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www.jdxs.cc,我大哥叫朱重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个男人,需要血脉延续。
一个家庭,需要有后代开枝散叶。
一个帝国,需要继承人。
【看书福利】送你一个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书友大本营】即可领取!
汉王妃有孕的消息,飞快传遍大汉上下。尽管还不知道是男是女,可依旧是天大的喜事。
朱五虽然年轻力壮,但一国之主没有子嗣,对于江山社稷始终是种隐患。
在传统大臣的心里,小到一个家庭,大到江山社稷,兴旺与否看的就是两个字,人丁。
所谓有一就有二,在群臣心中,今后的朱五不但要在军事上率领大汉节节胜利,生孩子上也要一往无前。
汉王朱五一向俭朴,谢莲儿有孕的第二天,谢家就选送了数十个伺候的下人进王府,滋补身体的珍贵药材,更是送了无数。
据说谢老爷在南京著名的大佛寺,撒了漫天的香火钱,求神拜佛保佑女儿生个男丁。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他的钱前脚进了寺院,后脚就被官府收进了库房。
如今朱五的治下,凡是出名的寺庙里,都有两个吃官饭的和尚,一个管钱,一个管账。
百姓信什么,给什么,给多少。朱五都不管。但是香火钱,除留下十分之一为寺庙开销之外,剩下的全部缴税。
但是就这样,朱五发现自己还是收得少了,因为再怎么样,和尚们都是红光满面,绝对不像贫苦百姓那样满脸菜色。
不只是如此,除了香火钱之外,寺院的田产,别院也全部充公。用朱五的话说,你出家人与世无争,心无杂念要那么多产业干什么,又没儿子继承财产!
甚至那些名刹古寺内的千年古树,朱五都让人标了记号,从此以后不属于寺庙的财产,不得轻易砍伐触碰,掉一片叶子,和尚全他妈还俗唱戏去。
而且心血来潮之下,还写了一首打油诗。
十年木成树,百年树有魂。
千年听佛法,不见念经人。
秋日总落叶,枝桠映黄昏。
光阴成沧海,和尚恋红尘。
然后,朱五恬不知耻的叫人把这首诗,刻在寺院的影壁上,说留给后来人参悟。
结果引来许多进京赶考,借住在庙里的文人士子,纷纷猜测。
猜测也没什么结果,不过民间对于这位乞丐出身的汉王,在文化功底上有了一定了解。
汉王拿刀还行,笔嘛就算了!
谢莲儿有孕的第十天,大汉洪武元年,第一科秋闱在南京鹿山书院,正式开始。
南京,曾是华夏衣冠南渡后,天下文才汇聚之地。千百年来,才子佳人的故事总是在这里不断上演。
可是汉王朱五不解风情,不但对和尚狠,什么风花雪月的场景也都给禁了。
使得这次秋闱多了几分肃穆,少了些传说。
秋闱开始当天,长街十里全是戒备的汉王亲军,鹿山书院被内外隔阂,颇有些后世高考的味道。
大路两边,都是来一观大汉文曲星风采的百姓,肩膀挨着肩膀,前胸贴着后背,也有些后世高考的味道。
朱五和李善长,汪广洋等文臣,坐在考场对面的茶楼二层雅座,笑看士子们精神抖擞的入场。
“主公!”李善长在边上笑道,“近日,京城房贵。各地来的士子,硬生生把南京城客栈的价格提高了三层。许多贫寒人家的学子,不得已都住进了寺庙。”
这本是应景的说笑,难得今日不说些杀呀砍呀的生死大事,也不说什么粮食税收,让人烦心的事。开科取士,就说该说点有意思的。
岂止,朱五却微微皱眉,一本正经问道,“贫寒人家的士子多吗?”
李善长一时语塞。
汪光洋笑道,“十分之三左右!”
“这样!我说个章程!”朱五想想,笑道,“从南京府那些充公的宅院里,挑出一处,专门给那些来京的贫寒士子居住。同时,户部拿出一些钱。不,从我汉王府的用度里抽出一些银钱,给家境贫寒的士子,当作来回的路费。”
“主公圣明!”
众文臣肃然起立,齐声说道。李善长还好,那些后来投效朱五,身上有着蒙元举人进士功名的臣子们,甚至有些动容。
“主公此举乃千古佳话!”
汪广洋就是这些人中的领军人物,蒙元进士及第,当涂归附效力。
李善长倒是有些稀奇,朱五这人打心里对文人不屑,对读书人的功利心更不屑,今天怎么忽然变得礼贤下士起来。
此时一声炮响,考场的大门紧闭,几个汉王亲军门神一样站着。
“我虽然有时候言语对读书人,有些刻薄。但我心里,真是爱才之人。”
朱五短着茶碗,缓缓说道,“我虽然出身不好,可是我最敬重读书人。国家要取士,士从读书人中来。
纵然有些读书人,越读屁股越歪,但是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因为一些臭虫,就忘了咱们汉人,千年以来士大夫的气节和能力。”
群臣又是马屁如潮,“主公圣明!”
“圣明不圣明的,你们说了不算,百姓说了... -->>
一个男人,需要血脉延续。
一个家庭,需要有后代开枝散叶。
一个帝国,需要继承人。
【看书福利】送你一个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书友大本营】即可领取!
汉王妃有孕的消息,飞快传遍大汉上下。尽管还不知道是男是女,可依旧是天大的喜事。
朱五虽然年轻力壮,但一国之主没有子嗣,对于江山社稷始终是种隐患。
在传统大臣的心里,小到一个家庭,大到江山社稷,兴旺与否看的就是两个字,人丁。
所谓有一就有二,在群臣心中,今后的朱五不但要在军事上率领大汉节节胜利,生孩子上也要一往无前。
汉王朱五一向俭朴,谢莲儿有孕的第二天,谢家就选送了数十个伺候的下人进王府,滋补身体的珍贵药材,更是送了无数。
据说谢老爷在南京著名的大佛寺,撒了漫天的香火钱,求神拜佛保佑女儿生个男丁。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他的钱前脚进了寺院,后脚就被官府收进了库房。
如今朱五的治下,凡是出名的寺庙里,都有两个吃官饭的和尚,一个管钱,一个管账。
百姓信什么,给什么,给多少。朱五都不管。但是香火钱,除留下十分之一为寺庙开销之外,剩下的全部缴税。
但是就这样,朱五发现自己还是收得少了,因为再怎么样,和尚们都是红光满面,绝对不像贫苦百姓那样满脸菜色。
不只是如此,除了香火钱之外,寺院的田产,别院也全部充公。用朱五的话说,你出家人与世无争,心无杂念要那么多产业干什么,又没儿子继承财产!
甚至那些名刹古寺内的千年古树,朱五都让人标了记号,从此以后不属于寺庙的财产,不得轻易砍伐触碰,掉一片叶子,和尚全他妈还俗唱戏去。
而且心血来潮之下,还写了一首打油诗。
十年木成树,百年树有魂。
千年听佛法,不见念经人。
秋日总落叶,枝桠映黄昏。
光阴成沧海,和尚恋红尘。
然后,朱五恬不知耻的叫人把这首诗,刻在寺院的影壁上,说留给后来人参悟。
结果引来许多进京赶考,借住在庙里的文人士子,纷纷猜测。
猜测也没什么结果,不过民间对于这位乞丐出身的汉王,在文化功底上有了一定了解。
汉王拿刀还行,笔嘛就算了!
谢莲儿有孕的第十天,大汉洪武元年,第一科秋闱在南京鹿山书院,正式开始。
南京,曾是华夏衣冠南渡后,天下文才汇聚之地。千百年来,才子佳人的故事总是在这里不断上演。
可是汉王朱五不解风情,不但对和尚狠,什么风花雪月的场景也都给禁了。
使得这次秋闱多了几分肃穆,少了些传说。
秋闱开始当天,长街十里全是戒备的汉王亲军,鹿山书院被内外隔阂,颇有些后世高考的味道。
大路两边,都是来一观大汉文曲星风采的百姓,肩膀挨着肩膀,前胸贴着后背,也有些后世高考的味道。
朱五和李善长,汪广洋等文臣,坐在考场对面的茶楼二层雅座,笑看士子们精神抖擞的入场。
“主公!”李善长在边上笑道,“近日,京城房贵。各地来的士子,硬生生把南京城客栈的价格提高了三层。许多贫寒人家的学子,不得已都住进了寺庙。”
这本是应景的说笑,难得今日不说些杀呀砍呀的生死大事,也不说什么粮食税收,让人烦心的事。开科取士,就说该说点有意思的。
岂止,朱五却微微皱眉,一本正经问道,“贫寒人家的士子多吗?”
李善长一时语塞。
汪光洋笑道,“十分之三左右!”
“这样!我说个章程!”朱五想想,笑道,“从南京府那些充公的宅院里,挑出一处,专门给那些来京的贫寒士子居住。同时,户部拿出一些钱。不,从我汉王府的用度里抽出一些银钱,给家境贫寒的士子,当作来回的路费。”
“主公圣明!”
众文臣肃然起立,齐声说道。李善长还好,那些后来投效朱五,身上有着蒙元举人进士功名的臣子们,甚至有些动容。
“主公此举乃千古佳话!”
汪广洋就是这些人中的领军人物,蒙元进士及第,当涂归附效力。
李善长倒是有些稀奇,朱五这人打心里对文人不屑,对读书人的功利心更不屑,今天怎么忽然变得礼贤下士起来。
此时一声炮响,考场的大门紧闭,几个汉王亲军门神一样站着。
“我虽然有时候言语对读书人,有些刻薄。但我心里,真是爱才之人。”
朱五短着茶碗,缓缓说道,“我虽然出身不好,可是我最敬重读书人。国家要取士,士从读书人中来。
纵然有些读书人,越读屁股越歪,但是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因为一些臭虫,就忘了咱们汉人,千年以来士大夫的气节和能力。”
群臣又是马屁如潮,“主公圣明!”
“圣明不圣明的,你们说了不算,百姓说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