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www.jdxs.cc,伴君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r /> “哎呀,你懂什么,人家想要在圣上面前一举夺魁,自然要多斟酌斟酌了!”
无论郑才人是文思泉涌早早交卷也好,还是细琢慢研,迟迟动笔也罢,裴嫊都觉得此次奉旨赋诗的魁首十有八九是属于这位京城第一才女的。
除非皇帝陛下不但偏心,连眼光也顺带歪了,因为听说卢德妃也是素有才名,惯会写诗弄文。裴嫊也读过她写的几首诗,虽觉尚可,但比之郑才人还是略逊一筹。
弘昌帝细细看过一遍后,从中挑出两页笺纸放到一旁,又想起方才翻到的一纸花笺,上面那短短几行簪花小楷,诗虽然平淡无奇,但字却是难得一见的好字,初观其形若花间海棠,细看其神则为雪中白梅,于柔媚婉约中自有一番风骨。
若不论诗,只论字而言,今日这魁首舍她其谁,只可惜,花笺的左下方却有四个小字:婕妤裴氏。想不到裴家那个心机深重的女人竟然能写出这样一手好字,真真是可惜了。
弘昌帝笑道:“朕一路看下来,倒是爱妃和郑才人所作最是不俗,只是孰高孰低,实是难分轩轾,还请太后一观。”说罢,便将那两张花笺递了过去。
太后细细看了一番,道:“诚如九郎所言,果然是德妃和郑才人的诗最为出彩,老身也分不出个高低来,还是传给大伙都看看吧。”
一时众人纷纷传看,裴嫊见卢德妃写的是:“但祈蒲酒话升平,五色新丝缠角粽,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1]写的倒也别致清新,只是比起郑才人的“端午生衣进御床,赭黄罗帕覆金箱。美人捧入南熏殿,玉腕斜封彩缕长。”[2]来,还是稍逊半筹。
虽说不只裴嫊一人作如是想,但是却无一人敢置一词,大家都不过随口附和道:“妾等只觉两首诗各有各的好,果是难分高下,还请圣意裁定”。
能在宫里混的都是人精,虽不知德妃是有意要抬举郑才人,给她个机会让她亮亮她京城第一才女的名头,还是想要凭借皇宠,力压她一头。既如此,还是话说得含糊些比较安全。
裴嫊倒有些好奇圣意会如何裁定,是偏心占上风还是公平占上风。
弘昌帝一锤定音,“郑才人这首虽然妙绝,不过,朕还是更喜欢德妃这几句。”
裴嫊在心里撇撇嘴,看来即使是圣明天子,那心也是往偏了长的。
哪知德妃却笑吟吟道:“臣妾倒觉得还是郑妹妹的诗更胜一筹,圣上不过是爱乌及乌,这才更喜欢臣妾的诗。既然郑妹妹的榜首是实至名归,臣妾的诗是独获圣心,依臣妾之见,不如——”卢德妃娇滴滴的说到这里,故意顿住不说,眨着一双媚眼看着弘昌帝。
弘昌帝很是上道地问道:“不如怎地?若是爱妃的主意好,朕不但全依你,还重重有赏。”
卢德妃颇为自得地一笑,继续撒娇道,“不如圣上受累,给我和郑妹妹两个人都亲手系个五彩长命缕吧!”
这场戏看到这里,裴嫊已经能确定卢德妃确实是在抬举郑才人,在既张显自身的圣宠的同时向郑才人示好,可是她这样做为的是什么呢?
难不成是怕自已夺了弘昌帝的宠爱,于是赶紧把这位才女拉出来在弘昌帝面前晃晃,好和自已争宠么?
裴嫊瞅着弘昌帝一脸温柔的给那两位美人系上五彩长命缕,正在心里这样想着,冷不防弘昌帝的目光竟朝她射了过来,疏离中有着一抹若有所思。
被弘昌帝这样直直地盯着,裴嫊心里有些慌乱,裴太后则见此良机开口道,“嫊儿平素不擅诗词,不过,她于音律上倒是颇有所得,弹的一手好筝,素日里总听婧儿在我耳朵边念叨,可惜我还没听到过。”
弘昌帝淡淡笑道:“太后想听,那还不容易,现下便请裴婕妤给咱们奏上一曲便是了。”
裴嫊心知她姑母这是看着卢家女显摆皇宠,郑家女一展才华,心里不爽。眼见风头全被这两个美人儿抢走了,便也要拎一个裴家女岀来露露脸。
当下只得点头应了,也不再多言,待宫人在场中将筝摆放好后,便缓步出席,先朝上首屈膝行了一礼,这才坐在琴凳上,戴上用玳瑁制成的义甲,略一凝神,起手划拨琴弦,弹的却是一首《秦桑曲》,一时室中寂然,只闻那筝音大起大落、跌宕起伏,于低回处却又细腻委婉、凄楚悲切。
弹筝女子那如春葱般的纤纤十指,抹挑勾剔,灵动如蝶,宛如在琴弦上翩翩起舞,便是不闻筝音,但看这十指翻飞的弦上之舞,亦是足以令人赏心悦目。
弘昌帝漫不经心地饮了一口杯中之酒,不得不承认,在她的字让他惊艳之后,她的这首筝曲又让他惊艳了一次,不过,弹的再好,那双素手再美再灵动又如何,他从来都不喜欢秦筝这种乐器,筝之音色固然清亮明丽,绚烂华采,但比之于琴,终究还是肤浅了些,就如同眼前这个裴家的女子。
他的目光下意识看向另一个方向,据说那位京城第一才女不光诗做的好,于琴道上更是自幼廷请名师所授,每日勤练不辍,造诣颇深。
裴太后也没料到裴嫊的弹筝之技如此了得,听得心中甚是得意,哪知去看弘昌帝的神情时,却见他正晃着杯中的美酒,和卢德妃在那里眉来眼去、眉目传情。那笑虽仍挂在脸上,眼中神色却沉了下来。
裴昭仪不动声色的朝上首扫了一眼,又看向场中正在卖力弹筝的自家堂妹,心里竟觉得松快了几分,虽说卢德妃那张狐媚子脸一如既往的讨人厌。
裴嫊一曲奏罢,接着又有一位美人献舞,两位才人献歌,还有一群宝林、少使吹笛子的吹笛子,弹琵琶的弹琵琶,争相在弘昌帝面前卖弄才艺,祈求能得入君王青眼。
这一众美人今日如此卖力的献媚邀宠,除了在皇帝陛下面前争取混个脸熟之外,还因为大周朝的端阳节有个不成文的习俗,此日,所有妃嫔都将自已亲手所制的端午香囊献于御前,由皇帝陛下从中选一个戴上,这固然是无上的殊荣,但最让后宫中女人们眼馋的则是一旦香囊被圣上选中,那么当晚便会被送到永安宫的甘露殿去得享天子的一夜雨露之恩。
对后宫的女人们来说,一堆女人围着一个男人,本来就是僧多粥少,偏偏这位皇帝陛下既喜欢出去采野花,又是颇好男色,除了几个品级高一些的宫妃,余下的美人们可是几个月都不一定能见上天子一面。
因此,此刻摆在弘昌帝面前那金盘中的各色香囊真可说的上各各都是万中挑一的精品,无论是布料、配色、刺绣、花样无一不是尽善尽美,花尽了心思,务求能与众不同,被皇帝陛下一眼选中。
据说有的宫妃从上一年的端午就开始绣下一年端午的香囊。裴嫊被内定入宫之时,太后也让她立即着手精心绣一个香囊,便是为着今日。
裴嫊虽然谨遵她姑母的吩咐,认真做了个香囊,却觉得这多半是无用之举。
香囊绣的再好有什么用,一切还不都是全凭那个天下最尊贵的男人的心意而定,不论他中意的女子是谁,反正绝不会是她们裴家的女儿。
弘昌帝拔拉着盘中的香囊,挑挑捡捡,卢德妃忍不住撒娇道:“陛下,你方才可是答应了要好生打赏我的,可不能说话不算数。”要知道之前几年的端午节,弘昌帝次次都是选她做的香囊,今年,她希望也不例外。
弘昌帝从善如流,从盘中拿起德妃绣的香囊,“还是珍儿的香囊最得朕心。”
卢德妃喜不自胜,一旁的裴太后却坐不住了,“德妃你如今也是有身子的人了,才两个月的身孕,胎象尚且不稳,一切当以皇嗣为重,切不可任性胡为。”只差说她怀孕了还不安份,这般饥渴的巴着男人不放。
卢德妃立时被臊的满面通红,面子上有些挂不住。
弘昌帝只好朝卢德妃抚慰地笑笑,“既如此,那爱妃便好生养胎,朕明日去看你。”
弘昌帝的目光重新扫向那一堆华丽精致的香囊,裴婕妤的蝶形香囊上绣满了红、黄、青三色的花纹,又饰以珍珠宝石,瞧着宛如花间的一只彩蝶般绚烂华丽,真真是华而不实。
倒是郑才人的香囊,虽然一样的用料考究、手工精致,却是最最常见的形状,藏蓝色的锦缎上面简单的绣着一丛绿竹,在一众五彩斑斓、奢华夺目的香囊中显得甚是平凡质朴,反倒甚是惹眼。
弘昌帝犹豫了一下,随手从盘中拿了一个香囊,却是个最低等的少使所做的香囊,那刘少使顿时激动的热泪盈眶,不住的叩谢天恩。
总之,这场端午节宴除了那位撞大运的刘少使,这后宫中有地位的几位没一个是最后的赢家。
裴嫊对这个结果很满意,而裴太后显然对此极不满意。于是在太后姑母的督促下,裴嫊一点也不敢懈怠的第二天就重整旗鼓,重新踏上了向弘昌帝邀宠的漫漫长路。
[1]第一句引自唐人殷尧藩关的《七律端午》,第二句引自宋欧阳修《鱼家傲》,三、四句引自宋苏轼《浣溪沙 端午》。
[2]出自花蕊夫人《宫词》。
br /> “哎呀,你懂什么,人家想要在圣上面前一举夺魁,自然要多斟酌斟酌了!”
无论郑才人是文思泉涌早早交卷也好,还是细琢慢研,迟迟动笔也罢,裴嫊都觉得此次奉旨赋诗的魁首十有八九是属于这位京城第一才女的。
除非皇帝陛下不但偏心,连眼光也顺带歪了,因为听说卢德妃也是素有才名,惯会写诗弄文。裴嫊也读过她写的几首诗,虽觉尚可,但比之郑才人还是略逊一筹。
弘昌帝细细看过一遍后,从中挑出两页笺纸放到一旁,又想起方才翻到的一纸花笺,上面那短短几行簪花小楷,诗虽然平淡无奇,但字却是难得一见的好字,初观其形若花间海棠,细看其神则为雪中白梅,于柔媚婉约中自有一番风骨。
若不论诗,只论字而言,今日这魁首舍她其谁,只可惜,花笺的左下方却有四个小字:婕妤裴氏。想不到裴家那个心机深重的女人竟然能写出这样一手好字,真真是可惜了。
弘昌帝笑道:“朕一路看下来,倒是爱妃和郑才人所作最是不俗,只是孰高孰低,实是难分轩轾,还请太后一观。”说罢,便将那两张花笺递了过去。
太后细细看了一番,道:“诚如九郎所言,果然是德妃和郑才人的诗最为出彩,老身也分不出个高低来,还是传给大伙都看看吧。”
一时众人纷纷传看,裴嫊见卢德妃写的是:“但祈蒲酒话升平,五色新丝缠角粽,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1]写的倒也别致清新,只是比起郑才人的“端午生衣进御床,赭黄罗帕覆金箱。美人捧入南熏殿,玉腕斜封彩缕长。”[2]来,还是稍逊半筹。
虽说不只裴嫊一人作如是想,但是却无一人敢置一词,大家都不过随口附和道:“妾等只觉两首诗各有各的好,果是难分高下,还请圣意裁定”。
能在宫里混的都是人精,虽不知德妃是有意要抬举郑才人,给她个机会让她亮亮她京城第一才女的名头,还是想要凭借皇宠,力压她一头。既如此,还是话说得含糊些比较安全。
裴嫊倒有些好奇圣意会如何裁定,是偏心占上风还是公平占上风。
弘昌帝一锤定音,“郑才人这首虽然妙绝,不过,朕还是更喜欢德妃这几句。”
裴嫊在心里撇撇嘴,看来即使是圣明天子,那心也是往偏了长的。
哪知德妃却笑吟吟道:“臣妾倒觉得还是郑妹妹的诗更胜一筹,圣上不过是爱乌及乌,这才更喜欢臣妾的诗。既然郑妹妹的榜首是实至名归,臣妾的诗是独获圣心,依臣妾之见,不如——”卢德妃娇滴滴的说到这里,故意顿住不说,眨着一双媚眼看着弘昌帝。
弘昌帝很是上道地问道:“不如怎地?若是爱妃的主意好,朕不但全依你,还重重有赏。”
卢德妃颇为自得地一笑,继续撒娇道,“不如圣上受累,给我和郑妹妹两个人都亲手系个五彩长命缕吧!”
这场戏看到这里,裴嫊已经能确定卢德妃确实是在抬举郑才人,在既张显自身的圣宠的同时向郑才人示好,可是她这样做为的是什么呢?
难不成是怕自已夺了弘昌帝的宠爱,于是赶紧把这位才女拉出来在弘昌帝面前晃晃,好和自已争宠么?
裴嫊瞅着弘昌帝一脸温柔的给那两位美人系上五彩长命缕,正在心里这样想着,冷不防弘昌帝的目光竟朝她射了过来,疏离中有着一抹若有所思。
被弘昌帝这样直直地盯着,裴嫊心里有些慌乱,裴太后则见此良机开口道,“嫊儿平素不擅诗词,不过,她于音律上倒是颇有所得,弹的一手好筝,素日里总听婧儿在我耳朵边念叨,可惜我还没听到过。”
弘昌帝淡淡笑道:“太后想听,那还不容易,现下便请裴婕妤给咱们奏上一曲便是了。”
裴嫊心知她姑母这是看着卢家女显摆皇宠,郑家女一展才华,心里不爽。眼见风头全被这两个美人儿抢走了,便也要拎一个裴家女岀来露露脸。
当下只得点头应了,也不再多言,待宫人在场中将筝摆放好后,便缓步出席,先朝上首屈膝行了一礼,这才坐在琴凳上,戴上用玳瑁制成的义甲,略一凝神,起手划拨琴弦,弹的却是一首《秦桑曲》,一时室中寂然,只闻那筝音大起大落、跌宕起伏,于低回处却又细腻委婉、凄楚悲切。
弹筝女子那如春葱般的纤纤十指,抹挑勾剔,灵动如蝶,宛如在琴弦上翩翩起舞,便是不闻筝音,但看这十指翻飞的弦上之舞,亦是足以令人赏心悦目。
弘昌帝漫不经心地饮了一口杯中之酒,不得不承认,在她的字让他惊艳之后,她的这首筝曲又让他惊艳了一次,不过,弹的再好,那双素手再美再灵动又如何,他从来都不喜欢秦筝这种乐器,筝之音色固然清亮明丽,绚烂华采,但比之于琴,终究还是肤浅了些,就如同眼前这个裴家的女子。
他的目光下意识看向另一个方向,据说那位京城第一才女不光诗做的好,于琴道上更是自幼廷请名师所授,每日勤练不辍,造诣颇深。
裴太后也没料到裴嫊的弹筝之技如此了得,听得心中甚是得意,哪知去看弘昌帝的神情时,却见他正晃着杯中的美酒,和卢德妃在那里眉来眼去、眉目传情。那笑虽仍挂在脸上,眼中神色却沉了下来。
裴昭仪不动声色的朝上首扫了一眼,又看向场中正在卖力弹筝的自家堂妹,心里竟觉得松快了几分,虽说卢德妃那张狐媚子脸一如既往的讨人厌。
裴嫊一曲奏罢,接着又有一位美人献舞,两位才人献歌,还有一群宝林、少使吹笛子的吹笛子,弹琵琶的弹琵琶,争相在弘昌帝面前卖弄才艺,祈求能得入君王青眼。
这一众美人今日如此卖力的献媚邀宠,除了在皇帝陛下面前争取混个脸熟之外,还因为大周朝的端阳节有个不成文的习俗,此日,所有妃嫔都将自已亲手所制的端午香囊献于御前,由皇帝陛下从中选一个戴上,这固然是无上的殊荣,但最让后宫中女人们眼馋的则是一旦香囊被圣上选中,那么当晚便会被送到永安宫的甘露殿去得享天子的一夜雨露之恩。
对后宫的女人们来说,一堆女人围着一个男人,本来就是僧多粥少,偏偏这位皇帝陛下既喜欢出去采野花,又是颇好男色,除了几个品级高一些的宫妃,余下的美人们可是几个月都不一定能见上天子一面。
因此,此刻摆在弘昌帝面前那金盘中的各色香囊真可说的上各各都是万中挑一的精品,无论是布料、配色、刺绣、花样无一不是尽善尽美,花尽了心思,务求能与众不同,被皇帝陛下一眼选中。
据说有的宫妃从上一年的端午就开始绣下一年端午的香囊。裴嫊被内定入宫之时,太后也让她立即着手精心绣一个香囊,便是为着今日。
裴嫊虽然谨遵她姑母的吩咐,认真做了个香囊,却觉得这多半是无用之举。
香囊绣的再好有什么用,一切还不都是全凭那个天下最尊贵的男人的心意而定,不论他中意的女子是谁,反正绝不会是她们裴家的女儿。
弘昌帝拔拉着盘中的香囊,挑挑捡捡,卢德妃忍不住撒娇道:“陛下,你方才可是答应了要好生打赏我的,可不能说话不算数。”要知道之前几年的端午节,弘昌帝次次都是选她做的香囊,今年,她希望也不例外。
弘昌帝从善如流,从盘中拿起德妃绣的香囊,“还是珍儿的香囊最得朕心。”
卢德妃喜不自胜,一旁的裴太后却坐不住了,“德妃你如今也是有身子的人了,才两个月的身孕,胎象尚且不稳,一切当以皇嗣为重,切不可任性胡为。”只差说她怀孕了还不安份,这般饥渴的巴着男人不放。
卢德妃立时被臊的满面通红,面子上有些挂不住。
弘昌帝只好朝卢德妃抚慰地笑笑,“既如此,那爱妃便好生养胎,朕明日去看你。”
弘昌帝的目光重新扫向那一堆华丽精致的香囊,裴婕妤的蝶形香囊上绣满了红、黄、青三色的花纹,又饰以珍珠宝石,瞧着宛如花间的一只彩蝶般绚烂华丽,真真是华而不实。
倒是郑才人的香囊,虽然一样的用料考究、手工精致,却是最最常见的形状,藏蓝色的锦缎上面简单的绣着一丛绿竹,在一众五彩斑斓、奢华夺目的香囊中显得甚是平凡质朴,反倒甚是惹眼。
弘昌帝犹豫了一下,随手从盘中拿了一个香囊,却是个最低等的少使所做的香囊,那刘少使顿时激动的热泪盈眶,不住的叩谢天恩。
总之,这场端午节宴除了那位撞大运的刘少使,这后宫中有地位的几位没一个是最后的赢家。
裴嫊对这个结果很满意,而裴太后显然对此极不满意。于是在太后姑母的督促下,裴嫊一点也不敢懈怠的第二天就重整旗鼓,重新踏上了向弘昌帝邀宠的漫漫长路。
[1]第一句引自唐人殷尧藩关的《七律端午》,第二句引自宋欧阳修《鱼家傲》,三、四句引自宋苏轼《浣溪沙 端午》。
[2]出自花蕊夫人《宫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