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www.jdxs.cc,绍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从南阳城东侧向南流过,然后在豫山下转向东南方向的白河,很可能就是之前三国时期的淯水,最起码是有血缘关系的。
而千百年间,这条河和南阳城一起,见识到了太多的兴衰与兵戈。
故此,这一日,当一场平平无奇的军事活动再度围绕着这条河展开之后,它根本就懒得做出反应,只是以一种沉默的姿态迎来一切。
天色尚且处于黑暗的时候,宋军便开始在正南方的三条大浮桥地区渡河。
话说,白河两面包围南阳,而南阳又是天下著名大城,人口众多,手工业、农业都很发达,还是荆襄地区往中原的主要通道,所以此地平素往来人员密集,堪称商旅辐辏,南阳往南、往东也都有季节性乃至于永久性浮桥的传统。
这也是赵玖今夜出城的一个重要倚仗,他知道在河冰没有化开之前渡河本身不大可能会成为问题——金军也好,张遇的部队也罢,还有来援的张景,都没理由在结冰期专门拆了浮桥,反而只会在冰层消融期借助冰层及早铺设浮桥才对。
回到眼前,宋军开始有序渡河,而杨沂中率一半多御前班直出现在队列中几乎让除了王德、张景以外的大部分宋军主力都坚信赵官家和他们在一起。
甚至,连部分夜间稀里糊涂随着赵官家出城的御前班直自己都坚信官家就在军中,只是行军混乱外加天色不明一时没碰上而已。
这就是所谓想要骗过敌人先骗过自己了。
而果然,就在宋军在城南方向安然渡过一半以后,直线距离约二十里的南阳城正东,豫山之后、旧日豫山大营之前的黑影中,静候在此的赵官家与数百赤心队骑兵一起听到了一阵起初声音不是很大但震动力度却很广的隆隆之声,宛如刻意压抑的闷雷一般。
不用说便知道,赵官家和大部分城内的军事精英们都猜对了,也赌对了——金军昨日撤往北面的万骑,根本不是去支援挞懒的,而是用来包抄的!甚至本就枕戈待旦,不然不至于来的如此之快!
万骑奔腾,但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明显选择了从稍远的地方完成包抄,而随着马蹄声组成的闷雷由远及近,寒风呼啸中,竟然又隐隐送来马鸣之声,可见骑兵之势大。
且说,明知道双方相隔了一条河外加不知道多少里地,也明知道冬日早晨的太阳起的极晚,眼下残余的夜色足以遮掩住大部分人的身形,但所有人都还本能的选择屏声息气,偃旗息鼓,静静等着金军大股部队涌过正东方。
这其中,别人如何如何紧张又在想着什么并不好说,但换成盔甲、背上弓箭的赵玖背对着一块山石束手而立,却宛如那次砲战时立在城下的姿态一般无二……只不过心情却截然不同罢了。
而且,这个时候,不知道是心大还是破罐子破摔,赵玖居然在马蹄声中继续思索起了之前没有思索完的问题,他一直在想,一直在想,为什么会到眼下这个局面?
金军眼下的行动,根本没有超出那些大宋军事精英们的想象和预料;金军的攻城力度虽大,却在大宋更高层的守城技巧下陷入完败之态;甚至从全局来看,金军整体上的战略规划,也不能说有多么出色,而宋军的应对又有多么的失败。
但是,局面最终还是一步步走到了眼下——一个天子,将自己置身于敌军万骑之侧,拼了命一般去寻一线生机!
这合理吗?
这跟那次汝阳出城是一回事吗?
那次是居高临下,带着某种万全姿态去见翟冲的,大臣们甚至嫌弃他丢份子,这次却要在城外野地里先熬过金军上万铁骑,而且要用上万将士的命来做诱饵。
自己有几斤几两,别人不知道,他赵玖自己难道还不知道?既不是李世民,又不是赵匡胤,八百骑兵躲在这里,一旦被金人发现,便是死路一条。
然而,现在这个时候他除了这么做又能如何呢?
现在不是陷入绝境了吗?现在不是坐着不动韩世忠和五河之间那好几万人都要玩完吗?甚至东京留守司也一个不好要彻底崩盘,整个国家的军事力量要凭空消失掉三分之二!
他根本就是被逼上梁山的!
人家林冲是风雪山神庙,他是暗夜白河畔,但无外乎都是想时杀气侵人冷,讲处悲风透骨寒。
也不知道宋江那三十六寇中到底有没有林冲这个人了,又是不是真的禁军出身?
想到这里,反而想无可想了。
小半个时辰后,闷雷声还在继续,但已经从东北方向迁移到了东南方向,而此时天色也已经将明未明。可以想见,天明之后,金军必然如预定那般与已经彻底渡河的宋军发生激战……而就在这时,赵官家却忽然起身,上前牵上了自己的战马,转身向白河浮桥方向而去,丝毫不顾此时金军大队尚未远离。
周围人骤然陷入慌乱,有人本能牽马跟随,有人却忙不迭去拦,还有人试图进谏,却偏偏不敢放声相对。
“过河后,”赵玖没有在意这些骚动,而是看着刘晏正色叮嘱。“金军前军必然已经接战,届时让赤心队全军不必过于遮掩,直接一路向东疾驰远离战场,遇到小股金军便主动呵斥,让他们让开道路。”
身后几人闻言,瞬间醒悟,却也没有再劝,反而佩服赵官家仓促之中还有一些心细之处——须知道,刘晏和赤心队都是辽东出身,口音根本与金军中的骑兵无二,而这恐怕也是为何地位更高、身份更可靠的杨沂中去诱敌,反而是刘晏引赤心队相随的缘故了。
就这样,八百骑兵小心翼翼渡过白河,然后翻身上马,将赵官家与几名大臣护在中心,便放马向东。
事实证明,赵玖不等金军彻底过去天色未明便渡河的决策,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金军所有心思都在南面,虽然沿途撞上了零散几只骑兵部队,却都只是一意赶路,丝毫没有注意到微微晨光下装束有些不同的赤心队骑兵。
上午时分,全军安然无恙抵达了南阳正东方向数十里开外的青台镇,并在此处通过一座石桥渡过了泌水。
到此为止,全军稍歇,饮水用粮、卸甲喂马,然后丝毫没有吝惜宝贵战马的意思,便复又匆匆启程——这没什么,因为平日里之所以把战马当宝贝,就是为了眼下这种情况!
但问题在于,赵官家一马当先,居然直接向东驰去!而非顺着泌水南下!
这个时候,下面的士卒且不提,队伍中的二号人物,狼狈跟上的御史中丞胡寅却是终于一个激灵反应了过来,赵官家不是要去襄阳!而是要去东面……去东面,总不可能是去见张俊的,十之八九是要转向去鄢陵!
当然了,到这个时候,随行几人中,恐怕也就只有一旦牵扯到军事问题,就绝对是个绝顶废物的胡中丞是刚刚反应过来了!
不过反过来说,一旦不用考虑军事问题,这胡明仲却立即又是那个昔日拿捏韩世忠如拿捏小孩子一般的绝顶聪明人!
故此,一旦醒悟,抱着马脖子茫茫然跟在赵官家身后的胡寅,便立即亦喜亦忧起来,
喜的是,官家终究没有堕了心气,没有选择放弃主动去什么襄阳规避,还是那个淮上雪夜渡河去见张俊的赵官家;而忧的是,结合着之前他与刘子羽、李光等人的多番争执,胡寅开始怀疑起了官家此行一定要带上自己的理由……总不会是担心他胡明仲留在南阳,会坏了军事上的局面吧?
他胡明仲在官家眼里,难道只是个会败坏局面的人?
一念至此,这位御史中丞既羞且愤,却又只能咬牙不言,因为这个时候说什么、想什么都没意义。
下午时分,八百骑兵抵达旧唐州、现在南阳府最东端的中阳山地区,全军放缓行过山区,随即赵官家下令二度引水用粮,而再度起身后,却又下令让一半军士就地弃马往比阳而去,剩余四百人,一人双马继续行军不停!
且说,就在赵官家不顾一切赶往鄢陵的时候,南阳那边也已经分出胜负。而事实证明,野地里面对着大队金军骑兵,宋军基本上毫无还手之力。
哪怕王德、杨沂中、张景三将早得叮嘱,一旦诱敌成功,便可即刻折返回城,所以他们在天明时分察觉到金军大队来袭后立即折返向北;哪怕三将有意识的缓慢渡河,将繁重的辎重故意留在了白河内侧,所以行动轻便;哪怕他们早早的在白河外侧东面布置了针对骑兵的防线……但面对着完颜拔离速亲自率领着一万铁骑所施行的大侧击,宋军还是显得那么不堪一击!
仅仅是接战小半个时辰,宋军全军上下便已经进入溃败模式,三将无奈,只能带着自己能控制的部队,尽量引导部分部队向北折返。
但宋军的厄运还没有到头,天亮之后,除了白河外侧早有准备的完颜拔离速极速来袭外,完颜兀术在得知消息后,也没有放弃在白河内侧的阻拦与围堵,上午时分,韩常引同样数量巨大的骑兵,蜂拥来袭,迅速参战,显然是要与完颜拔离速一起隔河夹击!彻底击破这支他们等候了许久的部队!
这个时候,对于宋军而言,作战已经没有了意义,全军基本上是能走一个是一个。
而南阳城城头上,无数因为官家忽然南下襄阳而陷入混乱与争执的官员们,望着如此惨像,基本上也都丧失了争论的欲望——这一幕,太像当日靖康中东京城外那些被击溃的勤王兵马了。
甚至说,眼下的局面似乎比靖康时还要糟糕,因为谁也不知道如此惨败下,赵官家的安危,赵官家一旦身亡,那可就万事大吉了。
所幸,两位吕相公此时展现出了极大的镇定与执行力,在二人一宽一严的处置下,城内保持了一定的秩序,砲车阵地也及时启动,城内部队也即刻出城沿羊马墙布置,有效遏制了城外金军骑兵的行动之余,也使得大量宋军败兵得以逃生。
不过,这个大量... -->>
从南阳城东侧向南流过,然后在豫山下转向东南方向的白河,很可能就是之前三国时期的淯水,最起码是有血缘关系的。
而千百年间,这条河和南阳城一起,见识到了太多的兴衰与兵戈。
故此,这一日,当一场平平无奇的军事活动再度围绕着这条河展开之后,它根本就懒得做出反应,只是以一种沉默的姿态迎来一切。
天色尚且处于黑暗的时候,宋军便开始在正南方的三条大浮桥地区渡河。
话说,白河两面包围南阳,而南阳又是天下著名大城,人口众多,手工业、农业都很发达,还是荆襄地区往中原的主要通道,所以此地平素往来人员密集,堪称商旅辐辏,南阳往南、往东也都有季节性乃至于永久性浮桥的传统。
这也是赵玖今夜出城的一个重要倚仗,他知道在河冰没有化开之前渡河本身不大可能会成为问题——金军也好,张遇的部队也罢,还有来援的张景,都没理由在结冰期专门拆了浮桥,反而只会在冰层消融期借助冰层及早铺设浮桥才对。
回到眼前,宋军开始有序渡河,而杨沂中率一半多御前班直出现在队列中几乎让除了王德、张景以外的大部分宋军主力都坚信赵官家和他们在一起。
甚至,连部分夜间稀里糊涂随着赵官家出城的御前班直自己都坚信官家就在军中,只是行军混乱外加天色不明一时没碰上而已。
这就是所谓想要骗过敌人先骗过自己了。
而果然,就在宋军在城南方向安然渡过一半以后,直线距离约二十里的南阳城正东,豫山之后、旧日豫山大营之前的黑影中,静候在此的赵官家与数百赤心队骑兵一起听到了一阵起初声音不是很大但震动力度却很广的隆隆之声,宛如刻意压抑的闷雷一般。
不用说便知道,赵官家和大部分城内的军事精英们都猜对了,也赌对了——金军昨日撤往北面的万骑,根本不是去支援挞懒的,而是用来包抄的!甚至本就枕戈待旦,不然不至于来的如此之快!
万骑奔腾,但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明显选择了从稍远的地方完成包抄,而随着马蹄声组成的闷雷由远及近,寒风呼啸中,竟然又隐隐送来马鸣之声,可见骑兵之势大。
且说,明知道双方相隔了一条河外加不知道多少里地,也明知道冬日早晨的太阳起的极晚,眼下残余的夜色足以遮掩住大部分人的身形,但所有人都还本能的选择屏声息气,偃旗息鼓,静静等着金军大股部队涌过正东方。
这其中,别人如何如何紧张又在想着什么并不好说,但换成盔甲、背上弓箭的赵玖背对着一块山石束手而立,却宛如那次砲战时立在城下的姿态一般无二……只不过心情却截然不同罢了。
而且,这个时候,不知道是心大还是破罐子破摔,赵玖居然在马蹄声中继续思索起了之前没有思索完的问题,他一直在想,一直在想,为什么会到眼下这个局面?
金军眼下的行动,根本没有超出那些大宋军事精英们的想象和预料;金军的攻城力度虽大,却在大宋更高层的守城技巧下陷入完败之态;甚至从全局来看,金军整体上的战略规划,也不能说有多么出色,而宋军的应对又有多么的失败。
但是,局面最终还是一步步走到了眼下——一个天子,将自己置身于敌军万骑之侧,拼了命一般去寻一线生机!
这合理吗?
这跟那次汝阳出城是一回事吗?
那次是居高临下,带着某种万全姿态去见翟冲的,大臣们甚至嫌弃他丢份子,这次却要在城外野地里先熬过金军上万铁骑,而且要用上万将士的命来做诱饵。
自己有几斤几两,别人不知道,他赵玖自己难道还不知道?既不是李世民,又不是赵匡胤,八百骑兵躲在这里,一旦被金人发现,便是死路一条。
然而,现在这个时候他除了这么做又能如何呢?
现在不是陷入绝境了吗?现在不是坐着不动韩世忠和五河之间那好几万人都要玩完吗?甚至东京留守司也一个不好要彻底崩盘,整个国家的军事力量要凭空消失掉三分之二!
他根本就是被逼上梁山的!
人家林冲是风雪山神庙,他是暗夜白河畔,但无外乎都是想时杀气侵人冷,讲处悲风透骨寒。
也不知道宋江那三十六寇中到底有没有林冲这个人了,又是不是真的禁军出身?
想到这里,反而想无可想了。
小半个时辰后,闷雷声还在继续,但已经从东北方向迁移到了东南方向,而此时天色也已经将明未明。可以想见,天明之后,金军必然如预定那般与已经彻底渡河的宋军发生激战……而就在这时,赵官家却忽然起身,上前牵上了自己的战马,转身向白河浮桥方向而去,丝毫不顾此时金军大队尚未远离。
周围人骤然陷入慌乱,有人本能牽马跟随,有人却忙不迭去拦,还有人试图进谏,却偏偏不敢放声相对。
“过河后,”赵玖没有在意这些骚动,而是看着刘晏正色叮嘱。“金军前军必然已经接战,届时让赤心队全军不必过于遮掩,直接一路向东疾驰远离战场,遇到小股金军便主动呵斥,让他们让开道路。”
身后几人闻言,瞬间醒悟,却也没有再劝,反而佩服赵官家仓促之中还有一些心细之处——须知道,刘晏和赤心队都是辽东出身,口音根本与金军中的骑兵无二,而这恐怕也是为何地位更高、身份更可靠的杨沂中去诱敌,反而是刘晏引赤心队相随的缘故了。
就这样,八百骑兵小心翼翼渡过白河,然后翻身上马,将赵官家与几名大臣护在中心,便放马向东。
事实证明,赵玖不等金军彻底过去天色未明便渡河的决策,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金军所有心思都在南面,虽然沿途撞上了零散几只骑兵部队,却都只是一意赶路,丝毫没有注意到微微晨光下装束有些不同的赤心队骑兵。
上午时分,全军安然无恙抵达了南阳正东方向数十里开外的青台镇,并在此处通过一座石桥渡过了泌水。
到此为止,全军稍歇,饮水用粮、卸甲喂马,然后丝毫没有吝惜宝贵战马的意思,便复又匆匆启程——这没什么,因为平日里之所以把战马当宝贝,就是为了眼下这种情况!
但问题在于,赵官家一马当先,居然直接向东驰去!而非顺着泌水南下!
这个时候,下面的士卒且不提,队伍中的二号人物,狼狈跟上的御史中丞胡寅却是终于一个激灵反应了过来,赵官家不是要去襄阳!而是要去东面……去东面,总不可能是去见张俊的,十之八九是要转向去鄢陵!
当然了,到这个时候,随行几人中,恐怕也就只有一旦牵扯到军事问题,就绝对是个绝顶废物的胡中丞是刚刚反应过来了!
不过反过来说,一旦不用考虑军事问题,这胡明仲却立即又是那个昔日拿捏韩世忠如拿捏小孩子一般的绝顶聪明人!
故此,一旦醒悟,抱着马脖子茫茫然跟在赵官家身后的胡寅,便立即亦喜亦忧起来,
喜的是,官家终究没有堕了心气,没有选择放弃主动去什么襄阳规避,还是那个淮上雪夜渡河去见张俊的赵官家;而忧的是,结合着之前他与刘子羽、李光等人的多番争执,胡寅开始怀疑起了官家此行一定要带上自己的理由……总不会是担心他胡明仲留在南阳,会坏了军事上的局面吧?
他胡明仲在官家眼里,难道只是个会败坏局面的人?
一念至此,这位御史中丞既羞且愤,却又只能咬牙不言,因为这个时候说什么、想什么都没意义。
下午时分,八百骑兵抵达旧唐州、现在南阳府最东端的中阳山地区,全军放缓行过山区,随即赵官家下令二度引水用粮,而再度起身后,却又下令让一半军士就地弃马往比阳而去,剩余四百人,一人双马继续行军不停!
且说,就在赵官家不顾一切赶往鄢陵的时候,南阳那边也已经分出胜负。而事实证明,野地里面对着大队金军骑兵,宋军基本上毫无还手之力。
哪怕王德、杨沂中、张景三将早得叮嘱,一旦诱敌成功,便可即刻折返回城,所以他们在天明时分察觉到金军大队来袭后立即折返向北;哪怕三将有意识的缓慢渡河,将繁重的辎重故意留在了白河内侧,所以行动轻便;哪怕他们早早的在白河外侧东面布置了针对骑兵的防线……但面对着完颜拔离速亲自率领着一万铁骑所施行的大侧击,宋军还是显得那么不堪一击!
仅仅是接战小半个时辰,宋军全军上下便已经进入溃败模式,三将无奈,只能带着自己能控制的部队,尽量引导部分部队向北折返。
但宋军的厄运还没有到头,天亮之后,除了白河外侧早有准备的完颜拔离速极速来袭外,完颜兀术在得知消息后,也没有放弃在白河内侧的阻拦与围堵,上午时分,韩常引同样数量巨大的骑兵,蜂拥来袭,迅速参战,显然是要与完颜拔离速一起隔河夹击!彻底击破这支他们等候了许久的部队!
这个时候,对于宋军而言,作战已经没有了意义,全军基本上是能走一个是一个。
而南阳城城头上,无数因为官家忽然南下襄阳而陷入混乱与争执的官员们,望着如此惨像,基本上也都丧失了争论的欲望——这一幕,太像当日靖康中东京城外那些被击溃的勤王兵马了。
甚至说,眼下的局面似乎比靖康时还要糟糕,因为谁也不知道如此惨败下,赵官家的安危,赵官家一旦身亡,那可就万事大吉了。
所幸,两位吕相公此时展现出了极大的镇定与执行力,在二人一宽一严的处置下,城内保持了一定的秩序,砲车阵地也及时启动,城内部队也即刻出城沿羊马墙布置,有效遏制了城外金军骑兵的行动之余,也使得大量宋军败兵得以逃生。
不过,这个大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