胆敢继续骚扰欧洲与东方盟友的海盗。当然,这种私掠禁令对于英国的国家收入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为了弥补自己的损失,也为了让这些心怀怨恨的私掠船的船长满意,他鼓励这些人驾驶船只驶入波罗的海,去掠夺和骚扰“雅利安圣教”的后院,以牵制他们的军事行动。
英国的这种做法无疑使得欧洲君主们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他们在为自己那遥远殖民地的安全感到庆幸的同时,也同时感到了前线军事压力的忽然减轻,看起来那些英国海盗显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他们牵制住了“雅利安圣教”的一部分兵力,并使得他们不得不暂时停止了那种疯狂的进攻势头。
欧洲不太平,世界的其它地方也不太平。
在亚洲,奥斯曼帝国与波斯帝国的战争仍然在持续,并且由于双方分别得到了“雅利安圣教”和中国河中总督、葡萄牙的全力支持,他们之间的战争规模也越来越大,那巨大的伤亡更是让所有人感到吃惊。受到这种混乱形势的影响,印度的局势也起了变化,由于战乱的影响,河中地区和波斯帝国的大量先进武器流入印度西北边境,得到这些武器后,边境地区的军阀将军们蠢蠢欲动,而那印度皇帝沙加汗也已经完成了泰姬陵的建造工作,为了弥补修建泰姬陵时所产生的巨大亏空,他加大了对民间的压榨力度,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印度底层社会的动荡局面。在将贪婪的黑手伸向自己的百姓的同时,沙加汗居然昏头昏脑的也开始打起那些手下将军们的主意,于是,内战不可避免的爆发了,印度国内陷入全面的混乱状态。
由于此时欧洲的混乱程度比之印度过犹不及,因此,欧洲人暂时没有来得及插手印度事务,不过,中国却准确而及时的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趁虚而入。
在林清华的命令下,驻扎在缅甸北部的郑山河部立即拔营西进,三万大军开进印度境内,并按照林清华的安排,在肥沃的恒河三角洲地势较高的地带建立了一座坚固的城堡,当云南与广西的五万男女百姓被迁入这一地区之后,这座城市便有了正式的名称——山河城。
虽然郑森被南洋的土著叛乱搞得焦头烂额,不过,他也没有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他的海军舰队同时出动,在印度东南部顺利登陆,并在当地成功的扶植了三个互不统属的土王,组织了傀儡武装,与印度皇帝沙加汗进行了几次小规模战役,并取得了胜利。
在内外交困下,再加上身体虚弱,印度皇帝沙加汗一命呜呼,给他的儿子们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烂摊子,他的儿子们无一拥有绝世才干,仅仅一年之后,驻扎在印度西北边境地区的军阀,亦即曾经与青衫社合作的那个名叫哈乌德的将军便率军开进了德里,将沙加汗的所有儿子全部杀死,辉煌一时的印度莫卧儿帝国宣告灭亡。
但哈乌德将军毕竟没有得意多久,当另外的几名将军联合起来向他发动进攻后,德里再次换了大王旗,哈乌德将军的人头与他的旗帜同时从红堡城头跌落,印度统治者内部分崩离析,印度进入了军阀混战的战国时代。
对于印度的混乱,林清华从郑山河的塘报中略微知道一些,不过,他却没有命郑山河继续向西推进,因为他必须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先向哪里去?
虽然日本列岛已经被完全占领,可是,在那遥远的北美洲的西海岸,却仍然有日本的定居点和城堡,若是让他们得到那里的丰富矿产资源和土地的话,那么他们很快就能再次繁荣起来,这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但林清华必须明智的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自己的远洋运输手段还很落后,就凭借那十几艘风帆蒸汽机混合动力的铁甲船,很难将大批部队运送到中美洲的飞地去。
本来这件事情可以依靠郑森的庞大舰队,但郑森也已经陷入了困境之中,南洋土著的叛乱,再加上他的印度战略的卤莽实施,使得南洋的舰队、军事实力被严重分散,郑森无法保证抽出大批船只帮助林清华运送军队。至于那些夺取的日本大型运输船,由于大部分被用于运送卖给欧洲的军火物资,而且其结构存在严重缺陷,因此,用其来运送军队和移民跨越重洋是不明智的。
每当林清华望洋兴叹的时候,他的脑子里会时时浮现出另一幅恐怖的画面,一队队武装到牙齿的疯狂教徒呐喊着从遥远的东欧冲来,跨过河流,跃过山脉,直接扑向中原大地,本已升平的中原再次面临着战争的威胁。
孰轻孰重,林清华艰难的做着选择,当欧洲的使者传来最新的欧洲战况,并且将教廷与欧洲各国君主的求援信送来的时候,他终于下定了决心——首先向西,在合适的地方建立一条稳固的防线,无论如何,也要将那股来自欧洲的祸水档在欧洲!
西域的经略已经进行了数年,而且移民工作也进行的非常顺利,当哈斯木逐渐成为大半个河中地区的霸主的时候,西域几乎所有水草丰美的地方都出现了中国汉人百姓的武装定居点,百姓们农闲时练兵,农忙耕种,所有的移民全部用军事编制体系编制起来,所有能拿得动枪的人都是民兵,而他们的队长则大多是镇虏军的退役士兵。
西域的苦心经营为西征大军顺利聚集于天山一带打下了很好的物质基础,那绿洲出产的粮食与蔬菜成为了军队的主要食物来源,而且部队的兵员也可以得到较快的补充,兵站的数量更多,规模也更大,经过数年的艰苦努力,当林清华的西征大军从天山脚下出动时,西域已经成为相当重要的后勤基地。
为了这次西征,林清华一共调集了二十万精锐镇虏军,此外还有大批的蒙古军队和民兵部队以及辎重运输队。与其他的民兵部队所不同的是,这些民兵部队并不仅仅只有民兵,在这些民兵部队里,还混杂了大量的武装平民,换句话说,这些民兵部队不是用来作战的,而是武装移民,他们将与镇虏军一同行动,紧紧的跟随在镇虏军后方,每到一个合适的地点,便会留下一部分武装移民,就地修建堡垒、营寨,用这种方法在短时间内在西征沿途建立一系列的居民点,并为将来的城市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这些居民点不仅拥有民兵部队,还有少量的镇虏军精锐部队协助防守,使得这些沿途的居民点除了用于保障沿途后勤线路的安全之外,也可以有效震慑沿途尚未臣服的势力。
为了顺利的建立这些居民点,镇虏军的行军速度并不算快,从天山出发,到攻克俄罗斯设立在西伯利亚南部的第一个城堡,用时两个月。
由于此时俄罗斯人刚刚才开始向西伯利亚一带渗透,因此那些城堡并不坚固,多为土木结构,这种城堡也许是对抗西伯利亚诸弱小民族势力的用力武器,可是,当它们面对的是镇虏军的先进攻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