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网 www.jdxs.cc,我不是天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汶江地震所引起的社会关注度,在月余之后才慢慢地降低下去。而在这个6月中,围绕着汶江地震,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大事件。
一位在汶江地震中抛下学生独自逃生的韩姓老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引发了一场关于师德的大讨论,该韩姓老师也被网友们讥讽为“韩跑跑”,韩跑跑一词,也成为了当月的热词;一位张姓女孩在网上发布了庆贺汶江发生地震的新闻,并声称“死的人还不够多”,激起了网友们的愤怒,将其人肉了出来;全球多国向中国派遣救援部队,加入到救援行动中来;救援行动中,空降兵十五勇士为打开空中救援通道,冒死惊天一跃,展现了中国军人的无畏勇气……
而在6月中,华语乐坛发出的声音也是响亮的。
华语群星推出了赈灾歌曲《明天会更好》的实体单曲碟,截止到6月底,已经售卖出了680多万张的惊人数字,而按照该张单曲碟的定价18元来计算,这首歌曲的推出总共为灾区筹集了1.2亿的惊人善款。当然,实际上是没这么多的,因为从词曲到歌手虽然都是义务工作,但是印制、运输、发售等都是需要付费的。
这些歌手们可以自愿工作,却没有义务要求别人也像他们一样免费工作。毕竟他们有钱,出的力说大也不大,只不过是少赚一点钱,但是中间渠道的很多人却是指着这些钱养家糊口呢。你不能让他们为了灾区人民,而丢掉了自己的生活,大家都只是平头老百姓而已。
所以综合计算下来之后,实体碟的发售大概能够为灾区筹集到7000万左右的善款——这还是建立在此次商业行为是公益性质的基础上。国家对于这方面有特殊的规定,对于这种慈善性质的商业行为,在国家相关机关监督的前提下,对于各项税收可以减免甚至不收。
680万张……
纵观整个华语乐坛历史,680万张的销售纪录,已经是三甲了,放到单曲碟上,则是第一。而要是从2000年后开始算起,不管是算专辑还是单曲碟,这都是绝对的第一,给近几年越来越是萎靡不振的实体唱片业打了一剂强力兴奋剂。
光看这销量的话,华语乐坛愈演愈烈的“实体末日”言论似乎不攻自破了,不过对比一下网络销量方面,“实体末日”的言论似乎又更加坐实了。
《明天会更好》在各大网络音乐平台的销售上,截止到6月底,一共创造了1.8亿的销售额。按照统一定价3元来算,相当于总共有6000万人购买了这首歌,而根据最新的《中国网络状况审查报告》显示,如今中国网民的总数量在2.3亿左右。也就是说,每4个网民中,就有一个人购买了这首歌曲。当然,实际上是没有这么多的,因为换账号重复购买的情况还是存在的,6000万只是一个人次,而不是人数。
从整体销售规模情况对比来看,虽然差距并不是很大,但是“实体末日”似乎确实正在逐渐地到来……
在这样的几个刻板数字下面,还隐藏着很多信息,其一,便是沈欢的社会声誉通过这次事件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提升。
华语群星为什么会推出这样一首歌曲?是谁第一个提出这个想法来的?其中具体的操作又是怎么样的?这些都是媒体们在看到《明天会更好》这样一首公益歌曲推出之后的疑问。
了解事件的真相,本来就是新闻工作从业者的基本素质。
他们也是为此采访了许多参与了这首歌曲录制的歌手,最后得到了一个统一的事实:这个想法是沈欢率先提出来的,他在那个晚上知道地震发生之后,感触很深,只是用十分钟的时间就写出了这首温情的歌曲来,随后在罗羡阳的帮助下,联络到了参与录制的那些歌手们。大家也纷纷表示对这样有意义的事情义不容辞,都推掉了各项工作、自费从各地前来参与了这首公益歌曲的录制。
这样的新闻报道一出来,华语群星们的形象一下子就高大上去了,看到报道的群众们纷纷为他们点赞。而至于事件的中心人物沈欢和罗羡阳,人们对于他们所产生的好感那就更加多了,毕竟他们俩可是发起者,尤其是沈欢。
在不少新闻报道里,都还顺便提到了沈欢的过往——他曾经将《鬼吹灯》的所有收入捐献给教育基金。
前后一结合之下,沈欢“慈善急先锋”的形象一下子就在很多人的心中竖立起来了。
除此之外,很多新闻报道中都提到的“十分钟”也激起了很多人的兴趣,令他们很是惊讶。
&n... -->>
汶江地震所引起的社会关注度,在月余之后才慢慢地降低下去。而在这个6月中,围绕着汶江地震,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大事件。
一位在汶江地震中抛下学生独自逃生的韩姓老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引发了一场关于师德的大讨论,该韩姓老师也被网友们讥讽为“韩跑跑”,韩跑跑一词,也成为了当月的热词;一位张姓女孩在网上发布了庆贺汶江发生地震的新闻,并声称“死的人还不够多”,激起了网友们的愤怒,将其人肉了出来;全球多国向中国派遣救援部队,加入到救援行动中来;救援行动中,空降兵十五勇士为打开空中救援通道,冒死惊天一跃,展现了中国军人的无畏勇气……
而在6月中,华语乐坛发出的声音也是响亮的。
华语群星推出了赈灾歌曲《明天会更好》的实体单曲碟,截止到6月底,已经售卖出了680多万张的惊人数字,而按照该张单曲碟的定价18元来计算,这首歌曲的推出总共为灾区筹集了1.2亿的惊人善款。当然,实际上是没这么多的,因为从词曲到歌手虽然都是义务工作,但是印制、运输、发售等都是需要付费的。
这些歌手们可以自愿工作,却没有义务要求别人也像他们一样免费工作。毕竟他们有钱,出的力说大也不大,只不过是少赚一点钱,但是中间渠道的很多人却是指着这些钱养家糊口呢。你不能让他们为了灾区人民,而丢掉了自己的生活,大家都只是平头老百姓而已。
所以综合计算下来之后,实体碟的发售大概能够为灾区筹集到7000万左右的善款——这还是建立在此次商业行为是公益性质的基础上。国家对于这方面有特殊的规定,对于这种慈善性质的商业行为,在国家相关机关监督的前提下,对于各项税收可以减免甚至不收。
680万张……
纵观整个华语乐坛历史,680万张的销售纪录,已经是三甲了,放到单曲碟上,则是第一。而要是从2000年后开始算起,不管是算专辑还是单曲碟,这都是绝对的第一,给近几年越来越是萎靡不振的实体唱片业打了一剂强力兴奋剂。
光看这销量的话,华语乐坛愈演愈烈的“实体末日”言论似乎不攻自破了,不过对比一下网络销量方面,“实体末日”的言论似乎又更加坐实了。
《明天会更好》在各大网络音乐平台的销售上,截止到6月底,一共创造了1.8亿的销售额。按照统一定价3元来算,相当于总共有6000万人购买了这首歌,而根据最新的《中国网络状况审查报告》显示,如今中国网民的总数量在2.3亿左右。也就是说,每4个网民中,就有一个人购买了这首歌曲。当然,实际上是没有这么多的,因为换账号重复购买的情况还是存在的,6000万只是一个人次,而不是人数。
从整体销售规模情况对比来看,虽然差距并不是很大,但是“实体末日”似乎确实正在逐渐地到来……
在这样的几个刻板数字下面,还隐藏着很多信息,其一,便是沈欢的社会声誉通过这次事件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提升。
华语群星为什么会推出这样一首歌曲?是谁第一个提出这个想法来的?其中具体的操作又是怎么样的?这些都是媒体们在看到《明天会更好》这样一首公益歌曲推出之后的疑问。
了解事件的真相,本来就是新闻工作从业者的基本素质。
他们也是为此采访了许多参与了这首歌曲录制的歌手,最后得到了一个统一的事实:这个想法是沈欢率先提出来的,他在那个晚上知道地震发生之后,感触很深,只是用十分钟的时间就写出了这首温情的歌曲来,随后在罗羡阳的帮助下,联络到了参与录制的那些歌手们。大家也纷纷表示对这样有意义的事情义不容辞,都推掉了各项工作、自费从各地前来参与了这首公益歌曲的录制。
这样的新闻报道一出来,华语群星们的形象一下子就高大上去了,看到报道的群众们纷纷为他们点赞。而至于事件的中心人物沈欢和罗羡阳,人们对于他们所产生的好感那就更加多了,毕竟他们俩可是发起者,尤其是沈欢。
在不少新闻报道里,都还顺便提到了沈欢的过往——他曾经将《鬼吹灯》的所有收入捐献给教育基金。
前后一结合之下,沈欢“慈善急先锋”的形象一下子就在很多人的心中竖立起来了。
除此之外,很多新闻报道中都提到的“十分钟”也激起了很多人的兴趣,令他们很是惊讶。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